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和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功效食药材筛选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瑛毓 普布多吉 +1 位作者 卢聪 王凤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4-339,共6页
结合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和体内(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对15种食药材乙醇粗提物的降尿酸活性进行筛选。体外实验设置空白组、酶反应组、抑制剂组、对照组,酶标仪295 nm测定吸光度,计算15种食药材对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 结合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和体内(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对15种食药材乙醇粗提物的降尿酸活性进行筛选。体外实验设置空白组、酶反应组、抑制剂组、对照组,酶标仪295 nm测定吸光度,计算15种食药材对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抑制率;体内实验随机选取受精后第5 d(5dpf)的斑马鱼,设置空白组、模型组(200μmol/L PO+10μmol/L XSS)、食药材给药组(200μmol/L PO+10μmol/L XSS+不同浓度提取物)、阳性对照组(200μmol/L PO+10μmol/L XSS+APL 2 mmol/L),水溶浸泡,28.5℃培养箱中孵育24 h,测定尿酸含量,对具有良好XOD抑制活性的食药材做进一步降尿酸活性验证。体外试验结果表明,15种乙醇粗提物均具有XOD抑制活性,其中8种在400μg/mL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分别为:红景天、兔耳草、牡丹皮、败酱草、黄柏、绿萝花、决明子、雪菊。体内试验结果表明,8种处理组尿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均显示出降尿酸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 活性筛选 食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多肽对高尿酸血症斑马鱼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2
作者 魏连会 董艳 +5 位作者 石杰 李国巍 张正海 姬妍茹 杨庆丽 潘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建立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仁多肽饲喂斑马鱼,测定斑马鱼的尿酸荧光强度、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基因的mRNA表达,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降尿酸活性肽组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麻仁多肽能够通过上调HPRT1和OAT1基因表达,有效降低高尿酸斑马鱼的尿酸水平;汉麻仁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8个峰对应的肽段分子质量分别为499.23、578.24、628.27、653.29、715.31、918.43、982.41、1128.49Da,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PGTPE、MPDDV、TTSYTG、TPHWN、NNGDSPL、DDFNPRR、NPHDEFQP、YHSYLCKTD。综上,汉麻仁多肽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尿酸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多肽 斑马 尿酸 尿酸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农桂敏 黄超朔 +2 位作者 劳丹华 廖虹 黄荣珊 《内科》 2024年第6期594-600,共7页
目的对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13647例青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 目的对沿海地区青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13647例青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1年后再次体检时HUA的发病情况计算该人群的HUA发病率并对其分组(HUA组、非HU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该人群发生HU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3647例青年体检者中,有3169例诊断出HUA,整体HUA发病率为23.22%。两组性别、糖尿病患病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BMI、三酰甘油、血肌酐、HDL-C均是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均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拟合较好,模型预测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0.837~0.946),DCA曲线显示模型预测HUA的净获益率较高。结论沿海地区青年人群HUA发病率较高,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饮酒史、食肉情况、BMI、三酰甘油、血肌酐、HDL-C是沿海地区青年人群发生HUA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地预测该人群HUA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青年人 沿海地区 影响因素 列线图 模型 发病率 流行病学 调查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4
作者 苏友新 陈伟宏 +2 位作者 王和鸣 许书亮 郑良朴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肾脏损伤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瞳 崔凌凌 +1 位作者 王希波 李长贵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3期29-31,共3页
目的用不同剂量腺嘌呤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肾脏损伤情况。方法将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持续高嘌呤组20只、间隔高嘌呤组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持续高嘌呤组以质量分数为10%的酵母粉饲料饲养,给予腺嘌呤100 mg/kg每天灌胃;间隔... 目的用不同剂量腺嘌呤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肾脏损伤情况。方法将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持续高嘌呤组20只、间隔高嘌呤组20只、正常对照组10只。持续高嘌呤组以质量分数为10%的酵母粉饲料饲养,给予腺嘌呤100 mg/kg每天灌胃;间隔高嘌呤组同样以质量分数为10%的酵母粉饲料饲养,给予腺嘌呤100mg/kg隔天灌胃;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并以同体积蒸馏水灌胃。于实验第6周调整灌胃方法:持续高嘌呤组给予腺嘌呤50 mg/kg每天灌胃;间隔高嘌呤组给予腺嘌呤50 mg/kg隔天灌胃;同时,持续高嘌呤组与间隔高嘌呤组给予100 mg/(kg·d)氧嗪酸钾,分2次腹部皮下注射,并继续饲以质量分数为10%的酵母粉饲料。检测大鼠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并观察其肾脏病理变化。结果间隔高嘌呤组喂养4周后血尿酸明显升高(P<0.01),与持续高嘌呤组血尿酸水平相比,P>0.05。间隔高嘌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低,与持续高嘌呤组相比,P<0.05。持续高嘌呤组肾脏损害严重。结论间隔给予大鼠腺嘌呤配伍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可逐步升高大鼠血尿酸水平,且大鼠肾组织损伤程度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动物模型 腺嘌呤 氧嗪酸钾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复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立 时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39-40,共2页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模型Ⅰ组喂养饲料中含次黄嘌呤(HX)100g/kg,模型Ⅱ、Ⅲ组饲料中含HX 50 g/kg;喂养12 h后,模型Ⅰ、Ⅱ组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UI)200 mg/kg,模型Ⅲ组注射100 mg/kg,观察HX对大鼠摄...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模型Ⅲ组,模型Ⅰ组喂养饲料中含次黄嘌呤(HX)100g/kg,模型Ⅱ、Ⅲ组饲料中含HX 50 g/kg;喂养12 h后,模型Ⅰ、Ⅱ组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UI)200 mg/kg,模型Ⅲ组注射100 mg/kg,观察HX对大鼠摄食的影响;分别测定造模后0、6、12、24、36、48 h大鼠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建模后24 h各组大鼠摄食量明显减少,从48 h起各组摄食量逐渐增加,但模型Ⅰ、Ⅱ组摄食量仍低于对照组(P<0.05、<0.01)。