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谷岸
赵守江
张国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经常产生气体或粉尘污染物,危害人员健康、影响文物安全。专业、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控制和排除空气污染物最有效的手段。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风需求与普通民用系统大相径庭,普通工程设...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经常产生气体或粉尘污染物,危害人员健康、影响文物安全。专业、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控制和排除空气污染物最有效的手段。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风需求与普通民用系统大相径庭,普通工程设计单位由于缺乏经验,经常造成工程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本工作以文物保护修复相关项目经验为基础,借鉴科学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严格标准,探讨了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的思路、技术和关键指标,可为相关博物馆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修复
污染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2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共1页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位于古都西安的南郊,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直属陕西省丈物局领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通过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政府和文物保护机构开展大规模的文物保护...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位于古都西安的南郊,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直属陕西省丈物局领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通过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政府和文物保护机构开展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合作项目,中心建成了以古建设计规划、文物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文物保护修复
中心
管理体制
科学技术
文物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众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认知模式探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逸堃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7,13,共8页
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文物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尚存在着诸多隔阂。本文通过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定量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了公众对文物的主观认同以及对保护修复理念的客观认知,并通过构建“文物认同度”和“文...
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文物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尚存在着诸多隔阂。本文通过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定量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了公众对文物的主观认同以及对保护修复理念的客观认知,并通过构建“文物认同度”和“文物修复倾向”两个维度的概念来对公众的认知情况进行分类描述,为文物价值的创新利用以及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公众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公众教育
问卷调查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
被引量:
2
4
作者
孟宪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349-355,共7页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简称ICCROM)全体大会第22次会议,于2001年11月21日~23日在意大利罗马市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隆重举行。中国作为新加入的成员国,委派国家文物局孟宪民、盛蔚蔚为代表组团出席了此次重要大会。
关键词
国际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研究中心
22届代表大会
文物保护
文物
修复
机构
会议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遗址博物馆原址展示与文物保护的统一——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斌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2,共6页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遗址博物馆采取原址陈列的展示方式,场景直观,更利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但是一般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增加...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遗址博物馆采取原址陈列的展示方式,场景直观,更利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但是一般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增加了环境控制和改善的难度,遗址本身以及出土文物都面临着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蚀,为了达到原址展陈的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保障文物及遗址在原址展陈过程中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彩绘秦俑保护、铜车马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为代表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收获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保护材料单一、保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在保护工艺优化,保护材料甄选等方面做出改善与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文物保护修复
原址展示
秦俑模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柳树沟墓群M24出土汉代薄胎铜镜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
5
6
作者
南普恒
田进明
+1 位作者
王晓毅
李志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蚀程度、材质、组织结构及表面锈蚀物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清洁、点焊粘接、补全、随色及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措施恢复了铜镜的器型,展现了文物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修复
汉代铜镜
科学分析
保护
修复
湖北柳树沟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7
作者
贾文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文物
修复
技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
工作
中国
文物
博物馆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洛阳
文物
局
新材料
修复
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便携式色度仪在古陶瓷修复中色温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8
作者
戴维康
卜卫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色度学理论较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已有发展,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定量性的优势,不易受主观影响。古陶瓷修复效果受到光源影响较大,修复室光源与展厅光源不匹配,可导致修复视觉效果不理想,但运用色度学理论方法,借助便携式色度...
