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成矿岩体的高氧逸度特征及区内斑岩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差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凯旋 梁华英 +2 位作者 黄文婷 张健 陈喜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 滇西北铜厂沟夕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矿化和岩体紧密共生,主要为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化。分析了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Ce^(4+)/Ce^(3+)、Eu_N/Eu_N~*比值、岩体氧化物共生组合及岩体Sr-Nd同位素组成。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具高的Ce^(4+)/Ce^(3+)比值(250~1415)和高的Eu_N/Eu_N~*比值(0.61~0.75),与智利北部以及中国的玉龙、德兴斑岩型矿床的基本一致,显示高氧化性特征;岩体发育赤铁矿-磁铁矿组合及据锆石微量元素组成计算岩浆lgfO_2值在-2.8~-20.0之间,也表明岩浆具高氧化特征,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岩浆中氧化硫主要通过与岩浆中的Fe^(2+)反应,形成磁铁矿,使氧化硫还原,为硫化物沉淀析出提供还原硫。岩体全岩初始(^(87)Sr/^(86)Sr)_i比值在0.706881~0.706970之间,ε_(Nd)(t)值在-5.0~-5.5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范围在1297~1337 Ma之间,表明其主要为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混有少量幔源组分。滇西北地区发育斑岩Cu-Mo(Mo-Cu)、Cu-Au-Mo及Cu-Au矿床,不同元素组合斑岩矿床成矿岩体岩浆都具高氧化特征,但矿床成矿元素从Cu-Mo→Cu-Au-Mo→Cu-Au,矿化岩体的(^(87)Sr/^(86)Sr)i范围从0.7076~0.7101逐渐减少到0.7053~0.7059,ε_(Nd)(t)值范围从-5.9~-6.1逐渐增加到-2.2~-3.8,显示幔源物质增加或地壳物质减少。这表明区内斑岩-夕卡岩型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受源区控制,斑岩铜金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幔源物质,斑岩铜钼矿床岩浆源区含较多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沟斑岩矿床 锆石微量元素 高氧化岩浆 斑岩源区与矿床元素组合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阳-柞水矿集区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找矿方法组合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瑞廷 王向阳 +5 位作者 任涛 李剑斌 孟德明 代军治 王涛 张三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60,共16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 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显著,以发育新元古代、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三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宽岩-矽卡岩型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为特征。这些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完全不同。其中预查选区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采用以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结合1:100000航磁解译或1:50000高精度磁测,地质地球化学剖面与激电/磁法剖面相互验证,以快速圈定靶区或矿化带;普查评价阶段在1:10000~1:2000地质填图、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基础上,通过1:10000或1:5000土壤正规网测量、高精度磁测或激电扫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地物化综合剖面等方法综合确定含矿地段,依据工程验证控制进一步有效追索、圈连矿(化)体。通过这些找矿方法组合,目前已在山阳-柞水矿集区内发现池沟铜钼矿床、冷水沟铜矿床和白沙淘金矿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铜-钼-金-铁多金属矿床 找矿方法组合 山阳-柞水矿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斑岩型矿床成矿差异性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龙龙 唐利 +6 位作者 沈彦谋 郭旭飞 赵风芸 盛渊明 曾涛 王汉辉 陈雅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89,共23页
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是秦岭造山带内152~140 Ma后碰撞造山环境下形成的两个典型斑岩型矿集区,其成矿差异显著,但控制因素尚不清楚。笔者收集两个矿集区的全岩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锆石和磷灰石成分,从岩浆源区... 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是秦岭造山带内152~140 Ma后碰撞造山环境下形成的两个典型斑岩型矿集区,其成矿差异显著,但控制因素尚不清楚。笔者收集两个矿集区的全岩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锆石和磷灰石成分,从岩浆源区、岩浆水含量、氧逸度、挥发分和S含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成矿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柞水−山阳矿集区Cu-Mo矿的εHf(t)和εNd(t)值为−5~2和−6.6~−1.5,(^(87)Sr/^(86)Sr)_(i)值接近于上地幔(平均为0.7051),指示岩浆源区为增厚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与幔源岩浆的混合。栾川矿集区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和εNd(t)值(平均值为−18.38和−14.63)以及较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富Mo-W斑岩来源于古老的太华群基底和扬子板块俯冲陆壳沉积物部分熔融。柞水−山阳矿集区和栾川矿集区成矿斑岩具有高Sr低Y,全岩Eu/Eu*>0.6,锆石饱和温度较低(<750℃),锆石EuN/Eu_(N)^(*)>0.3,锆石Ce_(N)/Ce_(N)^(*)>100,Ce/Nd>10,全岩V/Sc>5,氧化还原状态>FMQ+3等,指示其成矿岩浆均具有高水含量和高氧逸度特征。此外,柞水−山阳矿集区斑岩Cu-Mo体系更富集Cl,而栾川矿集区斑岩Mo-W体系更富集F,二者的S含量相近。以上表明岩浆源区的不同是造成二者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Cl和F作为Cu和Mo在岩浆热液中迁移的主要配体,是造成两个矿集区成矿差异的另一关键因素;富水、高S和高氧逸度岩浆是两个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造成矿化差异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岩浆 水含量和氧逸度 挥发分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早—中泥盆世东西部火山岩源区及矿床物质来源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伟 刘秀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24,共12页
