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统治权威与着力改善民生的文治武功——康熙治世法则之一
1
作者 曹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1-53,共3页
"人物镜鉴"是本刊2010年新开设的栏目。栏目秉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旨,要求来稿精心选取我国历朝历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广泛搜求丰富翔实的史料,广征博引,充分展示历史人物具有的传... "人物镜鉴"是本刊2010年新开设的栏目。栏目秉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意旨,要求来稿精心选取我国历朝历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以独到的视角广泛搜求丰富翔实的史料,广征博引,充分展示历史人物具有的传奇性和经典性的治政治军和为官为人轨迹,欣赏其智慧与才略,瞻仰其伟绩与高风,感叹其荣辱与际遇,剖析其个人污点与历史局限,鉴其得失,惩其朽腐,兴其惋叹,传播和解读我国历史悠久、瑕瑜互掩的为政为官为人的政治文化。本栏目继发表曹英先生"崇祯新政"系列文章之后,自本期起发表其"康熙治世"系列文章,同时欢迎广大从事我国历史人物研究的作者踊跃为本栏目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治武功 改善民生 治世 康熙 历史人物研究 法则 权威 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武帝 被引量:7
2
作者 安作璋 刘德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共7页
 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是一个彪炳史册、震烁中外的朝代。汉武帝即位以后,对内改制,对外征伐,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以其文治武功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曾被誉为"功至著"的汉家天子,"冠于百王...  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是一个彪炳史册、震烁中外的朝代。汉武帝即位以后,对内改制,对外征伐,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以其文治武功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曾被誉为"功至著"的汉家天子,"冠于百王"的千古一帝。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历史时代的造就,也与他的才识性格和善于用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文治武功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中国艺术中深蕴的美学灵魂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8,共5页
不同于西人现象本体二分却期望神人合一的世界观所决定的舞蹈精神,中国舞蹈精神不是巫舞的代神立言,也不是孔子向往的周代之舞的文治武功,而是在飞动飘逸的生命韵律中与“道”合一。概言之,线之飞动、游之精魂、圆之意境、情之所感、象... 不同于西人现象本体二分却期望神人合一的世界观所决定的舞蹈精神,中国舞蹈精神不是巫舞的代神立言,也不是孔子向往的周代之舞的文治武功,而是在飞动飘逸的生命韵律中与“道”合一。概言之,线之飞动、游之精魂、圆之意境、情之所感、象外之致以体现“道”之玄冥是中国舞蹈之精神;“‘舞’是中国一切艺术的典型”,舞之灵魂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经典“失落”的中国古典舞的重建应落实到“道”这一中国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建立真正的中国古典舞本体,并从中国各具体门类艺术的意境中抽象提纯以重构重建。这不仅仅只是抢救一个舞种的话题,而是关乎在后殖民时代,中国文化的保护、重建的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灵魂 美学 中国古典舞 中国舞蹈 后殖民时代 “道” 神人合一 文治武功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精神 世界观 重建 本体 意境 舞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仁杰何以能在武则天险恶的朝局中功德圆满 被引量:1
4
作者 聂世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7,共3页
有唐一代,尤其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期间,文治武功蔚为大观,名臣贤相灿若群星。但是,借助文学影视作品的渲染,今天仍然被视为传奇乃至神话的大臣,恐怕非狄仁杰莫属。事关狄仁杰荣辱祸福的至为关键的宦海生涯恰恰在武则天代李唐... 有唐一代,尤其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期间,文治武功蔚为大观,名臣贤相灿若群星。但是,借助文学影视作品的渲染,今天仍然被视为传奇乃至神话的大臣,恐怕非狄仁杰莫属。事关狄仁杰荣辱祸福的至为关键的宦海生涯恰恰在武则天代李唐称帝时期。彼时,武氏为攫取和久占皇位,不惜对皇子皇族和朝臣采取恐怖手段,一时间酷吏横行,诬告成风,罗网密布,朝堂上下血雨腥风,朝臣无论忠奸贤愚,鲜有能全身脱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仁杰 武则天 功德 开元之治 贞观之治 文治武功 影视作品 李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武帝皇位传承的苦心与苦果
5
作者 聂世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服百越,从政治思想到疆域都初步奠定了我国两千余年封建国家的基本格局,其聪察明断、高明远识、文治武功冠绝一时,备受推重。同为政治伟人的毛泽东尽管在《沁园春·雪》中只认为...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服百越,从政治思想到疆域都初步奠定了我国两千余年封建国家的基本格局,其聪察明断、高明远识、文治武功冠绝一时,备受推重。同为政治伟人的毛泽东尽管在《沁园春·雪》中只认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相较于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伟气魄来说,这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传承 皇位 政治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封建国家 文治武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成功决策的六个要点
