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状文法的汉代云气纹再生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月 柏彦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论对茶具各部件如壶盖、壶把、壶身、壶嘴、茶杯等分别与云气纹进行复合组合与形状推演,生成新的设计方案;最后整合茶具形态设计方案,获得具有汉代云气纹美学特征及现代审美的茶具创新设计方案。经评价验证方法有效,形状文法理论有助于汉代云气纹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转化,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创新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云气纹 形状文法 美学特征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与形状文法的明代珐华纹样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温凯超 王亚韶 温蕊擎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9-249,共11页
目的为明代珐华器纹样的当代创新设计转化与文化传播提出新路径和方法,追溯其文化内涵及当代创新转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拍卖会走访调查、基因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对明代珐华器的纹样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该纹... 目的为明代珐华器纹样的当代创新设计转化与文化传播提出新路径和方法,追溯其文化内涵及当代创新转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拍卖会走访调查、基因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对明代珐华器的纹样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该纹样溯源,从形态、色彩、装饰工艺基因方面进行文化基因解析,再经过对形态基因采取专家评价和权重定量分析,构建出珐华器纹样的基因谱系库。其次,从形状文法的推理公式及流程着手,选取基因库中经提取简化的纹样,进行基本单元的生成和衍生性推演,从而形成创新图案。在产品、用户需求侧的定量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茶咖具的包装作为产品载体,搭配衍生的配套设计物料,共同赋能珐华器纹样的当代价值转化及应用。结果及结论溯源与推衍是珐华器纹样传承创新的基本路径,以珐华器纹样的形态、色彩、装饰工艺基因构建基因谱系库和文化基因的演化和应用,可以为珐华器纹样的现代转化研究提供研究范式,为当代珐华器纹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华器纹样 文化基因 形状文法 茶咖具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和拓扑构型的仫佬族凤纹衍生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郭松 夏冰欣 +2 位作者 张庆泰 卢颖俏 崔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7-245,共9页
目的分析仫佬族经典凤纹特征,提出凤纹衍生设计与应用的实施路径,实现仫佬族凤纹文化的活态传承。方法首先,收集仫佬族凤纹图像,分析凤纹特征并设计核心凤纹;其次,采用形状文法生成单元图案,依据K-means聚类算法提取色彩因子;最后,结合... 目的分析仫佬族经典凤纹特征,提出凤纹衍生设计与应用的实施路径,实现仫佬族凤纹文化的活态传承。方法首先,收集仫佬族凤纹图像,分析凤纹特征并设计核心凤纹;其次,采用形状文法生成单元图案,依据K-means聚类算法提取色彩因子;最后,结合拓扑构型进行凤纹衍生设计创新。结论凤纹反映了仫佬族人对生活美的寓意追求,形成了尖喙上昂、多冠凤冠、长尾上卷和C形凤身的形态特征,据此提取出核心凤纹、10个基本图形单元和8种代表性色彩因子,完成了凤纹衍生设计,所生成图案融合传统与现代,整体形象生动,精致多彩,展现了中国西南秘境和谐之美并应用于抱枕、手机壳、手提袋等民族文创产品包装中,提升了产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纹 衍生设计 形状文法 拓扑构型 K-MEANS聚类算法 仫佬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博物馆文创食品包装纹样提取与设计
4
作者 常艳 丛欢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248,共7页
针对博物馆文创食品包装创新设计中纹样提取及与用户需求耦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玉器动物纹样提取与设计方法。通过归类解析殷墟妇好玉器动物造型,利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感性意象量化分析,提取出代表性视觉元素,结... 针对博物馆文创食品包装创新设计中纹样提取及与用户需求耦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玉器动物纹样提取与设计方法。通过归类解析殷墟妇好玉器动物造型,利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感性意象量化分析,提取出代表性视觉元素,结合形状文法对纹样的核心特征与组合规律进行提取和推演,并将其转化为现代设计元素,以实现殷商文化与文创食品包装的融合。最终借助语义差异法对设计方案做出满意度评价,设计出既体现殷商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食品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设计 形状文法 动物纹 玉器 殷墟妇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锦纹样的感性工学分析与形状文法再生设计
5
作者 王红岩 王丽君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1,共9页
为探究壮锦纹样蕴含的情感寓意,拓展壮锦元素的应用领域,助力壮锦创新性发展,以壮锦纹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感性工学的纹样评价分析,并结合形状文法对壮锦纹样进行再生设计的应用方法。首先挑选出21个黑白矢量纹样作为实验对象,利用论... 为探究壮锦纹样蕴含的情感寓意,拓展壮锦元素的应用领域,助力壮锦创新性发展,以壮锦纹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感性工学的纹样评价分析,并结合形状文法对壮锦纹样进行再生设计的应用方法。首先挑选出21个黑白矢量纹样作为实验对象,利用论文、书籍、网络等不同来源并结合小范围评价筛选出7对与壮锦纹样相关的感性形容词对,制作5级感性评价量表,获取壮锦纹样的主观感性评价,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提取出趣味因子、风格因子、造型因子3个感性评价指标。然后引入形状文法,对基于新的评价指标筛选出的3个纹样样本进行解构及再生设计,获得的再生纹样图案满足满意度测试,最后将再生纹样图案应用于丝巾、抱枕等文创产品,形成了系统的壮锦纹样应用方案。对探究壮锦纹样的情感文化、实现壮锦应用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锦纹样 感性工学 形状文法 再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威县土布纹样再生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虹 王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5-333,共9页
