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对斜卧青霉的诱变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安东 苏丽娟 +2 位作者 谢慧 曲音波 杨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5,共6页
以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A10为出发菌株,经450 Gy60Coγ射线诱变处理,选育出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50,对其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确定了所试因素的最佳组合,即主碳源浓度为5%,其中麸皮与玉米秸秆比例为1∶1,... 以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A10为出发菌株,经450 Gy60Coγ射线诱变处理,选育出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A50,对其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优化,确定了所试因素的最佳组合,即主碳源浓度为5%,其中麸皮与玉米秸秆比例为1∶1,辅加碳源为0.1%的葡萄糖,辅加氮源为0.2%的磷酸氢二铵,Tween-80添加量为0.1%,培养基初始pH为5.0,30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为32℃、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至60h时,纤维素酶活和滤纸酶活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7.28和1.98IU/ml,较出发菌株A10分别提高了33.2%和4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Co Γ射线辐照 斜卧青霉A10 诱变 发酵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新育 靖梅贞 +2 位作者 宋安东 刘亮伟 陈红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
以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斜卧青霉A50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获得1株木聚糖酶活力提高80%而纤维素酶活力没有改变的6号菌。蛋白质电泳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纤维素酶谱基本无差别,而木聚糖酶谱显示6号菌比A50多了一条带。6号菌优化后... 以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斜卧青霉A50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获得1株木聚糖酶活力提高80%而纤维素酶活力没有改变的6号菌。蛋白质电泳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纤维素酶谱基本无差别,而木聚糖酶谱显示6号菌比A50多了一条带。6号菌优化后的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7%、葡萄糖0.1%,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为19.7IU/mL,木聚糖酶活力为215.4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青霉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P6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及cDNA克隆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金水 袁红莉 陈文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3-839,共7页
对纯化得到的斜卧青霉P6分泌的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纯酶的褐煤降解活性依赖于H2O2的激活。降解后产物中小分子黄腐酸含量显著提高,褐煤及降解产物的经验分子式分别为C100H86·5O36·5N2·09和C100H... 对纯化得到的斜卧青霉P6分泌的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纯酶的褐煤降解活性依赖于H2O2的激活。降解后产物中小分子黄腐酸含量显著提高,褐煤及降解产物的经验分子式分别为C100H86·5O36·5N2·09和C100H103·9O48·6N11·4,降解产物比原褐煤具有更高的H、O、N含量,而C含量明显下降。并且降解产物可提高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并明显缩短发芽时间。根据N末端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一条约2000bp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的大小为1956bp,通过序列比对,与已报道的Piloderma croceum菌的mnp2基因具有45%的同源性,具有过氧化氢酶的保守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斜卧青霉 木素过氧化物酶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转录调控蛋白Hac1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房艳华 韦小敏 +2 位作者 李肖 来航线 马小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对斜卧青霉转录调控因子Hac1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试验,为其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斜卧青霉为材料,DTT诱导转录调控因子Hac1表达,用交联Buffer处理菌丝,使Hac1与靶基因交联,超声破碎染色质后,进... 【目的】对斜卧青霉转录调控因子Hac1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试验,为其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斜卧青霉为材料,DTT诱导转录调控因子Hac1表达,用交联Buffer处理菌丝,使Hac1与靶基因交联,超声破碎染色质后,进行解交联染色体检验,研究不同交联时间(5,10,20,30,40min)、不同菌丝用量(10mL CHIP缓冲液中分别添加0.25,0.50,1.00,1.50g菌丝)及不同超声功率(15,20,25,30 W)、超声时间(1,3,5s)、超声间隔时间(10,20,30,40s)、超声次数(15,25,30,40次)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对菌丝进行处理,获得合格的DNA片段,进行CHIP试验,采用随机PCR方法检测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效果。【结果】适用于斜卧青霉Hac1的最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的条件为:交联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最佳菌丝用量为10mL CHIP缓冲液中加入1g菌丝;25 W超声功率,工作时间5s,间隔时间40s,超声30次。在优化的条件下富集DNA片段,进行随机PCR,结果在500~750bp间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结论】优化了斜卧青霉转录调控因子Hac1CHIP条件,成功进行了CHIP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青霉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交联 菌悬液浓度 超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晨 易宗春 +1 位作者 荣龙 孙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5.3×105个/mL,再生率为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青霉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β-半乳糖苷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黎丽 王瑞明 +1 位作者 李丕武 任良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99,共5页
