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礼记》的文章风格 被引量:3
1
作者 卢静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6期22-24,共3页
《礼记》内容庞杂,每篇所记往往又各自独立成体。总体上说,《礼记》的文章风格表现为:句式的灵活多变、设为问答的表现体式及铺排敷陈的手法、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和简洁古朴、蕴藉含蓄的语言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礼记》 文章风格 表现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之水天际流——读王齐洲教授《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
2
作者 邱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文章风格 王齐洲 流变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 湖北教育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瑰玮奇丽气象峥嵘──曾国藩论文章风格
3
作者 刘可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71-78,共8页
瑰玮奇丽气象峥嵘──曾国藩论文章风格刘可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清道光年间,以讨太平天国有功,被封为世袭一等毅勇侯爵,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恶名昭著的人民起义的镇压者。但同时又因其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 瑰玮奇丽气象峥嵘──曾国藩论文章风格刘可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清道光年间,以讨太平天国有功,被封为世袭一等毅勇侯爵,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恶名昭著的人民起义的镇压者。但同时又因其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地位及作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阳刚之美 文章风格 “气” 桐城派 姚鼐 《典论·论文》 太平天国 “文气”说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章风格和言语风格
4
作者 <比较修辞学>课题组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3期51-59,共9页
关键词 文章风格 表现风格 言语风格 文学风格 风格色彩 文学作品 形成风格 表达效果 文学类 文体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的文章风格论
5
作者 刘溶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9-11,共3页
关于诗的风格的论述,最早当推《诗经·大雅·烝民》末章中的诗句: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穆如清风”这句诗,是周宣王时的贤臣、诗人尹吉甫为樊侯仲山甫送别的赠诗。意思是说诗的和美风格犹如那化育万物的... 关于诗的风格的论述,最早当推《诗经·大雅·烝民》末章中的诗句: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穆如清风”这句诗,是周宣王时的贤臣、诗人尹吉甫为樊侯仲山甫送别的赠诗。意思是说诗的和美风格犹如那化育万物的清风。 《论语·八佾》篇也有关于作品风格的评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汉代以后,特别是魏晋六朝,关于文章风格的论述就更多更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风格 作品风格 风格 魏晋六朝 周宣王 说诗 诗经 论语 陆机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写与文章风格及其他
6
作者 周达甫 《语文建设》 1957年第3期1-,共1页
我对于汉语的拼写,共有三次经验:一次是抗日战争以前,我在北京,用国语罗马字拼写过赵元任和老舍先生等的作品。一次是1949年广州解放以后,我在中山大学,自己修改“北拉”(北方话拉丁化),用《王贵与李香香》来作各种试验,还拼写过赵树理... 我对于汉语的拼写,共有三次经验:一次是抗日战争以前,我在北京,用国语罗马字拼写过赵元任和老舍先生等的作品。一次是1949年广州解放以后,我在中山大学,自己修改“北拉”(北方话拉丁化),用《王贵与李香香》来作各种试验,还拼写过赵树理同志等的作品。一次是去年(1956),《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公布以后,我作了一些试验,拼写过毛主席、刘少奇委员长以及吴运铎、高玉宝、魏巍、张天翼等同志的作品。我所取得的经验是:拼写的主要关键在于文章风格。一个作品,是否适合于拼写,首先取决于写作的风格。如果直接采用一种拼音方案来写作,首先要注意风格,一般地说,和平常用汉字写作的风格不完全一样。一篇拼写的文章,是否容易看懂,关系最大的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风格 王贵与李香香 赵树理 老舍先生 张天翼 高玉宝 魏巍 常用汉字 吴运铎 国际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的读者定位 清新的杂志风格 被引量:1
7
作者 古丽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
《八小时以外》在2009年进行了全面的改版,通过市场调研和读者调查,在重新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栏目设置、文章风格、版式设计等主要方面作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读者定位 版式设计 文章风格 期刊定位 栏目设置 知识女性 专题策划 受众定位 读者群体 情感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8
作者 胡乔木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写作 文章风格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式”和“风格”的关系中介——释《文心雕龙》的“势”
9
作者 黄安静 《现代中文学刊》 1999年第3期33-35,27,共4页
