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礼记》的文章风格 |
卢静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3
|
|
2
|
长江之水天际流——读王齐洲教授《长江流域文章风格的流变》 |
邱渊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3
|
瑰玮奇丽气象峥嵘──曾国藩论文章风格 |
刘可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4
|
论文章风格和言语风格 |
<比较修辞学>课题组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4 |
0 |
|
5
|
刘勰的文章风格论 |
刘溶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6
|
拼写与文章风格及其他 |
周达甫
|
《语文建设》
|
1957 |
0 |
|
7
|
准确的读者定位 清新的杂志风格 |
古丽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8
|
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
胡乔木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9
|
“体式”和“风格”的关系中介——释《文心雕龙》的“势” |
黄安静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9 |
0 |
|
10
|
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 |
陈晓芬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1
|
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关于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
郜元宝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刘勰論作家的风格——《文心雕龙》創作论问題研究之二 |
黄广华
姜宝福
|
《文史哲》
|
1961 |
0 |
|
13
|
文学批评的实证之维 |
黄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说理而深于取象──朱光潜文艺论著的具象特征 |
尉天骄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15
|
牵动作者的思路 |
赵之
|
《编辑之友》
|
1982 |
0 |
|
16
|
文情说发微三题 |
张炳煊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1 |
1
|
|
17
|
计算语言学简介 |
黄昌宁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8
|
“文气”说 |
马成生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4 |
0 |
|
19
|
“崇高”新探 |
胡家祥
|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20
|
桐城文派订名 |
鲍幼文
|
《安徽史学》
|
195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