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斜率比法评定断奶仔猪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被引量:3
1
作者 晏家友 罗宗刚 +2 位作者 李书伟 汤文杰 邝声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6,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和铜添加水平(20和30 mg/k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铜含量与含铜酶活性以及组织铜含量的影响,探讨断奶仔猪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3×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和铜添加水平(20和30 mg/k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铜含量与含铜酶活性以及组织铜含量的影响,探讨断奶仔猪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3×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8.98±0.4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12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80 mg/kg),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或30 mg/kg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或柠檬酸铜(均以铜含量计)。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与对照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铜蓝蛋白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心脏、肾脏、胰脏和跖骨铜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斜率比法计算,以血清铜含量为评价指标,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相对于硫酸铜(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10.39%和120.78%;以肝脏铜含量为评价指标,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相对于硫酸铜(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19.39%和136.09%。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对低铜饲粮(铜添加水平为20或30 mg/kg)中3种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表现为柠檬酸铜>碱式氯化铜>硫酸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源 断奶仔猪 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斜率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率比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实验室间联合验证方法学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宇驰 肖斯婷 +14 位作者 杨文良 郭玉东 许华玉 高华 张媛 唐黎明 张素慧 朴晋华 王婷婷 张蕻 芮菁 华晓东 侯娟 杨天骄 李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2-1729,共8页
目的进行斜率比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实验室间联合方法学验证研究。方法选用3批蚂蟥、4批日本医蛭饮片和15批水蛭制剂,分别用对照药材蚂蟥对照药材和菲牛蛭对照药材,平行制备不同浓度浸提液,测定APTT值后用斜率比法测定抗凝血活性,进... 目的进行斜率比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实验室间联合方法学验证研究。方法选用3批蚂蟥、4批日本医蛭饮片和15批水蛭制剂,分别用对照药材蚂蟥对照药材和菲牛蛭对照药材,平行制备不同浓度浸提液,测定APTT值后用斜率比法测定抗凝血活性,进行实验室间准确度、中间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的联合验证。结果斜率比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准确度好,精密度符合要求,在相对效价水平64%~156%之间具有线性。结论斜率比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学可用于水蛭饮片和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斜率比法 抗凝血活性 APTT 剂量-效应曲线 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废水中微量钒和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青瑜 张豫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2-25,共4页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和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钒、镍分别与显色剂2-(-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形成红色络合物。根据吸收光谱干扰情况,选择适宜的波长组合,在一份试液中双波长同时测定钒和镍。方法简易可行。
关键词 吡啶偶氮 缓冲介质 二乙氨基 醋酸钠 吸光度差值 斜率比法 比尔定律 试剂空白 摇匀 摩尔吸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减色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4
作者 李先春 王敦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3期247-251,共5页
本文对分光光度减色法及其在配合物摩尔比测定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光度减色法测定配合物中摩尔比的三种方法——计算法、斜率比法及斜率-截距法,并成功地应用于Cu^(2+)-PIF(洋茉莉基荧光酮)配合物的摩尔比的测定。
关键词 分光光度减色 摩尔比 斜率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矿物元素配合物生物学效价估计方法
5
作者 王继华 刘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共7页
