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刘勰文质论再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赖勤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以文质统一为基本取向的文质论是《文心雕龙》的理论出发点。刘勰最早对历代的文质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提升。具体而言,刘勰的文质论是由三个理论层次构成的:一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灭质”的观点,这是为适...
以文质统一为基本取向的文质论是《文心雕龙》的理论出发点。刘勰最早对历代的文质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提升。具体而言,刘勰的文质论是由三个理论层次构成的:一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灭质”的观点,这是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发展成的新兴文学理念;二是对文质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转换,提出了“情采”、“体性”、“风骨”、“隐秀”等生动范畴;三是提出了“质文代变”的理论命题,文质统一不仅是文学评价的最高准则,而且是文学史建构的合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质统一
“文不灭质”
转化
“质文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3,共6页
《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集中表现在"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上。作者崇尚"质",主张把真情、内容置于首位;同时也重视"文",主张对"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文饰加工。在尚质重文...
《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集中表现在"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上。作者崇尚"质",主张把真情、内容置于首位;同时也重视"文",主张对"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文饰加工。在尚质重文的观念主导下,作者提出了"文情理通"、"出言副情"的修辞主张。因此,《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是在尚质前提下的文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文”
“质”
文质统一
“文情理通”
“出言副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和谐翻译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7,75,共8页
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这是超越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
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这是超越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翻译
文质统一
直译意译兼顾
圆满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质朴简洁的艺术式样 典雅含蓄的建筑装饰——浅论明清时期徽派砖雕艺术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珂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期80-80,94,共2页
砖雕是我国古代建筑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砖雕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它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在装饰,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备受关注。人物丰富,百物具备的徽州砖雕艺术,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状态的同时,以...
砖雕是我国古代建筑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砖雕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它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在装饰,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备受关注。人物丰富,百物具备的徽州砖雕艺术,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状态的同时,以其丰富精雅的艺术特征,融古贯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砖雕文化特有的形态美、多元的构成美、深刻的意境美,这些特征让今天的人们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了古典艺术无所不在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文人画
文质统一
立象尽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文质论再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赖勤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3,共6页
文摘
以文质统一为基本取向的文质论是《文心雕龙》的理论出发点。刘勰最早对历代的文质论进行了总结,并在文学的意义上进行了提升。具体而言,刘勰的文质论是由三个理论层次构成的:一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不灭质”的观点,这是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发展成的新兴文学理念;二是对文质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转换,提出了“情采”、“体性”、“风骨”、“隐秀”等生动范畴;三是提出了“质文代变”的理论命题,文质统一不仅是文学评价的最高准则,而且是文学史建构的合法依据。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质统一
“文不灭质”
转化
“质文代变”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秀菊
机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3,共6页
文摘
《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集中表现在"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上。作者崇尚"质",主张把真情、内容置于首位;同时也重视"文",主张对"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文饰加工。在尚质重文的观念主导下,作者提出了"文情理通"、"出言副情"的修辞主张。因此,《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是在尚质前提下的文质统一。
关键词
《淮南子》
“文”
“质”
文质统一
“文情理通”
“出言副情”
Keywords
Huai Nan Zi
"form"
"content"
the unification of "content" and "form"
"the perfect union of the inner feelings and the outer form of expression"
"language should be the expression of one’s genuine feeling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和谐翻译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平
机构
南开大学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7,75,共8页
文摘
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这是超越直译与意译、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和谐翻译
文质统一
直译意译兼顾
圆满调和
Keywords
harmonious translation
unity of Wen and Zhi
coordination of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satisfaction and mediation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质朴简洁的艺术式样 典雅含蓄的建筑装饰——浅论明清时期徽派砖雕艺术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珂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期80-80,94,共2页
文摘
砖雕是我国古代建筑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砖雕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面貌,它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在装饰,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备受关注。人物丰富,百物具备的徽州砖雕艺术,在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状态的同时,以其丰富精雅的艺术特征,融古贯今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砖雕文化特有的形态美、多元的构成美、深刻的意境美,这些特征让今天的人们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了古典艺术无所不在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画像砖
文人画
文质统一
立象尽意
分类号
TU-85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刘勰文质论再释
赖勤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
丁秀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和谐翻译
杨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质朴简洁的艺术式样 典雅含蓄的建筑装饰——浅论明清时期徽派砖雕艺术的文化特征
唐珂
《电影评介》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