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经翻译中“文质之争”的中国诗学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华先发 华满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历史上佛经翻译活动中出现的"文质之争"就表象而言,是关于如何译经的方法论之争,但从实质来看却是中国古代诗学延伸至佛经翻译领域的表现,故其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诗学之特点,蕴含深邃的中国文学之道和伦理思想。阐释这两个特... 历史上佛经翻译活动中出现的"文质之争"就表象而言,是关于如何译经的方法论之争,但从实质来看却是中国古代诗学延伸至佛经翻译领域的表现,故其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诗学之特点,蕴含深邃的中国文学之道和伦理思想。阐释这两个特点有助于我们完整解读"文质之争"这一存在背后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 文质之争 中国诗学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译论中“文质之争”的探本与祛魅 被引量:5
2
作者 蔡静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1,共6页
传统译论中的"文质之争"看似翻译方法论之争,实则为古代文论中的"文道之辩"在译学范畴内的延伸和体现,且一度成为译学史上持续几百年之久的核心话题。近现代以来,"文质观"在译学研究中逐渐"失语&quo... 传统译论中的"文质之争"看似翻译方法论之争,实则为古代文论中的"文道之辩"在译学范畴内的延伸和体现,且一度成为译学史上持续几百年之久的核心话题。近现代以来,"文质观"在译学研究中逐渐"失语",并被西方"直译意译"的理论范式所遮蔽和替换。随着新时期中国翻译学科的建设发展,有必要对传统译学理念及其价值进行探本溯源和内涵厘清,以促进本土译论体系的重构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之争 “文道之辩” 直译 意译 传统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与西方意译、直译之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东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5-122,163-164,共8页
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是我国翻译思想的第一次争论,历时长久,影响深远。由于年代久远,文质之争常被一些学者比附为西方的意译、直译之争。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比研究显示: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与西方意译、直译之争的出处不同,内涵不同,争论... 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是我国翻译思想的第一次争论,历时长久,影响深远。由于年代久远,文质之争常被一些学者比附为西方的意译、直译之争。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比研究显示: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与西方意译、直译之争的出处不同,内涵不同,争论过程也不同,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渊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是译文语言的文丽或质朴,需要解决译文是否需要文饰的问题,属于语言风格的争论;而意译、直译之争渊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内涵是按意翻译还是按词翻译的问题,讨论如何传达原文的问题,属于翻译方法的争论。这些不同说明文质问题不等于意译、直译问题,二者虽有关联,但侧重点截然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佛典汉译的文质之争比附于西方的意译和直译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汉译 文质之争 意译、直译之争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