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历史文化与文言短篇小说的流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时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辉煌,使紧随其后的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显得相形见绌。但历来对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批评往往疏于对其进行动态的观照,也忽视了其自成格局、自成风格的一面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实际上,宋代文言短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辉煌,使紧随其后的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显得相形见绌。但历来对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批评往往疏于对其进行动态的观照,也忽视了其自成格局、自成风格的一面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实际上,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均有所推进,特别是一些反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表现出与生活同步的作品的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符合规律的发展趋向。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美学气象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落差,主要在于"小说"观念的陈旧,新的审美内容为旧的艺术形式所束缚,归根结底则是因为受到宋代历史文化,包括社会形态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言短篇小说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林纾的文言短篇小说
2
作者 康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4,共3页
林纾的文言短篇小说别具一格。它揭露了社会黑暗 ,描绘了美好爱情 ,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欣羡之情 ,在艺术上重视虚构和想象。
关键词 20世纪初 林纾 文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美学观念
3
作者 商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5-41,共7页
志怪、传奇小说曾在唐代呈放异彩,宋元时期已趋衰弊,可是到了明代,忽又作者纷起,似有复兴之势,先是瞿佑作《剪灯新话》,“率皆新奇希异之事,人多喜传而乐道之,由是其说盛行于世。”此后继起而作者,有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 志怪、传奇小说曾在唐代呈放异彩,宋元时期已趋衰弊,可是到了明代,忽又作者纷起,似有复兴之势,先是瞿佑作《剪灯新话》,“率皆新奇希异之事,人多喜传而乐道之,由是其说盛行于世。”此后继起而作者,有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它们不但规模唐人,而且仿效瞿作。但是,由于缺乏独创性,成就不大。不过,既然写作和刊刻的风气盛行,对于小说创作方面的问题,小说的审美价值及其社会功用等,也就有所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短篇小说 社会功用 小说观念 传奇小说 美学观念 小说创作 剪灯新话 唐人小说 宋元时期 小说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文言小说中的含蓄与幽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炳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0-66,共7页
含蓄与幽默是文学中较难达到的境界,二者兼备则尤难。我国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大多是含蓄的,幽默也时有所见。含蓄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清人手抄本《读〈红楼梦〉随笔》中... 含蓄与幽默是文学中较难达到的境界,二者兼备则尤难。我国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大多是含蓄的,幽默也时有所见。含蓄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四川省图书馆收藏的清人手抄本《读〈红楼梦〉随笔》中,有一段关于含蓄的精辟论述。可以说,它发现了《红楼梦》也发现了其他优秀古典作品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和表现手段。其文曰:明明剑也,而匣之;明明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手抄本 四川 幽默 清人 文言小说 诗经 文言短篇小说 红楼梦 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言小说中的鬼神形象
5
作者 陈炳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4-80,共7页
袁枚有一首诗是为他的小说集《子不语》搜集材料事而作的:“老去全无记事珠,戏将小说志虞初,徐铉悬赏东坡索,载得杭州鬼一车。”纪昀也有一首诗是为他的《阅微草堂笔记》而写的:“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 袁枚有一首诗是为他的小说集《子不语》搜集材料事而作的:“老去全无记事珠,戏将小说志虞初,徐铉悬赏东坡索,载得杭州鬼一车。”纪昀也有一首诗是为他的《阅微草堂笔记》而写的:“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两诗都有“鬼一车”之语,可见都是以大量鬼事充当小说材料的。其实这也不是独独为袁、纪所有的癖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绛州 唐人 形象 阅微草堂笔记 蒲松龄 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 夜雨秋灯录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文言小说的笔记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炳熙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5期67-71,共5页
笔记的最早的含义是散文,又称“笔”。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才略》又说:“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可见笔或笔记最早都是指与韵... 笔记的最早的含义是散文,又称“笔”。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才略》又说:“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可见笔或笔记最早都是指与韵文相对的散文而言。后来便有了狭义的含义,即专指那种内容驳杂、篇幅简短、信笔为之而又常带隽永之趣的文章。结集成书而径以“笔记”命名的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文言小说 吕叔湘 笔记小说 文言短篇小说 专书 说者 文心雕龙 聊斋志异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
7
作者 张利群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0,共2页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张利群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形式和发展流向,从而决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决定了唐诗宋词的正宗、正统的地位。难怪外国人,甚至一些国人“不知有汉,无论...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张利群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形式和发展流向,从而决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决定了唐诗宋词的正宗、正统的地位。难怪外国人,甚至一些国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知有诗,而不知还有群星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小说研究 古代文 新开拓 白话小说 小说 小说 中国文学 螺旋圈 文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见小说《双双传》考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益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稀见小说《双双传》考辨陈益源一、前言《双双传》,长约一万八千言,穿插诗词近六十首,是明代中篇传奇小说之一,文极罕见,长久以来,只有孙楷第先生根据原作撰写过非常简单的提要:高氏兄弟二人通于秦氏姊妹。兑取其妹,弟取其姊。... 稀见小说《双双传》考辨陈益源一、前言《双双传》,长约一万八千言,穿插诗词近六十首,是明代中篇传奇小说之一,文极罕见,长久以来,只有孙楷第先生根据原作撰写过非常简单的提要:高氏兄弟二人通于秦氏姊妹。兑取其妹,弟取其姊。后成夫妇故曰《双双传》。起首国初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短篇小说 传奇小说 《娇红记》 天缘奇遇 中国古代小说 玉合记 继承与创新 作者问题 孙楷第 百科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体诗词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6
