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被引量:9
1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1 位作者 游兰韶 陈永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7,共4页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毒对宿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在饲毒后的第 3天至第 15天内 ,致死中浓度 L C5 0 为 2 .5 7× 10 4~2 .17× 10 8PIBs/ m L,第 8天的 L C5 0 为 5 .95× 10 5 PIBs/ m L,在试验的病毒浓度范围内 ,致死中时间 L T5 0 为 1.3795~ 9.30 3 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力 互补重对数模 宿主 致死浓度 致死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邹金城 杨勇 +1 位作者 杨益众 苏宏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0-806,共7页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力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宿主血淋巴中增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平 王方海 +2 位作者 苏志坚 李广宏 庞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通过研究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ues,JHA)methoprene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hNPV)在宿主血淋巴中增殖的影响,以探明JHA促进SphNPV增殖的初步机制,为阐明JHA促进... 通过研究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ues,JHA)methoprene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hNPV)在宿主血淋巴中增殖的影响,以探明JHA促进SphNPV增殖的初步机制,为阐明JHA促进病毒增殖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应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了methoprene对SphNPV多角体蛋白(polyhedron,POLH)在宿主斜纹夜蛾6龄幼虫血淋巴中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ethoprene处理后2~3天可明显促进幼虫血淋巴液中POLH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methoprene对SpltNPV在幼虫血淋巴液复制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处理后的第4和第5天,该期间polh基因的拷贝数比对照显著增加,拷贝数的峰值达1.22×10^1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保幼激素类似物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殖 血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X_(17)病毒株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艳荷 郭慧芳 方继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0-1017,共8页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SpltMNPV)X17株是采用活体克隆法自SpltMNPV日本小笠原株分离的病毒克隆。为了揭示X17病毒株基因型,根据已发表的SpltMNPVⅡ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SpltMNPV)X17株是采用活体克隆法自SpltMNPV日本小笠原株分离的病毒克隆。为了揭示X17病毒株基因型,根据已发表的SpltMNPVⅡ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11616)设计引物,PCR扩增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并与SpltMNPV不同基因型及37种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作分子进化比较。系统发育树显示:SpltMNPV分为SpliNPV(A)型、SpltMNPV(B)型和SeMNPV(C)型3种基因型,此结果与前人利用基因组酶切图谱的研究结果一致。X17与SpltMNPV-1和SpltMNPVⅡ处于一个分支,属于SeMNPV(C)基因型,与A型和B型相距较远。此外,扩增了X17病毒基因38.7kD,Lef-1,Lef-9,fp,p10和p74,并与SpltMNPV,SpltMNPVⅡ,SeMNPV和SfNPV的同种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这6个ORF,X17与SpltMNPV同源性最低,其中Lef-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也仅为69%,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只为26%。多数基因X17与SpltMNPVⅡ和SeMNPV的同源性较高,其中fp25K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分别达95%和96%;但也有些基因同源性较低,如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64%。因此,X17应是SpltMNPVC基因型的一种新毒株,命名为SpltMNPVⅡ-1。该研究为X17病毒株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C基因 基因 同源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分离株ORF6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与启动子活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惠芬 高绘菊 +4 位作者 王石宝 江峰 李轶女 张志芳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8,共7页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MNPVⅡ)分离株是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新型病毒株,ORF63是该病毒分离株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从SpltMNPVⅡ分离株基因组中克隆了ORF6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MNPVⅡ)分离株是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新型病毒株,ORF63是该病毒分离株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从SpltMNPVⅡ分离株基因组中克隆了ORF6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3 kD;起始密码子ATG上游存在一个早期和晚期启动子基序,编码蛋白序列含有CNX、MutH等多种结构域。启动子活性和转录时相分析表明ORF63是一个早、晚期表达的基因,在病毒感染4 h和18 h时有2个转录峰,24 h以后转录水平略有下降,但总体趋于稳定。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ORF63,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后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好,效价可达1∶3 200以上。由以上结果推测,SpltMNPVⅡ分离株的ORF63基因是一个早期和晚期均有表达的病毒基因,可能与SpltMNPVⅡ感染宿主细胞后自身DNA的复制有关,参与早期芽生病毒(BV)的发生和晚期包涵体衍生病毒(ODV)的成熟2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分离株 ORF63基因 序列特征 表达 多克隆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艳荷 方继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7-823,共7页
