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乐 朱金 +2 位作者 万田保 李涵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行人舒适度(狄克曼指标)、加劲梁强度、加劲梁应力、加劲梁挠度、桥面纵坡、竖曲线半径和停车视距。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背景,分别计算了“限速”和“封桥”2个交通管制措施下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在此基础上,将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的最小值作为涡激振动限值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当该桥发生低阶竖弯涡激振动(VS1、VAS1)时,涡激振动的控制因素为加劲梁挠度指标;当大桥发生VAS2模态的竖弯涡激振动时,涡激振动由驾乘人员晕动症指标和行人舒适度指标共同控制;当大桥发生高阶竖弯涡激振动(VAS3、VAS4)时,涡激振动由行人舒适度指标控制。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及限值标准的计算框架可适用于不同桥型涡激振动限值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 -混结合梁 涡激振动 控制指标体系 人员舒适性 结构受力 行车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2
作者 祝兵 员帅伟 +1 位作者 王浩宇 殷瑞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列车动力学模型,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车-桥耦合系统在不同风速和车速下的气动荷载,采用FLOW-3D软件计算桥梁下部复合基础的规则波浪荷载,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波高、风速和车速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风-浪-车-桥耦合系统中,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波高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随波高增大而显著增大,而跨中竖向位移几乎不受影响;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风速提高而显著增大,桥梁跨中竖向位移随风速提高而减小;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不随车速改变而显著变化,桥梁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车速提高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公路铁路两用 跨海 -浪联合作用 -耦合振动 重叠网格技术 气动荷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断索动力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兴标 王涛 +3 位作者 姚森 叶华文 王路 白伦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4-1885,共12页
研究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极端作用下发生断索时桥梁结构及桥上列车的动力响应,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各个位置斜拉索、吊索断裂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在列车-桥梁耦合振动作用下... 研究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极端作用下发生断索时桥梁结构及桥上列车的动力响应,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各个位置斜拉索、吊索断裂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在列车-桥梁耦合振动作用下,各断索组合工况中桥梁及列车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具有较高的结构刚度及安全冗余;在单根斜拉索、吊索断索后,可保持列车通行;在吊索区域单侧发生4根以上断索,可导致连续断索破坏;在斜拉索-吊索交替及斜拉索区域,单侧断索达到8根也不会发生连续断索破坏;断索动力放大系数取2.0合理,但仅对断索位置附近剩余吊索和斜拉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当断索发生时,若列车经过,列车竖向加速度会发生突变,但仍在安全范围内;剩余斜拉索与吊索动应力增加主要来自于主梁作用,列车作用占比不超过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有限元方法 断索 动力响应 列车-梁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殷涛 周宁杰 +1 位作者 鬲鹏飞 提衍征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同塔梁约束体系对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静、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梁处竖向双排支座有效约束了塔梁之间的相对转动自由度,使塔梁协调受力,相较于传统的全飘浮体系和竖向单排支座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提供了更大的整体结构刚度;设置纵向约束能显著增强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结构纵向刚度,建议在纵向上设置固定约束;相较于传统塔梁墩固结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对主梁提供了更强的转动约束,且塔梁间约束在构造上处理简单。该桥桥塔处设置竖向双排支座并设置纵向固定限位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 约束体系 结构刚度 荷载响应 自振频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斜拉-悬索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章耀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0,共4页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桥跨布置为(50+210+600+210+50)m,是世界上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创造性地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施工方案,通过在主塔顶设置临时钢塔,在钢塔与加劲梁之间设置临时斜拉索,采用斜拉扣挂法施工加劲梁形成临时斜拉桥,然后...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桥跨布置为(50+210+600+210+50)m,是世界上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创造性地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施工方案,通过在主塔顶设置临时钢塔,在钢塔与加劲梁之间设置临时斜拉索,采用斜拉扣挂法施工加劲梁形成临时斜拉桥,然后通过斜拉-悬索体系转换最终形成悬索桥。工程实践证明,按加劲梁线形调整、吊索安装、临时斜拉索拆除3个阶段进行斜拉-悬索体系转换,既能有效减少施工步骤和设备数量,又可避免体系转换过程中各工序的相互干扰,降低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专用 自锚式悬索 临时斜拉桥 体系转换 吊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涛 王吉 杨文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层人非系统现场组拼成整体后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采用PPWS法施工。