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通过审定
1
作者 刘彬斌 《四川蚕业》 2025年第2期38-38,共1页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于2025年3月成功通过四川省省级审定(川蚕品审证字2025年第02号)。新品种锚定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重点针对四川蚕区夏秋季节生产环境,通过人为设置恶劣的小气候条件,历经10余年,选育成功。该品...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于2025年3月成功通过四川省省级审定(川蚕品审证字2025年第02号)。新品种锚定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重点针对四川蚕区夏秋季节生产环境,通过人为设置恶劣的小气候条件,历经10余年,选育成功。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强、强健性好、丝质成绩优、龄期经过较短,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理想原料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健性斑纹限性品种 造A兰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粤蚕9号的育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阳 叶明强 +3 位作者 李庆荣 吴福泉 邢东旭 杨琼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均表明其具有蚕卵孵化整齐,幼虫生长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以及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其中,实验室共同鉴定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为:虫蛹率97.78%;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提高9.06%、10.81%;一粒茧丝长1 002m,解舒率76.83%,茧丝纤度2.675 dtex,洁净98.00分。此外,斑纹全限性的特点能在原蚕饲养过程中通过幼虫斑纹鉴别雌雄,可有效缓解蚕种生产过程劳动力紧张的压力和减少用工成本。粤蚕9号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等华南蚕区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9号 四元杂交组合 夏秋用品种 斑纹限性 高产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陆松 杜鑫 +3 位作者 陈金娥 何秀玲 沈爱琴 王永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4-597,共4页
利用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优良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杂交组合,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 利用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优良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杂交组合,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质性状优。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其龄期经过相仿,虫蛹率高出0.43百分点,万蚕产茧量提高3.74%,万蚕产茧层量提高4.49%,洁净94.6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蚕种生产过程中,4龄初期即可通过蚕体斑纹鉴别雌雄,并且其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在大蚕期可适当多养雌蚕而少养雄蚕,有效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与杂交率,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新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浙蚕区春季及晚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纹限性 四元杂交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云蚕8的斑纹限性定向转育 被引量:1
4
作者 廖鹏飞 朱水芬 +7 位作者 黄平 董占鹏 刘敏 白兴荣 罗顺高 杜伟 李涛 陈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针对云南省现行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制种过程需鉴别雌雄蛹的问题,以保存的强健性斑纹限性家蚕基础品种H05和2032分别与云蚕8A及云蚕8B杂交,采用回交并结合标志基因选择的方法进行斑纹限性定向转育,获得了新的斑纹限性品种云蚕8A限和云蚕8... 针对云南省现行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制种过程需鉴别雌雄蛹的问题,以保存的强健性斑纹限性家蚕基础品种H05和2032分别与云蚕8A及云蚕8B杂交,采用回交并结合标志基因选择的方法进行斑纹限性定向转育,获得了新的斑纹限性品种云蚕8A限和云蚕8B限。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与原品种相仿,组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限的健康性优于原品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且茧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了8.75%、5.44%、0.94%。定向转育的家蚕斑纹限性品种不仅具有可在幼虫期通过斑纹鉴别雌雄的特点,而且主要经济性状成绩接近或超过原品种,特别是强健性有所提高,将在降低蚕种生产成本以及实现雌雄茧分别缫丝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8 斑纹限性 定向导入 杂交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限性斑纹蚕品种“秦月×汉辉”的育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义方 张京国 +1 位作者 赵春晓 许启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通过杂交、回交、纯系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的四元杂交种"秦月×汉辉",进行实验室、农村区域饲养,表现出强健好养、抗病性强、产茧量高、茧丝质较好等特点,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73×874"... 通过杂交、回交、纯系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的四元杂交种"秦月×汉辉",进行实验室、农村区域饲养,表现出强健好养、抗病性强、产茧量高、茧丝质较好等特点,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73×874"高3.13%和7.29%;粒茧丝长1 199.3m,解舒丝长964.6m,净度95.7分,均高于对照。2012年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了品种审定,登记为陕西省级科技成果,适合秦巴山区饲养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春秋兼用 限性斑纹 秦月×汉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限性斑纹蚕品种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和宝 周奇迹 +3 位作者 曹志清 葛秀春 任云良 许龙英 《蚕桑茶叶通讯》 1990年第3期16-20,共5页
