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殷涛 周宁杰 +1 位作者 鬲鹏飞 提衍征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同塔梁约束体系对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静、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梁处竖向双排支座有效约束了塔梁之间的相对转动自由度,使塔梁协调受力,相较于传统的全飘浮体系和竖向单排支座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提供了更大的整体结构刚度;设置纵向约束能显著增强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结构纵向刚度,建议在纵向上设置固定约束;相较于传统塔梁墩固结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对主梁提供了更强的转动约束,且塔梁间约束在构造上处理简单。该桥桥塔处设置竖向双排支座并设置纵向固定限位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 独塔-自协作体系 约束体系 结构刚度 荷载响应 自振频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巍志 张哲 +1 位作者 潘盛山 许福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7,共7页
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分析计算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即成桥状态初始构形和缆、索的内力。根据不变形预张力和无应力索长的概念推导不变形预张力的索力不变原理。利用该原理,结合现有的一些计算方... 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分析计算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即成桥状态初始构形和缆、索的内力。根据不变形预张力和无应力索长的概念推导不变形预张力的索力不变原理。利用该原理,结合现有的一些计算方法提出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运用该方法对大连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得到该类桥梁合理的成桥状态,并且计算得到的不变形预张力结果可以作为下一步的施工阶段分析计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协作体系 分步算法 合理成状态 不变形预张力 无应力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3
作者 祝兵 员帅伟 +1 位作者 王浩宇 殷瑞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列车动力学模型,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车-桥耦合系统在不同风速和车速下的气动荷载,采用FLOW-3D软件计算桥梁下部复合基础的规则波浪荷载,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波高、风速和车速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风-浪-车-桥耦合系统中,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波高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随波高增大而显著增大,而跨中竖向位移几乎不受影响;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风速提高而显著增大,桥梁跨中竖向位移随风速提高而减小;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不随车速改变而显著变化,桥梁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车速提高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协作体系 公路铁路两用 跨海 -浪联合作用 -耦合振动 重叠网格技术 气动荷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非线性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索力计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哲 朱巍志 +1 位作者 潘盛山 余报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2-828,共7页
目的研究确定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和缆索的成桥索力.方法根据无应力索长和索力的概念推导了无应力索长的索力不变原理,提出了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索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大连跨海大... 目的研究确定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和缆索的成桥索力.方法根据无应力索长和索力的概念推导了无应力索长的索力不变原理,提出了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成桥索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大连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成桥状态下斜拉索和吊索的索力均匀,主缆线形平顺.除主塔附近的加劲梁由于索距较大造成弯矩较其他区域偏大外,其他区域弯矩分布均匀合理,加劲梁的最大弯矩为14 716 kN.m.主塔弯矩较小且塔顶水平变位接近于零.结论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得到该类桥梁的合理成桥索力,并且通过非线性迭代计算得到的缆索无应力长度可以直接应用于施工阶段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协作体系 几何非线性 索力 无应力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模型桥温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蔡军哲 司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为研究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温度效应下的受力机理和工作性能,以某在建桥梁为依托工程,制作了1∶20缩尺试验模型,研究了桥梁整体温差、索梁温差、桥塔日照和桥面日照等4种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变形响应及索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温度效应下的受力机理和工作性能,以某在建桥梁为依托工程,制作了1∶20缩尺试验模型,研究了桥梁整体温差、索梁温差、桥塔日照和桥面日照等4种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变形响应及索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这4种工况下,相邻吊索索力变化呈现正负跳跃的特点,影响索力的均匀性;索梁温差对主梁位移影响最大,对短索索力影响也较大;分缆索力变化值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 模型试验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巍志 张哲 潘盛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8-962,共5页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综合了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完全取消了庞大的锚碇,为深海软基建设大跨径桥梁提供了一种理想方案.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了确定性非线性分析并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了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算例研...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综合了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完全取消了庞大的锚碇,为深海软基建设大跨径桥梁提供了一种理想方案.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了确定性非线性分析并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了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随机变量的变异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响应影响规律不同,同其他随机变量相比,主缆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的变异对桥梁跨中挠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钢主梁参数,而吊杆参数的变异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协作体系 几何非线性 随机静力分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断索动力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标 王涛 +3 位作者 姚森 叶华文 王路 白伦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4-1885,共12页
