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向地震作用下RC框架静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振宝 李靖 +2 位作者 宋坤 唐贞云 马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7,共8页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端先于梁端产生破坏甚至因此引起房屋倒塌,并未形成抗震设计规范期望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探究其原因,除楼板、填充墙、梁筋超配和钢筋超强等因素间接增强梁强度外,斜向地震作用是加剧该破...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端先于梁端产生破坏甚至因此引起房屋倒塌,并未形成抗震设计规范期望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探究其原因,除楼板、填充墙、梁筋超配和钢筋超强等因素间接增强梁强度外,斜向地震作用是加剧该破坏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从构件层面得到验证。本文针对按现行规范要求两主轴方向满足"强柱弱梁"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45°地震作用为例对斜向和轴向地震作用下RC框架静/动力弹塑性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主轴方向地震作用下更易形成梁铰破坏机制,以梁屈服耗能为主;而在斜向地震作用下更易形成柱铰破坏机制,以柱屈服耗能为主。从而从结构层面进一步证明了斜向地震作用是决定结构破坏形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地震作用 强柱弱梁 RC框架结构 破坏机制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方向地震作用下RC空间梁柱节点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振宝 刘春阳 马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5-1011,共7页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柱端严重破坏、甚至引起房屋倒塌,没有形成'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本文从空间梁柱节点受力分析、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3个方面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空间梁柱节点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柱端严重破坏、甚至引起房屋倒塌,没有形成'强柱弱梁'破坏机制.本文从空间梁柱节点受力分析、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3个方面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空间梁柱节点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沿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的设计方法中,没有考虑45°方向地震作用是造成不能形成'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出了在框架结构'强柱弱梁'抗震设计中应考虑45°方向地震作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强柱弱梁 斜向地震作用 空间梁柱节点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反复加载下高轴压比RC短柱抗震性能实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坤 李振宝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8,120,共8页
为研究斜向地震作用下高轴压比RC短柱在不同加载角度及配箍率下的抗震性能,开展5根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轴压比为0.6,配箍率分别为0.529%和1.058%,加载角度分别为0°、22.5°及45.0°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往复... 为研究斜向地震作用下高轴压比RC短柱在不同加载角度及配箍率下的抗震性能,开展5根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轴压比为0.6,配箍率分别为0.529%和1.058%,加载角度分别为0°、22.5°及45.0°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实验,记录试件的破坏形态,提取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从耗能能力、承载力及延性等方面对RC短柱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加载角度的试件随配箍率的增大,承载力增大,强度退化变缓,刚度基本不变.水平主轴加载时,配箍率对试件延性基本没影响;斜向水平加载时,延性随配箍率的增大而有所增大,提高配箍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试件的变形能力.该研究结果为RC短柱在工程中应用提供参考,为完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地震作用 高轴压比 RC短柱 加载角度 配箍率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