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振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主要表现为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从曹丕引用《诗经》的具体形式看,主要分为引用原句、整合句子、摘取词语、以作品主旨入诗入文。就曹丕引用《诗经》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与烘托环境、突出某...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主要表现为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从曹丕引用《诗经》的具体形式看,主要分为引用原句、整合句子、摘取词语、以作品主旨入诗入文。就曹丕引用《诗经》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与烘托环境、突出某一情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气势、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曹丕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发展了《诗经》中的文学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诗经》
引用
接受
文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价值的复杂内涵与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蔡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0,共6页
文艺价值构成复杂,内容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价值。文艺价值是文艺作品的精华精粹,是存活于文艺作品中的一种有意无形,不易看到却能感知的精神性意向和能量。"灵韵"与"光晕"可以很好地概括文艺价值的总体特征。精...
文艺价值构成复杂,内容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价值。文艺价值是文艺作品的精华精粹,是存活于文艺作品中的一种有意无形,不易看到却能感知的精神性意向和能量。"灵韵"与"光晕"可以很好地概括文艺价值的总体特征。精神向度就是精神趋向或趋势,每一种向度都是由精神内涵及其内驱力决定的。文艺价值的精神向度主要包括"为人生""为时代""为文明"和"为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精神向度
灵韵
光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主义文化批判与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构建
3
作者
杜若松
孙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9,共5页
消费主义概念虽缘起于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物化社会的批判,但其文化表征在当下中国有着众多表现。其原因主要是文艺大众化时代的众声喧哗为消费主义提供了滋生的间隙;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内部结构失衡也潜伏着消费主义诱...
消费主义概念虽缘起于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物化社会的批判,但其文化表征在当下中国有着众多表现。其原因主要是文艺大众化时代的众声喧哗为消费主义提供了滋生的间隙;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内部结构失衡也潜伏着消费主义诱因;西方文化殖民消费主义对中国进行的话语侵略及中国文化本身落后思想的沉渣泛起。应对消费主义文化,既要看到其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人性回归个体和去意识形态化作用,也要建构批判性的文艺价值观,核心就是坚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文艺的人文关怀去重塑人的道德良知和精神信仰。并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文学生产——消费流程本身加强警醒和自律,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
文艺价值
观
批判
文学生产
文化殖民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4
作者
姚文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01-109,共9页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西部分交织而成,具有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四个层次。它们总是相互纠结、融合在一起,整合为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文艺价值发挥着整体性的作用。文艺...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西部分交织而成,具有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四个层次。它们总是相互纠结、融合在一起,整合为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文艺价值发挥着整体性的作用。文艺价值由人的需要激发和定向,人的需要又是一定生态环境的产物,从而人的需要构成了文艺价值与生态环境相互联结的中介环节。从逻辑方面看,人对文艺的需要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呈现为一种多维结构,即超前性需要和滞后性需要、恒常性需要和情境性需要、共生性需要和寄生性需要、有意识的需要和无意识的需要、聚敛性需要和发散性需要;从历史方面看,人对文艺的需要具有五种水平,即实现实践意志的需要、获取感知经验的需要、达到认识再现的需要、宣泄神秘情绪的需要、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何种生态环境有利于文艺价值的发展?作者认为,文艺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大致有下列情况:(1)文化转换时期,使人在建构新的文化格局过程中始终处于奋发进取的紧张状态;(2)文化交流的空间转换创造了机遇;(3)文化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必须包含大量的新生事物;(4)有时险恶的外部环境,如外族入侵、阶级压迫、内战频仍、国土分裂等,使人产生一种必要的紧张感和激奋感,发生新的转机,燃起新的希望;(5)文艺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必须具备允许分歧和竞争、鼓励探索和创新、促进独创性和多样化的文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生态环境系统
物质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
优化
实践意志
文艺
政策
四个层次
中介环节
独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区抗战文艺价值与当代文艺创作
5
作者
方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作为解放区抗战文艺精神价值的首要特质,崇高感和崇高美应成为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与理论建构的审美基石;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创造和创新精神,表现出在战争条件下中华民族的自我接续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掘能力,对此,在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中,之...