研究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产β-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依据极差分析确定最优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下(乳糖70 g/L,蛋白胨10 g/L,酵母粉10 g/L,K2HPO42.5 g/L,发酵温度30℃,发... 研究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产β-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依据极差分析确定最优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下(乳糖70 g/L,蛋白胨10 g/L,酵母粉10 g/L,K2HPO42.5 g/L,发酵温度30℃,发酵初始pH 6.0,接种量106个/mL,装液量50 mL/250 mL,于180 r/min摇瓶培养32 h),菌体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酶活可达153.27 U/g,是优化前的5倍。在此发酵条件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酵液中的低聚半乳糖产量为30.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青霉 Β-半乳糖苷酶 低聚半乳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卧青霉转录调控蛋白Hac1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7
作者 马小娟 韦小敏 +2 位作者 来航线 房艳华 胡轶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5-212,共8页
【目的】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构建斜卧青霉转录调控蛋白Hac1激活形式基因(Hac1^i)随机插入过表达菌株和非激活形式基因(Hac1u)原位插入过表达菌株,并初步观察Hac1基因的2种不同编码蛋白在菌丝内部的运动情况,为进一步... 【目的】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构建斜卧青霉转录调控蛋白Hac1激活形式基因(Hac1^i)随机插入过表达菌株和非激活形式基因(Hac1u)原位插入过表达菌株,并初步观察Hac1基因的2种不同编码蛋白在菌丝内部的运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转录调控蛋白Hac1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克隆ptrA筛选标记、gpdA启动子、Hac1^i编码区、eGFP编码区及终止子,利用融合PCR融合克隆片段,构建Hac1^i随机插入表达盒;再分别克隆Hac1上游臂及编码区、eGFP编码区及终止子、ptrA筛选标记、Hac1下游臂序列,融合克隆片段,构建Hac1u原位插入表达盒。将2种表达盒分别转化斜卧青霉原生质体,通过吡啶硫胺素筛选标记、PCR扩增等检测获得阳性转化子,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及运动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Hac1^i基因随机插入表达盒和Hac1u基因原位插入表达盒,利用原生质体转化将2种表达盒转入宿主斜卧青霉菌株,经PCR初步验证,得到了阳性转化子。阳性转化子在麸皮培养基上培养2-4d后,可在菌丝内部清晰观察到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融合蛋白在菌丝体内得到了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ac1^i基因随机插入和Hac1u基因原位插入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卧青霉 荧光蛋白 转录调控蛋白H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保深 高大文 张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137,共4页
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不同区域腐殖质样品,筛选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C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合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鉴定该菌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对其产酶能力及其对秸秆降解效果... 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不同区域腐殖质样品,筛选分离得到1株产纤维素酶的真菌C5,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结合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鉴定该菌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对其产酶能力及其对秸秆降解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真菌C5具有较全的纤维素酶系和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对秸秆纤维素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该菌株在以玉米秸秆为唯一碳源,28℃、12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至第3天时,滤纸酶活最高为7.085 IU/mL,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β-葡萄糖苷酶最高值分别为3.856、2.681、1.487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分离 斜卧青霉 18S RDNA 纤维素酶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宗林 彭义交 胡阿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通过对纤维素酶在两种不同底物中的酶解和糖化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确定该酶酶活力最高时的温度和pH(最适温度和最适pH),同时对酒精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阻遏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酶学特性 纤维素 斜卧青霉 底物 酶活力 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