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
1
作者 邹浩然 王三民 +2 位作者 何前进 王冀 陈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5-933,共9页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 齿轮传动系统作为舰船推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舰船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能否保持良好的动态特性对舰船结构安全性及机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舰船中柴燃联合驱动斜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纯扭动力学模型,采用MASTA软件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对燃气轮机单机驱动向柴燃联合驱动模式切换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寻找模式切换的最佳转速和输入扭矩,探究啮合刚度和双联轴扭转刚度对模式切换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模式切换时齿轮1的最佳转速为2250 r/min,齿轮7的最佳输入扭矩为3100 Nm;啮合刚度的增大范围在基础值的1~1.2倍时,可以减弱不同切换阶段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只要保证双联轴的扭转刚度超过0.8倍的基础值,系统中各齿轮副的振动程度将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驱动 斜齿轮传动系统 模式切换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及其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静 孙伟 +1 位作者 褚衍顺 曾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1-1309,共9页
为了研究斜齿轮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及其参数影响,分析设计参数对斜齿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综合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影响及三维空间中的振动响应,建立斜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轴耦合多自由度动力学分析模型... 为了研究斜齿轮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及其参数影响,分析设计参数对斜齿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综合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影响及三维空间中的振动响应,建立斜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轴耦合多自由度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研究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以及系统出现分岔与混沌时的参数特点,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分岔与混沌现象进行识别,分析参数变化对混沌运动的影响,并研究激励频率、啮合阻尼和齿侧间隙引起系统分岔与混沌的机理和途径.研究结果对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传动系统 分岔 混沌特性 定性和定量分析 动力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斜齿轮齿面接触动应力计算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贾海涛 王峰 方宗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68-171,共4页
为了有效计算动态工况下斜齿圆柱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应力,建立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和啮入冲击激励的滚动轴承支撑的斜齿圆柱齿轮副啮合型弯-扭-轴耦合六自由度振动模型,通过其计算了齿面啮合动载荷。提出了综合考虑轮齿动载荷、齿间载... 为了有效计算动态工况下斜齿圆柱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应力,建立了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和啮入冲击激励的滚动轴承支撑的斜齿圆柱齿轮副啮合型弯-扭-轴耦合六自由度振动模型,通过其计算了齿面啮合动载荷。提出了综合考虑轮齿动载荷、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以及齿面赫兹接触的斜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动应力计算方法,同时也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动力学模块分析了齿面接触动应力。分别计算了800 N·m、1 200 N·m、1 600 N·m三种负载扭矩下的齿面接触动应力变化过程,基于承载接触分析法的最大接触应力与AGMA标准计算值最大相差为11.6%,基于Abaqus有限元法的最大接触应力与AGMA标准计算值最大相差13.8%,而两种方法的齿面接触动应力变化曲线最大偏差11.3%,从而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斜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动应力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传动系统 载荷分配 有限元法 动载荷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拟合阶次的选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梅彬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针对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拟合阶次的选取问题,以斜齿轮传动系统为例,对齿轮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并对实际齿轮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轴向振动的齿轮非线性系统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对... 针对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拟合阶次的选取问题,以斜齿轮传动系统为例,对齿轮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并对实际齿轮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轴向振动的齿轮非线性系统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对齿侧间隙函数分别进行了无拟合、4阶拟合和8阶拟合处理;然后,采用Runge-Kutta数值积分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到了齿轮系统x、y、z三个方向的幅值-频率比响应曲线图,研究了拟合阶次对系统x、y、z三个方向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进行了齿轮系统动态测试,得到了齿轮系统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响应图,根据仿真与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的齿轮系统振动响应在z向的差异较大,拟合阶次的选取应重点考虑z向;在x、y方向,齿侧间隙非线性4阶拟合函数会提前改变齿面接触状态且共振振幅分别增大1倍和1/3倍;对于多间隙的齿轮非线性系统,对齿侧间隙进行无拟合处理,可能导致计算困难和结果不准确;在固有频率附近,对齿侧间隙进行4阶拟合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弥补其他非线性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其他频率范围,对齿侧间隙进行8阶拟合处理会更接近真实齿轮系统。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的拟合处理在提高了计算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传动系统 齿轮非线性系统 轴向振动 齿侧间隙 动态响应 拟合阶次 Runge-Kutta数值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