色度学理论较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已有发展,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定量性的优势,不易受主观影响。古陶瓷修复效果受到光源影响较大,修复室光源与展厅光源不匹配,可导致修复视觉效果不理想,但运用色度学理论方法,借助便携式色度仪的帮助,可改善不同光源下器物呈色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行定量化作色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
修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色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涛
和玲
路得维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1,28,共5页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马涛,和玲,路得维克大佛寺岩石的风化比较严重,除由于湿度的变化和可溶盐移动结晶等破坏作用造成岩石表层软化、沙化外,石刻、岩壁的空鼓脱层、裂隙、甚至断裂也很发育。修复这些风化岩石,如填补剥落...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马涛,和玲,路得维克大佛寺岩石的风化比较严重,除由于湿度的变化和可溶盐移动结晶等破坏作用造成岩石表层软化、沙化外,石刻、岩壁的空鼓脱层、裂隙、甚至断裂也很发育。修复这些风化岩石,如填补剥落空隙,灌注龟裂,加固裂缝,修补断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材料
大佛寺
修复
砂浆
砂岩砂
粘合剂
修复
效果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力学强度
粘土矿物
超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克青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品流失的情况发生。因此,现在一般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来分析有机质样品。Py-GC/MS在分析样品时有如下优势: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样品可直接进行热裂解分析,操作比较简单;灵敏度高,能实现多组分混合有机样品识别;需要样品量很少,可满足文物样品微损分析检测的要求。因此,该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有机残留物识别鉴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文化遗产
有机质样品
文物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长生
白崇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共3页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王长生,白崇斌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文物保护事业需要良好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必然会促进和发展文物保护事业。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几年来的文物保护国际合作...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王长生,白崇斌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文物保护事业需要良好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必然会促进和发展文物保护事业。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几年来的文物保护国际合作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陕西省作为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国际合作
技术中心
文物
局
保护
修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大佛寺
合作项目
意大利
文物
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修订过程中的中国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伊岚
赵丰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道德准则》)是国际博协的基石性文件,指明了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方式。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上作出了修订《道德准则》(2004年版)的决议,并于2020年1月起调整了国际博协道德常...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道德准则》)是国际博协的基石性文件,指明了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方式。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上作出了修订《道德准则》(2004年版)的决议,并于2020年1月起调整了国际博协道德常务委员会(ETHCOM)组成,开始了修订过程。笔者从参与2020-2022年间修订《道德准则》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主要过程和成果,包括制定修订步骤、在亚太地区征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专家的修订建议、分析国际博协成员的咨询过程与结果,以及在布拉格大会上发言等。本文阐释了修订的思考与打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准则
国际博物馆协会道德常务委员会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谷岸
赵守江
张国庆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文摘
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经常产生气体或粉尘污染物,危害人员健康、影响文物安全。专业、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控制和排除空气污染物最有效的手段。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风需求与普通民用系统大相径庭,普通工程设计单位由于缺乏经验,经常造成工程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本工作以文物保护修复相关项目经验为基础,借鉴科学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严格标准,探讨了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的思路、技术和关键指标,可为相关博物馆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文物保护修复
污染
通风
Keyword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Pollution
Ventilation
分类号
G26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2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共1页
文摘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位于古都西安的南郊,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直属陕西省丈物局领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通过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政府和文物保护机构开展大规模的文物保护合作项目,中心建成了以古建设计规划、文物保护修复。
关键词
西安
文物保护修复
中心
管理体制
科学技术
文物
机构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众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认知模式探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逸堃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7,13,共8页
文摘
文物保护与修复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文物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尚存在着诸多隔阂。本文通过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定量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了公众对文物的主观认同以及对保护修复理念的客观认知,并通过构建“文物认同度”和“文物修复倾向”两个维度的概念来对公众的认知情况进行分类描述,为文物价值的创新利用以及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公众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公众教育
问卷调查
统计
Keywords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ublic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Statistics
分类号
G2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
被引量:
2
4
作者
孟宪民
机构
国家文物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349-355,共7页
文摘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简称ICCROM)全体大会第22次会议,于2001年11月21日~23日在意大利罗马市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隆重举行。中国作为新加入的成员国,委派国家文物局孟宪民、盛蔚蔚为代表组团出席了此次重要大会。
关键词
国际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研究中心
22届代表大会
文物保护
文物
修复
机构
会议动态
分类号
G269.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址博物馆原址展示与文物保护的统一——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斌
机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
出处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2,共6页
基金
“中英关于秦俑二号坑未出土陶俑保存状况及秦陵遗址公园内土遗址历史文化信息研究”合作项目资助。