研究SpltMNPV不同分离株及SpltMNPV分离株与SpliNPV间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SpltMNPV分离株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已发表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MNPV)中国株(Zh)基因组全序列(AF527603)和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Not... 研究SpltMNPV不同分离株及SpltMNPV分离株与SpliNPV间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SpltMNPV分离株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已发表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MNPV)中国株(Zh)基因组全序列(AF527603)和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NotI-D片段序列(AF527603)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得到SpltMNPV日本福冈株(Fu)、埃及株(Eg)和小笠原株(Og)的ORF39~ORF42和ORF119~ORF124编码区全序列。SpltMNPV不同分离株及SpltMNPV分离株与SpliNPV间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比较,Zh株和Og株,Eg株、Fu株和SpliNPV的相似性高,而Zh株和Eg株、Fu株或SpliNPV,Og株和Eg株、Fu株或SpliNPV的相似性都比较低。亦即SpltMNPV3种基因型,B型和C型的同源性高,A型与B型或C型的同源性比较低,但A型与SpliNPV的同源性高;同一基因型内不同分离株(Eg株和Fu株)的同源性高。ETG分子进化分析表明Eg株、Fu株和SpliNPV处于一个分支,而Eg株、Fu株和SpliNPV与Zh株和Og株则处于不同的分支。因此推断Eg株和Fu株为SpliNPV的分离株,而Og株为SpltMNPV的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分离株 基因 序列分析 同源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同源重复区的增强子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惠芬 刘文光 +3 位作者 衣葵花 张志芳 李云芝 郭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41,共5页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NPVⅡ)基因组DNA含有7个同源重复区(hr)。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和瞬时表达实验对7个hr在异源病毒感染的BmN和Sf21细胞中增强异源ie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hr5外,SpltNPVⅡhr均能增...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NPVⅡ)基因组DNA含有7个同源重复区(hr)。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和瞬时表达实验对7个hr在异源病毒感染的BmN和Sf21细胞中增强异源ie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hr5外,SpltNPVⅡhr均能增强BmNPV ie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其中hr1、hr4和hr7增强效率较高,为对照的30~40倍;7个hr均能显著增强AcMNPV ie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其中hr7增强效率高达1 246倍,其余增强效率在17~538倍之间。另外,SpltNPVⅡhr增强异源ie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效率与其所含的正反向重复序列、回文序列以及与复制相关的基序等特征结构的数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同源重复区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NA解旋酶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荷 方继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6-501,共6页
根据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A6、X8、X15和X17的DNA解旋酶(Helicase)基因,并将得到的序列与SpltNPV及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helicase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 根据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A6、X8、X15和X17的DNA解旋酶(Helicase)基因,并将得到的序列与SpltNPV及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helicase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6、X8和X15与SpltNPV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9%和9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3%;X17与SpltNPV2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guia NPV,SeNPV)同源性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是90%和8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2%和83%;而SpltNPV、A6、X8、X15与X17、SpltNPV2、SeNPV的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52%~54%,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41%~43%。