研究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极端作用下发生断索时桥梁结构及桥上列车的动力响应,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各个位置斜拉索、吊索断裂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在列车-桥梁耦合振动作用下... 研究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极端作用下发生断索时桥梁结构及桥上列车的动力响应,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各个位置斜拉索、吊索断裂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在列车-桥梁耦合振动作用下,各断索组合工况中桥梁及列车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及安全冗余;在单根斜拉索、吊索断索后,可保持列车通行;在吊索区域单侧发生4根以上断索,可导致连续断索破坏;在斜拉索-吊索交替及斜拉索区域,单侧断索达到8根也不会发生连续断索破坏;断索动力放大系数取2.0合理,但仅对断索位置附近剩余吊索和斜拉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当断索发生时,若列车经过,列车竖向加速度会发生突变,但仍在安全范围内;剩余斜拉索与吊索动应力增加主要来自于主梁作用,列车作用占比不超过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协作体系 有限元方法 断索 动力响应 列车-梁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动力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海新 张哲 石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2,共6页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国内外研究尚少的桥型.以大连港航道桥设计方案为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地锚式桥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得出大跨径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具有主梁竖向弯曲振型总是优先出现等新的...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国内外研究尚少的桥型.以大连港航道桥设计方案为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地锚式桥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得出大跨径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具有主梁竖向弯曲振型总是优先出现等新的动力特点;针对主跨主缆易于振动的特征提出了采用斜向交叉拉索的抑振措施,并给出其最优设置位置为0.287 5跨度处;利用反应谱方法对该桥型的动力性能初步匡算表明,该新型体系桥的地震响应较大,其抗震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吊协作体系 抑振措施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布置形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海珠 何东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8-64,共7页
针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共用梁上锚点的传统布置时易出现端吊索疲劳、边跨主梁恒活载弯矩大等问题,提出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纵向交错的新型布置形式。以某主跨1488 m的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分析过渡区... 针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共用梁上锚点的传统布置时易出现端吊索疲劳、边跨主梁恒活载弯矩大等问题,提出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纵向交错的新型布置形式。以某主跨1488 m的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分析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采用传统布置形式与新型布置形式时主梁竖向位移、斜拉索索力、吊索索力、刚度过渡匀顺性、主梁与桥塔活载弯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布置形式对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较小,但显著改善了斜拉索和吊索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承载效率,且解决了端吊索的疲劳问题,改善了主梁的匀顺性,减小了主梁和桥塔的活载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 -悬索协作体系 过渡区 交错布置 受力状态 承载效率 疲劳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静风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国芳 张哲 +1 位作者 吴宏业 谭岩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4,共7页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存在着抗风稳定性等技术难题.采用计算缆索承重桥静风响应的方法,研究了金州海湾大桥方案桥在静风作用下,主梁初始攻角与附加攻角、桩基础刚度、缆索体系风荷载和拉索分段对主梁和桥塔...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存在着抗风稳定性等技术难题.采用计算缆索承重桥静风响应的方法,研究了金州海湾大桥方案桥在静风作用下,主梁初始攻角与附加攻角、桩基础刚度、缆索体系风荷载和拉索分段对主梁和桥塔静风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附加攻角对方案桥的静风位移影响不大;如果不考虑桩基础刚度的影响会严重低估结构的侧向位移;在缆索体系风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占总体位移的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 -悬吊协作体系 索分段 附加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竖向弯曲振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筱雨 宋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2-1507,共6页
为方便计算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的竖向自振频率,以三跨连续协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在计入主塔刚度的影响下,应用Rayleigh法,推导了该体系的竖向弯曲振动频率公式,提出了主塔刚度影响系数的表达式,最后对此公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算例验证.... 为方便计算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的竖向自振频率,以三跨连续协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在计入主塔刚度的影响下,应用Rayleigh法,推导了该体系的竖向弯曲振动频率公式,提出了主塔刚度影响系数的表达式,最后对此公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算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的竖向弯曲振动频率比同等结构布置的自锚式悬索桥的竖向弯曲频率略有增大;主塔刚度对该体系的一阶对称竖弯频率影响较大,进行此频率计算时应计入主塔刚度的影响,而对一阶反对称竖弯无影响;给出的能量法得到的竖弯基频计算值与有限元值误差能满足概念设计阶段的要求;该公式可用于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在初步概念设计中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自锚-悬索协作体系 竖弯频率 Rayleigh法 估算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东升 肖海珠 +2 位作者 傅战工 潘韬 邱远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5-71,共7页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桥塔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主梁抗弯刚度增大为原来的10倍时,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塔底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最大分别降低38.9%、50.0%、13.5%、0.4%、13.2%、56.4%,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梁竖向转角和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影响很大,对主梁竖向位移、梁端伸缩量、桥塔顺桥向弯矩的影响较大,对主缆最大缆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 -悬索协作体系 主梁抗弯刚度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动力特性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哲 陈军 王会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1-844,共4页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的大跨径桥型,综合了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特点,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利用大型通用程序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用子空间迭代法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通过动力模型试验...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的大跨径桥型,综合了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特点,对其动力特性的研究十分重要.利用大型通用程序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用子空间迭代法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通过动力模型试验对其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说明用现有的有限位移理论分析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动力特性,并进行抗风、抗震设计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吊协作体系 动力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动力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曾攀 钟铁毅 闫贵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2-476,493,共6页