阿尔泰南缘发育大量火山岩及硫化物-Fe多金属矿床。从东向西,成矿元素组合依次为Pb-Zn、Fe-Pb-Zn和Cu-Zn。本文对阿尔泰南缘东部的萨吾斯矿床的火成岩做了主微量元素、Sr-Nd和锆石Hf-O同位素及闪锌矿的Pb同位素组成测定。对比了阿尔泰... 阿尔泰南缘发育大量火山岩及硫化物-Fe多金属矿床。从东向西,成矿元素组合依次为Pb-Zn、Fe-Pb-Zn和Cu-Zn。本文对阿尔泰南缘东部的萨吾斯矿床的火成岩做了主微量元素、Sr-Nd和锆石Hf-O同位素及闪锌矿的Pb同位素组成测定。对比了阿尔泰南缘东部、中部和西部5个铁-硫化物矿床的Pb和Sr-Nd同位素。康布铁堡组流纹岩来自于多旋回风化-剥蚀-搬运-再沉积碎屑物质的重熔,富集Zn,表现出碎屑物质的微量元素特征,导致萨吾斯和可可塔勒Pb-Zn矿床的高207Pb/204Pb、208Pb/204Pb及低206Pb/204Pb、εNd(t)。康布铁堡组下亚组中基性火山喷发为蒙库Fe矿的初始富集奠定了基础。中部的克兰盆地形成于洋陆过渡弧或属弧间盆地,康布铁堡组中下段中基性火山岩和上段流纹岩分别为Fe和Zn的富集奠定了基础,碳酸盐岩则造成了Pb的富集,从而形成铁木尔特Fe-Pb-Zn矿床。铁木尔特和蒙库矿床的206Pb/204Pb比值最高且变化大,反映了大洋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在西部,阿舍勒组富镁英安岩来自流体交代的地幔楔,导致了阿舍勒矿床Cu的富集,赋矿岩石的εNd(t)值高,(87Sr/86Sr)i和矿石Pb同位素比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吾斯 阿尔泰南缘 早—中泥盆世 岩浆 成矿物质来 成矿元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希勒库都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5
作者 龙灵利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玉往 王莉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85-586,共2页
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希勒库都克矿床是一个以钼为主的斑岩型铜钼矿,其规模已达中型,目前该矿区共探获钼矿(122b+332+333)资源矿石量2 601.83万吨,钼金属量22 759吨。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位于东准噶尔北部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介于NWW... 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境内的希勒库都克矿床是一个以钼为主的斑岩型铜钼矿,其规模已达中型,目前该矿区共探获钼矿(122b+332+333)资源矿石量2 601.83万吨,钼金属量22 759吨。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位于东准噶尔北部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介于NWW向额尔齐斯断裂和乌伦古断裂之间。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矿区北部有大面积的花岗闪长岩出露,侵入到南明水组地层中(岩体中发育暗色微粒包体);西南部出露较大面积的花岗闪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勒库都克 矿床 石英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地层 矿藏 酸性岩 硫同位素 明水组 岩浆水 含矿斑岩 安山玢岩 花岗斑岩 地幔 黄铁矿 铁矿物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湘西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状态与高产热率HHPRM型地幔源区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2 位作者 苏文超 漆亮 蒋国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岩石圈热结构和热状态的研究对于大陆裂解、变质作用及活化构造形成机制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综合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黔东—湘西一带的晚元古代地层为例,研究了扬子地... 岩石圈热结构和热状态的研究对于大陆裂解、变质作用及活化构造形成机制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综合分析,以贵州省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黔东—湘西一带的晚元古代地层为例,研究了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状态。提出高放射性元素产热率的HHPRM型地幔源区,进一步讨论HHPRM型地幔源区形成与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机制。认为古富集地幔(HHPRM型地幔源区)是镇远一带的早古生代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的岩浆源区,镇远地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浆源区深度(H)在208~244km,形成温度在1547~1403℃间,该温度和深度范围属软流层,具有形成金刚石矿床的地质条件。建议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区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群中应进一步开展金刚石矿床研究与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岩石圈热状态 放射性元素高产热率 HHPRM型地幔 金刚石矿床 扬子地块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Cu-Mo-Au多金属矿床找矿思考
7
作者 郭晓东 王梁 王晓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42-343,共2页
马厂箐是"三江"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Cu-Mo-Au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马厂箐Cu-Mo矿和金厂箐Au矿是矿集区内两个重要的矿床。研究表明,马厂箐Cu-Mo矿和金厂箐Au矿是同一个斑岩岩浆系统成矿作用的... 马厂箐是"三江"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Cu-Mo-Au多金属矿化集中区,马厂箐Cu-Mo矿和金厂箐Au矿是矿集区内两个重要的矿床。研究表明,马厂箐Cu-Mo矿和金厂箐Au矿是同一个斑岩岩浆系统成矿作用的产物,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提供了成矿的物质、流体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厂箐 斑岩矿床 富碱侵入岩 岩体 成矿作用 花岗岩 铜矿化 找矿 矿化集中 元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区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子腾 王康乐 +3 位作者 王峰 孔磊 田景春 付勋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96,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特征对天然气勘探尤为重要。通过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组分、重矿物组合以及石英阴极发光等研究,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受到北部、西南部、南部物源控制,各个方位物源在研究区中部吴忠—马家滩地区汇合。通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特征对天然气勘探尤为重要。通过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组分、重矿物组合以及石英阴极发光等研究,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受到北部、西南部、南部物源控制,各个方位物源在研究区中部吴忠—马家滩地区汇合。