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感染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数涛 邱德全 +2 位作者 何建国 杨晓明 江静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4,30,共4页
将部分纯化的WSBV暴露于不同理化条件下 ,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测定WSBV的感染力。结果表明 ,病毒在纯水中1h能保持感染活性,但在3mol/LNaCl的高盐溶液中1h失去感染力 ;WSBV在30℃中4h感染活性丧失 ,在70~90℃中10min均失去感染力 ;当环... 将部分纯化的WSBV暴露于不同理化条件下 ,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测定WSBV的感染力。结果表明 ,病毒在纯水中1h能保持感染活性,但在3mol/LNaCl的高盐溶液中1h失去感染力 ;WSBV在30℃中4h感染活性丧失 ,在70~90℃中10min均失去感染力 ;当环境 pH值为5以下或12.6以上时 ,WSBV在1h后丧失感染活性 ;NP 40,TritonX 100,Cl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 理化因子 感染力 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的修订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2 位作者 李桂峰 吴冰 江静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1,共5页
根据生产实践的观察和水体理化因子与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杆状病毒感染度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进行了修订 。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水体理化因子 感染度 关系模型 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率与感染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00-202,共3页
应用石蜡切片法调查了不同龄期养殖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monodonbaculovirus ,MBV)感染率和感染度 .结果表明 :各龄期养殖斑节对虾的MBV感染率达 10 0 %或接近 10 0 % .MBV感染度以养殖早期较高 (最高... 应用石蜡切片法调查了不同龄期养殖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monodonbaculovirus ,MBV)感染率和感染度 .结果表明 :各龄期养殖斑节对虾的MBV感染率达 10 0 %或接近 10 0 % .MBV感染度以养殖早期较高 (最高可达 142 317‰ ) ,养殖中期下降 (最低为 11 334‰ ) ,养殖后期又呈上升趋势 .这与对虾的免疫状况及环境的改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 MBV) 感染率 感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药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1 位作者 李桂峰 江静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95-199,共5页
通过广东省廉江市龙营围对虾养殖场的现场试验 ,对 3种防治虾病的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各处理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monodonbaculovirus ,MBV)感染率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MBV感染度各... 通过广东省廉江市龙营围对虾养殖场的现场试验 ,对 3种防治虾病的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各处理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monodonbaculovirus ,MBV)感染率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MBV感染度各处理组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0 1) .其中以 2号药物的作用较明显 ,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对照组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研究表明 ,3种药物均能降低MBV的感染度 ,起到预防MBV病发作的作用 .鉴于 2号药物价格较昂贵 ,而 1号药物和维生素C则药源丰富 ,价格便宜 ,其作用和 2号药物无显著性差别 ,故主张 1号药物和维生素C合用 ,作为预防MBV病发作的首选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 MBv) 药物防治 斑节对虾(Pe-noeusmonod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感染白斑杆状病毒(WSBV)的斑节对虾血液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吕平 胡超群 吴灶和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3期1-7,共7页
:用光镜观察经人工感染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Baculovirus,WSBV)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血淋巴涂片 ,研究了WSBV导致的淋巴细胞数量及结构异常 ;通过检测感染WSBV后患病虾与健康虾的血清主要生化指标 ,首次揭示了... :用光镜观察经人工感染白斑杆状病毒 (WhiteSpotBaculovirus,WSBV)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血淋巴涂片 ,研究了WSBV导致的淋巴细胞数量及结构异常 ;通过检测感染WSBV后患病虾与健康虾的血清主要生化指标 ,首次揭示了两者的主要差异及WSBV在宿主体内增殖的时间过程。结果表明 :患病虾淋巴细胞明显减少 ,无颗粒细胞难以找到 ,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分别为健康虾的 1 1 .7%和 4% ;颗粒细胞内出现深染区、空白区或异样突起。血涂片上偶尔发现有大型固定性吞噬细胞。在患病虾血清主要生化指标中 ,Ca2 +含量比健康虾显著升高 ,患病虾为 1 5.93mmol·L- 1 ,健康虾为 1 0 .71mmol·L- 1 ;相反 ,患病虾血清中总蛋白 (Tp)、总磷 (PB)及乳酸脱氢酶 (LDH)均比健康虾个体低 ,3者含量依次为 :52 .0 7g·L- 1 ,0 .34mmol·L- 1 和 35.2 7IU·L- 1 ,在健康虾个体血清中为 :66.2 9g·L- 1 ,0 66mmol·L- 1 及 82 .36IU·L- 1 ;而K+,Mg2 +含量无显著差异。血清中Ca2 +,PB及TP的含量可以作为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出现白斑病的血清生化特征。斑节对虾感染WSBV后不同时间内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显示其增殖的时间顺序可能为 :2 4h内主要进行核酸复制 ,2 4—48h主要进行囊膜蛋白质的合成 ,病毒从入侵宿主细胞到从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 血液病理 血清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虾苗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的检测和养殖跟踪 被引量:5
6