"势",是《文心雕龙》的重要术语,是刘勰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被历来的《文心雕龙》研究者所重视。但是,对于"势"的含义,刘勰并未在《文心雕龙》这本著作中作出明确的界定,使得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对此意见分... "势",是《文心雕龙》的重要术语,是刘勰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被历来的《文心雕龙》研究者所重视。但是,对于"势"的含义,刘勰并未在《文心雕龙》这本著作中作出明确的界定,使得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对此意见分歧,说法各异,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简单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格特点 体式 文章风格 美学思想 文章 重要范畴 美学范畴 文体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晓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3,共7页
宋六大散文家表现出自觉的人情观念。他们把人情看作人类的本质属性 ,把人生的本质意义定位在具体平凡的生存状态之上。体现于人情观念中的思想风神和认知意趣 ,漫溢于他们的文章中 ,成为推动六家散文走向的内在力量 。
关键词 宋朝 散文 人情观念 创作走向 文章风格 王安石 欧阳修 人性 苏轼 性情 美学意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关于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共8页
王彬彬为文绝少"曲笔",总是昂然举起"正正之旗",泰然摆出"堂堂之阵",与"问题"或"论敌"周旋到底。有他发言的"研讨会",不用进会场,老远就能听到满屋子高亢激越的声音,其文章风格跟说话架势高度一致,含糊躲闪、扭捏作态,这些... 王彬彬为文绝少"曲笔",总是昂然举起"正正之旗",泰然摆出"堂堂之阵",与"问题"或"论敌"周旋到底。有他发言的"研讨会",不用进会场,老远就能听到满屋子高亢激越的声音,其文章风格跟说话架势高度一致,含糊躲闪、扭捏作态,这些文人惯技与他无缘。许多场合他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男孩,率真耿直为他赢得不少"粉丝",也招致或明或暗的许多敌人,但他我行我素,并不在乎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文学批评 《皇帝的新装》 贯一 文章风格 曲笔 为文 扮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論作家的风格——《文心雕龙》創作论问題研究之二
12
作者 黄广华 姜宝福 《文史哲》 1961年第3期65-67,共3页
在我国文学史上,可以说刘勰是第一个比较有见地有系统的提出了文学的风格问题。在他以前,《礼记·经解》中虽然早已说过“温柔敦厚,诗教也”的话,好象是初步接触到风格的问题。但是比较模糊,而且也不太正确。其他如《易经·系... 在我国文学史上,可以说刘勰是第一个比较有见地有系统的提出了文学的风格问题。在他以前,《礼记·经解》中虽然早已说过“温柔敦厚,诗教也”的话,好象是初步接触到风格的问题。但是比较模糊,而且也不太正确。其他如《易经·系辞》中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作家个性 作家风格 文学风格 文学史 格问题 诗教 文章风格 作品风格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的实证之维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程旸最早的一批文学批评文章是关于作家阅读史的研究。在2014年发表的方法论论纲性质的《当代小说家的"阅读研究"》一文中,程旸将"阅读研究"定位为以史料工作为基础的、在文脉传统中理解作家创作的研究工作。用程... 程旸最早的一批文学批评文章是关于作家阅读史的研究。在2014年发表的方法论论纲性质的《当代小说家的"阅读研究"》一文中,程旸将"阅读研究"定位为以史料工作为基础的、在文脉传统中理解作家创作的研究工作。用程旸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所谓‘阅读研究’,指的是通过查勘、搜集和整理分析与该作家创作过程相关的‘阅读书目’,以及他对所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评点、札记,梳理他与所读作家作品之间的文脉关系,他由此而形成的为人气质、文章风格和叙述特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程旸对"阅读研究"的理解,不是一项单纯的史料工作,而是通过"阅读"讨论"创作",完成从"阅读史"到"创作史"的考察与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当代小说家 叙述特点 阅读史 文章风格 创作史 整理分析 阅读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理而深于取象──朱光潜文艺论著的具象特征
14
作者 尉天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关键词 朱光潜 文艺论著 说理文 比喻 “零度风格 朱自清 钱钟书 文章风格 文艺心理学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动作者的思路
15
作者 赵之 《编辑之友》 1982年第3期100-103,共4页
荣获一九八一年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的《无线电爱好者颂》一文的作者施镭,是一位老科普作家。他不仅熟悉无线电科学,热爱无线电事业,而且有一手清爽明快的文笔,能够把他要讲的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这篇小品... 荣获一九八一年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的《无线电爱好者颂》一文的作者施镭,是一位老科普作家。他不仅熟悉无线电科学,热爱无线电事业,而且有一手清爽明快的文笔,能够把他要讲的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这篇小品,就是他这种文风的代表作之一。在拿到文章原稿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工业 动作者 无线电科学 科学事实 科学思想 思路 原稿 文章风格 科普作品 编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情说发微三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炳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3期96-103,共8页