作为解放区抗战文艺精神价值的首要特质,崇高感和崇高美应成为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与理论建构的审美基石;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创造和创新精神,表现出在战争条件下中华民族的自我接续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掘能力,对此,在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中,之于创新理念的必然实施不仅有了更多的理性认同,而且也有着必定延续借鉴的历史因由与心理情感的主观诉求;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大众性是由战争本质所决定的,而它的多样性也是建立在大众性基础之上的,面对当下文艺创作实践多方面、多样性和多向度的发展,对大众性应该有着现代性和社会人文状况不断深化的阐释——社会人口结构的持续阶层化,为大众性的当下认知和实际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抗战
文艺价值
文艺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道墨法文艺价值观比较
6
作者
张林祥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儒家坚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艺价值观,道家以其“无为”思想否定礼乐文明,墨家和法家从极端功利主义立场否定文艺。四家的文艺价值观与其人性论、历史观、价值观有关。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的能力,肯定人的各种需要,其文艺价...
儒家坚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艺价值观,道家以其“无为”思想否定礼乐文明,墨家和法家从极端功利主义立场否定文艺。四家的文艺价值观与其人性论、历史观、价值观有关。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的能力,肯定人的各种需要,其文艺价值观是人文主义的;道家追求超越功利、社会、文明乃至生死的精神自由,最得文艺的真谛;墨家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肯定物质需要,否定精神需要,强调“天志”、“鬼神”,其文艺价值观是非人文主义的;法家以国家、国君为中心,否定个人的价值和需要,其文艺价值观是反人文主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国维文艺价值观述评
7
作者
万志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产生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王国维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一方面坚决反对传统狭隘的功利主义文艺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文艺在传达“真情”、“真理”和“理想”上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这是王国维的文艺价值观在现代性追求上...
产生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王国维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一方面坚决反对传统狭隘的功利主义文艺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文艺在传达“真情”、“真理”和“理想”上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这是王国维的文艺价值观在现代性追求上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文艺价值
观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
2
8
作者
姚文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78-87,共10页
也许这样说并不过分:文艺价值的功能象阳光一样,泽被万物而恒久不息,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文艺价值功能的更多方面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现和界定. 文艺价值的功能与作品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艺术杰作总是要比那些二、三...
也许这样说并不过分:文艺价值的功能象阳光一样,泽被万物而恒久不息,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文艺价值功能的更多方面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现和界定. 文艺价值的功能与作品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艺术杰作总是要比那些二、三流的平庸之作赢得更多的欣赏者,产生更为广泛、持久的社会影响;再者,在文艺行为流程中总是艺术家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在前,文艺作品的实际作用在后,这一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的.另外,作品的思想意蕴、题材、形象、风格、体裁乃至艺术媒介的固有性质对于文艺功用的发挥也总是具有主导意义.总之必须联系作品的性质来看待文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功能
文艺
消费
文艺价值
欣赏者
消费需要
文艺
作品
主导功能
物质消费
消费者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价值的重构与向度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传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7-183,192,共8页
在新媒介传播场域中,由传播媒介的转换而带来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接受心理等方面的剧变使得当下文艺的生产与接受伴随着传播逻辑和传播方式的更迭而不断涌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基于此,当下文艺价值系统也在新媒介环境中被重构为价值内...
在新媒介传播场域中,由传播媒介的转换而带来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接受心理等方面的剧变使得当下文艺的生产与接受伴随着传播逻辑和传播方式的更迭而不断涌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基于此,当下文艺价值系统也在新媒介环境中被重构为价值内涵不断丰富、主导观念发生转换的新型价值体系。当下文艺的技术价值和社交价值进入研究范畴并得到高度重视,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得以正名且成为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参考,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巩固自己重要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在时代语境中阐发出新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文艺价值
文艺
生产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恩来的文艺价值观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凤胜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35-39,共5页
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恩来文艺思想和实践最为鲜明的特色。从周恩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解决好许多理论上、实践上表面看似简单明白、但细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深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
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恩来文艺思想和实践最为鲜明的特色。从周恩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解决好许多理论上、实践上表面看似简单明白、但细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深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价值问题。周恩来有一句名言:“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周恩来论文艺》92页,下引本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以人民所接受、赏识和喜爱为尺度,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实质性问题出发,周恩来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作品
周恩来选集
文艺
工作
文艺
功能
娱乐性
文艺价值
观
娱乐作用
服务对象
文艺
思想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价值与精神文明
11
作者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7-27,共1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系统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精神文明系统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探讨,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系统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精神文明系统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探讨,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和我校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邀请校内部分同志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探讨
社会心理
社会生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
文艺价值
社会科学工作者
系统工程
多视角
指导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
12
作者
朱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8,共6页
长期以来,对于郑板桥诗画及其理论的研究只停留于表层,多泛泛而论。此文从分析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入手,对其文艺价值意识中两组对应的文艺价值观系列——“经世”与“为儒”,“公道”与“私情”——进行了具体论述。且进一步认为,郑板...