模型Ⅰ、Ⅱ组血UA升高(P<0.01),且可维持48 h以上;模型Ⅰ组血清UA在6、24、36、48 h均高于模型Ⅱ组,模型Ⅱ组在24、36、48 h高于模型Ⅲ组(P<0.05、<0.01);模型Ⅲ组血清UA值在造模后6、12、24、36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8 h恢复至正常。造模48 h内,大鼠血清BUN、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Ⅰ组在造模后6、12、48 h血BUN高于模型Ⅱ组(P<0.01、<0.05)。提示HX 50 g/kg饲料喂饲,并皮下注射UI 200 mg/kg可复制出理想的大鼠持续性高UA血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次黄嘌呤 尿酸酶抑制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二氢杨梅素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广枝 卢忠英 +1 位作者 徐敬友 郁建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解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对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给予小鼠二氢杨梅素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752 g/kg、0.376 g/kg、0.187 g/kg。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的... 为了解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对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采用腺嘌呤联合乙胺丁醇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给予小鼠二氢杨梅素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752 g/kg、0.376 g/kg、0.187 g/kg。检测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别嘌呤醇组、二氢杨梅素高、中剂量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清尿酸作用。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具有降低血清尿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藤茶 尿酸模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造模剂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卢忠英 郁建平 +1 位作者 朱梦琪 徐敬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5期40-42,67,共4页
选用SPF级大鼠为研究材料,以酵母膏、氧嗪酸钾、腺嘌呤、乙胺丁醇四种造模剂组合诱导大鼠高尿酸模型;酵母膏、腺嘌呤、乙胺丁醇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氧嗪酸钾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试验开始后于第0、7、14、21 d进行静脉取血,... 选用SPF级大鼠为研究材料,以酵母膏、氧嗪酸钾、腺嘌呤、乙胺丁醇四种造模剂组合诱导大鼠高尿酸模型;酵母膏、腺嘌呤、乙胺丁醇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氧嗪酸钾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试验开始后于第0、7、14、21 d进行静脉取血,检测血清尿酸值,尿素氮,肌酐值。结果表明:各组尿酸值均明显升高。其中模型1、2、6组血尿酸值明显升高,而尿素氮、肌酐值升高均值不大,对肾功影响较小,可作为较为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模型4、5组血尿酸值升高,但升高维持不稳定;模型3、7组对肾功的影响大,不适合用于对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模剂 尿酸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FP02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王学颖 刘艳丽 +7 位作者 何苗 赵雨晴 彭心怡 郭庆彬 朱巧梅 刘欢欢 李贞景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4-120,共7页
本研究对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P02进行体外降尿酸性能检测、生理生化特性表征,并探究该菌株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FP02能够有效降解尿酸及其前体物质肌苷... 本研究对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P02进行体外降尿酸性能检测、生理生化特性表征,并探究该菌株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FP02能够有效降解尿酸及其前体物质肌苷、鸟苷,降解率分别为29.10%、67.09%、70.48%,且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的抑制率为64.20%。同时,该菌株可分解多种糖(醇),对胃酸、胆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通过氧嗪酸钾灌胃联合高尿酸饮食构建HUA大鼠模型,连续灌胃副干酪乳杆菌FP02冻干粉14 d后,FP02治疗组的血清尿酸含量较高尿酸模型组降低了49.96%(P<0.001),接近空白对照组,且尿液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血清中XOD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01),肾切片结果显示FP02治疗组大鼠的肾损伤得到了部分恢复。该研究将为副干酪乳杆菌FP02作为预防HUA的潜在药品或功能性食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益生菌 副干酪乳杆菌 肾损伤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实验模型概况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克克 陈光亮 马泽彬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8-80,共3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细胞外液的尿酸盐呈超饱和状,其诊断标准为人体温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416μmol/L,女性≥360μmol/L。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高尿酸血症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
关键词 尿酸 动物模型 次黄嘌呤 腺嘌呤 酵母 乙胺丁醇 氧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汾 张光伟 +3 位作者 李新华 曾菊绒 胥晓丽 弥曼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 观察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3,4-dihydroxy-5-nitrobenzaldehyde, DHNB)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完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药效学验证。方法 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nate, PO)300 mg/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高尿酸血症... 目的 观察3,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3,4-dihydroxy-5-nitrobenzaldehyde, DHNB)对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降尿酸作用,完善高尿酸血症模型的药效学验证。方法 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nate, PO)300 mg/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30 g/(kg·d)的酵母粉混合饲料(酵母粉∶饲料为1∶4)制备鹌鹑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于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前1 h腹腔注射DHNB 100 mg/kg;连续2 d灌胃DHNB 100 mg/kg处理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另设对照组。