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林层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飞虎
屠维亚
+5 位作者
朱光玉
王忠诚
胡松
卢侃
陈昊泓
赵书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以调查的样地数据,从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通过国际林联(IUFRO)的优势高划分、全树高聚类与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后,以最优模型分别对全林分及主林层、次林层断面积进行拟合,选出最优林层划分方法;根据林层划分结果,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的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3种林层划分方法的划分结果均能满足国标(GBT 26424—2010)的要求;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最优形式为Schumacher形式的模型,林分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25 5,各林层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栎类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为国际林联(IUFRO)法,根据其划分结果构建的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72 1,采用林层效应作为哑变量构建断面积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精度,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模型相比,确定系数(R^2)提高了4.94%,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10.23%,总相对误差(TRE)降低了1.19%。【结论】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模型解决了林层效应对断面积生长预估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建模工作量,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对栎类林的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栎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气候效应的湖南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10
2
作者
齐战涛
朱光玉
+2 位作者
许冰冰
刘洪娜
吕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目的】气候对林分的影响不可忽视,但以往林分生长模型的构建大都假定气候不变,无法考虑气候变化下的林分生长。构建含气候效应的杉木断面积模型,可为森林经营者在气候影响下采取合理的杉木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63...
【目的】气候对林分的影响不可忽视,但以往林分生长模型的构建大都假定气候不变,无法考虑气候变化下的林分生长。构建含气候效应的杉木断面积模型,可为森林经营者在气候影响下采取合理的杉木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63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从4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林分断面积模型中选出最优基础模型,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无严重共线性且显著的气候因子,运用混合模型将各显著气候因子作为随机效应添加至基础模型,确定最优随机效应添加形式,进而构建含气候效应的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Richards式为林分断面积生长基础模型的最优形式,其调整决定系数(Ra 2)为0.8355;夏季均最高温(T_(max)、哈格里夫斯气候水汽亏损(C_(MD))分别影响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的最大值与速率,且均与断面积生长呈负相关;含气候效应的杉木林分断面积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_(a)^(2))为0.8921,均方根误差(RMSE)为3.079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E)为9.9011;相比最优基础模型,R_(a)^(2)提升了6.77%,RMSE降低了19.04%,MARE降低了15.95%。【结论】含气候效应的林分断面积模型的构建说明气候对林分生长的影响显著,为生长模型中考虑气候因子的合理性提供了支撑,其在提高模型精度与适用性的同时,对杉木区域性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气候因子
林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混合效应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辰
惠淑荣
刘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4-547,共4页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为森林经理者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断面积生长进行建模,并进行比较择优,同时用同一地区的30块样地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模拟断面积生长规律简便易行,突破了以往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模型繁琐复杂和参数较多的缺点,拟合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断面积生长模型
日本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林层划分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松
朱光玉
+3 位作者
陈振雄
卢侃
黄朗
刘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复层林林分层次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从林层角度构建复层混交异龄林断面积生长模型,反映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规律,为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收获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51块栎类天...
【目的】研究复层林林分层次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从林层角度构建复层混交异龄林断面积生长模型,反映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规律,为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收获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51块栎类天然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树高聚类法、国际林联标准和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以Schumacher式分别对全林分及上层林、下层林断面积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林层划分方法;考虑总断面积与各林层断面积的相容性问题,通过比例平差法构建相容性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全树高聚类法、国际林联标准和光竞争高度法的林层划分结果均满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要求,且不同林层间统计量的F检验结果均显著;Schumacher式能较好模拟全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其确定系数(R 2)均在0.92以上,相比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分层后不同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R 2从0.9259提高到0.9455~0.9846;选择国际林联标准的优势高划分作为栎类天然次生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其断面积生长模型精度最高(R 2=0.9704,MAE=1.4588,RMSE=2.1786),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相比,R 2提高5.0%,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39.8%、26.4%;以总断面积为基础控制的比例平差法能较好解决总断面积与各林层断面积的相容性问题,相比各分项的独立预估模型,上层林R 2由0.9746提高到0.9868,下层林R 2由0.9802提高到0.9888。【结论】复层林林分层次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影响显著,考虑林层效应对研究林层断面积特征、提高断面积建模精度具有重要作用。从林层角度揭示亚热带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对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收获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比例平差法
相容性
栎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
3
5
作者
贺鹏
陈振雄
刘宪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1,共6页
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生长数据。利用湖南省838块马尾松和1484块杉木样地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统一的林...
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生长数据。利用湖南省838块马尾松和1484块杉木样地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统一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显示: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最优生长模型都是Richards形式的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85和0.987;引入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作为哑变量后,与基础模型相比,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都有提高,决定系数提高到0.992,均方根误差下降到0.682。研究表明:带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的哑变量模型能同时反映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规律,这样既减少了建模工作量,又提供了不同林分合并建模的方法;湖南省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上限值高于马尾松;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的生长速率均随着立地质量的下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马尾松
杉木
RICHARD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
12
6
作者
颜伟
段光爽
+3 位作者
王一涵
孙钊
周桃龙
符利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1,共7页
【目的】建立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河南省最近3期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林...