分子进化分析发现,供试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为2组:X17、SpltNPV2、SeNPV处在一个分支,而A6、X8、X15、SpltNPV处在另外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解旋酶基因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毛建萍 浦冠勤 《中国蚕业》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暴食性害虫,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及粮、棉等99科290多种农作物.斜纹夜蛾食性广,繁殖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连年暴发成灾,已成为十字花科蔬菜、城市绿化地花草的...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暴食性害虫,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及粮、棉等99科290多种农作物.斜纹夜蛾食性广,繁殖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连年暴发成灾,已成为十字花科蔬菜、城市绿化地花草的最主要害虫之一.斜纹夜蛾在桑树上间歇暴发为害,严重影响蚕桑生产.长期以来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桑树上应用农药防治,更易引起家蚕中毒,造成蚕茧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应用 20世纪90年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十字花科蔬菜 暴发成灾 主要害虫 蚕桑生产 化学药剂 生态环境 农药防治 夜蛾 鳞翅目 世界性 葫芦科 农作物 绿化地 抗药性 食性 为害 桑树 花草 中毒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DNA复制原点的功能分析
10
作者 刘惠芬 刘文光 +3 位作者 衣葵花 张志芳 李云芝 郭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6-690,共5页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NPVⅡ)基因组DNA含有7个同源重复区(hr)。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7个hr在异源病毒感染的BmN和Sf21细胞中的复制原点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ltNPVⅡhr在BmN和Sf21细胞中均具有复制...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型(SpltNPVⅡ)基因组DNA含有7个同源重复区(hr)。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7个hr在异源病毒感染的BmN和Sf21细胞中的复制原点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pltNPVⅡhr在BmN和Sf21细胞中均具有复制原点功能,但其复制起始能力不同。BmNPV感染的BmN细胞中,hr4复制起始能力最强,每微克DNA中的拷贝数达405×10^5个,hr5复制起始能力最弱,仅为221×10^4个拷贝/μg;AcMNPV感染的Sf21细胞中hr1复制起始能力最强,可达592×10^6个拷贝/μg,hr5复制起始能力最弱,仅为191×10^4个拷贝/μg。另外,SpltNPVⅡhr在异源细胞中的复制起始能力与其所含回文序列及复制相关的基序等特征结构的数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原点 同源重复区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型多态性(英文)
11
作者 刘艳荷 王利华 方继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目的】从基因组序列角度进一步揭示自然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基因型多态性。【方法】病毒克隆A5,F1,X3和X15分别以活体克隆法分离自SpltNPV埃及株、日本福冈株和日本小笠原株... 【目的】从基因组序列角度进一步揭示自然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基因型多态性。【方法】病毒克隆A5,F1,X3和X15分别以活体克隆法分离自SpltNPV埃及株、日本福冈株和日本小笠原株。根据SpltNPV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AF325155)和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ittoralis NPV,SpliNPV)部分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99377,X99376和X98924)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A5,F1,X3和X15的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polh)基因和ORF18~ORF23序列。【结果】根据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X3和X15属于SpltNPV型,而A5和F1属于SpliNPV型。将A5,F1,X3和X15的ORF18~ORF23与SpltNPV和SpliNPV相应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F1与SpliNPV以及X3与SpltNPV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但X3的ORF20在172~558nt处缺失387bp。尽管依据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X15属于SpltNPV型,但对于ORF18~ORF23序列,X15与SpliNPV的相似性高于与SpltNPV的相似性。同样,A5属于SpliNPV型,ORF18~ORF20与SpliNPV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但ORF21与SpltNPV相应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100%,特别是ORF22,SpltNPV的特有序列出现在A5的基因组中,而且与SpltNPV的ORF22一致性为100%;反过来,ORF23又与SpliNPV相应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结论】所有这些都表明,SpltNPV在自然界不仅存在基因型多态性,而且即使属于同一基因型,它们的基因组序列也有显著差异。可利用SpltNPV在自然界的这种异质性筛选适宜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的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克隆 基因 基因组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赤眼蜂联用对斜纹夜蛾的室内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世平 曾维爱 +4 位作者 吴小森 史子涵 王玉生 蔡海林 谭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7-312,361,共7页
