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张力及其超越--斯图尔特·霍尔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建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145,共8页
作为20世纪的两种重要思潮,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征用和借鉴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霍尔的学术活动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主线,而接合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并加以超越则是其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前提。霍尔把该方法运用于对电视... 作为20世纪的两种重要思潮,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征用和借鉴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霍尔的学术活动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主线,而接合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并加以超越则是其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前提。霍尔把该方法运用于对电视文化的编码和解码方式以及表征的不同路径的分析和批判之中,从而为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 斯图尔特·霍尔 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合”、“双重接合”与“三重接合”——文化研究关键概念的演进与辨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潞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文在查读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英国文化研究中"接合"(articulation)一脉的三个理论概念进行了爬梳、阐释和评论。"接合"是斯图尔特·霍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展出的关键词,"双重接合"承继了其... 本文在查读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英国文化研究中"接合"(articulation)一脉的三个理论概念进行了爬梳、阐释和评论。"接合"是斯图尔特·霍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展出的关键词,"双重接合"承继了其语境化的精神并加以坐实,把文化研究关键词发展为媒体观众研究理论,"三重接合"则是对"双重接合"可能走向极端的修正。本文采取总结性和批判性的视角,把"接合"这个原始概念以及它的后续新概念并置起来,进行了互相比较和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合 英国文化研究 斯图尔特·霍尔 观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狗的回家路》:平行“语言”形式的意指实践
3
作者 郭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8-101,共4页
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阐释“语言”与意指实践关系时认为:“意义得以产生和循环的最具优势的一个媒介,就是语言。这个‘语言’之概念广泛——所有不同生产和传播意义的方式。”[1]从中可以获悉两个主要信息:其一,霍尔的“语言”... 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阐释“语言”与意指实践关系时认为:“意义得以产生和循环的最具优势的一个媒介,就是语言。这个‘语言’之概念广泛——所有不同生产和传播意义的方式。”[1]从中可以获悉两个主要信息:其一,霍尔的“语言”是广义的,“语言,它指一种生产、传播意义的媒介,不局限于文字,例如声响、音符、姿势、表情、衣服、镜头、展览、画作等都是媒介”;其二,意指实践是一个“语言”指称意义的实践模式,具有一定社会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意义 实践模式 意指实践 指称意义 斯图尔特·霍尔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