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耳鸣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焦粤农 林颖 +1 位作者 邵美君 章少彬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耳鸣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主诉耳鸣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正电子组和单光子组各100例,分别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进行客观诊断,客观诊断的标准为苯二氮受体数量的减少程度;同... 目的探讨正电子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耳鸣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主诉耳鸣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正电子组和单光子组各100例,分别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进行客观诊断,客观诊断的标准为苯二氮受体数量的减少程度;同时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和耳鸣问卷调查法进行主观诊断,主观诊断以THI评分作为耳鸣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诊断差异。结果正电子组患者客观诊断有效率为87.0%,单光子组患者客观诊断有效率为69.0%,两组患者的诊断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耳鸣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进行耳鸣的客观诊断效果优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临床中能够更加具体的显示患者耳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爱民 邓惠兴 +3 位作者 欧阳艳 冯新丽 王淑霞 胡国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809-811,共3页
目的 :探讨99Tcm MIBI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依据 ,对 5 7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99Tcm MIBISPECT/CT显像结果分良性和肺癌两组进行分析 ,计算其 5min、6 0min平面以及 6 0mi... 目的 :探讨99Tcm MIBI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依据 ,对 5 7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99Tcm MIBISPECT/CT显像结果分良性和肺癌两组进行分析 ,计算其 5min、6 0min平面以及 6 0minSPECT/CT三维融合断层显像的摄取比值 (UR) ;以肺部良性病灶组UR值的 x +1s为诊断阈值 ,对肺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17例肺部良性病灶组其 5min和 6 0min平面以及 6 0minSPECT/CT三维融合断层显像的摄取比值 (UR)分别为 1.0 5± 0 .16、0 .97± 0 .2 2、1.5 1± 0 .39,而 4 0例肺癌组其UR值分别为 1.4 1± 0 .2 2、1 37± 0 .2 3、2 .18± 0 .6 1同组两时相比较P >0 .0 5 ,而组间两时相比较P <0 .0 5。以良性结节 x +1s为诊断阈值 ,99Tcm MIBI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 90 % (36 / 4 0 )、82 .35 % (14 / 17)和 87.72 % (5 0 / 5 7) ;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 17.6 5 % (3/ 17)和 10 % (4 / 4 0 )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 .31% (36 / 39)和 77.78% (14 / 18)。 4 0例恶性病变患者共检出转移淋巴结 19个 ,其CT/SPECT断层融合图像的UR值为 1.82± 0 .37。结论 :99Tcm MIBISPECT/CT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肺癌及其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髂关节融合断层显像(SPECT/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期中的价值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成 王妮 +2 位作者 王喆 李桂玉 汪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融合断层显像(SPECT/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比较6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SPECT/CT与同期MR骶髂关节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判读、分期、临床符合度分析。结果SPECT/CT分级如下:0级:1例,1级:8例,2级:2...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融合断层显像(SPECT/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比较6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SPECT/CT与同期MR骶髂关节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判读、分期、临床符合度分析。结果SPECT/CT分级如下:0级:1例,1级:8例,2级:26例,3级:21例,4级:11例。MR分级如下:0级:3例,1级:5例,2级:23例,3级:25例,4级:11例。结论两种不同影像方法对患者分期无明显差异,SPECT/CT的骨代谢活跃情况更患者符合临床症状,有利于临床进行诊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融合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化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CT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雪 赵全明 +5 位作者 张学慧 聂毛晓 闫云峰 梁喆 赵欣 冯婷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应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18F-氟化钠(18F-NaF)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钙化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采用球囊拉伤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 目的应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18F-氟化钠(18F-NaF)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钙化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采用球囊拉伤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术前2周及术后高脂饲料喂养。手术过程由于球囊拉伤血管破裂或术后感染死亡4只,共14只在第16周末接受PET/CT显像、病理及血液采集,其中2只未发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及微钙化形成。取病变部位和邻近部位做钙化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2种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钙化和炎症与PET显像的关系。结果病变部位与对照部位18F-FDG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部位比较,病变部位18F-NaF的SUVmax明显升高(P<0.05)。病变部位18F-NaF的SUVmax与Von kossa及茜素红阳性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865,P<0.01;r=0.880,P<0.01),病变部位18F-FDG的SUVmax与Von kossa及茜素红不相关(r=-0.272,P>0.05;r=-0.085,P>0.05)。18F-NaF的SUVmax与病变部位CD68阳性面积百分比相关(r=0.714,P<0.01),但18F-FDG的SUVmax与病变部位CD68阳性面积百分比不相关(r=-0.405,P>0.05)。结论 18F-NaF较18F-FDG能够更准确地用于检测微钙化,并进一步发现易损斑块,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血管造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11乙酸盐正电子断层显像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霍力 党永红 +4 位作者 付喆 吕金桥 邢海群 郭宁 李从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300,共8页
