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探讨不同时代阳明病的概念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小乔 赖慈爱 +5 位作者 方枫琪 张琳琳 郑颖 张霞 陈芯莹 杜淑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9-1354,共6页
历代医家立足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阳明病的理论来源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演变。《黄帝内经》从阴阳气血盛衰、气机开阖、经脉主病、标本从化等方面论述阳明之生理、病理,认为其具有捍卫诸阳、维络阴阳、多气多血、主... 历代医家立足于《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阳明病的理论来源及其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传承与演变。《黄帝内经》从阴阳气血盛衰、气机开阖、经脉主病、标本从化等方面论述阳明之生理、病理,认为其具有捍卫诸阳、维络阴阳、多气多血、主阖、本燥标阳从中化等特点。《难经》拓展对于阳明经脉的论述,提出“冲脉并行阳明经脉,阳明脉浮大而短,手阳明属下部,足阳明属中部”等观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现阳明与其他五个界面生理病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联性,对同时立足于阳明合病去解释和治疗相应疾病进行了延伸,如太阳阳明合病宜透邪;正阳阳明多见火热燥实,久则津液不足;阳明少阳合病则少阳枢机不利,阳明失阖;太阴阳明合病,虚寒治之太阴,湿热治之阳明;少阴阳明合病,注意顾护元气;厥阴阳明合病,土虚木乘,注意顾护中土。温病学医家关于阳明病进一步拓展了“承气法”,并更注重固护阴津,明确卫气营血辨证,提出阳明温病热邪深入营血分的治法。后世医家还提出了“膈阳明分上热中寒,宜上下分消”“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文献探讨 学术思想 传承与演变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之文献回顾与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劲 马健雄 +2 位作者 唐楚英 李宪锐 盛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053-2057,共5页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疗效局限,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验、廉、便"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整理。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疗效局限,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验、廉、便"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整理。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在腧穴选择、刺激方式、综合治疗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从中医辨证分型、腧穴处方、穴位刺激方式、针灸复合疗法等方面深入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少弱精子症 文献回顾与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