目的为了威县土布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升威县土布文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威县土布纹样创新方案。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威县土布纹样数据进行了提取、筛选和合并;其次抽取核心纹样,利用形状文法进行基本图形元素的设计... 目的为了威县土布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升威县土布文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威县土布纹样创新方案。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威县土布纹样数据进行了提取、筛选和合并;其次抽取核心纹样,利用形状文法进行基本图形元素的设计;最后通过形状文法演化基本图形元素并进行新的纹样方案设计。结论这一方案设计不仅保留了威县土布的传统民间文化特征;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当代审美相契合。将创新纹样和设计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威县土布特色文创产品,宣传威县土布,树立民族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县土布 形状文法 纹样设计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权重和形状文法的关中民间艺术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詹秦川 杜国龙 +2 位作者 赵洋 王显 周清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为了对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归纳和梳理,本文构建了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图谱,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转译,赋予了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活态化、多样化、年轻化的呈现。首先,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 为了对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归纳和梳理,本文构建了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图谱,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转译,赋予了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活态化、多样化、年轻化的呈现。首先,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深入解读和探究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然后,引入“文化基因”理论,从形态、色彩、材质、语义、环境、纹样六个方面剖析陕西关中民间艺术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文化创意表现,拓宽陕西关中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最后,通过对文化因子的时尚化转化,并结合多元设计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内涵的继承和创新,为陕西民间艺术装饰内涵和形态创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权重 关中文化 民间艺术 家具设计 文化因子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文法审美下的七曲山文昌文化之纹样衍生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靓 王小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7,共9页
目的为促进七曲山景区文昌文化和景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景区文化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建立景区文化自信,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纹样衍生设计方案。该方案既包含形状文法的秩序之美,又融合景区的自然特征,可与景区相关产品设... 目的为促进七曲山景区文昌文化和景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景区文化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建立景区文化自信,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纹样衍生设计方案。该方案既包含形状文法的秩序之美,又融合景区的自然特征,可与景区相关产品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特色文创产品。方法筛选、整理、分析素材,形成感性词汇。结合文昌文化特征元素及关联传统纹样设计图元因子,并运用用户感知评价、层次分析矩阵等进行图元因子排序。随后,运用形状文法设计纹样创新图案,以相关文创产品进行设计验证。结论纹样方案包含七曲山景区特征,拓展了形状文法审美外延,形成秩序与自由的对比之美。该方案可有机融合于景区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有效宣传景区文化,提高旅游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文法 文昌文化 纹样设计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金秀瑶族服饰纹样在文创女包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玲玲 朱诗怡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为挖掘金秀瑶族服饰纹样在女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实现民族文化与文创产品的交流融合,结合形状文法对金秀瑶族的服饰纹样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秀瑶族服饰纹样,根据其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并从中提取造型... 