通过砂岩轻、重矿物组合和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以及泥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等分析,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源岩以大陆上地壳岩石为主。研究区北部砂岩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阿拉善古陆浅变质岩相似,具有亲缘性;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物源区为稳定陆块区和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祁连—北秦岭造山带中浅变质岩相似。综上所述,研究区北部母岩主要为阿拉善古陆的浅变质岩夹少许火山岩,西南部及南部母岩主要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中浅变质岩,其次为碳酸盐岩和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虎沟组 母岩 轻、重矿物组合 Dickinson三角图解 稀土元素 天然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乐红大型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冻 韩润生 +1 位作者 王加昇 任涛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8-595,共8页
乐红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中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中段典型矿化-蚀变样品中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及闪锌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灰黑色白云岩、脉状-团块状白云石、... 乐红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中的典型代表。通过不同中段典型矿化-蚀变样品中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及闪锌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灰黑色白云岩、脉状-团块状白云石、斑团状-脉状重晶石、脉状方解石和各世代闪锌矿的∑REE均较低,均值分别为6.44×10-6、5.62×10-6、4.66×10-6和8.88×10-6,S1:1.12×10-6,S2:0.35×10-6,S3:2.75×10-6;δEu分别为0.72、0.80、68.27和0.65,S1:2.08,S2:3.78,S3:0.75;稀土配分模式为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型。白云石、方解石和闪锌矿在REE配分模式、Eu和Ce异常及La/Ho-Y/Ho图解上的分布等均与未蚀变白云岩接近,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地层中的循环水;而早阶段重晶石稀土元素特征差别明显,可能与早期深部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多源性,可能为源自于深部流体沿构造带运移至有利部位与碳酸盐岩地层中循环水发生混合。Eu、Ce异常特征表明,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高温、氧化→成矿期中高温、弱还原→晚期中低温、还原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物 乐红铅锌矿床 滇东北矿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碱斑岩成因与Cu—Mo—Au矿床成矿作用——以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航 王蝶 +2 位作者 吴鹏 王峰 陈福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9-1693,共25页
富碱斑岩因其产出构造环境独特、岩石类型特殊,并常与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等在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岩浆性质和岩浆源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富碱岩... 富碱斑岩因其产出构造环境独特、岩石类型特殊,并常与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等在回顾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岩浆性质和岩浆源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富碱岩浆成矿作用及成岩成矿机制。系统的矿床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①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内成岩成矿作用集中于43~32 Ma,成矿富碱斑岩系始新世—渐新世I型钾玄质花岗斑岩,是印—亚大陆后碰撞背景下大陆内部大型走滑和伸展等动力过程诱导的岩浆活动产物,金沙江和哀牢山—红河断裂的差异走滑运动可能控制了成矿带差异性成岩成矿事件;②成矿带北段以Cu—Mo为主的成矿富碱斑岩源自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且源区有富集地幔和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而南段以Cu—Au或Cu(—Mo—Au)为主的成矿富碱斑岩源自具有不同程度富集地幔物质加入的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③带内以Cu为主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中成矿富碱斑岩的氧逸度(ΔFMQ)与矿床规模具有正相关性。除受氧逸度控制外,源区高K2O含量有利于斑岩—矽卡岩型Au矿床的形成。该研究对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乃至同类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岩石成因 Cu—Mo—Au矿床 岩浆性质 岩浆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ukaru Peki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型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单思齐 谢桂青 +2 位作者 刘文元 郑佳浩 邢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5-1109,共25页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1.37 g/t;下部矿带资源量铜1428万吨@0.83%,金295吨@0.17 g/t),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安山岩中。目前关于该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钻孔编录信息,利用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典型剖面钻孔中的岩矿石样品开展研究,厘定了?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金属硫化物分带特征。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部斑岩铜金矿体、中部斑岩-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和上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体。矿区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明显,其中斑岩铜金矿体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白云母带和石英-白云母带,绿泥石-白云母带中的白云母SWIRAl-OH 2200nm吸收峰波长高于石英-白云母带;斑岩向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发育硬水铝石-叶蜡石带;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体发育高级泥化蚀变,由内向外可划分为石英-明矾石带、地开石-高岭石带和蒙脱石带。?