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及鹌鹑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 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minase, ALT)、肌酐(creatinine, 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取小鼠及鹌鹑的心、肺、肝和肾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小鼠及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组SUA均高于对照组[(277.37±94.89)μmol/L vs.(176.49±44.83)μmol/L,P<0.05;(313.58±191.87)μmol/L vs.(167.26±66.56)μmol/L,P<0.05],提示造模成功。DHNB不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SUA[(277.37±94.89)μmol/L vs.(238.72±63.43)μmol/L,P>0.05],但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SUA[(313.58±191.87)μmol/L vs.(160.44±49.90)μmol/L,P<0.05]。DHNB 100 mg/kg给药对小鼠和鹌鹑肝肾功无影响,且对小鼠和鹌鹑心、肺、肝和肾组织无毒性。结论 DHNB对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具有降尿酸作用,且单次给予降尿酸剂量对小鼠及鹌鹑脏器无明显毒性。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比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更适用于DHNB降尿酸药效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羟基-5-硝基苯甲醛(DHNB) 小鼠 鹌鹑 尿酸模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宏明 冯育林 +5 位作者 张武岗 李艳 左洁羽 杨世林 简晖 李俊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72-75,共4页
痛风是指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异常升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发作不仅侵犯骨关节,甚至会累及肾脏等组织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变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作者通过文献调... 痛风是指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异常升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发作不仅侵犯骨关节,甚至会累及肾脏等组织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变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归纳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立的不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造模方法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茶褐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妍 张鲁榕 +3 位作者 吴亮宇 鲁静 向萍 林金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2-316,329,共6页
为研究茶黄素、茶褐素的降尿酸作用。以喂食特制饲料建立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给小鼠灌胃21 d不同浓度的茶黄素和茶褐素,实验结束断尾取血检测尿酸含量及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腺苷酸脱氢酶(ADA)、肌酐(... 为研究茶黄素、茶褐素的降尿酸作用。以喂食特制饲料建立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连续给小鼠灌胃21 d不同浓度的茶黄素和茶褐素,实验结束断尾取血检测尿酸含量及总胆固醇(TCHO)、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腺苷酸脱氢酶(ADA)、肌酐(CR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结果表明,模型组比正常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增高45%(P<0.01),成功建立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灌胃800 mg/kg茶黄素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AST含量(P<0.01),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ADA、CRE、ALT的含量(P<0.05);灌胃200 mg/kg茶黄素显著降低了血清ADA、ALT的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血清AST含量(P<0.01);灌胃不同浓度的茶褐素对小鼠尿酸含量反而有升高作用,但对小鼠的心脏和肾脏有保护作用。因此,茶黄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茶褐素对新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含量没有降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模型 茶黄素 茶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燕升 万强 +1 位作者 史丽强 高建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47-750,756,共5页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5%~10%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在亚洲国家,则高达26.1%的男性与17.1%的女性罹患该病[1],据调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5%~10%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在亚洲国家,则高达26.1%的男性与17.1%的女性罹患该病[1],据调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2亿,且越来越年轻化。尿酸的升高不仅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肾纤维化 氧嗪酸钾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冬寅 肖文军 +5 位作者 彭影琦 林玲 周阳 谭春波 谭洪波 龚志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
以相同品种的鲜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为原料,在应用氧嗪酸钾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方法的基础上,将90只KM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连续灌喂14 d,探讨... 以相同品种的鲜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为原料,在应用氧嗪酸钾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方法的基础上,将90只KM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连续灌喂14 d,探讨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给茶各剂量组的体质量、肾脏指数、血尿酸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发花红砖茶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尿酸上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种茶各剂量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也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中、高剂量组的尿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的尿尿酸极显著升高(P<0.01);除红茶低剂量组尿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之外,其他给茶组的尿肌酐均达到极显著升高(P<0.01);除发花红砖茶中剂量组显著降低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P<0.05)之外,红茶中剂量组及两种茶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这两种酶的活性(P<0.01)。结果表明,红茶及发花红砖茶均可减少尿酸的产生,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降低血尿酸与升高尿尿酸、尿尿素氮、尿肌酐方面优于红茶,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发花红砖茶 尿酸 模型小鼠 尿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方法探索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燕升 万强 +1 位作者 史丽强 高建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以氧嗪酸钾为基础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六种不同方法,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优选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嗪酸钾合腺嘌呤模型组(OA+Adenine)、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组(OA ip)、... 