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北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分区特征及其对块体划分的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谢觉民
杨国华
郭良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4,共8页
对 70年代以来的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进行了分区研究。按构造单元将华北地区的跨断层测量台站或测点分为五组 :山西带、郯庐带、阴山 -燕山带西段、阴山 -燕山带东段和首都圈。对 80项实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断层垂直...
对 70年代以来的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进行了分区研究。按构造单元将华北地区的跨断层测量台站或测点分为五组 :山西带、郯庐带、阴山 -燕山带西段、阴山 -燕山带东段和首都圈。对 80项实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断层垂直活动平均年速率为 0 335mm/a ,但各分区之间的断层活动速率值相差很大。山西断陷带的断层形变速率最高 ,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活动块体边界 ;其它构造带的断层形变速率都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垂直形变
块体边界
华北地区
断层
形变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荆燕
张世中
+6 位作者
李宏
熊玉珍
刘凤秋
孙起伟
董建业
张鸿旭
陈葛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72,229,共8页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垂直形变
强远震
同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赣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与地震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松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87-194,共8页
利用闽赣地区跨断层流动垂直形变测量资料 ,对该地区断层现今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闽赣地区断层现今活动具有时空不均一性 :时间上具有准同步转折及阶段性特点 ,各阶段的活动速率和方式不同 ;空间上具有...
利用闽赣地区跨断层流动垂直形变测量资料 ,对该地区断层现今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闽赣地区断层现今活动具有时空不均一性 :时间上具有准同步转折及阶段性特点 ,各阶段的活动速率和方式不同 ;空间上具有区域差异性 ,坑北—前梧断层活动速率最高 ,白竹湖断层活动速率最低。讨论了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认为 1984年以来 4次准同步转折均与地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赣地区
跨
断层垂直形变
测量
断层
活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永胜定点形变监测到的多次重现的震兆异常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德福
陈京
杨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6,共6页
永胜倾斜潮汐形变台及距其SWW向2.8km的跨程海断裂的断层垂直形变站两处定点形变观测已分别积累了21年和25年的观测数据。对其应用多种识别与提取异常信息的方法处理后发现,1995-2001年显示了4次Ms≥6.0强震震兆异常信息。其形态分...
永胜倾斜潮汐形变台及距其SWW向2.8km的跨程海断裂的断层垂直形变站两处定点形变观测已分别积累了21年和25年的观测数据。对其应用多种识别与提取异常信息的方法处理后发现,1995-2001年显示了4次Ms≥6.0强震震兆异常信息。其形态分别呈“左陡右缓(阶梯式w倾)型”、“下降一峰值一回复”的“下凹对称型”;量级分别为≥1.00”与≥9mm;时间为后者早于前者4~6个月;震中距≤140km。由此制定了该两处监测强震灵敏点的中短期预报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潮汐
形变
断层垂直形变
震兆异常
形态
中短期预报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分区特征及其对块体划分的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谢觉民
杨国华
郭良迁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7-394,共8页
基金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课题!( 95130 30 6)资助
文摘
对 70年代以来的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进行了分区研究。按构造单元将华北地区的跨断层测量台站或测点分为五组 :山西带、郯庐带、阴山 -燕山带西段、阴山 -燕山带东段和首都圈。对 80项实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断层垂直活动平均年速率为 0 335mm/a ,但各分区之间的断层活动速率值相差很大。山西断陷带的断层形变速率最高 ,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活动块体边界 ;其它构造带的断层形变速率都比较低。
关键词
断层垂直形变
块体边界
华北地区
断层
形变
测量
Keywords
Fault deformation rate, Block boundary, North China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8.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荆燕
张世中
李宏
熊玉珍
刘凤秋
孙起伟
董建业
张鸿旭
陈葛天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72,229,共8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605021)资助.
文摘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断层垂直形变
强远震
同震响应
Keywords
vertical fault deformations remote strong earthquakes
co-seismic response
分类号
P315.72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赣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与地震关系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松风
机构
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87-194,共8页
文摘
利用闽赣地区跨断层流动垂直形变测量资料 ,对该地区断层现今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闽赣地区断层现今活动具有时空不均一性 :时间上具有准同步转折及阶段性特点 ,各阶段的活动速率和方式不同 ;空间上具有区域差异性 ,坑北—前梧断层活动速率最高 ,白竹湖断层活动速率最低。讨论了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认为 1984年以来 4次准同步转折均与地震有关。
关键词
闽赣地区
跨
断层垂直形变
测量
断层
活动速率
Keywords
Fujian and Jiangxi region
mobile cross-fault vertical deformation
activity rate of faults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永胜定点形变监测到的多次重现的震兆异常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德福
陈京
杨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6,共6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老专家预报专项课题(D07007)
文摘
永胜倾斜潮汐形变台及距其SWW向2.8km的跨程海断裂的断层垂直形变站两处定点形变观测已分别积累了21年和25年的观测数据。对其应用多种识别与提取异常信息的方法处理后发现,1995-2001年显示了4次Ms≥6.0强震震兆异常信息。其形态分别呈“左陡右缓(阶梯式w倾)型”、“下降一峰值一回复”的“下凹对称型”;量级分别为≥1.00”与≥9mm;时间为后者早于前者4~6个月;震中距≤140km。由此制定了该两处监测强震灵敏点的中短期预报指南。
关键词
倾斜潮汐
形变
断层垂直形变
震兆异常
形态
中短期预报指南
Keywords
tilt tide deformation
vertical fault deformation
earthquake precursor anomaly
pattern
guide to medium- short-term prediction
分类号
P315.72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北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分区特征及其对块体划分的意义
谢觉民
杨国华
郭良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荆燕
张世中
李宏
熊玉珍
刘凤秋
孙起伟
董建业
张鸿旭
陈葛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闽赣地区跨断层垂直形变与地震关系初探
黄松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滇西永胜定点形变监测到的多次重现的震兆异常
陈德福
陈京
杨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