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机制探讨:流体演化及构造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燕 刘建明 曾庆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9-193,共15页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是世界钼资源最主要的来源,提供的钼金属量相当。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在流体来源-演化以及铜和钼的相关性上较为相似,而在铜/钼比值、品位、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斑岩铜(钼)矿... 斑岩型铜(钼)矿床和斑岩型钼(铜)矿床是世界钼资源最主要的来源,提供的钼金属量相当。对比发现,两类矿床在流体来源-演化以及铜和钼的相关性上较为相似,而在铜/钼比值、品位、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斑岩铜(钼)矿初始出溶流体中的Cl-/F-值、硫的总量、SO2/H2S以及H+/K+比斑岩钼(铜)矿高。流体演化过程中有两方面因素可能影响最终沉淀的铜和钼比值:(1)铜和钼在流体中的性质差异,如铜以氯或硫络合物形式运移,沉淀受温度影响比较显著,钼以羟基或氯络合物形式存在,沉淀受压力控制比较明显;(2)流体自身氧逸度、pH、硫逸度的变化以及演化路径的改变。然而,和初始流体性质的差异相比,流体演化过程对最终形成矿床类型的影响是有限的,决定矿床形成斑岩铜(钼)矿化还是钼(铜)矿化的因素可能在流体出溶之前的岩浆起源-演化阶段就存在。斑岩铜(钼)矿常分布在偏挤压的陆缘弧和大陆碰撞造山带环境,基底多为新生或加厚的陆壳,斑岩钼(铜)矿多出现在偏伸展的陆内裂谷、弧后及造山后伸展环境,基底可以为老陆壳或新生的陆壳;上述特征反映物源区或岩浆的起源和演化方式不同可能是制约形成斑岩铜(钼)矿还是钼(铜)矿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斑岩() 构造背景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潜力
2
作者 刘伟栋 张保涛 +9 位作者 蓝信杰 胡兆国 燕军利 李秀章 韩成 黄震 王禹杰 张其凯 卢文姬 王俊君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29,共15页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联系,揭示了香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演化特征,提出了深部铜钼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结果显示:I号矿体与下部新发现斑岩型M号矿体在空间上平行分布。I号和M号铜矿体的岩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7.260~17.734,207Pb/204Pb为15.501~15.554,^(208)Pb/^(204)Pb为37.988~38.289。I号和M号铜矿体内黄铁矿δ34S为1.6‰~2.9‰。I号和M号矿体内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上部的I号矿体含黄铁矿石英脉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93.8~371.5℃,盐度(wt%Na Cleqv)范围6.74%~16.80%。下部的M号矿体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石英脉和单颗粒石英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38.8~348.7℃,盐度范围1.74%~18.22%,同时盐度和温度向深部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征,铜钼等多金属主体来自岩浆演化,深部具有向斑岩型矿化演化的趋势;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流体演化介于斑岩阶段和矽卡岩阶段之间,最高流体包裹体温度低于斑岩钼矿主成矿温度,指示深部仍具有很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 铅锌()多金属 潜力 硫铅同位素 包裹 香夼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勒根斑岩型钼(铜)矿化区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3
作者 聂凤军 屈文俊 +2 位作者 刘妍 杜安道 江思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8-646,共9页
为了查明额勒根矿化区斑岩型钼(铜)矿化发生的时间,对主要矿化体内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_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32.0±9.0)Ma(2σ),其MSWD值为0.29。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分布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中... 为了查明额勒根矿化区斑岩型钼(铜)矿化发生的时间,对主要矿化体内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_锇同位素分析,所获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32.0±9.0)Ma(2σ),其MSWD值为0.29。鉴于辉钼矿呈浸染状分布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并且与黄铜矿和黄铁矿呈共生结构关系,推测额勒根地区斑岩型钼(铜)矿化体、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石炭世中期,均是海西中期构造_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铼-锇同位素年龄 斑岩() 额勒根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Ⅰ号矿体的蚀变与矿化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郎兴海 唐菊兴 +3 位作者 李志军 黄勇 陈渊 张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 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是目前该带上发现的唯一一个与新特提斯洋壳早期俯冲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区,由Ⅰ、Ⅱ、Ⅲ号铜金矿体组成。雄村Ⅰ号铜金矿体具有规模大、蚀变强烈、富金银而贫钼的特点,其蚀变-矿化系统受中-晚侏罗世侵入于雄村组凝灰岩中的多个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岩枝的控制,矿体即赋存于玢岩岩枝及其接触带附近的凝灰岩中。通过对雄村Ⅰ号铜金矿体蚀变和矿化特征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Ⅰ号铜金矿体的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为早、晚2期,早期蚀变经历了弱的钾硅酸盐化阶段和强烈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阶段,晚期蚀变经历了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和青磐岩化阶段,晚期蚀变叠加于早期蚀变之上。