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滇东南地区斗南沉积型锰矿床矿物相变化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唐云凤
伊海生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1-461,共11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盘江地区中三叠世成锰盆地沉积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2006BAB01A12-5)资助
-
文摘
斗南锰矿是滇东南地区大型的沉积型锰矿床,对其沉积成因的研究可反映滇东南地区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笔者对采自斗南锰矿床的条带状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锰矿石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对锰矿石中锰矿类型与氧化还原界面关系的探讨,提出了由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界面波动所控制的沉积型锰矿的成矿模式。
-
关键词
沉积型锰矿床
斗南锰矿
氧化还原界面
锰矿物相分析
-
Keywords
sedimentary manganese deposit
Dounan manganese deposit
redox interface
phase analysis of manganese
-
分类号
P618.3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滇东南地区岩子脚锰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段建兵
符亚洲
肖加飞
张正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00-201,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376080)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十二五"项目群(SKLODG-ZY125-08)
-
文摘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中三叠世锰成矿域和主要的优质富锰矿产区,具有地域小而矿床分布集中的特点。目前该区已发现斗南、老乌、岩子脚、大箐、汤得、倘甸等矿床、矿点30余处,其中以斗南最为著名,有斗南锰矿带之称。前人对斗南锰矿带进行了许多矿床地质和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牟传龙等,1991;罗崇迅等,1992),但由于该区锰矿床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且矿物结晶程度差、多为隐晶质或显微隐晶质,因此,系统的矿物学工作开展较少,总体认识程度偏低。
-
关键词
锰矿床
斗南锰矿
滇东南
隐晶质
倘甸
褐锰矿
矿床分布
岩相古地理
同沉积作用
矿物学特征
-
分类号
P618.32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