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杂文的自觉: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发现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卫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1,共4页
鲁迅及其研究作为跨世纪的文化话题,依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以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产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语境及情境的转移,关于鲁迅的言说渐趋多元,进一步体认、反思和发掘鲁迅的当代价值和意...
鲁迅及其研究作为跨世纪的文化话题,依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以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产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语境及情境的转移,关于鲁迅的言说渐趋多元,进一步体认、反思和发掘鲁迅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已成为学界的共识。2011年9月25-26日,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暨"鲁迅:经典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会议从不同的视角与专题对鲁迅所蕴含的丰富性给予了阐释解读,这对今后如何深化和发展鲁迅研究、如何使鲁迅的价值长存、如何把握现实价值与学科价值的契合点等,提供了新的理路及方法启示。此组笔谈即为这次盛会一个十分有限的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的自觉
五四时期
《新青年》
《华盖集》
文
明批评
社会批评
道德革命
厚积薄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
2
作者
赖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6-59,共4页
建安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它首先表现在人的自觉,这个时期的诗人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注重人的才情品貌,因而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前人想说而不敢说的内容,出现了景物描写的本体化,诗赋娱情的明朗化。由于自我价值得到了肯...
建安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它首先表现在人的自觉,这个时期的诗人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注重人的才情品貌,因而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前人想说而不敢说的内容,出现了景物描写的本体化,诗赋娱情的明朗化。由于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能建立“不朽之盛事”的文学受到高度重视,文人之间共同研讨,形成和睦的文学创作气氛,这时候,诗体大备,有了大量民歌化的文人诗歌,有了研究文学内部规律的著作,出现了文的自觉。而人的自觉是其核心。正是因为有了人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的自觉
人
的自觉
曹丕
建安时代
文
人诗歌
人的觉醒
求仙
曹植
娱情
内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
3
作者
高人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高人雄一、文的自觉魏晋之交,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对文人的猜忌迫害尤为严重。两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学士生活在苦闷恐惧之中,陆机、潘岳、石崇、张华、刘琨、郭璞、谢灵运、鲍照等...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高人雄一、文的自觉魏晋之交,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对文人的猜忌迫害尤为严重。两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学士生活在苦闷恐惧之中,陆机、潘岳、石崇、张华、刘琨、郭璞、谢灵运、鲍照等相继被害。残酷的现实迫使众多的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文的自觉
山水诗
谢灵运
玄言诗
魏晋
文
人
陶渊明
人生哲理
招隐诗
钟嵘《诗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跃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古诗十九首》集中表现了人的困境和生命意识的高扬,在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标识意义。《古诗十九首》突破了两汉传统诗教,强化了诗歌个性化和抒情化,开启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它是魏晋南北朝文的自觉的滥觞。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文的自觉
文
学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风度与服饰
5
作者
张志春
《艺术设计研究》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中国服饰
陶渊明
《世说新语》
文的自觉
境界
人的发现
男子服饰
人工美
严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华背后:论西晋绮靡诗风之成因
6
作者
胡培培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119-121,共3页
西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诗歌创作,一扫前代质朴的文风,朝着绮靡华丽的诗风发展。西晋绮靡诗风的形成与"文的自觉"发展的必然趋势、寒素文人的功利性心态以及当时崇尚声色之美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关键词
西晋
绮靡
“
文的自觉
”
功利心态
声色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后期革命思想的独异性
7
作者
李金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6,共11页
在对鲁迅后期思想的探究中,其革命态度及其转变一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而以往有些研究往往强调鲁迅进一步转向革命的过程,甚至认为鲁迅到上海后,就进入一个新的政治空间,直接参与到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建设和革命实践中①;还有学者指...
