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本位·师法传统·理论再塑——“中国文艺传统与中国电影”的研究路径与理论地图
1
作者 王海洲 丁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试图走出一条民族化之路,涌现出诸多具有东方式审美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文化为本位,师法传统,建构民族化的理论路径,正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与中... 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试图走出一条民族化之路,涌现出诸多具有东方式审美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文化为本位,师法传统,建构民族化的理论路径,正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研究”现阶段的工作。可以说,追寻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念,透过中国电影具体的实践创作,捕捉两者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是中国电影研究者始终践行的方向和理应完成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文艺传统 电影民族理论 中国电影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与中国新文艺传统
2
作者 赵梓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1,共8页
经过百年艰辛探索,中国新文学已然形成新的传统。关于这一传统的发生动因,学界曾从外来影响等方面做过深入的讨论,而对新文学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较少寓目。实际上,不管“人学传统”“写实传统”,还是“自然传统”,新文艺之结胎都离不开... 经过百年艰辛探索,中国新文学已然形成新的传统。关于这一传统的发生动因,学界曾从外来影响等方面做过深入的讨论,而对新文学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较少寓目。实际上,不管“人学传统”“写实传统”,还是“自然传统”,新文艺之结胎都离不开对古典文学的否思性评判。五四诸子借助外来资源,运用新的思维眼光审视固有文学遗产,不仅“发现”了传统,而且“发明”了传统;正是这些新发明因子与作家新创造元素的相互涵摄,一种新文艺雏形才得以形成。由于时代因素、知识视野的局限,五四人批判遗产的策略方法不免有所偏颇,有的观点经不起推敲检验,然其以批判为继承、以继承促发展的努力,对现代文艺传统的形成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作家 古典文学批评 文艺传统 人学传统 写实传统 自然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与载道——中西方电影观念与文艺传统的关系之比较
3
作者 半夏 秦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5-59,共5页
一 正标题中的两个概念,本是一切艺术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属性,电影自不例外。就一般而言,这两种属性在艺术品中各司其职,不分轩轾,而且相互关联。然就某一特定艺术类别及其具体作品而言,由于不同的内容、形式、创作目的及艺术背景所形... 一 正标题中的两个概念,本是一切艺术不可或缺的两种功能属性,电影自不例外。就一般而言,这两种属性在艺术品中各司其职,不分轩轾,而且相互关联。然就某一特定艺术类别及其具体作品而言,由于不同的内容、形式、创作目的及艺术背景所形成的差异,则可能对某一属性的倚重有所偏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片 电影观念 载道意识 影片 西方电影 文艺传统 娱乐性 中国电影 电影艺术 郑正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面相——以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为中心
4
作者 李世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在西方文艺的现代转型中,反传统不但是文艺现代性的发展动力和基本倾向,而且还影响了现代文艺的方方面面。现代文艺思潮集中反映了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基本倾向,也是其精神的具体展开、体现,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和文艺传统、传统的审美趣... 在西方文艺的现代转型中,反传统不但是文艺现代性的发展动力和基本倾向,而且还影响了现代文艺的方方面面。现代文艺思潮集中反映了文艺现代性反传统的基本倾向,也是其精神的具体展开、体现,主要体现在反对传统和文艺传统、传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传统眼光中的世界和事物、专断的创作者和被动的接受者等方面。文艺现代性的反传统,促进了文艺的现代转型、创新、发展,但也存在着绝对、极端等倾向,并导致了严重的破坏性恶果。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困境,全面总结其经验、教训,科学评估其得失,促进我们对现代文艺思潮、文艺现代性及其与传统关系的认识,并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文艺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现代性 传统 文艺传统 可认知的世界 创作者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保护传承的新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姗姗 柳建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3,共8页
大数据的兴起对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数据化处理,突破了口传心授等少数民族文艺的传统传承模式,有助于少数民族文艺的精准扶持和产业化发展,拓宽了公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传承保护的途... 大数据的兴起对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的数据化处理,突破了口传心授等少数民族文艺的传统传承模式,有助于少数民族文艺的精准扶持和产业化发展,拓宽了公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传承保护的途径,可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民族地区财政能力有限,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数字化人才匮乏,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艺资源数字化水平偏低。为此,需要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以大数据应用为导向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积极吸纳社会资源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艺资源的数字化和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同时加强大数据的社会载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文艺保护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艺视角下我国动漫艺术的创新 被引量:3
6
作者 孟佳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4,共2页
动漫相声、动漫小品、动漫曲艺、动漫戏曲在动漫与传统文艺相继走低的网络时代却悄然崛起,活跃在电视和网络上,成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方兴未艾的文化现象。动漫文艺与传统文艺有着不同。动漫文艺的文化兴起,具有巨大的意... 动漫相声、动漫小品、动漫曲艺、动漫戏曲在动漫与传统文艺相继走低的网络时代却悄然崛起,活跃在电视和网络上,成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方兴未艾的文化现象。动漫文艺与传统文艺有着不同。动漫文艺的文化兴起,具有巨大的意义及启示,它有机地、合理地把时尚、流行、先锋的文化形态与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视这一目前最强大的大众媒介平台,推动动漫创作向前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艺 动漫艺术 融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的民族传统与世界传播初探
7
作者 张若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102,共6页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艺正处于广泛交往的时代,如何使本民族文艺走向世界,纳入世界文艺的开放系统,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应当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证了文艺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认为决定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主因是一定的社...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艺正处于广泛交往的时代,如何使本民族文艺走向世界,纳入世界文艺的开放系统,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应当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证了文艺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认为决定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主因是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进而指出民族传统与世界意识并非矛盾的,各民族文艺的发达与繁荣,无不得益于外来的其他民族文艺;民族性愈鲜明,也就愈增添了世界文学的丰富性。最后,作者对文艺的世界传播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 民族传统 社会心理 世界文学 民族特色 民族文学 变异性 稳定性 走向世界 文艺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艺理念与当代电影的创新发展