作者 邱德全 谢数涛 +2 位作者 齐雪娟 汤学军 李建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 2步 PCR检测技术对湛江和阳西地区的虾苗进行白斑综合病杆状病毒 ( WSSV)检测。在仔虾 2日龄最早检测到病毒 ,有 2 5%的虾苗带有 WSSV病毒。带病毒虾苗和不带病毒虾苗分别在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过程中跟踪。前者在湛江湖光镇普通虾... 利用 2步 PCR检测技术对湛江和阳西地区的虾苗进行白斑综合病杆状病毒 ( WSSV)检测。在仔虾 2日龄最早检测到病毒 ,有 2 5%的虾苗带有 WSSV病毒。带病毒虾苗和不带病毒虾苗分别在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过程中跟踪。前者在湛江湖光镇普通虾塘跟踪养殖 ,它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容易发病 ,p H、盐度和温度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在养殖 50~ 60 d时发病死亡 ;后者在高位池和普通池养殖跟踪 ,它们对变化的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 ,养殖时间为 80~ 1 1 0 d,在相对优良的养殖技术条件下大部分可望养殖成功。环境中有 WSSV病原传入 ,不带病毒虾苗在养殖后期可以带有 WSSV病毒 ,出现白斑虾。跟踪的普通池有爆发病害 ,但是时间延后 ,跟踪的高位池没有爆发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病 杆状病毒 多聚酶链反应 斑节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与肝胰腺细小样病毒在三种对虾中的感染率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江静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97-101,共5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在日本对虾养成期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 % ;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 M B V 包涵体 H P V 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 % ;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 % ,稚虾为3611 % ,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 % ;日本对虾养成期虾的平均感染率为2000 %  M B V 与 H P V 在斑节对虾中可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其合并感染率为:仔虾2857 % ,稚虾3568 % ,养成期虾6454 % 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未发现 M B V 与 H P V 合并感染的现象结果表明, M B V 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而 H P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肝胰腺 细小样病毒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贵生 何建国 +2 位作者 余南 翁少萍 江静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中肠腺 脂肪代谢 病毒感染 脂肪含量 消化吸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对斑节对虾的实验感染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吕平 胡超群 任春华 《热带海洋》 CSCD 2000年第2期69-73,T002,共6页
用取自发病虾塘患典型白斑病的病虾为毒源 ,对健康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进行人工感染 ,按Koch氏法证实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SBV)是白斑病的病原。对人工感染WSBV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的胃、肠及皮下结缔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和超薄切... 用取自发病虾塘患典型白斑病的病虾为毒源 ,对健康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进行人工感染 ,按Koch氏法证实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SBV)是白斑病的病原。对人工感染WSBV后患典型白斑病的斑节对虾的胃、肠及皮下结缔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 ,研究WSBV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和宿主细胞感染WSBV后的超微病变过程。结果表明 :感染WSBV后病虾的不同组织均存在广泛的变性、坏死 ,上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 ;部分细胞核肿大、游离 ;结缔组织糜烂 ,呈现空泡化 ;未发现包涵体。透射电镜照片显示 :感染WSBV后的病虾在感染前期 ,靶细胞核膨胀 ,核仁消失 ,核外膜破损 ,染色质靠边分布 ,内质网断裂 ,核糖体脱落 ,线粒体肿胀 ,高尔基体萎缩 ,溶酶体空泡化 ;感染中期 ,病毒粒子在细胞核内大量复制 ,直至充满整个核 ,细胞核内无结构化 ,核膜及质膜皱缩 ;感染后期 ,核胀破 ,病毒粒子从核内释放 ,细胞核呈空囊状 ,胞质内髓样结构明显 ,细胞器解体 ,细胞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发生基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细法 陈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59-359,共1页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发生基质的超微结构研究陈细法,陈平(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病理室,厦门361005)对虾病毒研究至今才20年,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领域,目前已先后发现10多种对虾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发生基质的超微结构研究陈细法,陈平(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病理室,厦门361005)对虾病毒研究至今才20年,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领域,目前已先后发现10多种对虾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monodonbaculov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感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斑节对虾越冬亲虾发生杆状病毒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秀华 宋晓玲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越冬亲虾 杆状病毒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病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利生 陈福华 +1 位作者 胡佐楚 观乃伴 《热带海洋》 CSCD 1993年第4期95-99,T002,共6页
对潮阳县古埕村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成体病虾在光学显微镜下作病理组织诊断表明,被病原体感染的肝胰脏腺泡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核肥大,其内包含一些近似圆球形的包涵体,分别用苏木精-曙红、姬姆舍、孚尔根和Brown and Breen... 对潮阳县古埕村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成体病虾在光学显微镜下作病理组织诊断表明,被病原体感染的肝胰脏腺泡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核肥大,其内包含一些近似圆球形的包涵体,分别用苏木精-曙红、姬姆舍、孚尔根和Brown and Breen's Gram等染色剂作比较染色。致病细胞发育分:(1)指环期;(2)未成熟包涵体期;(3)成熟包涵体期。该病毒包涵体的形状、大小和形成部位、致病细胞发育期和组织病理初步分析等均与Lightner等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的描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病理组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伦璇 杨宝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45-146,共2页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伦璇1)杨宝华2)(1)华南农业大学电镜室510642,广州;2)深圳动植物检疫总局510810,深圳)关键词:杆状病毒;超微结构;斑节对虾中图分类号:S432.44对虾的致病原因有很多...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伦璇1)杨宝华2)(1)华南农业大学电镜室510642,广州;2)深圳动植物检疫总局510810,深圳)关键词:杆状病毒;超微结构;斑节对虾中图分类号:S432.44对虾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其中生物性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超微结构 斑节对虾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复合检测