在对鲁迅后期思想的探究中,其革命态度及其转变一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而以往有些研究往往强调鲁迅进一步转向革命的过程,甚至认为鲁迅到上海后,就进入一个新的政治空间,直接参与到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建设和革命实践中①;还有学者指出,鲁迅学习了苏俄革命文艺理论之后,意识到革命与文艺之间存在某种"同一",形成某种"文的自觉",从而"生成了‘革命同路人’和‘文学政治’的知识阶级新存在模式。"②这当然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
艺理论
文的自觉
存在模式
知识阶级
同路人
苏俄革命
后期思想
独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文的自觉: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发现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卫东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1,共4页
文摘
鲁迅及其研究作为跨世纪的文化话题,依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以及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并产生着持久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文化语境及情境的转移,关于鲁迅的言说渐趋多元,进一步体认、反思和发掘鲁迅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已成为学界的共识。2011年9月25-26日,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暨"鲁迅:经典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会议从不同的视角与专题对鲁迅所蕴含的丰富性给予了阐释解读,这对今后如何深化和发展鲁迅研究、如何使鲁迅的价值长存、如何把握现实价值与学科价值的契合点等,提供了新的理路及方法启示。此组笔谈即为这次盛会一个十分有限的截面。
关键词
文的自觉
五四时期
《新青年》
《华盖集》
文
明批评
社会批评
道德革命
厚积薄发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
2
作者
赖文
机构
桂林市监察局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摘
建安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它首先表现在人的自觉,这个时期的诗人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注重人的才情品貌,因而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前人想说而不敢说的内容,出现了景物描写的本体化,诗赋娱情的明朗化。由于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能建立“不朽之盛事”的文学受到高度重视,文人之间共同研讨,形成和睦的文学创作气氛,这时候,诗体大备,有了大量民歌化的文人诗歌,有了研究文学内部规律的著作,出现了文的自觉。而人的自觉是其核心。正是因为有了人的觉醒。
关键词
文的自觉
人
的自觉
曹丕
建安时代
文
人诗歌
人的觉醒
求仙
曹植
娱情
内部规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
3
作者
高人雄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文摘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高人雄一、文的自觉魏晋之交,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对文人的猜忌迫害尤为严重。两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学士生活在苦闷恐惧之中,陆机、潘岳、石崇、张华、刘琨、郭璞、谢灵运、鲍照等相继被害。残酷的现实迫使众多的文人...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文的自觉
山水诗
谢灵运
玄言诗
魏晋
文
人
陶渊明
人生哲理
招隐诗
钟嵘《诗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跃敏
机构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文摘
《古诗十九首》集中表现了人的困境和生命意识的高扬,在文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标识意义。《古诗十九首》突破了两汉传统诗教,强化了诗歌个性化和抒情化,开启了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它是魏晋南北朝文的自觉的滥觞。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文的自觉
文
学史意义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风度与服饰
5
作者
张志春
机构
西北纺织工学院社科系文学艺术教研室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1997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中国服饰
陶渊明
《世说新语》
文的自觉
境界
人的发现
男子服饰
人工美
严妆
分类号
J5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华背后:论西晋绮靡诗风之成因
6
作者
胡培培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119-121,共3页
文摘
西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诗歌创作,一扫前代质朴的文风,朝着绮靡华丽的诗风发展。西晋绮靡诗风的形成与"文的自觉"发展的必然趋势、寒素文人的功利性心态以及当时崇尚声色之美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关键词
西晋
绮靡
“
文的自觉
”
功利心态
声色之美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后期革命思想的独异性
7
作者
李金燕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6,共11页
文摘
在对鲁迅后期思想的探究中,其革命态度及其转变一向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而以往有些研究往往强调鲁迅进一步转向革命的过程,甚至认为鲁迅到上海后,就进入一个新的政治空间,直接参与到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建设和革命实践中①;还有学者指出,鲁迅学习了苏俄革命文艺理论之后,意识到革命与文艺之间存在某种"同一",形成某种"文的自觉",从而"生成了‘革命同路人’和‘文学政治’的知识阶级新存在模式。"②这当然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
文
艺理论
文的自觉
存在模式
知识阶级
同路人
苏俄革命
后期思想
独异性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杂文的自觉:自我与时代的双重发现
汪卫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人的自觉到文的自觉
赖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魏晋“文的自觉”与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
高人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
马跃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魏晋风度与服饰
张志春
《艺术设计研究》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浮华背后:论西晋绮靡诗风之成因
胡培培
《理论月刊》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鲁迅后期革命思想的独异性
李金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