自1940年日本诱发限性斑纹蚕品种以来,国内外学者育成了不少限性斑纹蚕品种,为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开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限性斑纹蚕品种,可在蚕期将雌雄蚕分养,不仅能节省鉴别蛹体雌雄的人力、
关键词 限性斑纹 品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限菁松×限皓月晚秋蚕期的饲养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佘柳涛 周慧勤 +2 位作者 薛卫东 陆琳 王静 《中国蚕业》 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
2013年晚秋蚕期,在如皋蚕区饲养了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限菁松×限皓月",结果表明:该品种保持了原菁松×皓月的众多优点,在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万米吊糙次数较低,茧层率比对照种高1.3个百分点... 2013年晚秋蚕期,在如皋蚕区饲养了斑纹双限性蚕品种"限菁松×限皓月",结果表明:该品种保持了原菁松×皓月的众多优点,在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万米吊糙次数较低,茧层率比对照种高1.3个百分点,茧丝长长16.9 m,解舒率高2.33个百分点。但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由于幼虫期体表斑纹不同,个体大小开差较大,茧形大小欠均匀。建议在目前尚不具备雄蚕专养、雄茧专烘专缫的蚕区,需进一步改进后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斑纹限性 限菁松×限皓月 晚秋 成绩 丝质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斑纹限性蚕种质材料创新及其杂交组合性状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2 位作者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0-313,共4页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0.21%、3.36%,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纹(皮斑)限性品种 种质材料 回交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性春秋兼用桑蚕新品种“晋蚕三号”的选育及推广
9
作者 王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19-120,123,共3页
采用杂交育种技术,用特色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通过亲本选择、杂交、选育、配合力测定、杂交组合的组配、筛选、培育-实验室鉴定、农村中试等环节,将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原蚕皮斑限性等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多代积累和纯化固定,育成了... 采用杂交育种技术,用特色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通过亲本选择、杂交、选育、配合力测定、杂交组合的组配、筛选、培育-实验室鉴定、农村中试等环节,将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原蚕皮斑限性等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多代积累和纯化固定,育成了强健优质限性春秋兼用桑蚕新品种"晋蚕三号",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广大蚕区"一县一业"的主推品种,使蚕农和茧丝绸企业能够生产出优质蚕茧和高品位生丝,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斑限性 春秋兼用 三号 品种选育 推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秋用家蚕品种鄂蚕3号
10
作者 吴凡 陈登松 +2 位作者 李德臣 吴洪丽 郝瑜 《中国蚕业》 2016年第4期88-90,共3页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3号 强健性 高温多湿 斑纹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川嘉1号”的育成
11
作者 杨忠生 李俊 +1 位作者 贾晓虎 肖文福 《四川蚕业》 2023年第2期17-20,共4页
斑纹限性(普斑)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川嘉1号”于2023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具有健康性好、容易饲养、产量稳定、茧丝质优、好繁育等特点。
关键词 夏秋用品种 川嘉 1 斑纹限性 普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皖蚕6号
12
作者 李兴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10期32-32,共1页
皖蚕6号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育成的夏秋用中系斑纹限性家蚕新品种,2023年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2019-2020年参加国家蚕品种实验室和生产鉴定试验,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品种 品种 主要经济性状 产业技术体系 斑纹限性 综合试验站 夏秋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芳草×晨·星”性状
13
作者 徐凤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9期6-6,共1页
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培育成功了“芳草×晨·星”夏秋用蚕品种。1996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已在生产上应用。此品种为中×(日·日)三元杂交种。中系芳草为斑纹限性品种,日系为晨光和星斗的杂交原... 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培育成功了“芳草×晨·星”夏秋用蚕品种。1996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已在生产上应用。此品种为中×(日·日)三元杂交种。中系芳草为斑纹限性品种,日系为晨光和星斗的杂交原种。正交越年卵为灰绿色,卵壳带白色,反交越年卵为灰紫色,卵壳白色,兼有淡黄绿色。蚁蚕孵化齐一,黑褐色,克蚁头数为2250头左右。稚蚕期有密集性,各龄眠起齐一,食桑活泼,饲养容易,蚕儿体质强健,有较强的耐氟能力。壮蚕的斑纹,正交以芳草为母体的3/4普斑,1/4素蚕,反交以晨·星母体的雌雄蚕,各有1/2普斑,1/2素蚕。熟蚕老熟齐一,营茧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草×晨·星 越年卵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夏秋用品种 斑纹限性 浙江农业大学 杂交原种 杂交种 淡黄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