由斑岩体中心向外,蚀变分带依次可划分为强硅化带→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赋矿蚀变带为强硅化带和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②Ⅰ号铜金矿体的矿化主要呈浸染状、脉状或网脉状。由斑岩体中心向外,矿化分带依次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主要含矿脉的分布依次为石英-硫化物脉→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黄铁矿脉→多金属硫化物脉,主要赋矿脉为石英-硫化物脉和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硫化物脉。③Ⅰ号铜金矿体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和强烈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暗示成矿流体具有较低的K+/H+值。在斑岩蚀变系统形成早期,矿床经历了高温阶段,形成弱的钾硅酸盐化蚀变,之后,斑岩蚀变系统迅速降温,形成大规模的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蚀变,斑岩蚀变系统的早期迅速降温可能是由于岩体的上侵导致表层岩石引张而产生断裂破碎,使得大气降水能快速的进入斑岩蚀变系统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雄村 斑岩 蚀变 红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铅锌矿床斑岩-矽卡岩两种矿化类型关系及矿床富Mo特征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燕 杨竹森 +1 位作者 刘英超 裴英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56-258,共3页
邦铺Mo-Cu-Pb-Zn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北侧(图1a),是一个以富Mo(-0.089wt%)、贫Cu(-0.32wt%)、共生Pb-Zn为特征的大型矿床,由斑岩型Mo-Cu热液成矿作用和矽卡岩型Pb-Zn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组成。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 矽卡岩 铅锌 特征 热液成作用 MO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山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蕊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02-502,共1页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期后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的机制是进一步探讨矿化富集规律及指导找矿的重要依据(Wang et al.,2004,2006;Hou et al.,2011)。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成矿流体的...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期后流体活动关系密切,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的机制是进一步探讨矿化富集规律及指导找矿的重要依据(Wang et al.,2004,2006;Hou et al.,2011)。流体包裹体是保存在矿物中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矿床不同蚀变带内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中所含流体包裹体代表了成矿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特征 矽卡岩 斑岩 斑岩 活动 富集 山口 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王坟夕卡岩铜矿区发现斑岩型铜金(钼)矿化 被引量:6
7
作者 任耀武 曹倩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28-30,共3页
<正> 寿王坟夕卡岩型铜(铁)矿床是50年代投入生产的老矿山。最近华北地勘局514队在寿王坟杂岩体内发现了具一定品位和规模的铜、金(钼)矿化。赋矿岩石为浅成相正长岩—正长斑岩(δπ_5~2)。
关键词 矽卡岩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木斑岩铜钼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绮玲 曲晓明 +2 位作者 徐文艺 侯增谦 陈伟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南木斑岩铜钼矿床是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斑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可以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三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315~526℃,盐度变化大,含石盐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w(... 南木斑岩铜钼矿床是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斑岩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可以分为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三类,它们的均一温度为315~526℃,盐度变化大,含石盐子矿物包裹体的盐度w(NaCl_(eq))33.1%~52.98%。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黄铜矿等子矿物相存在于高盐度包裹体中,部分液相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含有一定量的CO_2。含子矿物包裹体与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成矿流体是富含成矿金属元素的高盐度、高温岩浆流体,岩浆热液提供了主要金属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包裹 岩浆流 南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鸭子沟斑岩型铜(钼)矿区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5
9
作者 何书跃 李东生 +2 位作者 李良林 祁兰英 何寿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2,共7页
