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权友琼 楼岑 +1 位作者 牟达 黄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的 :比较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131I SPECT/C... 目的 :比较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和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其癌细胞是否发生肺转移。将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用这两种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结果 :检查结束后,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高于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SPECT/CT平面显像 断层显像技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桂霜 李蒙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停经4~10周,二维超声疑似CSP的患者行三维TUI检查,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分析两种方法显示病灶的能力。与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二...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停经4~10周,二维超声疑似CSP的患者行三维TUI检查,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分析两种方法显示病灶的能力。与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二维超声及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对早期CS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8例为CSP,12例为宫内妊娠。1)68例CSP为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15例,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43例,瘢痕处混合回声包块型10例。二维超声在孕囊型CSP中显示卵黄囊48例,胚芽37例,胎心搏动34例,宫腔出血26例,孕囊内出血18例;三维TUI技术显示卵黄囊55例,胚芽结构37例,胎心搏动34例,宫腔出血30例,孕囊内出血25例;孕囊与膀胱间肌层厚度变薄,TUI技术显示为1~4mm,薄于二维超声显示的1.5~6mm;孕囊型及包块型CSP周边可见少许或较丰富高速低阻型血流信号;2)二维超声诊断早期CSP的敏感度为82.35%(56/68),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8.23%(60/68),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3)二维超声联合应用三维TUI技术诊断早期CSP的特异度为91.67%(11/12)、准确率为88.75%(71/8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的特异度41.67%(5/12)和准确率76.25%(61/80)。结论三维TUI技术在显示细微结构、孕囊局部与瘢痕的关系、与瘢痕处肌层的边界及孕囊与膀胱间肌层厚度等方面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断层超声像技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莉 汪龙霞 +2 位作者 孙长坤 王军燕 高学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二维超声检查疑有胎儿唇腭裂的孕妇进行TUI检查,观察分析胎儿唇腭裂在冠状切面、横切面及矢状切面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胎儿... 目的:探讨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经二维超声检查疑有胎儿唇腭裂的孕妇进行TUI检查,观察分析胎儿唇腭裂在冠状切面、横切面及矢状切面的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胎儿唇腭裂7例,均获得较满意的胎儿唇腭部TUI图像,所显示的唇腭部畸形与胎儿实际畸形相符。结论:TUI技术可清晰地显示胎儿唇腭部,是二维超声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超声像技术 胎儿 三维超声显像 唇裂 唇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技术评价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洁 李娜 +3 位作者 杨芳 侯倩倩 李玲玲 蔡红许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本研究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选取10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 本研究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治疗疗效的影响,选取10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n=49)、无T2DM组(n=55)。比较两组疗效及18 F-FDG PET/CT技术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探讨^(18)F-FDG PET/CT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T2DM组病理分期、疗效、SUV_(mean)、SUV_(max)、MTV、TLG与无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无T2DM组未缓解者SUV_(mean)、SUV_(max)、MTV、TLG均高于缓解者(P<0.05);T2DM组缓解者SUV_(mean)、SUV_(max)、MTV、TLG高于无T2DM组缓解者(P<0.05);SUV_(mean)、SUV_(max)、MTV、TLG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SUV_(mean)、SUV_(max)、MTV联合TLG预测T2DM未缓解的价值最高。采用^(18)F-FDG PET/CT技术联合检测SUV_(mean)、SUV_(max)、MTV、TLG能评价T2DM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L1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并能客观、量化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2型糖尿病 晚期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靶向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骨质破坏的18F-FDG PET/CT显像及实验室特点
5
作者 王寻 葛双 +2 位作者 孔钰 程楠 张谷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65-2269,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瘤、骨淋巴瘤及骨转移瘤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特点,提高对三种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本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骨髓瘤、骨淋巴瘤及骨转移瘤的107例患者资料,其中骨髓瘤36例... 目的探讨骨髓瘤、骨淋巴瘤及骨转移瘤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特点,提高对三种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本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骨髓瘤、骨淋巴瘤及骨转移瘤的107例患者资料,其中骨髓瘤36例,骨淋巴瘤24例,骨转移瘤47例,对比三组实验室相关指标、病灶分布、骨破坏形态及代谢程度等。结果三组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髓瘤更易出现贫血、β2微球蛋白及球蛋白升高,骨淋巴瘤更易出现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沉加快,骨转移瘤可见肿瘤标志物升高。三者均好发于富含红骨髓的部位,骨髓瘤较骨转移瘤更易发生于颅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骨折发生率为骨髓瘤>骨转移瘤>骨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均可合并有软组织肿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瘤以溶骨型骨质破坏为主,多为虫蚀样、穿凿样,边界清晰,骨轮廓呈“破而不烂”,可见典型“微脑征”;骨淋巴瘤以溶骨及骨髓浸润型为主,典型表现为轻微骨质破坏伴较大软组织肿块,部分可见“融冰征”;骨转移瘤表现多样,PET/C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约为91.5%。