针对施工控制重难点,钢梁顶推时以制造线形为基础确定钢梁安装与顶推过程的落梁线形;基准索施工时,考虑温度、IP点坐标偏差等因素影响,以基准索无应力长度变化来实现精调;根据一般索股与基准索的温差确定一般索股安装高程;除M7、M8、M12、M13吊索采用两次张拉方案外,其余吊索采用一次张拉方案;在M8、M12吊索位置布置临时拉索;体系转换过程中主鞍共顶推4次;接长杆采用以M7、M8、M12、M13安装时计算所需的长度与数量;主缆缠丝在二期恒载施工前实施。该桥采用以上控制技术,结构受力和线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钢梁顶推 PPWS法 体系转换 主鞍顶推 接长杆用量 主缆缠丝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受力行为的全桥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俊平 黄海云 +2 位作者 刘爱荣 梅力彪 李永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依据广州猎德大桥1/10比例全桥模型试验的实测数据,系统深入地研究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受力行为,揭示利用叠加原理、按照线性化计算二期恒载及活载效应的合理性,分析主缆变形、吊索索力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演变规... 依据广州猎德大桥1/10比例全桥模型试验的实测数据,系统深入地研究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受力行为,揭示利用叠加原理、按照线性化计算二期恒载及活载效应的合理性,分析主缆变形、吊索索力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阐明主缆变形、吊索索力变化规律与体系转换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吊索索力、主缆位移的弱相干性特征仅适用于加劲梁完全脱架、转换为自平衡体系后的结构状态,得出空间缆索索夹横向扭转角的量值特征与分布规律,指出此扭转角可通过预设偏角予以抵消,提出自锚式悬索桥宜按两阶段进行施工控制,探讨各阶段的施工控制目标与控制目标,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及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模型试验 体系转换 索力 主缆位移 索夹扭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塔大横向倾角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32
8
作者 柯红军 李传习 +1 位作者 张玉平 董创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101,共8页
针对双塔大横向倾角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期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提出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即吊索张拉方案)确定的原则。以杭州江东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确定过程,提出"在适当时... 针对双塔大横向倾角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期的受力和变形特点,提出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即吊索张拉方案)确定的原则。以杭州江东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确定过程,提出"在适当时机张拉临时索附近的永久吊索,以克服临时索容许索力不足的缺陷"的调索思路。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无需主动放松临时索的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并给出该方案各施工步桥梁的反应。基于施工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该类自锚式悬索桥临时吊索及永久吊索的张拉控制方法。江东大桥的工程实践表明,按该方法进行双塔大横向倾角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或控制,能确保成桥线形和内力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体系转换方案 张拉控制方法 有限元分析 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桃花峪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传习 柯红军 +2 位作者 杨武 贺君 李红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态及各种方案转换过程缆索系统的几何与力学特点、"多轮循环法"与"逐步推进法"的施工特点,指明体系转换方案择优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并比较"先边后中"的方案2、"边中共进"的方案1和"边中共进"的方案2,明确"先边后中"的方案2和"边中共进"的方案1是黄河桃花峪大桥较优的体系转换方案,且各有特点和优势。继而给出其中之一的体系转换优选典型方案——"先边后中"的方案2的关键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控性。体系转换的结构效应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表明了体系转换方案确定与论证的正确性,以及体系转换方案实施的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双塔三跨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 体系转换 “先边后中”张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巍志 张哲 +1 位作者 潘盛山 许福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7,共7页
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分析计算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即成桥状态初始构形和缆、索的内力。根据不变形预张力和无应力索长的概念推导不变形预张力的索力不变原理。利用该原理,结合现有的一些计算方... 对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分析计算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成桥状态时构件的空间位置,即成桥状态初始构形和缆、索的内力。根据不变形预张力和无应力索长的概念推导不变形预张力的索力不变原理。利用该原理,结合现有的一些计算方法提出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运用该方法对大连跨海大桥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得到该类桥梁合理的成桥状态,并且计算得到的不变形预张力结果可以作为下一步的施工阶段分析计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分步算法 合理成状态 不变形预张力 无应力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袁明 王同民 黄晓航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快速实现大跨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以(160+406+160)m的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桃花峪黄河大桥为背景,研究以吊索引出量控制为主、索力控制为辅的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技术。建立实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吊索无应力长度,定义索头引伸出下... 