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20
1
作者 梁兵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4期36-49,共14页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地震资料品质受构造破碎、野外地表复杂等因素影响,且目标砂体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从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单砂体,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难度很大。通过对高邮凹陷地质背景的分析和戴南组高分辨... 江苏油田高邮凹陷地震资料品质受构造破碎、野外地表复杂等因素影响,且目标砂体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从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单砂体,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难度很大。通过对高邮凹陷地质背景的分析和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背景分析、沉积砂体发育特征与控砂机制研究,综合运用地质、测井、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一套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按照定性到半定量—定量化储层预测思路,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地震AVO正演及属性分析等特色技术判断砂体发育区,开展定量储层厚度预测,最终综合定性、定量研究成果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有利钻探目标。勘探实践的高成功率充分说明该方法在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分析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断层-岩性油气藏 叠前地震反演 地震AVO正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区带定量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国芳馨 张阳 +2 位作者 王晓欢 李国会 孙祖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9,共10页
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后备接替储量的重要勘探目标之一,但其已有的油气成藏认识成果过于宏观,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精细勘探需求。为进一步优选勘探目标,以功能要素组合理论为依据,结合研究区的断层-岩性油气藏类型,综合分析断... 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是松辽盆地后备接替储量的重要勘探目标之一,但其已有的油气成藏认识成果过于宏观,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精细勘探需求。为进一步优选勘探目标,以功能要素组合理论为依据,结合研究区的断层-岩性油气藏类型,综合分析断块类、岩性类油气藏的各项主控因素,选取烃源灶、沉积相、势能、区域盖层及断裂带5个因素作为成藏要素,并分别进行定量表征,计算综合控藏概率。结果表明:92%的油气藏分布在距离排烃中心小于30 km的范围内;50%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油气藏均分布在势指数小于0.8的区域内;40%的油气藏分布在厚度为70~80 m的区域盖层之下;油气藏均分布在距断裂小于1.6 km的区域内;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存在3个Ⅰ类成藏区。统计表明,85%以上的已发现断层-岩性油气藏分布在Ⅰ类成藏区。研究成果可为齐家-古龙凹陷的深化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岩性油气藏 主控因素 有利区预测 功能要素 齐家-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扶余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区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方文 卢双舫 +2 位作者 薛海涛 王文文 肖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37-3143,共7页
从构造形态、有效源岩区、断裂密集带、断层—砂体—地层匹配和超压等方面,分析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构造形态控制流体势,进而控制油气整体运移方向和主要分布区域;有效源岩区范围制约油气分布... 从构造形态、有效源岩区、断裂密集带、断层—砂体—地层匹配和超压等方面,分析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王府凹陷扶余油层构造形态控制流体势,进而控制油气整体运移方向和主要分布区域;有效源岩区范围制约油气分布范围;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移具有横向遮挡、侧向输导双重作用;断层走向与倾向、砂体展布方向和地层倾向的组合方式决定能否形成圈闭;青山口组烃源岩层超压影响油气向下运移距离;王府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大约在埋深超过1 200 m之后所残留的烃类基本达到饱和并向外排烃,埋深超过1 200 m的烃源岩范围为有效源岩;王府凹陷扶余油层双51、双35和双50等井一线以北至凹陷中心的区域有利于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凹陷 扶余油层 油气富集规律 断裂密集带 断层-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