三者代谢程度为骨淋巴瘤>骨转移瘤>骨髓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瘤、骨淋巴瘤及骨转移瘤有其各自的18F-FDG PET/CT影像学及实验室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对三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骨淋巴瘤 骨转移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氟脱氧葡萄糖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答: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脑显像、放射性核素腩血管造影、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脑池显像、脑代谢显像及神经受体显像等。随着断层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对脑形态学观察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得诸如脑的葡萄糖代谢、蛋... 答: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脑显像、放射性核素腩血管造影、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脑池显像、脑代谢显像及神经受体显像等。随着断层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对脑形态学观察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得诸如脑的葡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局部血流量、受体密度等与中枢伸经系统功能密切有关的重要课题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显像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流断层显像 神经受体显像 断层显像技术 脑代谢显像 形态学观察 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容积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磊 夏焙 +4 位作者 王娟 冯霞 许娜 李薇玢 陈伟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和三维血管成像在新生儿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028例新生儿,妊娠26+3~41周,出生体质量(3.05±1.03)kg;其中男性558例,女性470例,出生龄(4.0±0.6)d。其中妊娠<28周极早早产...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和三维血管成像在新生儿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028例新生儿,妊娠26+3~41周,出生体质量(3.05±1.03)kg;其中男性558例,女性470例,出生龄(4.0±0.6)d。其中妊娠<28周极早早产儿22例,28~31^(+5)周132例,32~33^(+6)周100例,34~36^(+6)周155例。进行颅脑三维容积成像,采用TUI模式、三维血管成像模式,诊断结果与传统二维实时超声比较。结果经TUI模式及三维血管成像模式诊断颅内出血Ⅰ级156例,Ⅱ级54例,Ⅲ级41例,Ⅳ级11例;非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52例,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1例;其合并轻度脑积水10例,中度脑积水16例,重度脑积水22例。较传统二维实时超声少诊断1例颅内出血Ⅰ级、1例非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其余疾病诊断例数及程度均一致。三维血管成像清晰显示,11例Ⅳ级颅内出血,5例大片状囊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2例重度脑积水因出血块压迫、脑实质囊性缺失及积水压迫作用导致的局部血流信号减少、缺失,清晰显示病变与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三维容积数据采集时间为(5.86±1.68)min,明显短于传统二维超声全程操作的扫查时间。结论三维容积TUI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可行,对于实现床旁快速诊断、提高超声检查在新生儿中应用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二维实时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损伤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 三维血管成像 新生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昱垚 刘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1-112,I0001,共3页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早期诊断困难,根治难度大,预后极差。^(18)F-FDG PET/CT显像整合了PET提供的生理代谢、分子信息以及CT提供的功能、解剖学信息,能显示原发病灶区域肿瘤细胞的功能代谢状态,病灶区域与周围组织及血...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早期诊断困难,根治难度大,预后极差。^(18)F-FDG PET/CT显像整合了PET提供的生理代谢、分子信息以及CT提供的功能、解剖学信息,能显示原发病灶区域肿瘤细胞的功能代谢状态,病灶区域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解剖结构关系,可探查全身转移灶,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期、复发检测、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对^(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Nakib UL Alam 许芸 +4 位作者 李春海 贾海鹏 刘波 孟红 薛玉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TNB)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提高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接受CT引导下TNB的患者共120例。TNB前认真分析受检患者的胸部CT影像,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采用同轴套管针加活检...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TNB)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提高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接受CT引导下TNB的患者共120例。TNB前认真分析受检患者的胸部CT影像,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采用同轴套管针加活检针穿刺,必要时借助人工气胸及联合PET-CT引导定位,分析穿刺成功率、诊断率及并发症,总结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技术的操作要点。结果 120例受检患者共接受穿刺130次,接受1次穿刺者111例、2次穿刺者8例、3次穿刺者1例;穿刺成功127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7. 69%(127/130);穿刺后明确诊断119例,其中肺癌82例、结核9例、非特异性炎症9例、机化性肺炎6例、真菌性肺炎4例、血管炎4例、结节病2例、淋巴瘤2例、嗜酸粒细胞性肺炎1例,诊断率99. 17%(119/120);取材成功直径<1 cm的微结节12例,最小直径0. 7 cm; 1例肺部病变分散,通过人工气胸使病变集中,然后行CT引导下TNB,取材成功; 2例肺部病变毗邻心脏大血管,通过人工气胸使病变与心脏大血管分离,然后行CT引导下TNB,取材成功,避免了伤及心脏及大血管的风险。7例初始CT引导下TNB病理报告为炎症但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后经PET-CT引导定位再次经胸肺活检,均确诊为肺癌; 120例受检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4例(20. 00%),其中气胸11例、咯血8例、胸膜腔感染2例、胸膜腔出血2例,无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TNB诊断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高。其技术要点包括活检前根据受检患者的胸部CT影像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尽量避开血管、肺大疱;采用同轴套管针加活检针穿刺;对于较分散或临近心脏大血管病变,可借助人工气胸使病变易于穿刺;对合并炎症的肿瘤性病变可联合PET-CT引导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术 经胸肺活检术 CT引导下经胸肺活检术 人工气胸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