为挖掘金秀瑶族服饰纹样在女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实现民族文化与文创产品的交流融合,结合形状文法对金秀瑶族的服饰纹样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秀瑶族服饰纹样,根据其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并从中提取造型要素,构建出初始纹样的素材库;其次,应用形状文法推演规则,使初始纹样经过演化和转换并生成新纹样,遵循现代设计手段将其应用于女包中;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方案。验证了金秀瑶族服饰纹样在文创女包设计中的可行性,同时也为民族风格的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设计方法,也对传承和创新金秀瑶族传统文化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秀瑶族 服饰纹样 形状文法 民族文创 女包设计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文法视野下义例、史法、义法之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俊红 王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学者们往往将方苞所谓文章义法等同于经学义例、书法或史法,此观点值得商榷。义例、史法对文章文法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都重视大义的书写,也影响到义法说对文章大义指向的重视以及将义与法密切关联的主张。不过,经学大义或史... 学者们往往将方苞所谓文章义法等同于经学义例、书法或史法,此观点值得商榷。义例、史法对文章文法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都重视大义的书写,也影响到义法说对文章大义指向的重视以及将义与法密切关联的主张。不过,经学大义或史学大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学者共同认可或遵守的价值观念,而文章大义则往往体现作家个人的学养、精神等等。义例、史法、文章义法也都关注文章写作之“法”,都会考虑书与不书或材料的取舍等问题,但在“法”的内涵和指向上又有明显区别。经学家对书法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文章字句上,即所谓“一字褒贬”,史法的根本在于对体例的把握;《史通》开启了叙事文法的总结,明人以此为基础,通过《左传》《史记》等的评点使叙事的篇章之法得到充分认识和发展;方苞义法说的提出又以明人为基础,简化明代以来层出不穷的炫目、奇妙之法,主张法的运用随义而变化,更关注最基本的篇章法则,确立了清代文章学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文法 义法说 义例 史法 方苞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文法下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雅茹 海英 王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 为推动蒙古族马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以蒙古族马鞍纹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调查和形状文法理论对蒙古族马鞍纹样的题材构成、设色搭配、图示结构、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运用形状文法的生成性与衍生性规则,推出了一种蒙古族马鞍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案,最后以女士箱包为载体对创新纹样进行了应用,结合纹样的色彩、构图、结构等视觉元素生成新的产品。将蒙古族马鞍纹样与现代设计有效融合,不仅拓展了蒙古族文化的创新设计维度,也为保护蒙古族马鞍文化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纹样 创新设计 蒙古族 贺·乌嘎拉吉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闽侯竹编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鹏波 叶翠仙 +2 位作者 林泽添 李俊贤 陈祖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1,共7页
为推动闽侯竹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挖掘闽侯竹编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竹编图案结构创新方法。通过分析闽侯竹编的艺术特征、造型结构和构图规律,提取竹编的造型图案及色彩,并运用形状文法进行解构重组和设计新颖... 为推动闽侯竹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挖掘闽侯竹编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竹编图案结构创新方法。通过分析闽侯竹编的艺术特征、造型结构和构图规律,提取竹编的造型图案及色彩,并运用形状文法进行解构重组和设计新颖的装饰图案,同时构建适用于闽侯竹编的形状文法模型,再进行分析和应用。通过规则演绎将基本图形元素进行设计演变,从而生成新的图形方案,应用于闽侯竹编和相关家具产品中,同时设计实际应用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分析,探讨提升竹编创新设计实践途径。该方法保留闽侯竹编艺术的特色,也对竹编的开拓创新和价值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闽侯竹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文法 闽侯竹编 图案色彩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和眼动追踪技术的云纹养生壶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楠 韩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养生壶造型方案设计,建立一种主客观的设计评估体系,旨在为其他产品的方案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方法首先利用形状文法构建云纹养生壶的造型方案线稿群;其次使用三维建模渲染软件将线稿群向三维进行转变;最后通过眼动... 目的通过研究养生壶造型方案设计,建立一种主客观的设计评估体系,旨在为其他产品的方案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方法首先利用形状文法构建云纹养生壶的造型方案线稿群;其次使用三维建模渲染软件将线稿群向三维进行转变;最后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和李克特量表法作为评估体系,在主客观上共同对方案群进行设计评估,并选出最终的养生壶造型方案。结论通过形状文法的使用可以让养生壶的造型方案变得更加多元化,为产品造型设计阶段提供更多的思路,同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及李克特量表法可以在主客观上很好地对造型方案进行设计评估,让方案的筛选更有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文法 养生壶 眼动实验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形状文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文斌 刘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63-475,490,共14页