长期以来,对于郑板桥诗画及其理论的研究只停留于表层,多泛泛而论。此文从分析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入手,对其文艺价值意识中两组对应的文艺价值观系列——“经世”与“为儒”,“公道”与“私情”——进行了具体论述。且进一步认为,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在总体上仍不失一种较有持久性的艺术结构力,虽谈不上全面系统,但其在根本上的抵牾颇能自我消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从事文艺创作的知识分子的内在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郑板桥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传统知识分子
艺术结构
适应性
持久性
私情
经世致用
文艺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研究的阐释向度
13
作者
党圣元
《社会科学辑刊》
2025年第2期32-44,243,F0003,共15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思考和阐释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提供了思想导引和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讲话,尤其是其中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阐发,给当下我们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思考和阐释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提供了思想导引和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讲话,尤其是其中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阐发,给当下我们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路径,并且拓展了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的理论视域、思想空间和阐释维度。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生、积累了义理丰赡、姿态多样、特色鲜明的文艺思想,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根脉、精魂得以形成并传承发展至今,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推动中国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内核,融汇了道家、释家思想,形成了内部结构富有张力、互补互济的既有饱满的思想质性,而又充溢着灵动的美学智慧的价值思想共同体;以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为圭臬,以“第二个结合”为方法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维度中,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研究、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体系,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重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双创”视域
文艺价值
思想
阐释向度
通变与转化
当代意义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价值定位看孔子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
14
作者
龙钢华
《学术论坛》
2003年第5期98-100,共3页
基于爱人基础上的仁学思想,是孔子对文艺价值定位的第一标准。"仁"、"美"、"善"三者相通,这是人道主义和艺术本体论相结合的最初表述,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实践这一理论,既可优化文艺的生态环境,又可提...
基于爱人基础上的仁学思想,是孔子对文艺价值定位的第一标准。"仁"、"美"、"善"三者相通,这是人道主义和艺术本体论相结合的最初表述,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实践这一理论,既可优化文艺的生态环境,又可提升文艺作品的品位,并"生产完整的人",让人类诗意地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定位
“仁”
“美”
“善”
孔子
文艺
思想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谭恩美小说“苦难叙事”的文艺美学价值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俊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苦难叙事"已成为当下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给读者呈现了诸多苦难的历史画卷。作家尝试以"苦难叙事"为视点,借助创伤理论,通过文本中多侧面反映的生存苦难和精神苦难,揭示隐藏在苦难叙...
"苦难叙事"已成为当下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给读者呈现了诸多苦难的历史画卷。作家尝试以"苦难叙事"为视点,借助创伤理论,通过文本中多侧面反映的生存苦难和精神苦难,揭示隐藏在苦难叙述中人物的个性因素、苦难的时代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苦难的悲剧性美学意义,进而探寻作家苦难创作的终极意义,透视全球化语境下美籍华裔作家的创作经验,以及对自我、生命、社会等问题的文学关注,多方位彰显了"苦难叙事"类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苦难叙事
生存策略
文艺
美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艺术实践论——兼谈文艺学方法论变革
被引量:
2
16
作者
苏宏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3-77,共5页
客观地说,认识论的文艺观曾经有过不容忽视的理论功绩。①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艺学,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长期、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哲学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它对于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性重视不够,在...
客观地说,认识论的文艺观曾经有过不容忽视的理论功绩。①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艺学,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长期、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哲学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它对于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性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文艺学变成了认识论的附庸。这个缺陷长期得不到彻底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实践论
文艺
学
方法论
艺术创作
文艺价值
论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价值观念
被引量:
3
17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0-66,共7页
也许,文艺的价值取向与文艺的起始是出自于同一个起点的,虽然我们已无法从文字的考求上来确认先民们在原始艺术的表现时所呈现的特定的情感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先民们手执牛尾的狂欢中,在先民们留下的彩陶纹饰上,我们也能约略地感觉到他...