关键词 碳同位素/诊断应用 乙酸盐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尚琨 卢洁 +2 位作者 李则 帅冬梅 苏玉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AD 20例和FTD 10例的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资料,采用脑代谢影像进行视觉分析,测量相应部位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 take value,SUV),以小脑为参考脑区,以放射性摄取减低脑区的SUV与小脑SUV的比值(SUVr)表示。采用NeuroQ脑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其代谢模式特点。结果20例A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16例(8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8例(40.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5例(2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2例(10.0%)伴有单侧颞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全部患者(100.0%)均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18例(9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17例(85.0%)伴有双侧颞叶代谢减低,7例(35.0%)伴有单侧额叶代谢减低。10例FTD患者视觉分析显示,8例(80.0%)患者伴有颞叶代谢减低,6例(60.0%)患者伴有额叶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定量分析显示,10例患者(100.0%)均伴有额叶代谢减低,8例(80.0%)伴有颞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双侧顶叶代谢减低,4例(40.0%)伴有基底节代谢减低,3例(30.0%)伴有后扣带回代谢减低。AD患者和FTD患者额叶、顶叶和颞叶SU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13 vs 0.75±0.09,0.78±0.14 vs 1.06±0.05,0.81±0.14 vs 0.95±0.12,P<0.01)。结论18F-FDG PET/CT脑显像显示的AD和FTD患者不同的代谢减低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结构核磁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善春 管锦群 +6 位作者 孙璇 朱明伟 富丽萍 刘家金 徐白瑄 贾建军 吴卫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了解^(11)C标记的匹兹堡复合物B(^(11)C-PI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结构MRI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行头颅^(11)C-PIB PET和头颅MRI检查患者33例,根据临床诊... 目的了解^(11)C标记的匹兹堡复合物B(^(11)C-PI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结构MRI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行头颅^(11)C-PIB PET和头颅MRI检查患者33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D组17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16例,同期选取认知功能正常12例作为对照组。头颅MRI检查观察脑萎缩严重程度,以内侧颞叶萎缩(MTA)阳性表示,^(11)C-PIB PET检查以标准吸收比值(SUVR)≥1.4为^(11)C-PIB摄取阳性,表示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阳性,比较各组MTA阳性和^(11)C-PIB摄取阳性率。结果对照组、MCI组、AD组SUVR和MTA评分分别为1.3±0.2和(2.2±1.2)分、1.7±0.5和(2.6±1.1)分、2.2±0.4和(3.4±0.7)分,与对照组比较,MCI组和AD组SUVR明显升高(P<0.05),AD组MTA评分较对照组和MCI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MCI组和AD组MTA阳性率(68.8%和94.1%vs 50.0%)、^(11)C-PIB摄取阳性率(87.5%和100.0%vs 16.7%)明显升高(P<0.05),且AD组MTA阳性率和^(11)C-PIB摄取阳性率较MCI组进一步升高(P<0.05)。MCI组2例^(11)C-PIB摄取阴性患者的MTA阳性;AD组1例患者MTA阴性。2种检查一致性较高。对照组50%患者MTA阳性但^(11)C-PIB摄取阴性。结论^(11)C-PIB PET和结构MRI对AD诊断有重要作用,Aβ沉积阴性不支持AD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淀粉样β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管丽丽 敬兴果 +1 位作者 庞华 段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多模式成像技术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学诚 赵全明 +7 位作者 李德鹏 刘瑜 郑虹 李丽琴 张玉慧 闫云峰 赵欣 李昕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评价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10)。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术与间断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药物诱发斑块破裂实验。药物干预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于原饲料里添加吡格列酮10mg/(kg·d)。分别于实验中期(第8周)和晚期(第16周)进行PET/CT扫描,自动测量感兴趣区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VU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VUmean)。斑块破裂诱发实验后对2组兔主动脉进行解剖并留取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药物干预组的血栓动脉段明显低于对照组(14.6%vs 39.1%,P=0.000),斑块激发实验后破裂斑块的SUVmean(1.486±0.486 vs 0.655±0.235,P=0.000)和SUVmax(1.862±0.564 vs 0.843±0.058,P=0.000)均明显高于非破裂斑块。药物干预组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新生血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UVmean和SUVmax与斑块面积、巨噬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但与新生血管计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形态多模式成像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Γ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越 杨旗 卢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均已位居首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识别易损斑块,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均已位居首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识别易损斑块,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201)Tl断层显像反向再分布现象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隆忠 梁宏 +2 位作者 胡平 吴继明 罗初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201TI断层显像 反向再分布现象 冠心病 冠脉造影 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荣福 李路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主要由可变角双探头 SPECT系统、符合探测线路和衰减校正等组成。