【正】 一、文情运动文情,即文章情感,是我国写作理论古老而复杂的课题。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写作家作过许多探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最早谈到情与创作关系的并不是《诗大序》,先秦《礼记&#... 【正】 一、文情运动文情,即文章情感,是我国写作理论古老而复杂的课题。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写作家作过许多探讨,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是,最早谈到情与创作关系的并不是《诗大序》,先秦《礼记·乐记》就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说法,屈原《楚辞·惜诵》有“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之句。嗣后,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则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感视作诗之“根”。迨至明、清,诗话、诗论之作诸家纷起,蔚为大观,不少著作都不乏独到的见解,袁枚《答蕺园论诗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情难鉴 文心雕龙 表情法 诗缘情 发愤以抒情 文章风格 三题 创作关系 作品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语言学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昌宁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5,共4页
1 计算语言学的任务计算语言学又叫做面向计算机的语言研究与应用,是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数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一方面利用计算机对语言文字进行各种定量化与精密化的研究,如字频、词频统计,词类分布... 1 计算语言学的任务计算语言学又叫做面向计算机的语言研究与应用,是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数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一方面利用计算机对语言文字进行各种定量化与精密化的研究,如字频、词频统计,词类分布及其邻接关系的研究,文章风格研究,句型研究,以及语法的概率模型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又要求语言学家为计算机进行自然语言处理提供可计算的语法模型,以支持自然语言的分析与生成、计算机系统的自然语言人机接口和机器翻译等各种应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所面临的任务及其应用领域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语言学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科学 词频统计 概率模型 人机接口 文章风格 句法分析 中文信息 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气”说
18
作者 马成生 《远程教育杂志》 1984年第3期9-9,共1页
我国历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为什么“文如其人”?曹水在《典论·论文》中已经讲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文以气为主力。原因就在于:“文”主要由各人的“气”决定。他还以“建安七子”为例加以说明。如孔融则“体气高妙”,徐... 我国历来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为什么“文如其人”?曹水在《典论·论文》中已经讲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文以气为主力。原因就在于:“文”主要由各人的“气”决定。他还以“建安七子”为例加以说明。如孔融则“体气高妙”,徐干则“时有齐气”,至于应场呢,却“和而不壮”,而刘桢又“壮而不密”,等等。总之,人不同,“气”不同,文章风格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气”说 “文如其人” “建安七子” 文章风格 “气” “文” 孔融 刘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高”新探
19
作者 胡家祥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9-37,共9页
“崇高是什么?”“崇高属于美的范畴,还是属于美感范畴?”美学史上至今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作了专门探讨的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产生一种激昂慨慷的喜悦,充满了快乐与自豪”(《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 “崇高是什么?”“崇高属于美的范畴,还是属于美感范畴?”美学史上至今莫衷一是。 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作了专门探讨的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认为崇高“产生一种激昂慨慷的喜悦,充满了快乐与自豪”(《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第163页)。但他原不是把“崇高”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来加以阐述,而是从修辞角度加以论证的,确切地说,他谈的只是“崇高的文章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史 朗吉弩斯 文章风格 修辞角度 选编 上卷 古罗马 心理水平 审美主体 本质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文派订名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幼文 《安徽史学》 1958年第1期3-14,共12页
要谈所谓桐城文派,我以为第一步就需要做一番订名的工作,这就是要把关于所谓桐城文派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番诠释和商订,使它名实相符.不然的话,对于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就不明确,论断当然难于恰当,甚至还会完全错误.桐城文派是否是一种宗... 要谈所谓桐城文派,我以为第一步就需要做一番订名的工作,这就是要把关于所谓桐城文派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番诠释和商订,使它名实相符.不然的话,对于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就不明确,论断当然难于恰当,甚至还会完全错误.桐城文派是否是一种宗派?什么叫古文和古文义法?这些貌似粗浅但却是关键所在的根本问题,我以为有必要先谈一谈,而后议论才有所依据.这就是我要做订名工作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文派 古文家 桐城派 宗派主义 义法 文体 归有光 文章风格 基本概念 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