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斑岩铜金矿体由下至上表现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赤铁矿);过渡铜金矿体主要为:砷黝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组合;高硫铜金矿体为硫砷铜矿+铜蓝组合。总体上,矿床下部为Cu-Fe-S体系,中部贯穿Cu-As-Sb-S体系,向上转变为Cu-S体系。硫化物组合从深部早阶段的高温低硫化态转为中浅部晚阶段的低温高硫化态。结合化探分析资料,建立热液蚀变和硫化物分带模型,推测?ukaru Peki铜金矿床北西部存在很大的找矿潜力。?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紫金山金铜矿床深边部增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晚白垩世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ukaru Peki铜金矿床 热液蚀变 硫化物组合 Timok矿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瑞矿集区晚中生代成矿构造背景研究:来自煌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照耀 蒋少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38-,共1页
<正>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金属资源以铜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等(翟裕生等,1992;蒋少涌等,2008)。前人对九瑞地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质岩体(1... <正>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七大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金属资源以铜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等(翟裕生等,1992;蒋少涌等,2008)。前人对九瑞地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质岩体(138~148 Ma)进行大量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指示其具有埃达克质的特征,可能是拆沉的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埃达克质岩浆熔体与地幔橄榄岩进行了强烈的相互作用,造成地幔中亲铜元素如Cu、Au进入熔体中,从而提供了成矿金属来源(蒋少涌等,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 晚中生代 矿床成因类型 橄榄岩 亲铜元素 斑岩 花岗质 成矿构造 成矿带 部分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主要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特征初探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立强 王勇 +6 位作者 旦真王修 李宝龙 李壮 李申 范源 李威 龚福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5-626,共12页
文章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主要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类型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成矿事件形成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6期成矿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晚期和中新世。... 文章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主要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类型进行了总结;对主要成矿事件形成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6期成矿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晚期和中新世。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对比研究,明确了成矿岩体特征之差异。通过对班—怒成矿带西段主要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和辉钼矿Re含量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幔源物质参与成矿强度大,形成铜金矿。最后,文章对区域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可望取得找矿新进展的矿床类型和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型矿床 岩浆岩特征 成岩成矿物质 矿化元素组合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洋内俯冲与成矿:来自苏云河钼矿区Ⅰ~#含矿花岗岩体的证据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猛 王居里 +1 位作者 王建其 刘存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地区发育有斑岩型(铜-)钨钼共生矿床,通过对矿区内I^#含矿岩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h年代学研究,探讨岩浆起源、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结果表明:(1)岩体高SiO2、A12O3,中等富碱且相对富钠,A... 新疆西准噶尔苏云河地区发育有斑岩型(铜-)钨钼共生矿床,通过对矿区内I^#含矿岩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h年代学研究,探讨岩浆起源、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意义。结果表明:(1)岩体高SiO2、A12O3,中等富碱且相对富钠,A/CNK=1.08-1.28,б=1.52-1.81,属钙碱性(强)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含量较低(∑REE=33.77×10^-6~92.91×10^-6),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中等且富集轻稀土((La/Vb)N=5.13-9.69),具弱Eu负异常(бEu=0.62-0.92);相对富集Rb、Th、u、K等LILE和LREE,亏损Ba、Sr、P、Ti、Nb、Ta和HREE等;(2)锆石LA-ICP-MSU.Pb定年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308.8±4.1Ma,岩体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3)岩体具有正的8Nd值(PNd=3.64~6.33)、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Isr=0.704009~0.705313)和较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2DM=0.52-0.70Ga),形成于晚石炭世洋内俯冲背景下、有俯冲流体及少量洋盆陆源碎屑沉积物参与的晚元古代玄武质洋壳的部分熔融;(4)苏云河地区晚石炭世浅成岩浆侵入活动同时是一期重要的斑岩型(铜-)钨钼成矿事件,I^#岩体深部及巴尔鲁克断裂以西石嶷纪中酸性岩体的含矿性值得做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性质 洋内弧 斑岩矿床 西准噶尔苏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立强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陈伟 林鑫 康浩然 罗茂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79,共17页