首次对鸭子沟铜(钼)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213.8~231.0Ma之间,11件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文章在分析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鸭子沟铜(钼)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 首次对鸭子沟铜(钼)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213.8~231.0Ma之间,11件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224.7±3.4Ma(n=11,MSWD=2.7)。文章在分析祁漫塔格-都兰成矿带鸭子沟铜(钼)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该成果不仅说明鸭子沟铜(钼)矿化作用发生于晚印支期,而且在区域成找矿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揭示了东昆仑地区晚印支-燕山期后碰撞阶段斑岩型Cu、Mo成找矿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RE-OS年龄 鸭子沟 祁漫塔格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蚀变带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及其定量计算 被引量:17
10
作者 艾金彪 马生明 +4 位作者 朱立新 席明杰 樊连杰 胡兆鑫 张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2-1274,共13页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到青磐岩化带,均为带入的常量元素有K2O、CaO、SiO2、H2O+,而Na2O明显带出,说明矿化与去钠化、钾长石化等蚀变密切相关。在粉砂岩中,蚀变岩明显带出的有Na2O、CaO、MgO、Fe2O3、H2O+等,而且黄铁辉钼矿化粉砂岩在常量元素的迁移程度远比青磐岩化粉砂岩大。马头矿床成矿系统质量变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粉砂岩系统的质量变化整体上表现为净带入与净带出,且净带出量大于净带入量,因此马头矿床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净带出的,即马头矿床钼铜矿化产出在元素总体负异常体系中。该项研究成果为揭示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且可能成为深部成矿潜力定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斑岩 常量元素 定量计算 迁移规律 蚀变 带入带出 马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矿集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背景 被引量:17
11
作者 范子良 徐晓春 +2 位作者 陈林杰 何俊 谢巧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1-368,共18页
铜陵矿集区以发育大型和为数众多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闻名于世,而近年来作为该区找矿的重要成果和突破则是斑岩型矿床和矿化的陆续发现。本文以铜陵矿集区3个代表性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铜陵矿集区以发育大型和为数众多的矽卡岩型矿床而闻名于世,而近年来作为该区找矿的重要成果和突破则是斑岩型矿床和矿化的陆续发现。本文以铜陵矿集区3个代表性斑岩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阐述了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确定了含矿侵入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矿床蚀变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探讨了成岩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并与世界典型斑岩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斑岩型铜钼金矿床通常发育于含矿岩体的围岩或盖层为砂岩、砂页岩或硅质岩的条件下,含矿岩体为富碱低镁高钾准铝质钙碱性系列中浅成侵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典型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对比,岩体侵位较深,有些矿区多期多相特征不明显;含矿岩体发育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热液蚀变且有一定的分带性,但各矿床蚀变特征略有不同;矿床矿石矿物中富气相、富液相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共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演化特征显示具有岩浆作用控制的高温热液型矿床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作者确定铜陵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属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陆内造山作用由挤压向拉张转化的动力学背景之下,斑岩型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脉状矿床共同构成受统一的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矿床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围岩蚀变特征 床系列 地质和地球学特征 安徽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宝兴厂斑岩铜钼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诺 黄明 +4 位作者 闵毅 陈浪 刘江涛 曹宝宝 熊伊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44-2656,共13页
宝兴厂斑岩铜钼金矿床是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中部东侧。宝兴厂矿床铜、钼、金、铁等各类型矿化皆有发育,具有复杂的岩浆活动及热液演化。矿区岩浆岩主要为喜马拉雅期富碱复式岩体... 宝兴厂斑岩铜钼金矿床是三江成矿带上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斑岩型矿床,产出于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中部东侧。宝兴厂矿床铜、钼、金、铁等各类型矿化皆有发育,具有复杂的岩浆活动及热液演化。矿区岩浆岩主要为喜马拉雅期富碱复式岩体,包括正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具有多期次侵入特征。铜钼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和斑状花岗岩内部,铁金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内外接触带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热液蚀变由内向外分带显著,依次为钾硅酸盐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化),局部黏土化。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详细的岩芯编录以及全面的岩相学观察,依据矿物共生组合、矿化热液脉体穿切关系及蚀变特征,将宝兴厂矿床内主要矿化脉体分为3类:A脉、B脉及D脉。