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零序电流包络线拟合斜率的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建文 范文璐 胡雨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5,共9页
配电网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传统的选线方法可靠性不高。对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在高阻接地条件下暂态零序电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趋势不同,两者对应趋势的斜率正负相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 配电网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传统的选线方法可靠性不高。对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在高阻接地条件下暂态零序电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趋势不同,两者对应趋势的斜率正负相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包络线拟合斜率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对暂态零序电流利用牛顿插值算法求取包络线;然后通过可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条线路的拟合斜率,利用健全线路与故障线路包络线拟合斜率值正负相反的特点构建出选线判据;最后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选线方法适用于各种故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接地故障 故障选线 包络线斜率 牛顿插值法 可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RFT的宽带LFM信号角度距离估计算法
2
作者 钟俊 徐凡丁 +1 位作者 曾琦 刘星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4,共8页
传统的超分辨测角测距算法是将子空间分解算法从角度维拓展到距离维,面向窄带信号进行多维参数估计,计算复杂度高,在低信噪比和低快拍数条件下性能不佳。本文针对宽带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提出一种基于分数... 传统的超分辨测角测距算法是将子空间分解算法从角度维拓展到距离维,面向窄带信号进行多维参数估计,计算复杂度高,在低信噪比和低快拍数条件下性能不佳。本文针对宽带线性调频信号(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角度距离估计算法。首先利用LFM信号在分数阶傅里叶域上的能量聚集特性,推导出各阵元接收数据在分数阶傅里叶域上的修正峰值位置与阵元位置的线性关系,采用批量梯度下降法进行斜率拟合求得角度估计值,接着利用发射信号与阵列接收信号的时延关系求得距离估计值。通过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与复杂度分析,与传统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低信噪比和低快拍数情况下本文算法估计效果优于传统算法,证明了所提算法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距离估计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峰值位置 斜率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手持式测氧仪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威 柯沪琦 胡燕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针对国内传统手持式测氧仪精度低、功耗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控制芯片的手持式测氧仪。该仪器通过控制元器件的开断来降低待机功耗,根据所测浓度人工切换系统放大倍数,通过键盘设置时间和报警值等相关参... 针对国内传统手持式测氧仪精度低、功耗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控制芯片的手持式测氧仪。该仪器通过控制元器件的开断来降低待机功耗,根据所测浓度人工切换系统放大倍数,通过键盘设置时间和报警值等相关参数。算法上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算法进行软件滤波,结合传统两点标定法和多点标定法的优缺点,采用多点标定法进行氧浓度标定,采用分段斜率拟合算法计算氧浓度值。经实验测试证明设计的手持测氧仪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测氧仪 中位值平均滤波 多点标定 分段斜率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动态弯沉计算因子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窦光武 苗娜 +1 位作者 刘璐 张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3-1278,共6页
弯沉计算因子是衡量落锤式弯沉仪(FWD)弯沉测试准确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为解决弯沉计算因子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问题,通过确定弯沉计算因子的定义,建立测量模型,确定了标准弯沉传感器、FWD测量重复性以及线性拟合模型3个主要不确定度分量... 弯沉计算因子是衡量落锤式弯沉仪(FWD)弯沉测试准确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为解决弯沉计算因子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问题,通过确定弯沉计算因子的定义,建立测量模型,确定了标准弯沉传感器、FWD测量重复性以及线性拟合模型3个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校准环境的地基弯沉及环境条件要求。经试验验证,一台性能稳定的落锤式弯沉仪,其弯沉计算因子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在1.0%~3.0%之间,其中线性拟合斜率是弯沉计算因子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弯沉计算因子 落锤式弯沉仪 测量不确定度 线性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地区主要覆被类型浅层土壤持水量和有机碳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付琳玉 孙永玉 +3 位作者 胥汝宇 刘文斗 廖声熙 唐国勇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824,共7页
为探究若尔盖地区浅层土壤持水量和有机碳关系,以若尔盖地区主要覆被类型(沼泽化草甸、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浅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机碳和水分特征,探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最大持水量关系。结果表明:3种覆被类型浅层土... 为探究若尔盖地区浅层土壤持水量和有机碳关系,以若尔盖地区主要覆被类型(沼泽化草甸、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浅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机碳和水分特征,探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最大持水量关系。结果表明:3种覆被类型浅层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沼泽化草甸土壤最大持水量最高(2592.46 g·kg^(-1)),是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的4.0和1.9倍;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416.11 g·kg^(-1))约为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的4.2和2.7倍;若尔盖地区浅层土壤最大持水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2,P<0.01),每一种覆被类型土壤水碳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种覆被类型浅层土壤水碳拟合曲线斜率范围为4.11~7.43,天然林地最大,依次为非沼泽化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研究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对有机碳含量变化最敏感,沼泽化草甸土壤水碳关系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对科学判断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碳水功能评估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地区 土壤持水量 土壤有机碳 曲线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