目的:比较以氧嗪酸钾为基础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六种不同方法,确定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优选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氧嗪酸钾合腺嘌呤模型组(OA+Adenine)、氧嗪酸钾腹腔注射组(OA ip)、氧嗪酸钾合酵母模型组(OA+YE)、氧嗪酸钾合乙胺丁醇模型组(OA+EMB)、氧嗪酸钾饲喂组(OA po),氧嗪酸钾灌胃组(OA ig),每组8只,连续造模4周。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体重增长较慢,饲喂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模型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氧嗪酸钾与腺嘌呤合用组出现明显肾功能损伤(P<0.000 1),其余各组肾功能正常(P>0.05)。结论:六种方法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腺嘌呤易导致大鼠出现肾衰,氧嗪酸钾腹腔注射法大鼠耐受程度较低,药物联用的必要性证据不足,饲喂法相对稳定性欠佳,氧嗪酸钾灌胃法可用于未来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 氧嗪酸钾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蒸馏酒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付喜华 韩四海 +4 位作者 刘建学 李佩艳 郭金英 罗登林 岳崇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68,共8页
为了探讨葡萄蒸馏酒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关系,将6周龄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2%葡萄蒸馏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乙醇组,连续灌胃7 d后测定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和肠道微生物。利用Illumina ... 为了探讨葡萄蒸馏酒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关系,将6周龄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2%葡萄蒸馏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乙醇组,连续灌胃7 d后测定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和肠道微生物。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16S rDNA基因,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研究发现,低、中剂量葡萄蒸馏酒能提高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改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菌群失调及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的升高,并增加了肠道有益菌如丁蓖麻球菌、瘤胃球菌、罗氏菌、厌氧棍状菌、梭菌等的相对丰度;葡萄蒸馏酒中剂量组的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乙醇组(P<0.05)。结论:每日摄入52%葡萄蒸馏酒1 mL/kg m_(b)或2 mL/kg m_(b)可以改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对其肠道微生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蒸馏酒 尿酸模型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查晓娟 江明菲 +5 位作者 李荣 严颜 程茜 杨营营 王舒仪 文育锋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探究大样本体检人群的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为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安徽省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298 955例,收集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 目的:探究大样本体检人群的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为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安徽省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298 955例,收集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ge、HDL-C、AST、LDL、Smoke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而Sex、BMI、TC、Cre、BUN、ALT、Tbil、HTN、Drink为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773。结论:建立了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模型,并以此构建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风险评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的列线图模型建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毅玲 姚丽红 +2 位作者 何仁杰 李彩娟 孙迎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为高尿酸血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对象性别、年龄、饮酒情况、吸烟情... 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为高尿酸血症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超声科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对象性别、年龄、饮酒情况、吸烟情况、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相关指标,对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高血压、吸烟、饮酒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低密度脂蛋白(LDL)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性别、BMI、血清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血肌酐(Cre)、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高血压、饮酒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79,能够反映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血脂及肝功能、饮酒、吸烟因素有关,建立列线图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出高尿酸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喻志峰 杨澄 +3 位作者 仇熙 陈琰 孔令东 王明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研究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作为尿酸酶抑制剂 ,小鼠腹腔注射后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 ,采用磷钼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瑞香苷 (5 0、10 0和 2 0 0 mg/ ... 目的 :研究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作为尿酸酶抑制剂 ,小鼠腹腔注射后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 ,采用磷钼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瑞香苷 (5 0、10 0和 2 0 0 mg/ kg)能显著地减少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 ,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瑞香苷10 0 mg/ kg剂量组作用时间可维持 5 h。瑞香苷在剂量为 2 0 0 mg/ kg时可降低正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苷 尿酸模型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