对医用核仪器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刚开始广泛应用的双和 /或三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符合线路断层显像 原理 应用 医用核仪器 符合探测 放射性核素显像 湮没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估存活心肌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宪伦 颜珏 +5 位作者 马步成 李路平 郑知刚 柯元南 马长生 朱文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评估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存活心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心肌梗死 2 0例于血管重建术前分别行静态及硝酸甘油介入显像 ,血管重建术后 1个月重复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 目的 评估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存活心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心肌梗死 2 0例于血管重建术前分别行静态及硝酸甘油介入显像 ,血管重建术后 1个月重复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0例共有 1 4 4个异常灌注的心肌节段 ,硝酸甘油介入后有 72个心肌节段灌注改善 ,血管重建术后有 77个心肌节段灌注改善。硝酸甘油介入改善的 72个节段术后有 62个节段改善 ;而术前无改善的 72个节段术后只有 1 5个节段改善 ,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存活心肌预测的阳性预测值为 86 .1 % ,阴性预测值为 79.2 % ,预测准确率为 82 .6%。结论 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是可供临床检测心肌存活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断层显像 血管重建术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生丁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雨升 余云云 +1 位作者 于素清 杨立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潘生丁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99MTC-MIBI 冠心病 介入 ^201TI 代替 异腈 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家犬左室心肌质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游金辉 杨正伟 +3 位作者 张涛 孙跃军 顾鹏 吴成秀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心肌断层显像 左室 心肌质量 MIBI 锝99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评价衰老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艳 钟萍 +5 位作者 谢红军 宋文忠 周晓芳 汤夏莲 金静 卢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目的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评估增龄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健康者,按照年龄分为成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静息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和静息心肌PET,测定2组SPECT的左心室17节段静息总评分和各节段评分,与SPECT相匹配的各节段心肌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老年组与成年组左心室心肌SPECT的平均静息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间隔基底部、下间隔中份、尖前壁和尖下壁静息评分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5);老年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总SUV_(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左心室多个节段的SUV_(max)较成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衰老可导致心肌对缺血敏感性加重的趋势;增龄可使心肌对^(18)F-FDP摄取和利用增加,可能是对衰老所致心肌缺血的自然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心肌 衰老 葡萄糖 脂肪酸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综合征ECD脑血流断层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树展 刘春雨 +3 位作者 郭川流 吴志兴 张珂 吕宽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脑外伤综合征 脑血流断层显像 临床应用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ECD 功能性症状 脑血流灌注 临床诊断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与心肌断层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栾兆生 彭勇 +1 位作者 孙熙琴 周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 笔者对134例冠心病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GCBP)与心肌断层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两种方法均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单项检查均可达到诊断目的。GCBP显示室壁瘤较心肌断层更直观。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心肌断层准确可靠,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100%。GCBP诊断心肌缺血只要掌握合适的标准其灵敏度与特异度与心肌断层相近,在检出病支血管方面心肌断层较GCBP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 心肌断层显像 核心脏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对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早期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旭兰 王平 +1 位作者 侯军玞 张宝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评价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对糖尿病脑血管病 (DC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99mTc -ECD对 30例临床确诊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 ,按脑正常解剖和脑SPECT图像应用解剖关系将有每侧大脑灰质分为11个区域 ,用目测法... 目的 评价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对糖尿病脑血管病 (DC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99mTc -ECD对 30例临床确诊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 ,按脑正常解剖和脑SPECT图像应用解剖关系将有每侧大脑灰质分为11个区域 ,用目测法对每个区域的核素分布进行判定。结果 糖尿病组检出 2 2人共 6 0处有脑血流灌注异常减低 ,低灌注以颞叶发生率最高 (33.33) % ,提示脑缺血以大脑中动脉受累为主。糖尿病 <5年的异常影像主要表现为脑皮层限局性楔形样稀疏 /缺损 ;随病程延长 ,尤其是 >10年者 ,主要表现为一叶皮层大范围核素分布稀疏 ,甚至还可伴有楔形病性 ,说明糖尿病病程也是影响DCD的主要因素。该法对诊断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灵敏度 ,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73.33% ,90 0 0 %和80 0 0 %。结论 脑血流SPECT断层显像能直观显示脑皮层缺血部位 ,范围及程度 ,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DCD ,以达到积极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病 脑缺血 脑血流 SPECT 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诊断缺血性和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浩 江力勤 +2 位作者 刘加芳 张春燕 刘晓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3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缺血性 扩张型心肌病 DCM 鉴别诊断 核素 创伤性检查 文采 普及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