14
作者 刘鸿玲 刘敏 闫冬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490,共6页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是常见的2种DNA对虾病毒,在虾类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混合感染。因此,建立这2种病毒的复合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基因库中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是常见的2种DNA对虾病毒,在虾类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混合感染。因此,建立这2种病毒的复合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基因库中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这2种病毒PCR复合检测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退火温度55℃,主要试剂Mg2+终浓度为3mmol/L,dNTP终浓度为0.4 mmol/L,引物终浓度为0.8μmol/L。进一步比较了在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下,检测单种病毒和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的灵敏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腺细小病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CR复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包涵体研究
15
作者 刘加根 李贵生 黄耀熊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47-349,共3页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对斑节对虾肝胰腺正常细胞胞核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感染细胞胞核横切面的直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细胞胞核的直径为3.47±0.30μm、周长为13.03±1.36μm、面积为10.87±1...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对斑节对虾肝胰腺正常细胞胞核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感染细胞胞核横切面的直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细胞胞核的直径为3.47±0.30μm、周长为13.03±1.36μm、面积为10.87±1.78μm2;MBV感染细胞胞核的直径为3.81±0.79μm、周长为14.00±2.87μm、面积为13.52±5.37μm2;两者的直径、周长和面积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对3种类型的包涵体进行了测量,其中1类包涵体最大,2类包涵体次之,3类包涵体最小,并以1类包涵体占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进境日本对虾中检出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16
作者 阚保东 赵西星 刘宇卓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59,共2页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monodon-typebaculovirus,MBV)能危害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万氏对虾(P.vannamei)、长毛对虾(P.penicilatus)、短沟对...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monodon-typebaculovirus,MBV)能危害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万氏对虾(P.vannamei)、长毛对虾(P.penicilatus)、短沟对虾(P.semisulc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日本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技术检测厦门口岸进境斑节对虾亲虾携带杆状病毒的情况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繁德 周斌华 +2 位作者 黄印尧 林炳玲 龚艳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5期10-11,共2页
试验说明进境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的情况相当严重,按批次计,19批进境斑节对虾阳性数为12批,占68%(12/19),按检测样品数算,40份样品有18份为阳性,占45%(18/40)。同时对不同组织杆状病毒含量进行检测... 试验说明进境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的情况相当严重,按批次计,19批进境斑节对虾阳性数为12批,占68%(12/19),按检测样品数算,40份样品有18份为阳性,占45%(18/40)。同时对不同组织杆状病毒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淋巴液含量最高,其次为腮,而肝胰脏、肠、肌肉和性腺则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ELISA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宸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6年第2期8-10,共3页
1994年福建省南部养殖的斑节对虾发生一种杆状病毒病,病死虾主要症状表现为甲壳白斑、尾扇发红、鳃水肿、胃肠变黄等.其共同的病理特征为细胞核膨胀、变形,被苏木精浓染,或细胞核缺乏染色质和核仁等正常结构,显示出空泡或被苏木精... 1994年福建省南部养殖的斑节对虾发生一种杆状病毒病,病死虾主要症状表现为甲壳白斑、尾扇发红、鳃水肿、胃肠变黄等.其共同的病理特征为细胞核膨胀、变形,被苏木精浓染,或细胞核缺乏染色质和核仁等正常结构,显示出空泡或被苏木精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检测及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景明 黄印尧 +1 位作者 万三元 周斌华 《福建水产》 1993年第4期17-19,7,共4页
本文报告了进境斑节对虾亲虾及其仔虾、成虾中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包涵体和病毒颗粒的检测方法和病毒的感染率。检测结果显示,亲虾和虾苗的病毒感染率分别为23.1%和62.5%。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检测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LISA技术检测厦门口岸进境斑节对虾亲虾携带杆状病毒的情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繁德 周斌华 +2 位作者 黄印尧 林炳玲 龚艳清 《福建畜牧兽医》 1998年第4期8-9,共2页
本文应用ELISA方法检测从厦门口岸进境的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情况。试验说明进境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相当严重。按批次计,19批进境斑节对虾阳性数为12批,占68%。按检测样品数算,40份样品中有18份阳性,占45%。同时本文对不同组... 本文应用ELISA方法检测从厦门口岸进境的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情况。试验说明进境斑节对虾携带杆状病毒相当严重。按批次计,19批进境斑节对虾阳性数为12批,占68%。按检测样品数算,40份样品中有18份阳性,占45%。同时本文对不同组织杆状病毒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淋巴液含量最高,其次为腮,而肝胰脏、肠、肌肉和性腺则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杆状病毒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