文章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对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了5期钼成矿事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斑岩—矽卡岩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 文章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对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了5期钼成矿事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斑岩—矽卡岩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浆岩主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比了独立钼矿、钼(铜)矿、铜(钼)矿和钼多金属矿成矿岩体特征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南冈底斯南缘至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不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空间分带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冈底斯东段钼多金属矿床产出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形成时代,文章最后对主要钼成矿事件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成矿事件 岩浆岩特征 成岩-成矿物质 矿化元素组合 动力学背景 冈底斯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铜金矿区成矿潜力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向 丁帅 +4 位作者 王艺云 王勤 宋扬 杨超 张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05-1006,共2页
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改则县境内,地处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的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目前矿集区内已控制铜资源量超过1600万吨,相继发现有... 多龙矿集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的改则县境内,地处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近年来,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的资源评价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目前矿集区内已控制铜资源量超过1600万吨,相继发现有多不杂、波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和外围的拿若铜金矿(大型)、拿顿铜金矿、色拉铜金矿、地保那木岗铜矿等多个矿床(点),特别是铁格隆南(荣那)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的发现和突破(唐菊兴等,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潜力 波龙 多不杂 多龙矿集 铜金矿床 成矿指示元素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闪长斑岩 矿床形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拉通克与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俊峰 宫磊 +2 位作者 樊立飞 王勇 赵斌斌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96,共12页
对喀拉通克和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主、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构造环境和岩石系列对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喀拉通克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 对喀拉通克和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主、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构造环境和岩石系列对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喀拉通克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大陆地壳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Sr、Nd同位素值指示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金川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和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地壳物质混染或者源区洋壳俯冲物质的残留;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Sr、Nd同位素值指示岩浆源于富集地幔。运用三维地质建模的手段,对矿床的岩浆通道和深部边部成矿潜力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后期的找矿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浆 地壳混染 微量元素 岩石系列 三维地质建模 喀拉通克 金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卢氏八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床黄铁矿成分研究
18
作者 周栋 包志伟 +1 位作者 姚军明 赵太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52-552,共1页
东秦岭地区不仅是我国世界级钼矿的聚集区也是一个重要的金矿和多金属矿聚集区(Mao et al.,2011)。这些矿床主要形成在235~110Ma,且在过去的十年间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Stein et al.,1997;Mao et al.,2002,2011;李永峰等,2005;叶... 东秦岭地区不仅是我国世界级钼矿的聚集区也是一个重要的金矿和多金属矿聚集区(Mao et al.,2011)。这些矿床主要形成在235~110Ma,且在过去的十年间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大量研究(Stein et al.,1997;Mao et al.,2002,2011;李永峰等,2005;叶会寿等,2006;Zhang et al.,2007,2011;Chen et al.,2008,2009;Zhu et al.,2009;Xu et al.,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东秦岭 钼矿 李永峰 岩浆 卢氏 金属矿 矽卡岩型 亲铜元素 控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铁-超镁铁质岩PGE的成矿研究——以新疆北部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玉往 王京彬 +1 位作者 王莉娟 龙灵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新疆北部 超镁铁质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 北疆地 铂族元素 超镁铁岩 原始岩浆 钒钛磁铁矿矿床 成矿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