为探索斜纹夜蛾卵及幼虫的长效控制方法,本文探讨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KY)与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联用对斜纹夜蛾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并评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赤眼蜂的安全性。结果显示,SpltNPV-KY分别与松毛虫赤眼... 为探索斜纹夜蛾卵及幼虫的长效控制方法,本文探讨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KY)与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联用对斜纹夜蛾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并评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赤眼蜂的安全性。结果显示,SpltNPV-KY分别与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联用处理斜纹夜蛾卵后,卵孵化率比用5%甲醛溶液处理分别降低了46.80百分点和40.80百分点。SpltNPV-KY单独处理对斜纹夜蛾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对幼虫死亡率及正常发育至成虫的概率有显著的影响。SpltNPV-KY单独处理,或与赤眼蜂联用时幼虫的校正致死率均大于60%,卵和幼虫的总死亡率均大于80%;SpltNPV-KY分别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联用对赤眼蜂的寄生率和出蜂率均无明显影响,SpltNPV-KY对斜纹夜蛾的总致死率分别比单独用赤眼蜂处理高10.80百分点和10.00百分点。研究表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与核型多角体病毒联用对斜纹夜蛾卵和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SpltNPV-KY对赤眼蜂无不良影响。本研究对斜纹夜蛾卵-幼虫期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寄生能力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联合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和县株系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遗传变异
13
作者 任彬元 钟万芳 郭慧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2-1298,共7页
为分析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分离株内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从安徽和县采集感染病毒的斜纹夜蛾病虫,分离出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 NPV)15个活体克隆株系,研究其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 为分析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分离株内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从安徽和县采集感染病毒的斜纹夜蛾病虫,分离出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 NPV)15个活体克隆株系,研究其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和P49基因多态性。发现15个Splt NPV安徽和县克隆株系中的IAP基因序列均无差异,且与已报道的Splt NPV中国G2株的同源性达100%;Splt NPV各克隆株系中的P49基因序列也无差异,且与Splt NPV中国G2株的P49基因同源性达99%。表明Splt NPV安徽和县株系IAP和P49基因均较为保守,没有表现出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安徽和县株 IAP基因 P49基因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显彪 孟继枝 +5 位作者 杨祚斌 赵国安 柳树国 杨园耘 邵宗刚 沈云峰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持效期。本文开展了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0倍液、6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5.11%、94.0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1.09%、63.13%,玉米受损率控制在22.49%以下,药效持续期在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农药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敏 徐树兰 +1 位作者 汤历 利广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81-83,共3页
以测量较小流点法为标准,采用优化组合法对适宜加工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防冻剂等助剂进行筛选,确定其最佳配方组成为:SpltNPV 10亿PIB/mL、农乳500#2.0%、SP-2700 1.5%、白炭黑3%、... 以测量较小流点法为标准,采用优化组合法对适宜加工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腐剂、防冻剂等助剂进行筛选,确定其最佳配方组成为:SpltNPV 10亿PIB/mL、农乳500#2.0%、SP-2700 1.5%、白炭黑3%、黄原胶0.1%、硅酸铝镁1.5%、苯甲酸钠0.3%、乙二醇3%、有机硅消泡剂0.2%,余量水。结果表明:采用以上配方经湿法研磨3 h后,产品悬浮率90%以上,冷热贮等各项指标合格,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悬浮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酚氧化酶活性及血淋巴黑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季香云 包杨滨 +2 位作者 万年峰 蒋杰贤 谭继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1NPV)为免疫刺激因子,观察SlNPV对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及其血淋巴黑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感毒后,其血淋巴黑化率在感毒1d后开始逐渐下降,随着感毒时间推移和幼虫日龄增大,病毒抑制其... 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1NPV)为免疫刺激因子,观察SlNPV对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及其血淋巴黑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感毒后,其血淋巴黑化率在感毒1d后开始逐渐下降,随着感毒时间推移和幼虫日龄增大,病毒抑制其黑化作用增强;在感毒后连续5d观察时间内,感毒幼虫血淋巴黑化率始终低于健康幼虫,且在感毒4~5d后达到显著水平;感毒幼虫体内及其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后前3d都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感毒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后前3d高于健康幼虫,在感毒4d后开始低于健康幼虫,且在感毒2、3、5d后均达到显著水平;与健康幼虫相比,感毒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2d后开始明显增强,但感毒5d后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 斜纹夜蛾 黑化反应 酚氧化酶 血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纹夜蛾生物杀虫剂的筛选和药效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丽梅 沙进成 +5 位作者 谢洪芳 罗凯 樊红榆 刘洋洋 徐小青 刘卫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128,共2页