通过对3类脉体内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工作和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计算,剖析了成矿流体演化特征,探讨了成矿作用过程与成因机理。A脉与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蚀变关系密切,多为不规则脉状,宽约1~5mm,矿物组合一般为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少量黄铜矿±少量黄铁矿。石英多呈他形细粒,少量黄铁矿、黄铜矿沿石英颗粒边界呈浸染状产出。脉体中常含有黑云母、钾长石,两侧常见钾长石蚀变晕。A脉中一般没有矿化。B脉宽约15~30mm,矿物组合一般为: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靠近脉壁的石英多为他形细粒,向中心转变为长柱状垂直于脉壁对称生长。硫化物呈线状分布于脉体的中心或边缘。B脉一般没有蚀变,偶见少量的绿帘石化-绿泥石化。D脉与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脉体规则连续,脉体宽度变化范围大,为1~30mm。矿物组合一般为石英±绿泥石±黄铁矿±少量黄铜矿。石英数量较少,多呈半自形-他形粗粒,相对于B脉黄铁矿含量明显增多,黄铜矿含量减少,呈浸染状分布,脉体中钾长石、黑云母常蚀变为绢云母和绿泥石,脉体两侧常具有绿泥石-绢云母蚀变晕。A脉形成于成矿早阶段斑岩尚未固结时,其流体包裹体以含子晶(NaCl子晶为主)多相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组合为特点,均一温度为364~550℃,盐度分别集中在45.64%~52.89%NaCleqv(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和3.3%~16.34%NaCleqv(气液两相包裹体)两个区间内,该阶段流体显示出沸腾、不混溶及发生相分离特征。根据A脉中5个含石盐子晶的包裹体压力估算图,得出宝兴厂矿床A脉中LVH相包裹体被捕获时的最低压力为50~145MPa,按地压梯度27MPa/km换算,A脉形成的深度最少1.8~5.4km。B脉形成于成矿主阶段,石英中发育含子晶多相包裹体(NaCl子晶)和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0~410℃,盐度集中在34.24%~52.04%NaCleqv和5.23%~13.99%NaCleqv两个区间内,该阶段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作用,使得Cu、Mo、Au大量沉淀,根据NaCl-H2O体系P-T相图压力估算,B脉的形成压力大约为15~48MPa,形成深度为0.56~1.78km。D脉形成于成矿晚阶段,石英以发育大量富液相包裹体为特征,均一温度为223~303℃,盐度集中在3.53%~11.71%NaCleqv范围内,该阶段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为主,流体压力也降低到15MPa,形成深度不超过0.56km。宝兴厂矿床热液流体演化总体趋势为:由早阶段的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热液向成矿晚阶段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流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包裹 宝兴厂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地区铜厂沟斑岩钼铜矿床热液蚀变分带、脉体系统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8 位作者 张娜 卢映祥 梅社华 朱俊 杨富成 李振焕 罗应 陈建航 王帅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66,共22页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 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云南中甸地区斑岩成矿带的南端,形成于燕山晚期陆-陆碰撞至造山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文章通过对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和脉体穿切关系的详细研究,系统厘定了矿床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蚀变和脉体系统与矿化的关系。根据矿物组合、蚀变类型等因素,将分为A脉、B脉和D脉3大类,共16种不同的脉体类型。其中,A脉和B脉与成矿关系密切,对钼铜资源量贡献最大。早期的A脉,主要以钾长石化为主,矿化较弱;晚期形成的A脉多发育有黑云母化且与钾长石化蚀变叠加,矿化增强,以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主;B脉主要贡献于辉钼矿矿体的形成,是区内矿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且叠加于钾硅酸盐化,形成于钾硅酸盐化向石英-绢云母化的转变阶段;D脉中铜钼矿化明显减弱,属于矿化体外围的脉体,对矿体影响较小。因此,铜厂沟钼铜矿床蚀变分带规律在空间上表现为钾硅酸盐化(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化)发育于斑岩体核部,向外依次是石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青磐岩化(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岩化),对应的矿化组合分别为辉钼矿-白钨矿-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以及外带的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显示出成矿元素由高温向低温变化的规律。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燕山晚期伸展作用相伴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相关,源自深部的含矿热液在花岗质斑岩体内形成了脉状、网脉状的辉钼矿化,同时沿断裂带运移并扩散,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部位形成了矽卡岩型的铜钼矿化。因此,有利的构造环境、强烈的蚀变作用、多样的脉体类型导致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蚀变分带 系统 厂沟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斑岩型铜(钼)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鹏 张海坤 +5 位作者 曹亮 程湘 战明国 潘罗忠 戴昱 潘贝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7-878,共12页
