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智能断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希晨 韩瑞冬 +3 位作者 杜长江 李磊 陈茂山 冯佳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7-847,共11页
利用断层敏感属性识别断层的精度和适用性有限,主要可识别主干大尺度断层。对于中、小尺度断层,由于欠缺足够的分辨率、连续性,预测的断层数量不准,如果仅依靠单一属性预测断层的可信度较低。此外,长期以来断层解释以人工为主,严重影响... 利用断层敏感属性识别断层的精度和适用性有限,主要可识别主干大尺度断层。对于中、小尺度断层,由于欠缺足够的分辨率、连续性,预测的断层数量不准,如果仅依靠单一属性预测断层的可信度较低。此外,长期以来断层解释以人工为主,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为此,为了突破单一方法的极限,从而识别更多的断层,改善断层预测的分辨率和连续性,消除“双边界”效应,创建了高精度人工智能断层预测流程,以逐级提升断层解释精度和效率。首先,开展叠后地震资料预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品质,为生成高精度断层属性建立基础;其次,进行人工智能断层预测,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对人工智能预测结果进行“断层增强—骨架化—蚂蚁体”处理;再次,利用多属性融合丰富多尺度断层信息;最后,依托高精度断层预测结果,结合智能化技术提高断层解释效率。将高精度人工智能断层预测流程用于渤海湾盆地X区实际资料,预测结果表明,剖面正断层以阶梯状、“Y”式组合为主,大部分为SE倾向,与断陷同期形成。平面上断层优势方位为NE向,与近SN向次级断层构成“梳状”组合,表明该区发生伸展变形的同时,可能遭受左旋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预测 人工智能 断层增强处理 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以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长江 汤婕 李珂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1,115-116,共4页
裂缝储层勘探潜力大,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地质、测井、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其进行描述。通过细致分析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的地质资料,从多个角度对其裂缝储层进行预测,确定了2种针对性技术,即利用断层图像增强处理技术预测裂缝... 裂缝储层勘探潜力大,其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地质、测井、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其进行描述。通过细致分析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的地质资料,从多个角度对其裂缝储层进行预测,确定了2种针对性技术,即利用断层图像增强处理技术预测裂缝发育区,利用多属性趋势拟合技术预测Ⅰ类储层平面分布;但仅利用单一技术的预测结果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故综合2种技术的预测结果,使用叠合显示技术来预测研究区裂缝储层优势区带,以达到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精度的目的。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的构造倾角属性与Ⅰ类储层预测厚度的叠合显示结果表明,义182断裂带和南部罗42井附近是有利裂缝储层发育区。实际钻探的义182、义186和义187等高产油井或有良好油气显示的渤页平1井,均位于叠合显示技术预测结果中的有利裂缝储层发育区,表明应用叠合显示技术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裂缝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储层 断层图像增强处理 多属性趋势拟合 构造形态 断裂组合 储层展布 定量计算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