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的历史原态追溯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晓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6,共9页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与当时的经学兴衰状况有密切关系。西汉前期以黄老为社会主流思想,学者多以儒道合一的方式解说儒家典籍的作用,由此形成的见解显示出文章理论的某些特质。西汉中期,出现治经而涉及文章之义的情况,一些学者解读经典...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与当时的经学兴衰状况有密切关系。西汉前期以黄老为社会主流思想,学者多以儒道合一的方式解说儒家典籍的作用,由此形成的见解显示出文章理论的某些特质。西汉中期,出现治经而涉及文章之义的情况,一些学者解读经典而表达的认识体现出普遍意义的文章观念。西汉后期至东汉,一些学者突破章句之学的思维模式,大力倡导独立著书撰文,他们的不少认识观念进入了相对纯粹的文章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文章观念
演进历程
经学
儒家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方孝孺对宋濂文章观念的继承与新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魁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116,共6页
方孝孺在文章观念上与他的老师宋濂渊源颇深,这在文道关系、师法“六经”以及道、气、辞之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对于文章之功用,方孝孺进一步凸显其社会功能,提出了“明道、立政”的主张,显然比宋濂极端。也由于对文章功用的过度...
方孝孺在文章观念上与他的老师宋濂渊源颇深,这在文道关系、师法“六经”以及道、气、辞之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对于文章之功用,方孝孺进一步凸显其社会功能,提出了“明道、立政”的主张,显然比宋濂极端。也由于对文章功用的过度关注,方孝孺对宋代散文评价甚高,在师法对象上又比其师狭隘,但在重道的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为文之法,强调为文过程中的“神会”,追求“辞达”而“意奇”,体现出辞章之士的一面。方孝孺对宋濂文章观念的继承与新变,既是师缘、乡缘等特殊关系的产物,也是朱明王朝取代蒙元政权后意识形态重建趋于加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孝孺
宋濂
文章观念
继承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时期文章观念的变革与重建
被引量:
1
3
作者
贺汪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49-53,共5页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至五四运动的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光华灿烂的年代。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现代意识、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其中,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文章的观念也进行了重新检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至五四运动的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光华灿烂的年代。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现代意识、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其中,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文章的观念也进行了重新检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分三个方面作一扼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文章观念
陈独秀
杂文学
观念
五四运动
现代意识
辛亥革命
钱玄同
刘半农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赋变体论析
4
作者
刘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以汉赋几次变体的文学现象为透视点,阐述了汉赋从源起到三次文体大演变的过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文章概念的认识及文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文本体式变化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
本文以汉赋几次变体的文学现象为透视点,阐述了汉赋从源起到三次文体大演变的过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文章概念的认识及文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文本体式变化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将今天的文学评论推向一个更深的、更为客观准确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赋蜕变
散赋定制
大赋登极
抒情咏物小赋回复传统
社会历史大背景
文章
文学
观念
更新
为艺术而艺术
赋家俳优式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的历史原态追溯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晓芬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6,共9页
文摘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与当时的经学兴衰状况有密切关系。西汉前期以黄老为社会主流思想,学者多以儒道合一的方式解说儒家典籍的作用,由此形成的见解显示出文章理论的某些特质。西汉中期,出现治经而涉及文章之义的情况,一些学者解读经典而表达的认识体现出普遍意义的文章观念。西汉后期至东汉,一些学者突破章句之学的思维模式,大力倡导独立著书撰文,他们的不少认识观念进入了相对纯粹的文章范畴。
关键词
汉代
文章观念
演进历程
经学
儒家典籍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方孝孺对宋濂文章观念的继承与新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魁星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17FZW02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濂研究”(2016BWX023)
文摘
方孝孺在文章观念上与他的老师宋濂渊源颇深,这在文道关系、师法“六经”以及道、气、辞之关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对于文章之功用,方孝孺进一步凸显其社会功能,提出了“明道、立政”的主张,显然比宋濂极端。也由于对文章功用的过度关注,方孝孺对宋代散文评价甚高,在师法对象上又比其师狭隘,但在重道的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为文之法,强调为文过程中的“神会”,追求“辞达”而“意奇”,体现出辞章之士的一面。方孝孺对宋濂文章观念的继承与新变,既是师缘、乡缘等特殊关系的产物,也是朱明王朝取代蒙元政权后意识形态重建趋于加强的体现。
关键词
方孝孺
宋濂
文章观念
继承
新变
Keywords
Fang Xiaoru
Song Lian
Opinions on Article Writing
Inheritance
New Changes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时期文章观念的变革与重建
被引量:
1
3
作者
贺汪泽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49-53,共5页
文摘
从辛亥革命的爆发至五四运动的兴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光华灿烂的年代。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现代意识、科学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其中,作为思想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文章的观念也进行了重新检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分三个方面作一扼要评述。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文章观念
陈独秀
杂文学
观念
五四运动
现代意识
辛亥革命
钱玄同
刘半农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赋变体论析
4
作者
刘竹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2-36,共5页
文摘
本文以汉赋几次变体的文学现象为透视点,阐述了汉赋从源起到三次文体大演变的过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文章概念的认识及文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文本体式变化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将今天的文学评论推向一个更深的、更为客观准确的高度。
关键词
骚赋蜕变
散赋定制
大赋登极
抒情咏物小赋回复传统
社会历史大背景
文章
文学
观念
更新
为艺术而艺术
赋家俳优式地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代文章观念演进过程的历史原态追溯
陈晓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方孝孺对宋濂文章观念的继承与新变
王魁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四时期文章观念的变革与重建
贺汪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赋变体论析
刘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