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贺兰山斑子麻黄种群的性比及雌雄空间格局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玲 杨博 +3 位作者 刘万弟 马龙 高佳慧 李小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97-10304,共8页
性比、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对雌雄异株种群的繁殖、进化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斑子麻黄是雌雄异株且狭域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维持贺兰山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关斑子麻黄种群性比的研究未见报道。研究分... 性比、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对雌雄异株种群的繁殖、进化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斑子麻黄是雌雄异株且狭域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维持贺兰山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关斑子麻黄种群性比的研究未见报道。研究分析了宁夏贺兰山4个不同海拔(S_(1)、S_(2)、S_(3)、S_(4))斑子麻黄天然种群性比、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1)斑子麻黄性比与生长环境条件密切相关。4个种群都偏雄,生长环境严酷的S_(3)、S_(4)种群性别显著偏雄(P<0.05);不同龄级分析显示由于环境的异质性,斑子麻黄种群偏雄发生在不同阶段,生境条件好的S_(1)、S_(2)种群在幼龄和成年阶段显著偏雌或有偏雌趋势,偏雄发生在老年阶段;而生长环境严酷的S_(3)、S_(4)种群偏雄发生在幼龄阶段,成年和老年阶段有偏雄的趋势。(2)雌雄种群的空间关联性会决定种群的发展。S_(1)、S_(3)、S_(4)雌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正关联→不关联”,但S_(1)种群雌雄之间空间关联性远远小于S_(3)、S_(4)种群,以致S_(1)种群雌雄之间空间关联性不够,导致S_(1)种群为衰退型;S_(3)、S_(4)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说明较大尺度的雌雄的空间关联有利于繁殖。而S_(2)种群在整个尺度上都表现为“无关联”,雌雄群体相互独立,各自发展,缺乏幼体,即衰退种群。研究结果揭示了斑子麻黄雌雄群体的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其保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子麻黄 雌雄异株 性比 空间格局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濒危植物斑子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燕燕 陶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9期69-70,75,共3页
斑子麻黄(Ephedra rhytidosperma Pachom)是生长于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特有濒危植物,为中国特有种。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斑子麻黄种子的萌发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对环... 斑子麻黄(Ephedra rhytidosperma Pachom)是生长于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特有濒危植物,为中国特有种。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斑子麻黄种子的萌发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为濒危植物斑子麻黄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斑子麻黄的千粒重为5.152 g,种子水分含量为7.396%;萌发过程对水分胁迫敏感,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水势为-0.3 MPa时萌发率开始较对照(0 MPa)显著下降,胁迫水势为-1.8 MPa时种子不能萌发;萌发过程对温度有较广的适应性,在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萌发率、萌发指数显著升高,种子活力在20℃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子麻黄 萌发 温度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被引量:9
3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8期11-12,共2页
为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挽救濒危状态的野生植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收录濒危保护植物100种,其中一级保护的6种,二级保护的38种,三级保护的56种。
关键词 濒危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资源 濒危状态 一级保护 阿拉善单刺蓬 三级保护 贺兰山棘豆 斑子麻黄 裸果木 兴安翠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