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乳白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斑点印迹定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龙彩云 郑义成 +2 位作者 程芬芬 杨安树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以α-乳白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α-乳白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并通过工艺优化,将单抗与量子点高效偶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斑点印迹技术定性检测乳制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的方法。结果表... 以α-乳白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α-乳白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并通过工艺优化,将单抗与量子点高效偶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斑点印迹技术定性检测乳制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好,与牛奶中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当量子点、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单抗摩尔比为1∶10∶6∶4时,量子点与单抗有较好的偶联效果;以量子点标记单抗建立的斑点印迹方法可直观、快速的定性分析乳制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乳白蛋白 单克隆抗体 量子点 斑点印迹 定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靖亚 张建 +3 位作者 赵勇 陶妍 陆小凡 晁若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13-416,共4页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棋盘方法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并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别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最佳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3200;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阳性,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属呈阴性。结论: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可以特异性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肉眼判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直接溶血毒素 Western斑点印迹 致病性副溶血弧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斑点印迹法检测人食管癌DNA聚合酶β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戈 张婷 +3 位作者 赵勤 赵继敏 吴景兰 董子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食管癌组织DNA聚合酶 β(polβ)RNA水平的表达。 方法 :提取 5 1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组织 ,包括 :17例癌灶组织 ,17例癌旁组织 ,17例“正常”组织细胞总RNA ,以生物素标记的polβcDNA探针进行RNA斑点印迹。结果 :DNApol... 目的 :探讨人食管癌组织DNA聚合酶 β(polβ)RNA水平的表达。 方法 :提取 5 1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组织 ,包括 :17例癌灶组织 ,17例癌旁组织 ,17例“正常”组织细胞总RNA ,以生物素标记的polβcDNA探针进行RNA斑点印迹。结果 :DNApolβRNA水平的表达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 ,癌旁组织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癌组织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结论 :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DNApolβ基因RNA水平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提示DNApolβ的过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 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斑点印迹 食管癌 DNA聚合酶Β 基因表达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斑点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快速鉴定牛分枝杆菌
4
作者 G.M.Veerman 李凯年 《动物检疫》 1991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鉴定牛分枝杆菌的免疫检测技术,用牛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以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只需4小时就可与其它分枝杆菌进行区别,而用常规试验则需3周。
关键词 斑点印迹免疫 分枝杆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士坤 陈克河 任庆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6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分为两组:①加槲皮素组(Q组);②不加药物对照组(C组)。同时培养48h,收集各组细胞制备成细胞硝酸纤维素膜(NCM)标本及提取RNA制备RNA硝酸纤维素膜标本。分...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将培养的Eca-109细胞分为两组:①加槲皮素组(Q组);②不加药物对照组(C组)。同时培养48h,收集各组细胞制备成细胞硝酸纤维素膜(NCM)标本及提取RNA制备RNA硝酸纤维素膜标本。分别对细胞硝酸纤维素膜(NCM)标本进行PCNA,VEGF的免疫斑点印迹阵列;对RNA硝酸纤维素膜标本EGFR,c-myc及wtp53的RNA斑点印迹阵列。印迹阵列皆用岛津薄层色谱扫描仪(TLC)进行波长523nm的扫描数值比较。结果①免疫斑点印迹显示:Q组的PCNA-IR,VEGF-IR的TLC扫描数值分别比C组低5.5倍,3.5倍;②RNA斑点印迹阵列显示,与C组相比:Q组的EGFR,c-myc的RNA斑点TLC扫描数值分别下调了7倍,2.2倍。而wtp53的RNA斑点TLC扫描数值则上调了2.2倍。结论槲皮素可下调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生物学指标的PCNA,EGFR,VEGF,c-myc等的表达,上调抑癌基因wtp53的表达,表明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109细胞 槲皮素 免疫斑点印迹阵列 RNA斑点印迹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邓新国 郭希让 +2 位作者 吴景兰 庞广仁 田小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为探讨 8 Br cAM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之HXO Rb44细胞系的生长作用机理 ,我们观察了 8 Br cAMP对该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体外效应。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XO Rb44细胞系等分为两组 ,一组为加 2× 10 5mol/L 8 Br cAMP... 目的 :为探讨 8 Br cAM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之HXO Rb44细胞系的生长作用机理 ,我们观察了 8 Br cAMP对该细胞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体外效应。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XO Rb44细胞系等分为两组 ,一组为加 2× 10 5mol/L 8 Br cAMP的实验组 (EG) ,另一组为不加 8 Br cAMP的对照组 (CG)。将两组的细胞悬液滴于硝酸纤维素膜 (NCM) ,应用完整细胞RNA斑点印迹和蛋白质斑点印迹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c fos ,N mycp2 1ras ,野生型 (w)p5 3 ,突变型 (m)p5 3 ,Rb ,p16的mRNA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wp5 3 ,Rb ,p16及p2 1waf1的mRNA信号为EG >CG(P <0 0 5~ 0 0 1) ;c fos ,N myc ,p2 1ras的mRNA信号和PCNA IR则为EG <CG(P <0 0 5~ 0 0 1)。结论 :8 Br cAMP可上调wp5 3 ,Rb ,p16及p2 1waf1抑癌基因的表达 ,而下调c fos ,N myc ,H ras癌基因的表达 ,发挥抑制HXO Rb44细胞生长的作用 ,这提示 8 Br cAMP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癌基因 抗癌基因 斑点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