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马宏卫
-
机构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探矿权及采矿权价款两全项目(编号Q3、Q4)资助
-
文摘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及其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把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钼(钨、铜)矿划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床,中-深成斑岩-夕卡岩钼(钨、铜)矿床两种类型。
-
关键词
大别山
成矿岩体
成矿机制
斑岩型钼(钨
铜)矿
-
Keywords
Dabieshan, metallogenic rock body, metallogenic mechanism, porphyry molybdenum ( tungsten, copper) deposit
-
分类号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7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