斜拉 -悬索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的超大跨径桥型 ,综合了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特点 ,国内外对这种桥型的研究尚少。本文根据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 ,对伶仃东航道斜拉 -悬索协作体系桥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 ,分析了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固... 斜拉 -悬索协作体系桥作为一种新的超大跨径桥型 ,综合了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特点 ,国内外对这种桥型的研究尚少。本文根据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 ,对伶仃东航道斜拉 -悬索协作体系桥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 ,分析了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固有特性 ,讨论了不同主梁纵向约束方式和辅助墩的设置情况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协作体系 动力分析 模态分析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扣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东升 肖海珠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3-28,共6页
为了解中央扣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主跨1488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无中央扣和有中央扣2种情况下,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活载挠度、梁... 为了解中央扣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主跨1488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无中央扣和有中央扣2种情况下,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活载挠度、梁端纵向位移,以及索结构的活载轴力幅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央扣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自振特性和活载挠度的影响较小,中央扣对梁端纵向位移的改善较明显,梁缝纵向伸缩量降低4.5%;设置中央扣改善了斜拉索和端吊索的活载轴力幅,但增加了跨中区域吊索的活载轴力幅,柔性中央扣比刚性中央扣在改善索结构活载轴力幅方面更为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 -悬索协作体系 中央扣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式塔同向回转斜拉-悬索体系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可 王胜斌 +2 位作者 汪正兴 梁长海 王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3,共7页
安徽某跨江通道方案设计中,提出主桥采用主跨1620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为解决该体系刚度低、主梁压力间断、边吊杆应力幅大等传统疑问,以及因不能设置辅助墩而引起的边跨刚度小、尾索应力幅高的特殊问题,设计采用单柱式桥塔、空... 安徽某跨江通道方案设计中,提出主桥采用主跨1620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为解决该体系刚度低、主梁压力间断、边吊杆应力幅大等传统疑问,以及因不能设置辅助墩而引起的边跨刚度小、尾索应力幅高的特殊问题,设计采用单柱式桥塔、空间化悬索构建整体结构,并对结构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理论和计算验证。设计针对体系形成的主要过程,提出边孔悬吊辅助跨构造,采用四索面斜拉索和空间双悬索四索面吊索。借助四索面拉吊融合方式在横向转换的便利、同向回转拉索对不对称布索的支持,使调整在更大空间内进行,实现两种体系更加平顺的融合。采用斜置阻尼约束系统使结构纵、横向动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协作体系 单柱 空间悬索 回转 四索面 悬吊辅助跨 置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的体系转换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5,66,共4页
研究目的:对于新型体系桥梁的施工,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的结构体系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桥梁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本文以汉中西二环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新组合结构的结构特点及优化过程。研究结论:通过研... 研究目的:对于新型体系桥梁的施工,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的结构体系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桥梁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本文以汉中西二环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新组合结构的结构特点及优化过程。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优化,满足了施工的安全、合理、可操作性等诸方面要求,消除了施工可能存在的巨大隐患,保证施工能安全、顺利进行。新型桥梁结构,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更好地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从而更加安全、可靠地完成施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悬索组合 体系转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设计探索 被引量:36
18
作者 肖汝诚 贾丽君 +4 位作者 薛二乐 罗喜恒 戴利民 朱乐东 项海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51,共6页
中国21世纪的跨海工程将面临软土地基、强台风、深水基础等条件,仅用悬索桥和斜拉桥作为大跨桥型,已不能满足工程需求。作者建议采用斜拉-悬吊协作体系以及多跨索支承组合体系来取长补短,弥补体系之不足。本文以伶仃洋大桥工程为... 中国21世纪的跨海工程将面临软土地基、强台风、深水基础等条件,仅用悬索桥和斜拉桥作为大跨桥型,已不能满足工程需求。作者建议采用斜拉-悬吊协作体系以及多跨索支承组合体系来取长补短,弥补体系之不足。本文以伶仃洋大桥工程为背景,探索了1400m伶仃东航道斜拉-悬吊协作体系的设计,为这种桥型的设计和跨世纪、跨海大桥方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 -悬吊协作体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随机分析
19
作者 叶毅 张哲 李文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异对大跨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主梁截面面积和质量密度的变异最为敏感。所做工作能为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结构受力分析及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为复杂结构体系不确定性参数的随机分析提供相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组合体系 静风稳定性 响应面法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组合围堰设计
20
作者 何明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采用(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桥塔墩矩形-哑铃形承台平面尺寸为88.6 m×42.5 m,厚7.0 m,平均埋置深度约10 m。墩位处紧邻深切大崖壁,河床基岩基本裸露,综合考虑墩位处地形、地质...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采用(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桥塔墩矩形-哑铃形承台平面尺寸为88.6 m×42.5 m,厚7.0 m,平均埋置深度约10 m。墩位处紧邻深切大崖壁,河床基岩基本裸露,综合考虑墩位处地形、地质等条件,采用靴形断面的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组合形式的双壁钢围堰。围堰平面设计为129 m×81 m的U形开口结构,围堰上游侧长81.1 m,江心侧长129.0 m,下游侧长52.0 m,围堰顶高程+14.5 m,底高程随河床高程变化。为方便围堰制造与安装,围堰平面分为A~K共计11个节段,B~J钢结构节段竖向分为双壁侧板和单壁侧板,通过扩大基础、预应力锚索将围堰锚固在河床面上,A、K混凝土节段与钢结构节段和山体连接。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围堰建模计算,围堰整体抗倾覆、抗滑移性能、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协作体系 塔墩 组合围堰 无内支撑 预应力 扩大基础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