目的全面分析形状文法在国内外设计学领域文献中的应用现状及全局特征,从而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针对形状文法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综合采用了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文献信息可视化工具,对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WOS... 目的全面分析形状文法在国内外设计学领域文献中的应用现状及全局特征,从而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针对形状文法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综合采用了CiteSpace和VOSviewer两款文献信息可视化工具,对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记录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结论结果表明检索范围内国际发文量波动较大有回落趋势,国内发文量稳步增长。在研究热点方面,国际学术界主要聚焦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生成设计、建筑设计与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跨学科应用、产品设计与商业设计等领域。相比之下,国内学界的重点则集中于工业设计与纹样设计、产品设计与形态推演、家具设计与包装设计、文创设计与创新设计。国际研究在建筑设计应用和新技术融合方面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而国内研究则更注重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转译和产品应用方面的创新。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形状文法在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文法 设计研究 知识图谱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佩兹利纹样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曼 张倩 张立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8,共6页
为探究佩兹利纹样的造型特征,挖掘其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佩兹利纹样创新方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形状文法对佩兹利纹样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对佩兹利纹样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简化、分解等方法提取佩兹利纹样主要部分和装饰... 为探究佩兹利纹样的造型特征,挖掘其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形状文法的佩兹利纹样创新方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形状文法对佩兹利纹样展开研究与应用。首先,对佩兹利纹样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简化、分解等方法提取佩兹利纹样主要部分和装饰部分的初始形状;然后对佩兹利纹样重构创新,运用形状文法原理对佩兹利进行纹样创新设计,先用生成性规则生成基本图像单元;再用衍生性规则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衍生纹样,以单独和连续纹样为主,创新出新的佩兹利图案;最后选取4款图案在传统风格的现代旗袍中进行设计实践及展示,验证佩兹利纹样在现代旗袍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运用形状文法对佩兹利纹样进行创新设计,能有效设计出新颖的佩兹利纹样设计方案,丰富现代旗袍的纹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兹利纹样 造型特征 形状文法 纹样设计 现代旗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形状文法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列车头型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戚百灵 孙元 +1 位作者 闫宇婷 林凤玲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4,共5页
[目的]典型的列车头型美学设计方法普遍依赖于设计人员的主观经验和直觉,已不能满足快速迭代和大规模定制的设计与生产需求。因此,针对列车头型的美学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形状文法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列车头型生成式设计方法。[方法... [目的]典型的列车头型美学设计方法普遍依赖于设计人员的主观经验和直觉,已不能满足快速迭代和大规模定制的设计与生产需求。因此,针对列车头型的美学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形状文法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列车头型生成式设计方法。[方法]对列车头型不同层次的形状特征线进行分析与提取,结合形状文法对设计元素特征线进行抽象创作;采用交互式遗传算法对造型设计特征进行编码,考虑到用户在评价方案过程中审美认知的模糊性,适应度采用模糊赋值方法,实现头型设计的智能多样化选择;以磁悬浮列车头型设计为例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与传统交互式遗传算法的精确赋值相比,采用高斯隶属函数来模糊表示进化个体的适应度值,可以降低用户评价过程中的心理负担。结合形状文法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列车头型生成式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概念方案质量,提升设计效率。在交互评价过程中,随着进化代数的增加,用户针对方案的平均交互评价时间逐渐减少,这体现了用户对方案理解的渐进性,也说明了交互式生成技术方法符合用户的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头型设计 生成式设计 形状文法 交互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下彝族太阳纹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缪玲 贺亚雯 殷光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252,共9页
