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诗学视阈下欧美历史小说文类内涵的嬗变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晨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193,311,共8页
司各特经典历史小说的巨大影响一度造成了当代欧美历史小说内涵阐释停滞的现象,继而割裂了历史小说文类的线性发展链,导致了历史小说整体研究的缺失。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注重文类的历史性发展和变化,提供了以发展性眼光观测欧美历史... 司各特经典历史小说的巨大影响一度造成了当代欧美历史小说内涵阐释停滞的现象,继而割裂了历史小说文类的线性发展链,导致了历史小说整体研究的缺失。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注重文类的历史性发展和变化,提供了以发展性眼光观测欧美历史小说文类演进过程的良好视角。在此视角下,历史小说文类的嬗变和发展清晰可见,从而有助于弥补目前欧美历史小说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历史小说 文类发展 程序诗学 俄国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文类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0,共6页
亚里士多德从认知哲学和美学观出发,提出封闭的文类发展观,但又在尊崇荷马伟大传统的过程中,自我解构了这种文类发展观。立足文学本体,借鉴、发展、完善了肇始于其师柏拉图的三分文类模式,并从模仿媒介、对象和方式三个层面予以了详细... 亚里士多德从认知哲学和美学观出发,提出封闭的文类发展观,但又在尊崇荷马伟大传统的过程中,自我解构了这种文类发展观。立足文学本体,借鉴、发展、完善了肇始于其师柏拉图的三分文类模式,并从模仿媒介、对象和方式三个层面予以了详细而充分的论证说明;在以成分"情节"为核心区分标准的前提下,史诗与悲剧两大文类的异同,使得"情节整一性"这一安排事件的最高原则,既成为所谓"三一律"的灵魂,更是在"文学"概念尚未得到自觉独立的历史语境里,升华为"文学性"的重要内涵。从审美接受、构成成分以及情节长短层面,提出悲剧高于史诗的等级观;同时又以模仿主体决定论、情节整一性为批评依据,提出了喜剧高于讽刺诗的等级观。亚氏文类理论在西方文类理论史上第一次以独立、自觉的本体化形态存在,述作并举,建立了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基本架构,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发展 三分法 情节整一性 文学性 文类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