8
作者 韩琛 院晶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14,共7页
中国传统文艺理念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探讨中国传统文艺理念与当代电影的创新发展之前,有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艺理念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艺理念是在众多中国优秀传统文艺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创作理念,举凡中国诗歌、书法、... 中国传统文艺理念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探讨中国传统文艺理念与当代电影的创新发展之前,有必要了解中国传统文艺理念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艺理念是在众多中国优秀传统文艺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创作理念,举凡中国诗歌、书法、绘画、戏曲、小说等传统文艺皆是我们提炼创作理念的原材料。同时,这种理念可以跨越空间与时间,广泛地分布在中国历代优秀的文艺作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念 当代电影 文艺作品 传统文艺 优秀传统 空间与时间 创作理念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艺的美学特征
9
作者 张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7-45,共9页
艺术具体可以划分成许多种类,但总起来看,大体可分为偏于表现性艺术与偏于再现性艺术两大类。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主体感情、心理的抒发和描绘,常以抽象形式表现某种宽泛、朦胧、深邃的思想和感情境界。对表现性艺术的欣赏一般取品味的方... 艺术具体可以划分成许多种类,但总起来看,大体可分为偏于表现性艺术与偏于再现性艺术两大类。 表现性艺术偏重于主体感情、心理的抒发和描绘,常以抽象形式表现某种宽泛、朦胧、深邃的思想和感情境界。对表现性艺术的欣赏一般取品味的方式,在反复的咀嚼玩味中体察,发现作品所包含的无穷意趣。因为这一类艺术品所表现的主要是情感,是一种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艺 表现性 感情境界 抽象形式 再现性 主体感 艺术品 作品 无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伯农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2期4-8,共5页
这篇文章,是郑伯农同志在重庆诗歌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我们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对我们了解当前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情况是大有益处的;对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如何扫除前进中的迷雾,清醒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据与会的柯岩同志... 这篇文章,是郑伯农同志在重庆诗歌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我们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对我们了解当前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的情况是大有益处的;对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如何扫除前进中的迷雾,清醒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据与会的柯岩同志说,该文将由《当代文艺思潮》发表,故我们只能摘要刊载,使读者先睹为快!并愿借此引起评论工作者的注意,重视当前文艺创作及评论的研究,踊跃写稿,本刊愿提供篇幅深入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诗歌 孙绍振 西方现代主义 新诗潮 新的美学原则 新诗传统 现代倾向 文艺传统 社会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脉
11
作者 段书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25,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新局面,但由于不能认真全面地执行党所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近几年来文艺界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严重情况。一些人大肆鼓吹无限制的创作自由、演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新局面,但由于不能认真全面地执行党所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近几年来文艺界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严重情况。一些人大肆鼓吹无限制的创作自由、演出自由、表演自由,拒绝党对文艺的领导,否定文艺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效果。从文艺作品反映的内容看更是触目惊心,他们脱离人民,表现自我,脱离生活,表现虚无,认为文艺作品人民群众越看不懂越好,否定革命文艺传统和革命文艺,甚至连鲁迅都加以贬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社会主义 文艺作品 文艺创作 文艺事业 创作自由 社会效果 文艺传统 革命文艺 教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季刊《延安文艺研究》创刊 被引量:1
12
《情报杂志》 1985年第1期85-85,共1页
《延安文艺研究》是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延安文艺学会合办的刊物。本刊旨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文艺传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主要栏目有: 1.“探讨与研究”:发表关... 《延安文艺研究》是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延安文艺学会合办的刊物。本刊旨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文艺传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主要栏目有: 1.“探讨与研究”:发表关于延安文艺的科研成果,包括作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毛泽东文艺思想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科学院 延安时期 作品研究 文艺传统 文艺研究 文学研究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借鉴 革新创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
13
作者 邓曾耀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关于继承与革新的论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不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文艺发展中的实践,正确地解决了对待古代文艺、外国文艺的继承借鉴。
关键词 革新创造 继承借鉴 文艺 毛泽东文艺思想 继承与革新 文艺传统 基本原理 中华民族 民族文化传统 审美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观
14
作者 郭启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6-9,14,共5页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了。五十年前《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代表,《讲话》的内容精深博大,既为革命文艺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路线、方针、政策,又深刻地...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了。五十年前《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代表,《讲话》的内容精深博大,既为革命文艺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路线、方针、政策,又深刻地阐述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通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讲话》的一些个别提法,一些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政策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补充、完善、丰富、发展,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 文艺工作者 五十周年 延安文艺座谈会 五十年 革命文艺 社会生活 文艺传统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研究室