也许,文艺的价值取向与文艺的起始是出自于同一个起点的,虽然我们已无法从文字的考求上来确认先民们在原始艺术的表现时所呈现的特定的情感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先民们手执牛尾的狂欢中,在先民们留下的彩陶纹饰上,我们也能约略地感觉到他们对于艺术的价值取向。中国古典文艺是一个色彩纷呈的艺术系统,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多重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取向
功利性
中国
文艺
思想
文艺价值
观
审美形态
思想史
艺术系统
文艺
形态
司马迁
价值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研究三题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平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70-75,共6页
由于理论视角、文化态度、价值取向、哲学体系不同,因而孔子、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既相容又相斥。他们都十分重视文艺的人文教化功能,不过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防范;他们都热忱投身于文艺批评,不过一个宽容,一个专横;一个表现了道...
由于理论视角、文化态度、价值取向、哲学体系不同,因而孔子、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既相容又相斥。他们都十分重视文艺的人文教化功能,不过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防范;他们都热忱投身于文艺批评,不过一个宽容,一个专横;一个表现了道德批评与美学批评的统一,一个则仅仅着眼于道德、社会批评。分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格理想的不同;根本原因则在于哲学体系的不同: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理想人格
道德批评
美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媒体语境中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20,共8页
全媒体语境是我国当下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在此语境中,文艺评论及其传播能够且应当更好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这是引导人民审美,涵育社会美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覆盖面广、社...
全媒体语境是我国当下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在此语境中,文艺评论及其传播能够且应当更好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这是引导人民审美,涵育社会美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覆盖面广、社会接受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全媒体文艺评论推动文艺评论的几种基本模式不断新变,通过引导公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以及反作用于文艺创作,来不断发挥社会美育效能。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首重审美导向;其社会美育效能维度是多元的,包括审美、传播、教育等效能维度,需要多维度综合提升;要注重凸显评论的美育向度。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审美价值观“,评论不改何为”等是亟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全媒体
文艺
评论
新媒体
社会美育
文艺
审美
价值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扬州画派价值再认识
20
作者
刘南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67-169,共3页
活跃于18世纪中国艺坛的扬州画派,以金农、郑燮、李方膺、黄慎、罗聘、高翔、汪士慎、华嵒等八怪显名。八怪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文化的历史记忆。研究他们,探索他们艺术的特点、成因、价值,以及他们艺术成就对今天的启迪,既是对历史...
活跃于18世纪中国艺坛的扬州画派,以金农、郑燮、李方膺、黄慎、罗聘、高翔、汪士慎、华嵒等八怪显名。八怪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文化的历史记忆。研究他们,探索他们艺术的特点、成因、价值,以及他们艺术成就对今天的启迪,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对艺术历史的负责,更是今天繁荣文艺、富强国家、净化灵魂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扬州画派
文艺价值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价值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振龙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之际文人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编号:14BZW043)的成果之一
文摘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主要表现为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从曹丕引用《诗经》的具体形式看,主要分为引用原句、整合句子、摘取词语、以作品主旨入诗入文。就曹丕引用《诗经》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与烘托环境、突出某一情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气势、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曹丕诗文中对《诗经》的引用,发展了《诗经》中的文学艺术手法。
关键词
曹丕
《诗经》
引用
接受
文艺价值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价值的复杂内涵与精神向度
被引量:
1
2
作者
蔡毅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0,共6页
文摘
文艺价值构成复杂,内容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价值。文艺价值是文艺作品的精华精粹,是存活于文艺作品中的一种有意无形,不易看到却能感知的精神性意向和能量。"灵韵"与"光晕"可以很好地概括文艺价值的总体特征。精神向度就是精神趋向或趋势,每一种向度都是由精神内涵及其内驱力决定的。文艺价值的精神向度主要包括"为人生""为时代""为文明"和"为未来"。
关键词
文艺价值
精神向度
灵韵
光晕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主义文化批判与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构建
3
作者
杜若松
孙博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问题研究>
基金号:12AZW002
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助项目[2012]03号
文摘
消费主义概念虽缘起于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资本主义物化社会的批判,但其文化表征在当下中国有着众多表现。其原因主要是文艺大众化时代的众声喧哗为消费主义提供了滋生的间隙;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内部结构失衡也潜伏着消费主义诱因;西方文化殖民消费主义对中国进行的话语侵略及中国文化本身落后思想的沉渣泛起。应对消费主义文化,既要看到其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人性回归个体和去意识形态化作用,也要建构批判性的文艺价值观,核心就是坚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文艺的人文关怀去重塑人的道德良知和精神信仰。并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文学生产——消费流程本身加强警醒和自律,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批判。
关键词
消费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