【目的】建立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河南省最近3期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结果】利用全部样地数据拟合9个备选模型,断面积和蓄积最优生长模型都是Richards形式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2以上。引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后,与基础模型相比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都有所提高,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8和0.94。【结论】带树种和立地等级的哑变量模型能同时反映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规律,既减少了建模工作量,又提供了不同林分合并建模的方法。河南省栎类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极限值高于杨树;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栎类早期生长速率低于杨树,且栎类和杨树的生长速率均随着立地质量的下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积生长模型
蓄积
生长
模型
栎类
杨树
RICHARD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蒙古栎林单木断面积模型
被引量:
30
7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1 位作者
张会儒
雷相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基础模型中最优的形式参数构造形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模型中所包含的林分变量,并分析和比较用来消除异方差的3种常用残差方差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最后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Wykoff模型且因变量为后期胸高断面积拟合效果较好,故作为基础模型;除前期胸高直径(D)外,当考虑坡度正切(ST),对象木胸高直径与样地算术平均直径的比(RAD),样地胸高总断面积(TBA),样地中大于对象木直径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和(GSBA),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算术平均胸高断面积的比(RABA)和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胸高总断面积的比(RBA)等林分变量时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于残差方差,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都能消除异方差,但幂函数效果最好;当模型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合
模型
单木
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被引量:
12
8
作者
刘平
王玉涛
+1 位作者
马履一
郑聪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树高
生长
模型
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林层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飞虎
屠维亚
朱光玉
王忠诚
胡松
卢侃
陈昊泓
赵书阁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金洞管理区林业局
湖南林科达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31)
国家林业局项目(SFA2130218)
+2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A22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J240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X20192070)。
文摘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以调查的样地数据,从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通过国际林联(IUFRO)的优势高划分、全树高聚类与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后,以最优模型分别对全林分及主林层、次林层断面积进行拟合,选出最优林层划分方法;根据林层划分结果,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的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3种林层划分方法的划分结果均能满足国标(GBT 26424—2010)的要求;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最优形式为Schumacher形式的模型,林分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25 5,各林层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栎类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为国际林联(IUFRO)法,根据其划分结果构建的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72 1,采用林层效应作为哑变量构建断面积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精度,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模型相比,确定系数(R^2)提高了4.94%,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10.23%,总相对误差(TRE)降低了1.19%。【结论】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模型解决了林层效应对断面积生长预估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建模工作量,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对栎类林的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栎类
Keywords
storey identification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dumb variable
Quercus spp
分类号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气候效应的湖南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10
2
作者
齐战涛
朱光玉
许冰冰
刘洪娜
吕勇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3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9132605)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8C0277)。
文摘
【目的】气候对林分的影响不可忽视,但以往林分生长模型的构建大都假定气候不变,无法考虑气候变化下的林分生长。构建含气候效应的杉木断面积模型,可为森林经营者在气候影响下采取合理的杉木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63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从4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林分断面积模型中选出最优基础模型,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无严重共线性且显著的气候因子,运用混合模型将各显著气候因子作为随机效应添加至基础模型,确定最优随机效应添加形式,进而构建含气候效应的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Richards式为林分断面积生长基础模型的最优形式,其调整决定系数(Ra 2)为0.8355;夏季均最高温(T_(max)、哈格里夫斯气候水汽亏损(C_(MD))分别影响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的最大值与速率,且均与断面积生长呈负相关;含气候效应的杉木林分断面积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_(a)^(2))为0.8921,均方根误差(RMSE)为3.079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E)为9.9011;相比最优基础模型,R_(a)^(2)提升了6.77%,RMSE降低了19.04%,MARE降低了15.95%。【结论】含气候效应的林分断面积模型的构建说明气候对林分生长的影响显著,为生长模型中考虑气候因子的合理性提供了支撑,其在提高模型精度与适用性的同时,对杉木区域性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气候因子
林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混合效应
模型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climatic factors
stand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mixed effect model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辰
惠淑荣
刘强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4-547,共4页
文摘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为森林经理者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断面积生长进行建模,并进行比较择优,同时用同一地区的30块样地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模拟断面积生长规律简便易行,突破了以往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模型繁琐复杂和参数较多的缺点,拟合效果理想。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断面积生长模型
日本落叶松
Keywords
system dynamics
stand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Japanese larch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林层划分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
4
4
作者
胡松
朱光玉
陈振雄
卢侃
黄朗
刘卓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南方森林资源经营与监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19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631)
国家林业局项目(1692016-06)
+2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A22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J240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CX20201002)。
文摘