目的针对彝族太阳纹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形意匹配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方法。方法以彝族漆器中的太阳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因子并提取特征词汇,以构建可拓表征模型,从而量化纹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 目的针对彝族太阳纹文化资源在设计转化中形意匹配不确定的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产品设计方法。方法以彝族漆器中的太阳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因子并提取特征词汇,以构建可拓表征模型,从而量化纹样与文化语义之间的关系。计算语义的可拓空间,进行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评估,并将词汇语义进行图解,得到优度表征与核心语义。以最优图解语义集为制约因素,结合太阳纹的原始形状、色彩、图示等特征,对太阳纹进行形状文法推演,生成创新图案。通过图解语义,对新图案进行综合评估及形意适配度验证。结论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在彝族太阳纹创新设计中具备有效性,为彝族太阳纹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漆器 太阳纹 文化表征 可拓语义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传统云纹服饰图案创新设计 被引量:12
18
作者 沈雷 陈涵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针对传统服饰图案设计方法演变性弱、时尚度低,无法满足我国时尚文化消费快速发展下传统服饰图案较高需求问题,以明清织物云纹为例,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传统服饰图案创新设计方法。首先对明清织物云纹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对其... 针对传统服饰图案设计方法演变性弱、时尚度低,无法满足我国时尚文化消费快速发展下传统服饰图案较高需求问题,以明清织物云纹为例,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传统服饰图案创新设计方法。首先对明清织物云纹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对其结构形态与特征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取明清织物云纹代表性图案的形态因子与聚类色彩组谱,最后针对现代服饰产品特征进行创新图案推衍与设计应用。经模糊综合评价验证方法有效性,为我国传统服饰图案创新设计与现代传承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图案创新设计 云纹 形状文法 明清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的青铜器纹饰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勘 刘彩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63-270,共8页
目的优化青铜器纹饰复用设计过程中由于语义复杂造成设计出的纹样脱离文化本质内涵以及纹样造型设计单一、创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拓语义与形状文法相结合的纹样设计研究思路。方法选取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纹饰,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并... 目的优化青铜器纹饰复用设计过程中由于语义复杂造成设计出的纹样脱离文化本质内涵以及纹样造型设计单一、创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拓语义与形状文法相结合的纹样设计研究思路。方法选取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纹饰,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并分析,利用可拓理论得出最大可拓设计区间的特征词汇并进行图解分析,选取最优图解作为设计参考;通过形状文法进行创新衍变设计,最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经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衍生的纹样,既具有美观性又能体现其背后的文化语义,所创作的青铜器纹饰设计方案得到了较高的满意度评价。结论结合可拓语义和形状文法,可以有效提升青铜器纹饰的提取效率和利用价值,为青铜器纹饰的创新设计提供设计方法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可拓语义 形状文法 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现文法修辞理念:社会学知识生产传统中的表达策略
20
作者 姜利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3,238,共10页
社会学知识的发展史不仅是这门学科得以延续存在的见证史,也是这门学科话语表达走向成熟的规范史。通过对社会学知识生产传统进行考察发现,该学科所生产的知识潜藏着“如何言说以及怎么言说”的文法修辞表达技巧,即学科知识生产仍没有... 社会学知识的发展史不仅是这门学科得以延续存在的见证史,也是这门学科话语表达走向成熟的规范史。通过对社会学知识生产传统进行考察发现,该学科所生产的知识潜藏着“如何言说以及怎么言说”的文法修辞表达技巧,即学科知识生产仍没有离开语言表达和观点呈现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修辞理念。具体而言,社会学知识生产传统里的文法修辞理念,主要通过修辞表达模式和修辞具象策略两种形式得以呈现出来。其中,修辞表达模式主要侧重知识生产所欲达到的“最佳说服抑或论证方式是什么”而进行的整体谋划;修辞具象策略则关联到局部表述所欲采取的表现手法进而谋划的细节构思。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修辞表达模式和修辞具象策略已成为社会学家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表达理念,其对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甚至整个社会学学科发展都具有特定的经验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文法修辞 修辞表达模式 修辞具象策略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