文艺价值
观
批判
文学生产
文化殖民霸权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4
作者
姚文放
机构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01-109,共9页
文摘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西部分交织而成,具有自然环境、物质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四个层次。它们总是相互纠结、融合在一起,整合为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文艺价值发挥着整体性的作用。文艺价值由人的需要激发和定向,人的需要又是一定生态环境的产物,从而人的需要构成了文艺价值与生态环境相互联结的中介环节。从逻辑方面看,人对文艺的需要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呈现为一种多维结构,即超前性需要和滞后性需要、恒常性需要和情境性需要、共生性需要和寄生性需要、有意识的需要和无意识的需要、聚敛性需要和发散性需要;从历史方面看,人对文艺的需要具有五种水平,即实现实践意志的需要、获取感知经验的需要、达到认识再现的需要、宣泄神秘情绪的需要、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何种生态环境有利于文艺价值的发展?作者认为,文艺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大致有下列情况:(1)文化转换时期,使人在建构新的文化格局过程中始终处于奋发进取的紧张状态;(2)文化交流的空间转换创造了机遇;(3)文化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必须包含大量的新生事物;(4)有时险恶的外部环境,如外族入侵、阶级压迫、内战频仍、国土分裂等,使人产生一种必要的紧张感和激奋感,发生新的转机,燃起新的希望;(5)文艺价值的优化生态环境必须具备允许分歧和竞争、鼓励探索和创新、促进独创性和多样化的文艺政策。
关键词
文艺价值
生态环境系统
物质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
优化
实践意志
文艺
政策
四个层次
中介环节
独创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区抗战文艺价值与当代文艺创作
5
作者
方伟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8期101-105,共5页
文摘
作为解放区抗战文艺精神价值的首要特质,崇高感和崇高美应成为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与理论建构的审美基石;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创造和创新精神,表现出在战争条件下中华民族的自我接续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掘能力,对此,在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中,之于创新理念的必然实施不仅有了更多的理性认同,而且也有着必定延续借鉴的历史因由与心理情感的主观诉求;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大众性是由战争本质所决定的,而它的多样性也是建立在大众性基础之上的,面对当下文艺创作实践多方面、多样性和多向度的发展,对大众性应该有着现代性和社会人文状况不断深化的阐释——社会人口结构的持续阶层化,为大众性的当下认知和实际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解放区
抗战
文艺价值
文艺
创作
Keywords
liberated area, value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war time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分类号
I2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道墨法文艺价值观比较
6
作者
张林祥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文摘
儒家坚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艺价值观,道家以其“无为”思想否定礼乐文明,墨家和法家从极端功利主义立场否定文艺。四家的文艺价值观与其人性论、历史观、价值观有关。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的能力,肯定人的各种需要,其文艺价值观是人文主义的;道家追求超越功利、社会、文明乃至生死的精神自由,最得文艺的真谛;墨家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肯定物质需要,否定精神需要,强调“天志”、“鬼神”,其文艺价值观是非人文主义的;法家以国家、国君为中心,否定个人的价值和需要,其文艺价值观是反人文主义的。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国维文艺价值观述评
7
作者
万志海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文摘
产生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王国维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一方面坚决反对传统狭隘的功利主义文艺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文艺在传达“真情”、“真理”和“理想”上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这是王国维的文艺价值观在现代性追求上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王国维
文艺价值
观
现代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
2
8
作者
姚文放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78-87,共10页
文摘
也许这样说并不过分:文艺价值的功能象阳光一样,泽被万物而恒久不息,具有包罗万象的性质.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文艺价值功能的更多方面正在得到进一步的发现和界定. 文艺价值的功能与作品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艺术杰作总是要比那些二、三流的平庸之作赢得更多的欣赏者,产生更为广泛、持久的社会影响;再者,在文艺行为流程中总是艺术家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在前,文艺作品的实际作用在后,这一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的.另外,作品的思想意蕴、题材、形象、风格、体裁乃至艺术媒介的固有性质对于文艺功用的发挥也总是具有主导意义.总之必须联系作品的性质来看待文艺的作用。
关键词
价值
功能
文艺
消费
文艺价值
欣赏者
消费需要
文艺
作品
主导功能
物质消费
消费者
社会影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价值的重构与向度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传领
机构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7-183,192,共8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介时代文艺价值重构研究”(21DWYJ03)
聊城大学“光岳青年学者创新团队”项目(LCUGYTD2022-06)。
文摘
在新媒介传播场域中,由传播媒介的转换而带来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接受心理等方面的剧变使得当下文艺的生产与接受伴随着传播逻辑和传播方式的更迭而不断涌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基于此,当下文艺价值系统也在新媒介环境中被重构为价值内涵不断丰富、主导观念发生转换的新型价值体系。当下文艺的技术价值和社交价值进入研究范畴并得到高度重视,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得以正名且成为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参考,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巩固自己重要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在时代语境中阐发出新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
新媒介
文艺价值
文艺
生产
重构
Keywords
New Media
Literary and Artistic Value
