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抒胸臆还是委婉情深?--汪曾祺《昆明的雨》新解
1
作者 徐阿兵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43,共4页
在《昆明的雨》中,汪曾祺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是“我想念昆明的雨”,而是对青春的怀想。文章的抒情手法,不是许多研究者所公认的“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其辞。作者有意运用“偏题”与“枝蔓”、“含藏”与“曲笔”等特殊笔法,避免了情感... 在《昆明的雨》中,汪曾祺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是“我想念昆明的雨”,而是对青春的怀想。文章的抒情手法,不是许多研究者所公认的“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其辞。作者有意运用“偏题”与“枝蔓”、“含藏”与“曲笔”等特殊笔法,避免了情感表达过于直露。将《昆明的雨》与汪曾祺早年作品对读,有助于更深入地领会“回忆的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抒情 文章笔法 创作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海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5,共9页
郜元宝、刘彬相继就“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的“不为”或“不能”提出了看法:郜元宝还原了“文学家鲁迅”丰富、复杂、立体的形象,反思了文坛“小说独霸”的现象;刘彬则从艺术自身的特质与限度出发,辨析鲁迅小说创作中遭遇的写作瓶颈。... 郜元宝、刘彬相继就“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的“不为”或“不能”提出了看法:郜元宝还原了“文学家鲁迅”丰富、复杂、立体的形象,反思了文坛“小说独霸”的现象;刘彬则从艺术自身的特质与限度出发,辨析鲁迅小说创作中遭遇的写作瓶颈。中国现代文坛确实存在轻翻译重创作的问题,鲁迅小说创作中译介的因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鲁迅主张书斋外的工作,上海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鲁迅小说有文章的影子,与西方叙事文学传统有差异,有做长文的能力;鲁迅20世纪30年代计划写作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小说,他的思想谱系与左翼革命谱系并非完全重合,有着自我独特的思考方式。鲁迅的小说创作存在着多种可能,他多写少写或不写小说都是正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李长之 “停歇说” 书斋生活 文章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