为快速实现大跨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以(160+406+160)m的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桃花峪黄河大桥为背景,研究以吊索引出量控制为主、索力控制为辅的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技术。建立实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吊索无应力长度,定义索头引伸出下锚垫板的长度值为引出量;采用引出量控制,从塔根向远离桥塔方向对称张拉吊索(每次8组),跨中几组吊索采取纵向相邻2组同时装千斤顶,在n号吊索张拉的同时,预拉(n+1)号吊索;进行主桥缩尺模型试验,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及细节优化。研究结果及实际工程表明:采用该体系转换技术方案,主缆与吊索张力、临时墩反力、主梁应力计算值等均满足要求;缩尺模型实测应力、位移与有限元计算值吻合;主梁线形质量好,吊索索力精度高,快速实现了体系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吊索张拉 引出量 无应力长度 体系转换 长度控制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龙及体系转换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易锦 贺国京 +2 位作者 陆杰 唐志奇 舒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特大桥12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5种合龙方案和3种体系转换顺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该桥竖向位移和底板应力,探讨合龙次序和体系转换顺序对该类桥梁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得出宜采用方案1、... 以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特大桥12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5种合龙方案和3种体系转换顺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该桥竖向位移和底板应力,探讨合龙次序和体系转换顺序对该类桥梁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得出宜采用方案1、2或者5的合龙顺序和方案3的体系转换顺序的结论,为同类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组合梁 合龙顺序 体系转换 竖向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及索鞍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韡 李子奇 +2 位作者 刘世忠 李健宁 王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12,共9页
为降低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简化分析过程,以抛物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主缆垂度的影响参数,结合各参数的可控性、敏感性,通过调整主索鞍顶推和吊杆张拉策略,提出3阶段2轮张拉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为在有限... 为降低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简化分析过程,以抛物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主缆垂度的影响参数,结合各参数的可控性、敏感性,通过调整主索鞍顶推和吊杆张拉策略,提出3阶段2轮张拉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为在有限元计算时精确模拟方案中主、散索鞍施工状态,将索鞍圆心点与塔顶或散索鞍底座中心点建立刚臂和主从约束两个边界,通过激活、钝化刚臂模拟索鞍临时固定和滑移状态,通过设置索鞍圆心点强制位移模拟索鞍超顶状态。以双塔3跨和独塔2跨2座自锚式悬索桥为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2套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2座桥梁体系转换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自锚式悬索桥主跨是避免吊索接长的关键桥跨,主缆跨径和主缆长度是影响主缆垂度、避免吊索接长的关键可控参数;通过增大主缆初期变形可有效避免吊索接长,实施方案为张拉主跨长出段吊索使主索鞍超前就位,以改变主缆跨度;提前施工部分二期恒载、加劲梁在第1轮吊索张拉后脱架,以增加主缆弹性伸长。由2座桥梁实例分析结果可知,体系转换前期主索鞍可控滑移、超前就位,后期对称张拉桥塔两侧吊索,使主缆和主索鞍间的抗滑移安全系数和桥塔应力均变化平稳,所提方案和索鞍模拟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为同类型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体系转换 主缆线形 吊索张拉 索鞍顶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实用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向中富 蒋俊秋 +1 位作者 陈桂成 张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为设计阶段更简洁方便地计算自锚式悬索桥在其体系转换过程中各吊索的张拉力,提出一种基于主缆内力状态计算吊索力的实用计算方法,根据吊索张拉完成的程度将主缆划分为张拉完成段与自由悬挂段两部分,借鉴结构力学中位移法的求解思路,首... 为设计阶段更简洁方便地计算自锚式悬索桥在其体系转换过程中各吊索的张拉力,提出一种基于主缆内力状态计算吊索力的实用计算方法,根据吊索张拉完成的程度将主缆划分为张拉完成段与自由悬挂段两部分,借鉴结构力学中位移法的求解思路,首先在主缆相应吊点处添加约束使主缆张拉完成段内力与目标状态内力一致,然后释放约束使各主缆节段自由变形达到平衡得到该工况下的主缆状态.综合考虑约束释放前后各主缆节段能量守恒以及主缆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主缆平衡方程求解得到体系转换完成后各主缆节段内力状态.再根据自锚式悬索桥各主缆节段间的竖向不平衡分力,求得该工况下各吊索力.通过与工程实例中的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方便简洁,无需依赖于上一阶段的效应状态,且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可用于一般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体系转换分析以及结构设计分析,对结构设计、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 体系转换 主缆状态分析 吊索张拉力 实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标记线控制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爱群 李建慧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避免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高空作业,使初张拉过程简单易行,根据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初张拉阶段的标记线控制法。该方法在吊索初张拉前设置标记线,根据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的吊索目标值,确定对应的缆索线... 为避免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高空作业,使初张拉过程简单易行,根据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初张拉阶段的标记线控制法。该方法在吊索初张拉前设置标记线,根据体系转换初张拉阶段的吊索目标值,确定对应的缆索线形,从而确定初张拉阶段标记线的最终位置,以此为控制量完成初张拉阶段的体系转换。