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安达 艾晓辉 +1 位作者 于江 杨移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促进黄芪多糖在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中的应用,本研究参照农业农村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关于免疫调节剂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SOP开展了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为促进黄芪多糖在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中的应用,本研究参照农业农村部新渔药临床试验中心关于免疫调节剂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SOP开展了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的药效学及安全性临床评价。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明显提高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白细胞吞噬活性,并在Ⅲ期临床中发现黄芪多糖不仅可增强斑点叉尾[鱼回]免疫,提高其抗细菌感染的能力,还可促进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效果最优添加量为20 mg/kg鱼体重。安全性临床评价发现每日投喂20 mg/kg鱼体重的黄芪多糖对斑点叉尾[鱼回]无害。上述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中,建议饲料中每日添加量为20 mg/k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斑点[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 药效学 安全性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免疫多糖对受免斑点叉尾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璋 姚鹃 +3 位作者 陈昌福 谭斌 汪成竹 王绍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5,33,共5页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免疫多糖,投喂注射接种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苗的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8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免疫多糖,投喂注射接种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苗的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8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酵母免疫多糖对受免斑点叉尾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用添加200.0 mg/(kg.d)酵母免疫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斑点叉尾,不仅可以使受免斑点叉尾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提高,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免疫多糖 斑点(ictalurus punctatus) 免疫激活剂 免疫应答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豆蛋白浓缩物替代鱼粉进行鲤鱼、草鱼、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鲴鱼种的养殖试验
3
作者 M.C.柯里默 周恩华 张建 欧克飞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0,共5页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组(ASA-IM)与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泰兴市良种场、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西万安县水产局、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育种中心和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水产营养与饲料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组(ASA-IM)与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泰兴市良种场、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西万安县水产局、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育种中心和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水产营养与饲料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养殖试验,以评价用大豆蛋白鱼种饲料养殖中国几种重要淡水养殖鱼类的效果。这种大豆蛋白鱼种饲料利用大豆蛋白浓缩物(SPC)作为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36/7鱼种饲料中鱼粉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浓缩物 替代鱼粉 养殖试验 斑点 鱼种 水产技术推广 罗非鱼 美国大豆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江西省用豆粕型饲料和4米^3小体积高密度网箱技术养殖斑点叉尾鲴试验
4
作者 M.C.柯里默 周恩华 张建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0,共2页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和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万安县水产局合作开展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试验,以比较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中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和当地生产的一种盆花浮性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鲴的情况。本试验是在江西...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和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万安县水产局合作开展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试验,以比较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中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和当地生产的一种盆花浮性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鲴的情况。本试验是在江西省万安县水产局的网箱养殖场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试验 水产技术推广 斑点 豆粕型饲料 高密度 小体积 江西省 美国大豆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惠 黄峰 +2 位作者 胡兵 周艳萍 张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发酵豆粕25%、50%、75%和100%的比例分别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25%~75%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时,斑点叉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干物... 以发酵豆粕25%、50%、75%和100%的比例分别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25%~75%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时,斑点叉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稍高(P>0.0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以发酵豆粕100%的比例替代鱼粉时,上述5种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斑点叉尾日粮中发酵豆粕可以100%替代鱼粉,其中以25%的比例替代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鱼粉 斑点鮰(ictalurus punctatus) 生长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源维氏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敏 汪开毓 +3 位作者 王均 陈德芳 黄凌远 王浩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6-392,共7页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一种,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存在于水体和淤泥等环境中[1],能够感染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3]、锦鲤(Cyprinus carpio L.)...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一种,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存在于水体和淤泥等环境中[1],能够感染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3]、锦鲤(Cyprinus carpio L.)[4]、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5]、鲱形白鲑(Coregonus clupeaformis)[6]、华鲮(Sinilabeo rendahl)[7]、框镜鲤(Cyprinus carpio)[8]等多种鱼类。