应用“三步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在对苏门答腊岛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该类铜(钼)矿床的描述性模型,认为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苏门答腊岛弧新生代中酸性次火山岩系关系密切,NW向苏门答腊断裂及其次级... 应用“三步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在对苏门答腊岛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该类铜(钼)矿床的描述性模型,认为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床与苏门答腊岛弧新生代中酸性次火山岩系关系密切,NW向苏门答腊断裂及其次级断裂起到控岩控矿的作用;结合该区已知铜(钼)矿床(点)分布及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4处铜(钼)成矿远景区;根据密度模型公式估算出该区在90%、50%和10%预测概率下的矿床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预测该区斑岩型铜(钼)矿产在不同预测概率下的铜(钼)资源量,结果显示苏门答腊岛斑岩型铜(钼)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产资源定量评价 斑岩() “三步式”评价方法 苏门答腊岛 印度尼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5
15
作者 马宏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及其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把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钼(钨、铜)矿划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床,中-深成斑岩-夕卡岩钼(钨、铜)矿床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机制 斑岩(钨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西北新发现晚中生代斑岩型钼(铜)矿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院冬 许逢明 +2 位作者 赵君 邵俭波 王奎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07-208,共2页
多宝山-大新屯铜金整装勘查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铜-金矿产资源基地。区内有多宝山、争光、三道湾子等大中型铜金矿床十几处。总体上,具有构造-成矿作用演化时间长、内部结构复杂、多期、多成因、叠加成矿的特征。笔者通过1:5万矿产远景... 多宝山-大新屯铜金整装勘查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铜-金矿产资源基地。区内有多宝山、争光、三道湾子等大中型铜金矿床十几处。总体上,具有构造-成矿作用演化时间长、内部结构复杂、多期、多成因、叠加成矿的特征。笔者通过1:5万矿产远景调查和评价工作进一步在该整装勘查区的东北部发现与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钼(铜)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斑岩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瑞矿集区矽卡岩、斑岩和层状硫化物型矿床流体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文艺 杨丹 +7 位作者 陈伟十 文春华 连玉 宋玉才 杨竹森 田世洪 李振清 杨志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9-620,共2页
九瑞铜多金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主要矿床类型包括:与燕山期钙碱性富钾富硅壳幔混源中-酸性侵入体(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Cu-Mo-Au矿床以及赋存于上石炭统... 九瑞铜多金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主要矿床类型包括:与燕山期钙碱性富钾富硅壳幔混源中-酸性侵入体(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Cu-Mo-Au矿床以及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底部的层状硫化物型Cu-S-Au-Ag-Pb-Zn矿床,斑岩型矿床如城门山、丁家山、洋鸡山、宝山、丫头山等,矽卡岩型矿床如武山、城门山、邓家山、东雷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硫 斑岩 集区 矽卡岩 城门山 多金属 重要组成部分 床类 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性和还原性斑岩型Cu-Au矿床流体成矿机制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文刚 范宏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0-522,共3页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其典型代表为西澳大利亚的17M...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其典型代表为西澳大利亚的17Mile Hill斑岩型铜金矿床和墨西哥的San Anton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斑岩 还原性 氧逸度 西澳大利亚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头山Mo-W矿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深部斑岩型矿化的指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国学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包裹 包裹特征 斑岩 方解石 作用 均一温度 阶段 花岗闪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裂隙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赖晓丹 祁进平 +1 位作者 邱小平 王乾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53-854,共2页
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东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也受到多期次构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卜岭铜钼矿床含矿裂隙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斑... 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东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也受到多期次构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卜岭铜钼矿床含矿裂隙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斑岩体和区域构造空间关系的综合研究,初步提出本区隐伏斑岩铜钼矿的找矿策略,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罗卜 区域构造 大地构造 裂隙 斑岩 紫金山 黄铁绢英岩 花岗闪长斑岩 上杭县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