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作者 李兰英 孙瑜 +1 位作者 冯芬 刘昉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文艺理论视野中的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 综述 现代性 文学性 艺术生活化 文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
2
作者 马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1-195,共5页
中国近30年的文论研究突破了以往机械反映论、庸俗唯物主义等理论桎梏,大胆吸收国外的思想成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社会思潮的关注过于对文本的重视;对新潮理论的追逐过于对基本问题的研究;对西方... 中国近30年的文论研究突破了以往机械反映论、庸俗唯物主义等理论桎梏,大胆吸收国外的思想成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社会思潮的关注过于对文本的重视;对新潮理论的追逐过于对基本问题的研究;对西方文艺思潮的引进过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怀,这些却是学界应重新审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文艺理论基本问题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坛》编辑部召开理论研讨会暨组稿会
3
作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1,共1页
四川省作协《当代文坛》编辑部于91年12月13—16日在都江堰市召开文艺理论研讨会既暨组稿会、全省老中青评论家李友欣、吴野、苏恒、王世德、冯宪光、廖全京、向荣、刘火等近四十人参加了会议。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牧,省作协秘... 四川省作协《当代文坛》编辑部于91年12月13—16日在都江堰市召开文艺理论研讨会既暨组稿会、全省老中青评论家李友欣、吴野、苏恒、王世德、冯宪光、廖全京、向荣、刘火等近四十人参加了会议。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牧,省作协秘书长、副主席吉狄马加,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赵英同志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都江堰市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到会祝贺。 这次会议由《当代文坛》负责人何开四、陈朝红同志主持,会议以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的三个讲话的精神为中心,对一些文艺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坛 理论研讨会 编辑部 评论家 四川文学 都江堰市 赵英 文艺理论问题 吉狄马加 副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铁仙教授
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2,共1页
王铁仙,1941年生,1964年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起任教授。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铁仙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1985年获首届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关键词 瞿秋白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新文学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理论问题 中共党员 教授 人道主义思想 传统与历史 个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艺术百家》创刊十周年
5
作者 潘震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共1页
贺《艺术百家》创刊十周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潘震宙《艺术百家》是我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一个艺术理论刊物,创刊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辛苦不寻常。刊物创办至今,突出艺术研究,广纳百家之言,为发展、... 贺《艺术百家》创刊十周年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潘震宙《艺术百家》是我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一个艺术理论刊物,创刊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辛苦不寻常。刊物创办至今,突出艺术研究,广纳百家之言,为发展、繁荣我省的艺术理论研究、推动艺术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双百”方针 理论刊物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艺术创作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文化艺术 文艺理论问题 创新精神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趋势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王岳川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前沿问题 后现代文化艺术 生态主义文化 后东方主义 文学话语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环境不是历史的平均数
7
作者 耿恭让 《中州学刊》 1980年第1期96-99,共4页
当前,文艺界在对一些作品的评论和争论中,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文艺理论问题,典型环境就是一个。 长期以来,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典型环境=历史生活的平均数=主流=时代精神。这种观点现在还很流行,从最近的一些评论文章中,就反映... 当前,文艺界在对一些作品的评论和争论中,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文艺理论问题,典型环境就是一个。 长期以来,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典型环境=历史生活的平均数=主流=时代精神。这种观点现在还很流行,从最近的一些评论文章中,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乔厂长上任记》是一部比较优秀的短篇小说。可是,有的批评者指责说:“乔光朴上任的时间是‘四人帮’倒台两年了。78年又过去了六个月。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他理应大抓揭批查,而不应去搞什么转移”。“文学创作应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意思就是说,《乔厂长上任记》没有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没有真实地反映历史。在这位评论者看来,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典型环境就是揭批查运动,凡是反映这个时期的作品,如果不这样写,环境就不典型,人物也就不典型了。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每个作品都有它特定的题材和主题,独特的艺术构思,独特的人物性格。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环境 “四人帮” 平均数 典型人物 作品 恩格斯 工人阶级 文艺理论问题 王晓华 林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