【目的】研究复层林林分层次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从林层角度构建复层混交异龄林断面积生长模型,反映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规律,为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收获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省51块栎类天然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树高聚类法、国际林联标准和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以Schumacher式分别对全林分及上层林、下层林断面积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林层划分方法;考虑总断面积与各林层断面积的相容性问题,通过比例平差法构建相容性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全树高聚类法、国际林联标准和光竞争高度法的林层划分结果均满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要求,且不同林层间统计量的F检验结果均显著;Schumacher式能较好模拟全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其确定系数(R 2)均在0.92以上,相比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分层后不同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R 2从0.9259提高到0.9455~0.9846;选择国际林联标准的优势高划分作为栎类天然次生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其断面积生长模型精度最高(R 2=0.9704,MAE=1.4588,RMSE=2.1786),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相比,R 2提高5.0%,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39.8%、26.4%;以总断面积为基础控制的比例平差法能较好解决总断面积与各林层断面积的相容性问题,相比各分项的独立预估模型,上层林R 2由0.9746提高到0.9868,下层林R 2由0.9802提高到0.9888。【结论】复层林林分层次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影响显著,考虑林层效应对研究林层断面积特征、提高断面积建模精度具有重要作用。从林层角度揭示亚热带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对栎类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生长收获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比例平差法
相容性
栎类
Keywords
storey identification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adjustment in proportion
compatible
Oaks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
3
5
作者
贺鹏
陈振雄
刘宪钊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经营措施对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持机制研究”(2016YFD060020501)。
文摘
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生长数据。利用湖南省838块马尾松和1484块杉木样地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统一的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显示: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最优生长模型都是Richards形式的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85和0.987;引入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作为哑变量后,与基础模型相比,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都有提高,决定系数提高到0.992,均方根误差下降到0.682。研究表明:带树种、立地等级和起源的哑变量模型能同时反映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规律,这样既减少了建模工作量,又提供了不同林分合并建模的方法;湖南省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上限值高于马尾松;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马尾松和杉木的生长速率均随着立地质量的下降而降低。
关键词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马尾松
杉木
RICHARDS方程
Keywords
growth model of basal area
dummy variable
Pinus massoniana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Richards equation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
12
6
作者
颜伟
段光爽
王一涵
孙钊
周桃龙
符利勇
机构
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站
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处
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1,共7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3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支撑与科技服务项目“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淅川县森林资源消长监测和立地质量评价技术”
文摘
【目的】建立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河南省最近3期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结果】利用全部样地数据拟合9个备选模型,断面积和蓄积最优生长模型都是Richards形式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2以上。引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后,与基础模型相比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都有所提高,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8和0.94。【结论】带树种和立地等级的哑变量模型能同时反映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规律,既减少了建模工作量,又提供了不同林分合并建模的方法。河南省栎类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极限值高于杨树;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栎类早期生长速率低于杨树,且栎类和杨树的生长速率均随着立地质量的下降而降低。
关键词
断面积生长模型
蓄积
生长
模型
栎类
杨树
RICHARDS方程
Keywords
growth model of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of volume
Quercus
Populus
Richards equation
分类号
S757.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蒙古栎林单木断面积模型
被引量:
30
7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张会儒
雷相东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30053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随机效应的森林立地指数模型和应用研究"
文摘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基础模型中最优的形式参数构造形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模型中所包含的林分变量,并分析和比较用来消除异方差的3种常用残差方差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最后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Wykoff模型且因变量为后期胸高断面积拟合效果较好,故作为基础模型;除前期胸高直径(D)外,当考虑坡度正切(ST),对象木胸高直径与样地算术平均直径的比(RAD),样地胸高总断面积(TBA),样地中大于对象木直径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和(GSBA),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算术平均胸高断面积的比(RABA)和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胸高总断面积的比(RBA)等林分变量时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于残差方差,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都能消除异方差,但幂函数效果最好;当模型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预测精度最高。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合
模型
单木
断面积生长模型
Keywords
Quercus mongolica stand
mixed effects model
individual basal area increment model
分类号
S71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被引量:
12
8
作者
刘平
王玉涛
马履一
郑聪慧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2005-04-02)项目
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基金(20070206
20081014)资助项目
文摘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树高
生长
模型
断面积生长模型
Keywords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Tree height growth model
Basal area growth model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5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林层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刘飞虎
屠维亚
朱光玉
王忠诚
胡松
卢侃
陈昊泓
赵书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含气候效应的湖南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齐战涛
朱光玉
许冰冰
刘洪娜
吕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王辰
惠淑荣
刘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林层划分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胡松
朱光玉
陈振雄
卢侃
黄朗
刘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湖南省马尾松和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
贺鹏
陈振雄
刘宪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构建
颜伟
段光爽
王一涵
孙钊
周桃龙
符利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多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蒙古栎林单木断面积模型
符利勇
唐守正
张会儒
雷相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刘平
王玉涛
马履一
郑聪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