1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2,共1页
该室成立于1987年10月。其宗旨是以中文学批评史为主干内容,对古典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艺术思想进行综合研究,从史与论两方面探讨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规章;在对外开放、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重视研定并发扬我国民族的文艺传... 该室成立于1987年10月。其宗旨是以中文学批评史为主干内容,对古典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艺术思想进行综合研究,从史与论两方面探讨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规章;在对外开放、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重视研定并发扬我国民族的文艺传统和美学传统,该室目前有兼职研完人员3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助教1人,古代文论专家郁源教授任研完室主任,并已招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硕士研完生,1983年将继续招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批评史 古典文学 西方文化 文艺传统 研究室 对外开放 艺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概述
16
作者 侯容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一直是我国文艺理论战线研究的重大课题。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得到阐发和确证。仅在1989年10月至1992年4月这三年间,有关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一直是我国文艺理论战线研究的重大课题。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得到阐发和确证。仅在1989年10月至1992年4月这三年间,有关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方面的论文多达200余篇,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在此笔者撮其大要,提纲挈领地勾勒近三年来国内学术界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和创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毛泽东诗词 美学思想 文学评论 文艺传统 研究者 人格美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事业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释传统、商业追寻与美学颠覆——竖屏微电影的审美价值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星光 吴玉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1,共6页
伴随着手机等移动传播媒介的发展,竖屏微电影风起云涌,成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一种重要的内容形态。竖屏微电影的发展传承了中国竖轴绘画和中国戏剧折子戏等传统文艺的文化基因,给予了传统文艺一种当代化的重释,并在当代商业资本... 伴随着手机等移动传播媒介的发展,竖屏微电影风起云涌,成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一种重要的内容形态。竖屏微电影的发展传承了中国竖轴绘画和中国戏剧折子戏等传统文艺的文化基因,给予了传统文艺一种当代化的重释,并在当代商业资本的裹挟下为民众打开了新的商业想象空间。此外,画面由横变竖更意味着竖屏微电影颠覆了传统横屏的视觉接受模式,在景深、构图与运动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屏微电影 中国传统文艺 商业逻辑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曼君《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序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瑶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3,共3页
我们经常说的“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鲁迅所奠定并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许多现代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都以他们的创作成果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传统,因而积累了许多实践的经验,表明了... 我们经常说的“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鲁迅所奠定并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许多现代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都以他们的创作成果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传统,因而积累了许多实践的经验,表明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 沙汀 卓越贡献 现实主义特色 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作家 重要内容 文艺传统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独创论的解构与重建——基于《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斯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个体独创论是现代个体著作权得以成立的理论出发点。在《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权属纠纷中,现代著作权的个体独创论难以解释民间音乐乃至民间文艺作品的真实创作过程。个体独创论并不是文艺创作活动的客观规律总结,而是现代文化私有产权... 个体独创论是现代个体著作权得以成立的理论出发点。在《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权属纠纷中,现代著作权的个体独创论难以解释民间音乐乃至民间文艺作品的真实创作过程。个体独创论并不是文艺创作活动的客观规律总结,而是现代文化私有产权出现后对历史的人为建构。个体独创论从产权形态、创作活动到劳动分工等方面都存在着深刻的伦理矛盾,并可能危及文化创作和传播的自由。对个体独创论的重新认识将重塑我们对文艺创作和现代著作权实践的理解,也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下的著作权立法和司法实践指明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艺作品 著作权 作者 个体独创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愁苦之言易好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红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80-82,共3页
在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种流行的见解: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好。正如钱仲书先生所说:“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做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 在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种流行的见解: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好。正如钱仲书先生所说:“这个意见在中国古代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板。因此,我们惯见熟闻,习而相忘,没有把它当做中国文评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提出来。”(《诗可以怨》)钱先生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但没有展开来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这一现象所蕴含的深层原因加以探讨和揭示。司马迁在论述古来的大著作后总结说,它们都是“意有所郁结”、“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个看法在西方也有同调:“最甜蜜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真正的诗歌只出身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的人心”;“最美丽的诗歌就是最绝望的,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转引自《钱仲书论学文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理论 深层原因 写作实践 司马迁 文艺传统 书论 相忘 悲剧心理 炽燃 墓志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