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口-潍坊断裂带对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的形成及构造分段的控制作用--来自物理模拟实验和断层几何学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忠祥 任凤楼 +1 位作者 宋国奇 漆家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8-250,共13页
辽东湾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受营口—潍坊断裂带控制。其东支的两条分支断层大体沿其次级构造单元辽东湾东部凸起的两侧延伸。本文应用大量地震测线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分析,结合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认为辽东湾坳陷东部凸... 辽东湾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受营口—潍坊断裂带控制。其东支的两条分支断层大体沿其次级构造单元辽东湾东部凸起的两侧延伸。本文应用大量地震测线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分析,结合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认为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是在先期存在的低凸起的基础上,在渐新世东营组沉积期因营口—潍坊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形成的。以Lz205测线和Lz185测线之间为界可分为类似的两段,各自经历了一个自南而北的右旋走滑伸展—剪切走滑—右旋走滑挤压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由北东向的基底断裂与由之派生的新生代内的北北东内断裂间的关系造成,在两者的交汇点(如Lz151)或走向发生转折处(如Lz255)右旋走滑作用发生变换,其南侧拉张下沉,正断层发育,表现为右旋走滑伸展,北侧则挤压隆升,表现为右旋走滑挤压。南、北两侧相反的力学性质是走滑活动派生的局部差异应力场造成的。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证实了右旋走滑伸展—剪切走滑—右旋走滑挤压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走滑 营口-潍坊断裂带 构造分段 物理模拟 断层几何学 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成因解释 被引量:55
2
作者 漆家福 肖焕钦 张卫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东营凹陷是由西部和北部的伸展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复式半地堑。凹陷北部边缘的陈南断层 (带 )、西部边缘的平南断层 (带 )和高青断层等主干边界断层的产状多变。在区域尺度上 ,主干边界断层总体走向西段为北东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 东营凹陷是由西部和北部的伸展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复式半地堑。凹陷北部边缘的陈南断层 (带 )、西部边缘的平南断层 (带 )和高青断层等主干边界断层的产状多变。在区域尺度上 ,主干边界断层总体走向西段为北东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为北西西向 ;在制图尺度上 ,断层面为呈波状起伏的铲式断层面 ,发育有侧向和斜向断坡。不同走向的断层在古近纪同时具有正断层位移特征 ,显示出双向伸展的构造变形格局。对主干边界断层上盘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的分析表明 ,始新世主干边界断层主要为北西 南东向伸展位移 ,渐新世主要为近南北向伸展位移。这种双向伸展变形的运动学特征 ,可以用区域北西 南东向引张作用和北北东向深断裂 (如郯庐断裂带 )右旋走滑诱导的近南北向引张作用的双重动力学过程叠加来加以解释。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几何学 断层位移 双向伸展构造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逸出气测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耿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0-629,共10页
从断层逸出气测量应用于活动断裂研究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入手,对沂沭断裂带、海原8.5级地震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山东平原地区活动断裂等的断层逸出气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和研究,探讨了断层逸出气与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之... 从断层逸出气测量应用于活动断裂研究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入手,对沂沭断裂带、海原8.5级地震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山东平原地区活动断裂等的断层逸出气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和研究,探讨了断层逸出气与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断层几何学研究和平原地区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等问题。结果表明:断层逸出气Rn,Hg的含量和变化梯度可以作为评价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的参考指标,断层逸出气测量为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具体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逸出气 活动断裂 断层活动性 断层几何学 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