Produ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恩来的文艺价值观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凤胜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4期35-39,共5页
文摘
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恩来文艺思想和实践最为鲜明的特色。从周恩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解决好许多理论上、实践上表面看似简单明白、但细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深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价值问题。周恩来有一句名言:“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周恩来论文艺》92页,下引本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以人民所接受、赏识和喜爱为尺度,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实质性问题出发,周恩来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文艺
作品
周恩来选集
文艺
工作
文艺
功能
娱乐性
文艺价值
观
娱乐作用
服务对象
文艺
思想
人民群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价值与精神文明
11
作者
杨守森
机构
山东师大中文系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7-27,共1页
文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系统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精神文明系统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探讨,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和我校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邀请校内部分同志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理论探讨
社会心理
社会生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
文艺价值
社会科学工作者
系统工程
多视角
指导方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
12
作者
朱飞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摘
长期以来,对于郑板桥诗画及其理论的研究只停留于表层,多泛泛而论。此文从分析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入手,对其文艺价值意识中两组对应的文艺价值观系列——“经世”与“为儒”,“公道”与“私情”——进行了具体论述。且进一步认为,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在总体上仍不失一种较有持久性的艺术结构力,虽谈不上全面系统,但其在根本上的抵牾颇能自我消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从事文艺创作的知识分子的内在适应性。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郑板桥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传统知识分子
艺术结构
适应性
持久性
私情
经世致用
文艺
创作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研究的阐释向度
13
作者
党圣元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2025年第2期32-44,243,F0003,共15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计划”研究项目(2024CCXZ010)。
文摘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思考和阐释中国传统文艺价值观念提供了思想导引和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讲话,尤其是其中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阐发,给当下我们从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路径,并且拓展了我们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的理论视域、思想空间和阐释维度。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生、积累了义理丰赡、姿态多样、特色鲜明的文艺思想,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根脉、精魂得以形成并传承发展至今,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推动中国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内核,融汇了道家、释家思想,形成了内部结构富有张力、互补互济的既有饱满的思想质性,而又充溢着灵动的美学智慧的价值思想共同体;以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为圭臬,以“第二个结合”为方法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维度中,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研究、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体系,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重心之一。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双创”视域
文艺价值
思想
阐释向度
通变与转化
当代意义生成
分类号
I02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价值定位看孔子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
14
作者
龙钢华
机构
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5期98-100,共3页
文摘
基于爱人基础上的仁学思想,是孔子对文艺价值定位的第一标准。"仁"、"美"、"善"三者相通,这是人道主义和艺术本体论相结合的最初表述,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实践这一理论,既可优化文艺的生态环境,又可提升文艺作品的品位,并"生产完整的人",让人类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
文艺价值
定位
“仁”
“美”
“善”
孔子
文艺
思想
人道主义
Keywords
the grad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value
benevolence
perfection
kindness
perfect characters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谭恩美小说“苦难叙事”的文艺美学价值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俊杰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文摘
"苦难叙事"已成为当下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给读者呈现了诸多苦难的历史画卷。作家尝试以"苦难叙事"为视点,借助创伤理论,通过文本中多侧面反映的生存苦难和精神苦难,揭示隐藏在苦难叙述中人物的个性因素、苦难的时代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苦难的悲剧性美学意义,进而探寻作家苦难创作的终极意义,透视全球化语境下美籍华裔作家的创作经验,以及对自我、生命、社会等问题的文学关注,多方位彰显了"苦难叙事"类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
关键词
谭恩美
苦难叙事
生存策略
文艺
美学
价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艺术实践论——兼谈文艺学方法论变革
被引量:
2
16
作者
苏宏斌
机构
杭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3-77,共5页
文摘