文章讨论了矿物元素配合物生物学效价估计方法。简介了一般方法,重点讨论了常用的斜率比法和平行线法,尤其是影响斜率比法估计结果的因素;笔者认为,剂量-反应模型常常是反应-平台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抛物线-平台模型和指数-平台模型... 文章讨论了矿物元素配合物生物学效价估计方法。简介了一般方法,重点讨论了常用的斜率比法和平行线法,尤其是影响斜率比法估计结果的因素;笔者认为,剂量-反应模型常常是反应-平台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抛物线-平台模型和指数-平台模型等,这是估计矿物元素配合物生物学效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元素 生物学效价 斜率比法 剂量-反应模型 反应-平台模型 抛物线-平台模型 指数-平台模型 分段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浆-APTT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剂量-效应曲线考察和测定方法确定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斯婷 胡宇驰 +3 位作者 郭玉东 许华玉 杨文良 李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目的进行兔血浆-APTT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统计模型选择研究。方法制备水蛭浸提液,测定不同剂量浸提液加入兔血浆后的APTT值,进行剂量-效应曲线考察,统计分析后选择符合要求的最佳生物检定方法模型,并进行样品的预测定。结果在低于30 ... 目的进行兔血浆-APTT法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统计模型选择研究。方法制备水蛭浸提液,测定不同剂量浸提液加入兔血浆后的APTT值,进行剂量-效应曲线考察,统计分析后选择符合要求的最佳生物检定方法模型,并进行样品的预测定。结果在低于30 g·L^(-1)的剂量下,水蛭的浓度与APTT值的对数呈现直线关系,符合斜率比法测定的统计模型的要求,采用3剂量法进行3批蚂蟥和4批医蛭的预测定表明方法可行,且蚂蟥和日本医蛭应分别采用不同对照药材进行测定。结论斜率比法是适宜的量化测定水蛭抗凝血活性的生物检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抗凝血活性 测定方 APTT 剂量-效应曲线 斜率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的玉米秸替换干草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参木有 卢德勋 +4 位作者 胡明 牛文艺 徐桂梅 任晓萍 娜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试验选用12只体重30~35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及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研究不同处理、不同替换水平的玉米秸对日粮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的消化和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蛋白质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氨化处理组(AT组... 本试验选用12只体重30~35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及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研究不同处理、不同替换水平的玉米秸对日粮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的消化和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蛋白质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氨化处理组(AT组)和兴牧宝处理组(XT组)与未处理组(C组)相比,氮的消化率明显提高;且随着玉米秸替换水平的增加,粪、尿中的氮含量增加,氮沉积量减少,消化率下降,其中以日粮干草100%被玉米秸替换时差异极显著(P<0.01)。AT组和XT组与C组相比,DM、OM和ADF进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随着玉米秸替换比例的增加,不同处理组DM、OM和ADF消化率逐渐降低。60%替换水平的XT组和AX组DM、OM和ADF消化率均高于C组。玉米秸适宜的替换干草比例为30%~60%(占日粮干物质的21%~42%)。不同替换比例的玉米秸与日粮氮表观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经斜率比法计算发现XT组与AT组对日粮氮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秸的不同替换比例与日粮中DM的表观消化率存在相关关系,经斜率比法计算得知XT组日粮DM的表观消化率明显提高,与AT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消化代谢 玉米秸 干草替换品 处理方 替换比例 表现消化率 斜率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肉鸡和成年公鸡中油脂的相对代谢能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威 M.P.Aardsma +1 位作者 R.D.Mitchell C.M.Parsons 《广东饲料》 2017年第8期52-52,共1页
试验目标是确定成年公鸡上脂肪和油(油脂)的相对生物生物学效价(RBV)是否不同于年轻肉鸡上测定的RBV。试验采用具有ME含量大范围变化的油脂源,通过使用精确喂养的成年公鸡进行斜率比法测定(PFRA)(试验1)和使用年轻肉鸡通过生长测定(试... 试验目标是确定成年公鸡上脂肪和油(油脂)的相对生物生物学效价(RBV)是否不同于年轻肉鸡上测定的RBV。试验采用具有ME含量大范围变化的油脂源,通过使用精确喂养的成年公鸡进行斜率比法测定(PFRA)(试验1)和使用年轻肉鸡通过生长测定(试验2)。在两个试验中测试相同的油脂来源有:精制玉米油(RCO)、硬脂酸(C18︰0)与RCO(SAB1)的2︰1混合物、C18︰0与RCO(SAB2)的1︰1混合物、牛脂(TW)、家禽脂肪(PF)和来源于一个玉米酒精厂的玉米油(DDGSCO)。试验1中,对公鸡强饲按0、5和10%比例补充油脂的玉米粉。在试验2,在氨基酸强化的玉米-豆粕饲粮中,按0、5%和10%比例添加油脂。雏鸡是从10日龄到20日龄期间限制饲喂测试饲料,以保持能量作为生长限制因素。对日粮的TMEn和雏鸡的体增重与补充油脂水平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将RBV计算为测试油脂的回归系数除以RCO的回归系数。试验1中观察到SAB2的非线性反应,但SAB1(22%),TW(72%),PF(96%)和DDGSCO(90%)的RBV如预期结果。SAB1和TW的RBV比RCO低(P<0.001),PF与DDGSCO和RCO间没有差异。试验2中,体重随油脂源的能量水平呈线性增加。SAB1(22%),SAB2(46%)和TW(76%)的RBV比RCO低(P<0.001),PF(96%)和DDGSCO(97%)与RCO间没有差异。以上两种测定法之间获得了极高的一致性,其中成年公鸡和青年肉鸡的数值相似,且两种方法测定的油脂能值高低顺序也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公鸡 油脂源 代谢能值 肉鸡 生物学效价 生长测定 斜率比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