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物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郭超 方何淇 +3 位作者 王吉宁 刘静伟 张方林 刘小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26,共7页
掌握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是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以襄阳市大李沟底泥为研究对象,选取污染较重的3个断面为底泥采样点,采用分层取样方式采集9个样品,测定其底泥中镉、砷、铅、铬、铜、锌、镍、汞8种重金属含量;然后利... 掌握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是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以襄阳市大李沟底泥为研究对象,选取污染较重的3个断面为底泥采样点,采用分层取样方式采集9个样品,测定其底泥中镉、砷、铅、铬、铜、锌、镍、汞8种重金属含量;然后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该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样品中各重金属单因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大小依次为镉>汞>铅>铜>砷>镍>铬>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在440以上,属于极强重金属生态风险水平;样品地积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顺序依次为镉>铅>铜>汞>锌>铬>镍>砷。两种方法显示大李沟底泥存在严重的镉污染,而砷污染较轻,其他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则略有差异。综合上述评价结果可以得出,该河流下游河段底泥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尤其在表层底泥中污染更为显著;上游河段深层底泥污染相对较重,仍然存在二次污染水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底泥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断面分层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