9
作者 钟振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共3页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中国古代形成的各种诗词体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号召“诗界革命”,“五四”以后新体自由诗大兴,旧体诗词便不再是诗坛的骄子了。但其时隐时显,不绝如缕,在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中的命运不尽相同。百年间,旧体诗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旧韵与新韵、格律宽严、创新体制、旧形式与新内容如何融洽、如何提高艺术质量等。尤其是学术研究对现代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不管”现象,自有其复杂的现实缘故。近些年,文学研究界偶有学者关注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也有人以此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立项的文献整理或史实梳理研究课题,但总体看来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我们邀请了前辈学人姚奠中先生及目前在大陆、香港诗界非常活跃而且颇有影响的几位诗人学者写了这组文章,探讨一些具体问题,希望引起学界朋友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现状 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散文 近体诗 古体诗 中国古代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对志怪、传奇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10
作者 李茂肃 《文史哲》 1962年第3期55-61,30,共8页
《聊斋志異》是一部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巨著,它不仅在清代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中也是突出高峯。因此探索蒲松龄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文学传统,便是很重要的工作。一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特别尖锐... 《聊斋志異》是一部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巨著,它不仅在清代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中也是突出高峯。因此探索蒲松龄如何创造性的继承文学传统,便是很重要的工作。一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时候;蒲松龄的家乡淄川又较集中的体现了这种矛盾。在他小的时候,就有很多农民起义,著名的有赵应元、张广、于七、谢迁等。起义军儿乎控制了整个鲁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积极浪漫主义 传奇小说 艺术传统 民族矛盾 农民起义 文言短篇小说 明末清初 作品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读《山市》文笔之奇
11
作者 楚爱华 张明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1,共2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向被学界视为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聊斋志异》里的作品并不全是小说。如《喷水》《尸变》《耳中人》《宅妖》《外国人》等,这类作品属于...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向被学界视为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聊斋志异》里的作品并不全是小说。如《喷水》《尸变》《耳中人》《宅妖》《外国人》等,这类作品属于纪实性的志异笔记,在体裁上属于散文体,多篇幅短小,重在如实记录见闻传说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奇事异行,不重视虚构想象、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 集大成之作 散文体 但明伦 耳中 艺术构思 文境 人物形象 艺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习作品指要(二)
12
作者 严冰 《远程教育杂志》 1988年第5期1-4,共4页
蒲松岭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目前最为完备的会校会注会评本,共收作品四百九十一篇。较通行的读本是张友鹤选注的《聊斋志异选》。就体裁而言。除短篇小说外,还包括部分散文特写和杂记寓言。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 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选》 学习 《聊斋志异》 古典 特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二)作业与练习
13
作者 韩传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11-21,共11页
第一套 1 填空题 1)最能显示元代文学创作成就和独特风貌的是__,它通常是对元代__和__的合称。 2)元代文学中,在文学史上与唐诗、__地位并重的是 3)元代比较重要的诗人和词人有__、虞集、__、杨维桢、萨都剌等。 4)元杂剧代表元代文学... 第一套 1 填空题 1)最能显示元代文学创作成就和独特风貌的是__,它通常是对元代__和__的合称。 2)元代文学中,在文学史上与唐诗、__地位并重的是 3)元代比较重要的诗人和词人有__、虞集、__、杨维桢、萨都剌等。 4)元杂剧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杂剧是在__和__的基础上,吸取宋金__的曲调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 马致远 文言短篇小说 郭沫若 代表作家 关汉卿 元代杂剧 西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度置换 人妖颠倒——谈电影《画皮》皮相与内心的矛盾自辩
14
作者 朱国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21,共3页
一、厉鬼变成了魅惑的狐妖电影《画皮》脱胎于清代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属于多篇汇集的文言短篇小说本。《画皮》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也只有1600余字。说的依然是劝善惩恶,假借狐妖暗喻人间,是一部主旨鲜明的警示之作。全部的... 一、厉鬼变成了魅惑的狐妖电影《画皮》脱胎于清代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属于多篇汇集的文言短篇小说本。《画皮》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也只有1600余字。说的依然是劝善惩恶,假借狐妖暗喻人间,是一部主旨鲜明的警示之作。全部的《聊斋志异》内容丰扩,故事杂生,题材绝大部分来源于作者斋棚的茶余闲话,古怪轶闻,夫媪咋舌混聚其中,它的全书主调都是对封建制度种种吏束的暗嫉和责骂,记述平常,却孤愤在胸,可算作民间的一种传闻野录,经作者加工润笔成册,然鬼魅志怪是它其中笔力倾斜最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皮》 电影 《聊斋志异》 置换 矛盾 内心 颠倒 文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景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5-129,共5页
