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兼论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转到市场经济建设方面上来
1
作者 蓝凡 《上海艺术家》 1999年第1期23-27,共5页
党的十五大把非国有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加以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和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文化建设打开了新的思路。上海文化建设就是要坚决贯彻十五大精神,从文艺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文... 党的十五大把非国有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加以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和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文化建设打开了新的思路。上海文化建设就是要坚决贯彻十五大精神,从文艺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转到市场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尝试“收缩一块,放开一块”、“解放一块,改造一块”、“稳定一块,活跃一块”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团体 文艺体制改革 文化建设 贯彻十五大精神 市场经济建设 文化消费热 上海文化 非国有经济 文艺批评 文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在改革大潮面前
2
作者 陈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9-40,共2页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展,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迅速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公布,将使我国的第三产业有一个全面的、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是除了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
关键词 文艺产品 潮面 股票市场 文艺工作者 有计划商品经济 文艺体制改革 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产业 南巡讲话 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机遇 推进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
3
作者 冯峻 《福建艺术》 1998年第2期8-8,共1页
如何使艺术表演团体以崭新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使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十五大报告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这同样也适用艺术界。 建设一个勇于开拓,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 无... 如何使艺术表演团体以崭新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使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十五大报告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这同样也适用艺术界。 建设一个勇于开拓,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 无论是企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党的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一个决定因素。同样,艺术表演团体也不例外。很难想像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的懒散班子,怎么能够适应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演团体 抓住机遇 文艺体制改革 演职员 演职人员 艺术人才 艺术事业 整分配 行业资源 思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评张利群教授的新著《文艺制度论》
4
作者 闫爱华 《艺术探索》 2009年第6期159-160,共2页
《文艺制度论》是张利群先生近年来文艺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该书对文艺制度的起源发展的历史、理论构成、形成原因以及文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它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 《文艺制度论》是张利群先生近年来文艺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该书对文艺制度的起源发展的历史、理论构成、形成原因以及文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它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理论建设和文艺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突破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矛盾和对立;其二,对文艺体制改革和文艺制度建设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其三,为文学艺术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制度论》 市场经济 文艺制度 文艺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都市支柱产业——上海文化产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光一 《上海艺术家》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文化产业化推动本市文艺体制。
关键词 上海文化 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化 面向新世纪 文艺体制改革 GDP 超常规发展 文化消费市场 文化团体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以来中国文坛两大热点争鸣一瞥 被引量:1
6
作者 阿耶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1-54,共4页
历史将铭记下1992年的辉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如东风春雨,催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伴随着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学界热点迭出。其中,尤以防“左”反“左”和文学与市场经济这两个... 历史将铭记下1992年的辉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如东风春雨,催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伴随着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学界热点迭出。其中,尤以防“左”反“左”和文学与市场经济这两个带根本性的热点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昭示着中国文学世纪末的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生产力 作家评论 文艺 中国文坛 1992年 文艺体制改革 文学艺术 反“左” 防“左” 文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坛1984年12月大事记
7
《当代文坛》 1985年第2期65-65,共1页
1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长黄静波在京与首都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邀请文艺家到青海参观访问。中国作协负责人冯牧表示,明年将组织一批有写作实力的作家去青海访问学习,反映青海人民建设四化的业绩。 2日,上海市召开文艺体制改革座谈会... 1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长黄静波在京与首都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邀请文艺家到青海参观访问。中国作协负责人冯牧表示,明年将组织一批有写作实力的作家去青海访问学习,反映青海人民建设四化的业绩。 2日,上海市召开文艺体制改革座谈会,一致呼吁在城市改革中文艺界要力争走在前列。王元化讲话指出:以副养文、以工养文是可以搞的,但不能影响出人出戏,要讲经济效益,也要按艺术规律办事。 3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在上海正式成立。理事会聘请胡乔木为研究会名誉会长,选举曹禺为会长。研究会计划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编辑一套莎氏著作注释本和莎剧演出本,筹建莎剧演出辅导评论组和莎剧改编戏曲辅导组,编绘莎剧连环画,与国际莎学界开展艺术交流。胡乔木希望该会能在世界莎学的研究上作出无愧于中国学术地位和国际地位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莎剧 大事记 文坛 胡乔木 座谈会 文艺体制改革 研究会 莎士比亚研究 曹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贺词:振奋精神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8
作者 刘俊鸿 《剧影月报》 2003年第1期4-4,共1页
根据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号召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戏剧大省,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江苏 文化建设 戏剧创作 艺术人才培养 文艺体制改革 艺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剧与话剧市场——张先衡采访录
9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4期33-33,共1页
上海两个话剧院团合二为一成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是文艺体制改革的决策部门对话剧界的全新举措。这次大手术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本刊记者对青话艺术总监张先衡进行了一次随机采访。
关键词 话剧院 文艺体制改革 演出市场 张先 对话剧 新举措 艺术中心 上海话 市场联系 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演出市场的抉择——试论上海文化信息票务中心的建成与发展趋向
10
作者 张余 《上海艺术家》 1998年第3期8-9,共2页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高科技的现代文化设施的建设,使演出业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同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演出机制,还处于“等靠要”的困境,尤其在演出营销上,如何适应演出市场的变化,成了文艺体制改革的...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高科技的现代文化设施的建设,使演出业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同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演出机制,还处于“等靠要”的困境,尤其在演出营销上,如何适应演出市场的变化,成了文艺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 98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举行,五十余台演出剧目的集中展示,对演出市场的操作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又是一次调动剧场、剧团、中介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市场 文化信息 票务 电脑联网 预售票 国际化都市 演出单位 售票系统 艺术节 文艺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都市艺术表演团体建设的思考
11
作者 杨益萍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4期12-15,共4页
然而,上海艺术院团运行机制的转换又是初步的。要使这种机制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真正相适应,仍需继续借鉴世界各国在艺术院团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1)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员聘任制,建立健全正常的考核、选拔、晋升、下岗等配套制度,使上岗... 然而,上海艺术院团运行机制的转换又是初步的。要使这种机制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真正相适应,仍需继续借鉴世界各国在艺术院团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1)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员聘任制,建立健全正常的考核、选拔、晋升、下岗等配套制度,使上岗竞争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始终保持其应有的活力。(2)在某些剧种试行不同种类的合同制,在保持精干的基本队伍的同时,形成一批经过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素养的“外围”成员。(3)试行签约制。随着文艺体制改革深化,一批从事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演团体 于都 高雅艺术 文艺体制改革 约制 管理者 自由职业者 都市文化 艺术管理 总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乡间路 唱农字歌
12
作者 叶志林 崔冬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3期60-62,共3页
灌南县淮海剧团从1990年实行文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逐步走出低谷,平均每年深入城乡演出220多场,收入十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年被淮阴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 灌南县淮海剧团从1990年实行文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逐步走出低谷,平均每年深入城乡演出220多场,收入十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年被淮阴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单位,1993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淮阴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剧 思想政治工作 灌南县 文艺体制改革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华日报》 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理论 剧团 经济大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越剧表演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13
作者 王涛 《艺海》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以浙江省越剧院团为主要调查对象,在调查掌握新时期越剧表演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介绍、分析不同类型的越剧院团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并简单提出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越剧表演 人才需求 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