客观地说,认识论的文艺观曾经有过不容忽视的理论功绩。①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艺学,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长期、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哲学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它对于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性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文艺学变成了认识论的附庸。这个缺陷长期得不到彻底克服,
关键词
艺术实践论
文艺
学
方法论
艺术创作
文艺价值
论
认识论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价值观念
被引量:
3
17
作者
谭帆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0-66,共7页
文摘
也许,文艺的价值取向与文艺的起始是出自于同一个起点的,虽然我们已无法从文字的考求上来确认先民们在原始艺术的表现时所呈现的特定的情感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先民们手执牛尾的狂欢中,在先民们留下的彩陶纹饰上,我们也能约略地感觉到他们对于艺术的价值取向。中国古典文艺是一个色彩纷呈的艺术系统,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多重色素。
关键词
价值
取向
功利性
中国
文艺
思想
文艺价值
观
审美形态
思想史
艺术系统
文艺
形态
司马迁
价值
观念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研究三题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平远
机构
南昌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摘
由于理论视角、文化态度、价值取向、哲学体系不同,因而孔子、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既相容又相斥。他们都十分重视文艺的人文教化功能,不过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防范;他们都热忱投身于文艺批评,不过一个宽容,一个专横;一个表现了道德批评与美学批评的统一,一个则仅仅着眼于道德、社会批评。分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格理想的不同;根本原因则在于哲学体系的不同: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
关键词
文艺价值
观
理想人格
道德批评
美学批评
分类号
J110.9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媒体语境中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
被引量:
4
19
作者
徐望
机构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2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ZD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多元融通视域下的新时代文化消费研究”(22BH1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媒体语境是我国当下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在此语境中,文艺评论及其传播能够且应当更好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这是引导人民审美,涵育社会美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覆盖面广、社会接受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全媒体文艺评论推动文艺评论的几种基本模式不断新变,通过引导公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以及反作用于文艺创作,来不断发挥社会美育效能。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首重审美导向;其社会美育效能维度是多元的,包括审美、传播、教育等效能维度,需要多维度综合提升;要注重凸显评论的美育向度。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审美价值观“,评论不改何为”等是亟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全媒体
文艺
评论
新媒体
社会美育
文艺
审美
价值
观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扬州画派价值再认识
20
作者
刘南平
机构
扬州国画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67-169,共3页
文摘
活跃于18世纪中国艺坛的扬州画派,以金农、郑燮、李方膺、黄慎、罗聘、高翔、汪士慎、华嵒等八怪显名。八怪对于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文化的历史记忆。研究他们,探索他们艺术的特点、成因、价值,以及他们艺术成就对今天的启迪,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对艺术历史的负责,更是今天繁荣文艺、富强国家、净化灵魂的需要。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扬州画派
文艺价值
艺术创作
分类号
J20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文艺价值
张振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艺价值的复杂内涵与精神向度
蔡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消费主义文化批判与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构建
杜若松
孙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艺价值的生态环境及其优化
姚文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解放区抗战文艺价值与当代文艺创作
方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儒道墨法文艺价值观比较
张林祥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王国维文艺价值观述评
万志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文艺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
姚文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价值的重构与向度
王传领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周恩来的文艺价值观
王凤胜
《齐鲁学刊》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文艺价值与精神文明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郑板桥的文艺价值观
朱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价值思想研究的阐释向度
党圣元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价值定位看孔子文艺思想的当代意义
龙钢华
《学术论坛》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谭恩美小说“苦难叙事”的文艺美学价值
张俊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走向艺术实践论——兼谈文艺学方法论变革
苏宏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试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价值观念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孔子、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研究三题
周平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全媒体语境中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
徐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当代中国扬州画派价值再认识
刘南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