其中,斑点叉尾感染维氏气单胞菌近几年才被发现,其发病率可达30%以上,病鱼死亡率在5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制约了斑点叉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维氏气单胞菌 四环素 强力霉素 耐药基因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GHRH基因3个SNPs位点及其单倍型组合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世勇 钟立强 +4 位作者 秦钦 王明华 潘建林 陈校辉 边文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6-893,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DNA混池测序法筛选GHR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使用SNa P... 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DNA混池测序法筛选GHR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使用SNa Pshot法将筛选到的SNPs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并对这些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在GHRH基因内含子区域共检测到4个SNPs位点,并成功地对3个位点进行了分型,3个位点间均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个SNPs位点在176尾斑点叉尾中形成了6种有效单倍型。关联分析表明SNP位点g.6301 G>A的AA基因型的体质量显著性地高于AG和GG型(P<0.05),比群体的平均体质量高14%。单倍型组合H1/H4和H1/H5个体的体质量和体长极显著性地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P<0.01),体质量比群体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0%和15%,体长比群体平均体长分别高7%和6%。研究为斑点叉尾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QTL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GHRH SNP SNAPSHOT 生长性状 单倍型分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肠套叠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彭亚 刘杰 +4 位作者 胡大胜 黄艳华 黄钧 梁静真 曾桂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2,共6页
从患典型肠套叠症的濒死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1株病原菌GX-1,经API 20NE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该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NCIMB 12065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8%。该菌株... 从患典型肠套叠症的濒死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1株病原菌GX-1,经API 20NE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该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NCIMB 12065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8%。该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鱼种和成鱼均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人工感染发病鱼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基本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GX-1对头孢拉定、先锋必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鱼回) ( ictalurus punctatus) 肠套叠症 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海豚链球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余晓丽 陈明 +4 位作者 李超 李莉萍 雷爱莹 钟穆妮 梁万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于2006-2007连续两年在广西横县、邕江及合浦等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中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为30%~100%。鱼的主要发病症状为:浮头、转圈、狂游,发病后期鱼的单边眼睛浑浊、... 于2006-2007连续两年在广西横县、邕江及合浦等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中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为30%~100%。鱼的主要发病症状为:浮头、转圈、狂游,发病后期鱼的单边眼睛浑浊、突出,且全身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作者先后从症状较为典型的斑点叉尾鱼心的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等部位取样,分离到7株代表性菌株(CMS003~CMS005、CMS009~CMS012)。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鲴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鲴的症状相同。采用常规形态、生理生化及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特异性PCR诊断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7株细菌均为海豚链球菌。目前,海豚链球菌已成为广西斑点叉尾鲴网箱养殖的高致病性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海豚链球菌 细菌鉴定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传染性套肠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1 位作者 黄小丽 陈德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3,F0003,共4页
关键词 斑点 传染性 肠炎 细菌性传染病 斑点 CHANNEL 防治 危害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柱状黄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礼辉 李宁求 +3 位作者 石存斌 潘厚军 付小哲 吴淑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124-7126,共3页
[目的]对从斑点叉尾鮰烂鳃病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学地位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感染确定其病原性,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滑行运动,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0.5)μm×(... [目的]对从斑点叉尾鮰烂鳃病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学地位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感染确定其病原性,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滑行运动,无鞭毛,菌体大小为(0.3~0.5)μm×(5~10)μm,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不能发酵和利用葡萄糖等多糖,不水解酪氨酸,不产生吲哚。所测16SrRNA基因序列经BLAST分析表明,与GeneBank上登录的柱状黄杆菌的16S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达98.2%。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菌株GHS061212与柱状黄杆菌(AY841899)聚为1个分支,且置信度较高,为71.0%。[结论]菌株GHS061212被鉴定为柱状黄杆菌,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斑点叉尾鮰烂鳃病病原为柱状黄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烂鳃病 柱状黄杆菌 生理生化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概述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林 孟彦 +1 位作者 罗晓松 曾令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分别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病毒病(CCVD)、肠道败血症(ESC)、柱形病(Columnaris)、“肠套叠”症(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symptom)的流行情况、病原体、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斑点鮰(ictalurus punctatus) 疱疹病毒病 肠道败血症 柱形病 “肠套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对斑点叉尾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1 位作者 吴志新 罗宇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3,共5页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对A.hydrophila的3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和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斑点叉尾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疫苗均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3种疫苗的受免鱼均产生了特异性凝集抗体,接种F-Ah灭活菌苗的试验鱼最高,接种OMP疫苗的试验鱼其次,而接种LPS疫苗的试验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最低;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LPS、OMP和F-Ah免疫接种的斑点叉尾;活菌攻毒的结果证明接种3种疫苗的受免斑点叉尾A.hydrophila的感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力(RPS),以OMP免疫接种后的斑点叉尾RPS最高,达到72.5%,接种LPS的斑点叉尾稍差,RPS为62.5%,而RPS最低的是接种F-Ah的免疫组,RPS只有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脂多糖 外膜蛋白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鱼回)鱼皮明胶的风味成分及其脱腥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丽娜 付湘晋 许时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98,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斑点叉尾(鱼回)鱼皮明胶的风味成分,比较了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3种脱腥剂对明胶的脱腥效果。