文摘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遗址博物馆采取原址陈列的展示方式,场景直观,更利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但是一般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增加了环境控制和改善的难度,遗址本身以及出土文物都面临着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蚀,为了达到原址展陈的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保障文物及遗址在原址展陈过程中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彩绘秦俑保护、铜车马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为代表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收获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保护材料单一、保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在保护工艺优化,保护材料甄选等方面做出改善与努力。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文物保护修复
原址展示
秦俑模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柳树沟墓群M24出土汉代薄胎铜镜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
5
6
作者
南普恒
田进明
王晓毅
李志敏
机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基金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2-Kb-05)
文摘
借助超景深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等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对湖北柳树沟墓群出土的一件汉代薄胎残损铜镜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包括基体的微观腐蚀形貌、合金成分、金相组织及表面锈蚀物的物相和元素组成,从而确定了此面铜镜的腐蚀程度、材质、组织结构及表面锈蚀物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表面清洁、点焊粘接、补全、随色及缓蚀封护等保护修复措施恢复了铜镜的器型,展现了文物原貌。
关键词
文物保护修复
汉代铜镜
科学分析
保护
修复
湖北柳树沟墓群
Keyword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Han Dynasty bronze mirror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Liushugou Cemetery in Hubei Province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7
作者
贾文熙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文物
修复
技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
工作
中国
文物
博物馆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洛阳
文物
局
新材料
修复
工作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便携式色度仪在古陶瓷修复中色温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8
作者
戴维康
卜卫民
机构
上海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文摘
色度学理论较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应用已有发展,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定量性的优势,不易受主观影响。古陶瓷修复效果受到光源影响较大,修复室光源与展厅光源不匹配,可导致修复视觉效果不理想,但运用色度学理论方法,借助便携式色度仪的帮助,可改善不同光源下器物呈色效果。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进行定量化作色做准备。
关键词
古陶瓷
修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色度学
Keywords
Ancient ceramic restoratio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Colorimetry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涛
和玲
路得维克
机构
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1,28,共5页
文摘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马涛,和玲,路得维克大佛寺岩石的风化比较严重,除由于湿度的变化和可溶盐移动结晶等破坏作用造成岩石表层软化、沙化外,石刻、岩壁的空鼓脱层、裂隙、甚至断裂也很发育。修复这些风化岩石,如填补剥落空隙,灌注龟裂,加固裂缝,修补断落...
关键词
修复
材料
大佛寺
修复
砂浆
砂岩砂
粘合剂
修复
效果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力学强度
粘土矿物
超声测量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3
10
作者
王克青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基金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项目(GBKX2021Y39)资助。
文摘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是有机物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与考古残留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发展。色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水解提取、衍生化等前处理,这个过程较繁琐,且耗时长,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还有样品流失的情况发生。因此,现在一般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来分析有机质样品。Py-GC/MS在分析样品时有如下优势: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样品可直接进行热裂解分析,操作比较简单;灵敏度高,能实现多组分混合有机样品识别;需要样品量很少,可满足文物样品微损分析检测的要求。因此,该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有机残留物识别鉴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文化遗产
有机质样品
文物保护修复
Keywords
Py-GC/MS
Cultural heritage
Organic material sampl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长生
白崇斌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共3页
文摘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王长生,白崇斌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物理所当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文物保护事业需要良好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必然会促进和发展文物保护事业。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几年来的文物保护国际合作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陕西省作为全国...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国际合作
技术中心
文物
局
保护
修复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大佛寺
合作项目
意大利
文物
景点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修订过程中的中国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伊岚
赵丰
机构
中国丝绸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文摘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简称《道德准则》)是国际博协的基石性文件,指明了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方式。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上作出了修订《道德准则》(2004年版)的决议,并于2020年1月起调整了国际博协道德常务委员会(ETHCOM)组成,开始了修订过程。笔者从参与2020-2022年间修订《道德准则》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主要过程和成果,包括制定修订步骤、在亚太地区征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专家的修订建议、分析国际博协成员的咨询过程与结果,以及在布拉格大会上发言等。本文阐释了修订的思考与打算。
关键词
职业道德准则
国际博物馆协会道德常务委员会
文物保护
与
修复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G26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物保护修复场所通风系统设计
谷岸
赵守江
张国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文博》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公众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认知模式探析
刘逸堃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第22届代表大会
孟宪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遗址博物馆原址展示与文物保护的统一——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
李斌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北柳树沟墓群M24出土汉代薄胎铜镜的保护修复
南普恒
田进明
王晓毅
李志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第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贾文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便携式色度仪在古陶瓷修复中色温问题的探讨
戴维康
卜卫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佛寺砂岩砂浆类修复材料研究
马涛
和玲
路得维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王克青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开展国际合作 发展文保事业
王长生
白崇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修订过程中的中国思考和建议
王伊岚
赵丰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