6种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治效果最好,3 d防效为90%,其次为甜核·苏云金杆菌混剂,防效为80.37%;药后7 d,6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药效... 6种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治效果最好,3 d防效为90%,其次为甜核·苏云金杆菌混剂,防效为80.37%;药后7 d,6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药效为96.00%,与短稳杆菌、乙基多杀霉素、多杀霉素和印楝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多杀霉素对斜纹夜蛾7 d的防效为77.43%,略高于乙基多杀霉素和短稳杆菌的防效,但无显著性差异,印楝素的防治效果最差,为6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云斜纹夜蛾NPV防治花椰菜斜纹夜蛾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荀贤玉 丁志宽 +1 位作者 林双喜 孙进存 《植物医生》 2009年第5期41-41,共1页
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以下简称科云斜纹夜蛾NPV)是纯天然微生物专用杀虫剂,属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使用方法,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进程,根据全国农... 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以下简称科云斜纹夜蛾NPV)是纯天然微生物专用杀虫剂,属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使用方法,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进程,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江苏省植保站的统一安排,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用科云斜纹夜蛾NPV对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进行了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防治效果 试验示范 花椰菜 NPV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农技推广中心 专用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斜夜核
19
《湖北植保》 2009年第2期56-57,共2页
“高氯·斜夜核”悬浮剂是由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科技、新型昆虫病毒杀虫剂,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高效氯氰菊酯及增效助剂配制而成。高效氯氰菊酯可快速击倒害虫,使其立即停止为害,并使害虫的免疫力下降... “高氯·斜夜核”悬浮剂是由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科技、新型昆虫病毒杀虫剂,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高效氯氰菊酯及增效助剂配制而成。高效氯氰菊酯可快速击倒害虫,使其立即停止为害,并使害虫的免疫力下降有利于病毒的感染,病毒则可象“禽流感”一样具有传染性,害虫一旦感染病毒,将患上“绝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毒杀虫剂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高氯 高效氯氰菊酯 生物技术 高科技 悬浮剂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p35基因序列与分子进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宇琳 曹广力 +1 位作者 薛仁宇 贡成良 《中国蚕业》 2006年第3期13-22,共10页
本文对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oNPV)、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病毒(AucaNPV)、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ese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和薄荷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ouNPV)6类杆状病毒的p35基因进... 本文对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oNPV)、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病毒(AucaNPV)、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ese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cuNPV)和薄荷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ouNPV)6类杆状病毒的p35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LeseNPV、AucaNPV、SpliNPV、RaouNPV、BomoNPVp35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同源性在78% ̄100%之间,氨基酸间的同源性在58% ̄100%之间,总体上p35基因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Chou-Fasman法对蛋白2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不同杆状病毒P35蛋白的2级结构在总体上具相似性,但在某些区域显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许是导致P35抗凋亡活性不同的原因。Neighbor-Joining算法建立了基于p35基因的分子进化系统树,结果显示:LeseNPV处于无根树的最根部,与其它NPV相距较远,AucaNPV、SpliNPV、RaoumuNPV各自形成独立的分枝,BomoNPV与HycuNPV形成独立的1组;12种不同来源的BomoNPVp35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omoNPV基本上按采集地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5基因 杆状病毒 分子进化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序列 美国白蛾型多病毒 粘虫型多病毒 家蚕多角病毒 苜蓿银纹夜蛾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