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鱼皮明胶的风味成分主要是一些含有羰基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醛类和酮类;(鱼...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斑点叉尾(鱼回)鱼皮明胶的风味成分,比较了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3种脱腥剂对明胶的脱腥效果。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鱼皮明胶的风味成分主要是一些含有羰基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醛类和酮类;(鱼回)鱼皮明胶腥味最为相关的成分为正己醛、正庚醛、2,4-庚二烯醛、2,6-壬二烯醛。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都有一定的脱腥效果,其中活性炭脱腥效果最好。活性炭脱腥前醛、酮种类个数分别为13和6,脱腥后减少为5和4;活性炭脱腥前醛、酮含量为27.89%,脱腥后降至10.92%。尤其与腥味相关的正己醛、正庚醛、2,4-庚二烯醛、2,6-壬二烯醛等成分在脱腥后,均未被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鱼皮明胶 气质联用 风味物质 脱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钦 许志强 +3 位作者 边文冀 王明华 蔡永祥 葛家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经克隆测序获得了我国5个批次引进的40尾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研究控制区序列结构和群体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比对长度包括906个位点,共有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通过与GenBank中其它鱼类... 经克隆测序获得了我国5个批次引进的40尾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研究控制区序列结构和群体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比对长度包括906个位点,共有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通过与GenBank中其它鱼类的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结构分析,将斑点叉尾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并找到了一系列保守序列:包括终止相关序列TAS,中央保守区的CSB-F、CSB-E、CSB-D和保守序列区的CSB-1、CSB-2、CSB-3。样本总体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40尾个体含有25个单倍型,其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2051,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553。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01群体(2001年出生的群体,下类同)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0.92857),1997群体最低(0.78571)。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其中1999群体与2003群体及200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008),1997群体与200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03)。1999群体的内部遗传距离较大(0.007),1997群体的内部遗传距离最小(0.003)。5个群体的总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1075(P<0.001),其中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各地理群体内部(89.25%),存在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小(1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ictalurus punctatus)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鮰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黄峰 李惠 +2 位作者 刘军 张丽 周艳萍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0,共3页
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25%、50%、75%和100%的鱼粉,饲养平均体重为1.1g的斑点叉尾鮰42d后,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豆粕替代25%、50%、75%鱼粉组斑点叉尾鮰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稍高(... 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25%、50%、75%和100%的鱼粉,饲养平均体重为1.1g的斑点叉尾鮰42d后,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豆粕替代25%、50%、75%鱼粉组斑点叉尾鮰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稍高(P>0.0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替代100%的鱼粉时,这些指标与对照组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斑点叉尾鮰胃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而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各试验组鱼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替代50%鱼粉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鱼粉 斑点 生长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3
17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6 位作者 刘加波 谢丽基 庞耀珊 谢志勤 董建宝 黄伟德 刘远新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 在广西2处网箱和2处池塘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4株呈β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通过PCR检测、PCR产物核苷酸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进一步确定3株为钻鱼爱德华氏菌、1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这4株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生爱德华氏菌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株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钻鱼爱德华氏菌 迟钝爱德华氏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对3种致病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惠芳 汪成竹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对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斑点叉尾鮰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灭活菌苗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受免鱼产生了对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凝集抗体和交叉凝集抗体,与未接种菌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活菌攻毒的结果也证明了受免斑点叉尾鮰对C.columnaris,A.hydrophila和E.ictaluri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嗜纤维菌 嗜水气单胞菌 爱德华菌 斑点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素影响斑点叉尾鲴养殖效益
19
作者 王硕文 《海洋与渔业》 2011年第10期53-53,共1页
笔者对河源市斑点叉尾鲴的养殖情况进行实践调查时发现,疾病、水质突变、操作不当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对些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 斑点 养殖效益 水质突变 经济效益 操作不当 河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鲴营养性疾病防治
20
作者 正月 《海洋与渔业》 2015年第12期76-76,共1页
斑点叉尾鲴在高密度养殖中容易发生病害,特别是管理和投喂不当,在生长速度较快时,常常可见到养殖斑点叉尾鲴,出现个体肥大,体型粗短,肚大体圆,
关键词 斑点 疾病防治 营养性 高密度养殖 生长速度 病害 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