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李景光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启发了黄遵宪、康有为等人。而且,同黄遵宪等人一样,王韬在文学方面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轻易许人的黄遵宪称赞王韬的《... 王韬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李景光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思想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启发了黄遵宪、康有为等人。而且,同黄遵宪等人一样,王韬在文学方面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轻易许人的黄遵宪称赞王韬的《蘅华馆诗录》为“才人之诗,只千古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中国近代 文学史 科举制度 黄遵宪 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养一斋诗话》 《清代学术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镇峦评本《聊斋志异》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金文 胡邦炜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4期83-89,共7页
清初,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一书问世了。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已达到顶峰。由于《聊斋志异》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它“不胫而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且注家和论者蜂起,对该... 清初,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一书问世了。这部短篇小说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创作已达到顶峰。由于《聊斋志异》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不仅使它“不胫而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且注家和论者蜂起,对该书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其它方面的评论与探讨,历久不衰。根据专家们的介绍和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注本以吕湛恩(道光五年,即1825年)、何垠(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两家最为著名;评本则以王士祯、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四家影响最大。其中,王、何、但三家的评本流传较广,而合州冯镇峦评本,因传世极少,罕为人所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 冯镇峦 蒲松龄 时代人物 但明伦 思想内容 文言短篇小说 王士祯 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广记选》(上册)注释商榷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在贻 《齐鲁学刊》 1983年第1期63-65,共3页
齐鲁书社出版的《太平广记选》(上册),共选注了《太平广记》中的唐、五代文言短篇小说88篇。书前冠以内容详赡、颇有功力的前言,对《太平广记》的成书经过及其内容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唐代小说的社会背景、思想倾向、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 齐鲁书社出版的《太平广记选》(上册),共选注了《太平广记》中的唐、五代文言短篇小说88篇。书前冠以内容详赡、颇有功力的前言,对《太平广记》的成书经过及其内容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唐代小说的社会背景、思想倾向、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所选作品,均在第一条注解中概述其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评价;此外对书中所涉及的三十余种唐人小说专集及其作者,也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论。这些都写得精练要约,并时有新知独见。总起来看,《太平广记选》不失为一部好书。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注解方面还有不少可议之处,兹特胪举若干条比较典型的例子,跟该书编选者商榷,并向广大读者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 太平广记 敦煌变文 作品 功力 唐宋 注释商榷 中国文学史 文言短篇小说 上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向人天冷处游—《幽梦影》美学思絮评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谷平 《江淮论坛》 1988年第5期90-94,共5页
在清初美学园地中,有一朵植根于时代的奇葩,那就是烩炙人口的文艺格言集——《幽梦影》。作者张潮(1653——?)字山来,号心斋,皖南歙县人。康熙初年,他被选为贡生,授翰林院孔目。张潮能文善诗,著述甚丰。
关键词 文言短篇小说 美学 翰林院 张潮 格言 园地 潮能 自然美 中国古典美学 审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幻化四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宗阳 汪少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6-43,共8页
以狐妖花怪、神鬼灵异反映社会人情风俗,揭露社会矛盾,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重要形式。自文言短篇小说稍具雏形之日起,直至清末,一直风行不衰。这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幻化的情节来体现的。它所写的不是现实的同一性,而是幻想的同一性... 以狐妖花怪、神鬼灵异反映社会人情风俗,揭露社会矛盾,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重要形式。自文言短篇小说稍具雏形之日起,直至清末,一直风行不衰。这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幻化的情节来体现的。它所写的不是现实的同一性,而是幻想的同一性。这在哲学上是说不通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古代在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不少,而以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为出色。它所运用的幻化形式,象一颗颗奇异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赞叹不巳。现就管窥所及,略述四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社会矛盾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封建社会 文言短篇小说 统治者 多系 异类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与王士禛交往辨正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孔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9-82,共4页
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是清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虽然谈鬼i话狐,嬉笑怒骂,但却有着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文笔精炼生动,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 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是清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虽然谈鬼i话狐,嬉笑怒骂,但却有着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文笔精炼生动,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屡困场屋,终生未仕,先给官僚作幕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书札 二十年 聊斋志异 十七年 四十年 抄本 文字 十三年 文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