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江心洲大桥的体系转换,实践表明,该方法能保证主缆线形合理,吊索力与理论计算相近,同时便于实施与控制,精度可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 体系转换 初张拉 控制 吊索 标记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东升 肖海珠 +2 位作者 傅战工 潘韬 邱远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5-71,共7页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 为了解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初步设计方案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9种主梁抗弯刚度情况下,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桥塔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主梁抗弯刚度增大为原来的10倍时,桥梁结构的竖向位移、竖向转角、梁端伸缩量、主缆缆力、塔底顺桥向弯矩以及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最大分别降低38.9%、50.0%、13.5%、0.4%、13.2%、56.4%,主梁抗弯刚度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梁竖向转角和端吊索的活载索力幅影响很大,对主梁竖向位移、梁端伸缩量、桥塔顺桥向弯矩的影响较大,对主缆最大缆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主梁抗弯刚度 力学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转换法加固悬索桥的结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毅 张哲 +1 位作者 潘盛山 苗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提出一种通过将悬索体系转换为斜拉-悬吊体系加固现有钢筋混凝土悬索桥的方法,并以一座典型桥梁为例,对采用该方法加固前后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法使加固后主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原桥已有结构得到了充分利... 提出一种通过将悬索体系转换为斜拉-悬吊体系加固现有钢筋混凝土悬索桥的方法,并以一座典型桥梁为例,对采用该方法加固前后的结构特点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法使加固后主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原桥已有结构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满足各项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 体系转换 斜拉-悬吊体系 承载能力 加固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单主缆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受力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广西柳州市双拥大桥为主跨430m的双塔单主缆地锚式悬索桥,采用主缆架设和主梁顶推同步施工、分批张拉吊索的施工工艺。该桥具有单根主缆体系横向受力效应的特殊性,体系转换技术难度大,为了解单主缆体系在施工中各种状态下结构的力学响应... 广西柳州市双拥大桥为主跨430m的双塔单主缆地锚式悬索桥,采用主缆架设和主梁顶推同步施工、分批张拉吊索的施工工艺。该桥具有单根主缆体系横向受力效应的特殊性,体系转换技术难度大,为了解单主缆体系在施工中各种状态下结构的力学响应,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和主缆内力、主缆线形、桥塔偏位和主梁支反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吊索和主缆的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主缆跨中矢高变化幅度达8.852m;桥塔塔顶偏位在±150mm以内,桥塔变形和受力均较为合理。二期恒载施工后,该桥成桥线形、内力状态与设计预期目标吻合较好,各项实测参数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 单主缆 钢箱梁 体系转换 有限元法 受力分析 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布置形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海珠 何东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8-64,共7页
针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共用梁上锚点的传统布置时易出现端吊索疲劳、边跨主梁恒活载弯矩大等问题,提出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纵向交错的新型布置形式。以某主跨1488 m的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分析过渡区... 针对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共用梁上锚点的传统布置时易出现端吊索疲劳、边跨主梁恒活载弯矩大等问题,提出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纵向交错的新型布置形式。以某主跨1488 m的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分析过渡区斜拉索和吊索采用传统布置形式与新型布置形式时主梁竖向位移、斜拉索索力、吊索索力、刚度过渡匀顺性、主梁与桥塔活载弯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型布置形式对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较小,但显著改善了斜拉索和吊索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承载效率,且解决了端吊索的疲劳问题,改善了主梁的匀顺性,减小了主梁和桥塔的活载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过渡区 交错布置 受力状态 承载效率 疲劳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人行桥理论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彭真 周愉涛 +1 位作者 李登国 武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6-377,共12页
由于常规对称布局的索-梁组合体系难以适用于城市人行桥的设计,为跨越非对称复杂地形,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的概念.该组合体系是基于三维空间中的弹性变形与刚体扭转的组合机制,采用新式的连接件进行索、梁、塔的三... 由于常规对称布局的索-梁组合体系难以适用于城市人行桥的设计,为跨越非对称复杂地形,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的概念.该组合体系是基于三维空间中的弹性变形与刚体扭转的组合机制,采用新式的连接件进行索、梁、塔的三位一体连接组合.全面分析了该组合体系的静力、动力及稳定性等力学行为,提出了改善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并对该组合体系进行了减振设计;最后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新组合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有限地形中布局桥梁结构具有较大优势,MOGA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该体系桥梁结构的合理布局、安全受力.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形边界条件下的人行桥设计及其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 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