6
作者 李廷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5,共2页
决策是领导的主要职责。一名优秀、成功的领导者,必然是善于决策的领导者,而一些领导者之所以失败.除了用人不当、个人品行不佳外,主要也是决策失败造成的。
关键词 决策失败 领导者 主要职责 个人品行 文治武功 思想家 政治家 军事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家
7
作者 宋晓光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68-70,共2页
记得小时候,每次回家总爱冲着屋里喊:“妈,我回来了!”那种温馨的感觉至今仍缭绕在我的心头.而如今,在香港离开祖国怀抱一百五十多年,即将回归之际,想必在座各位的心情和我一样,远不是温馨所能概括的.一百五十多年啊,香港实在是离开我... 记得小时候,每次回家总爱冲着屋里喊:“妈,我回来了!”那种温馨的感觉至今仍缭绕在我的心头.而如今,在香港离开祖国怀抱一百五十多年,即将回归之际,想必在座各位的心情和我一样,远不是温馨所能概括的.一百五十多年啊,香港实在是离开我们太久了.久得让一些人一提起它,就只能想到金利来、刘德华和周润发.然而回眸历史的纵深,我却发现在奔涌而来的记忆之流中,有张刻满不幸的面庞却是任何力量都挥之不去的.1840年,那场由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让巍巍汉家天下的文治武功、赫赫大唐的辉煌繁荣都轻烟般地随风而去了.入侵者的来福枪如同一个死结,拴死了天朝上国,吊起了中华民族永久的耻辱.从战前一位英国议员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他说:“我不知道,而且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想使英国蒙受永久性耻辱的战争.站在对面的这位尊敬的先生竟然和我谈起在广州上空迎风招展的英国国旗来,而这面国旗的升起是为了维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如果这面国旗从未在中国沿海升起,而现在升起来了,那么,我们应当以厌恶的心情把它从那里撤回来!”遗憾的是,这位先生并不属于多数派.于此同时,我们听到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狂妄地宣称:“对付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的平稳过渡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走私贸易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问题 文治武功 资产阶级 英国国旗 侵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捉刀之下无好诗
8
作者 介子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共1页
有附庸风雅者,欺世盗名,强出风头,乞名士代为捉刀。士穷乃见节义,名士可绝交流俗,活出出卖文章为买书的风骨,断然拒绝之。但也要看被拒绝者身份,若皇帝令其捉刀,恐难推辞。乾隆得意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方面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一... 有附庸风雅者,欺世盗名,强出风头,乞名士代为捉刀。士穷乃见节义,名士可绝交流俗,活出出卖文章为买书的风骨,断然拒绝之。但也要看被拒绝者身份,若皇帝令其捉刀,恐难推辞。乾隆得意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方面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一生更是留下近四万首诗,而唐朝两千多位诗人所传,不过此量。显然有他人代笔凑数之嫌,只是岀得我口,入得你耳,捉刀者隐姓埋名,讳莫如深,即便众说纷纭,堂帘高深,舆论隔阂,找不岀确切证据来。然捉刀者沈德潜告老还乡后,心存侥幸,自作聪明,忘了所扮角色,竟将这些代写诗重又收入自己的诗集,明知尊文在前,而再作此文,由此触犯乾隆,一夜之间,罢祠夺谥,墓碑仆地,这只是一个可以毁灭世界者的轻微愤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治武功 沈德潜 名士 风骨 绝交 附庸风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皇帝题画诗面面观
9
作者 孙瑜 《艺苑(美术版)》 1994年第4期19-24,共6页
近年来,有关乾隆皇帝的戏(包括境内外的电视剧)不少,当然这只是舞台形象,真真假假,不必赘述,对乾隆帝的比较完整的形象,还须从他在位六十一年中的文治武功和他的个性、特点来加以展示.我最近在翻阅乾隆诏编的《石渠宝笈》和《石渠宝笈... 近年来,有关乾隆皇帝的戏(包括境内外的电视剧)不少,当然这只是舞台形象,真真假假,不必赘述,对乾隆帝的比较完整的形象,还须从他在位六十一年中的文治武功和他的个性、特点来加以展示.我最近在翻阅乾隆诏编的《石渠宝笈》和《石渠宝笈续集》的题画诗中看到这位大清帝国全盛时期的杰出的“天子”实是一位纵情笔墨,肆意测览的文士形象.而他的文治武功又十分卓越,使我敬叹不已,即使汉人中的英明的皇帝有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文学素养也实寥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宝笈 题画诗 乾隆皇帝 全盛时期 大清帝国 文治武功 气韵生动 仇英 西园雅集图 舞台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粥而食
10
作者 高天培 《会计之友》 1991年第6期36-36,共1页
范仲淹是个很有名的理财人物,他的文章流传百代,同时是个“胸中有数万甲兵”统帅,为宋代安定边境起过很大作用。就是这样一位文治武功双绝的贤相,年轻时很艰苦。范仲淹求学时家境很苦,他每天吃粥,把冻粥一划三块,早、午、晚各进一块,自... 范仲淹是个很有名的理财人物,他的文章流传百代,同时是个“胸中有数万甲兵”统帅,为宋代安定边境起过很大作用。就是这样一位文治武功双绝的贤相,年轻时很艰苦。范仲淹求学时家境很苦,他每天吃粥,把冻粥一划三块,早、午、晚各进一块,自然难以吃饱。但读书是毫不懈怠的。正是长年如此,范仲淹成了一名人。也正是由于艰苦生活的锻炼,在宦海沉浮中,始终能保持高洁的操守,是一位很廉洁的官员。而且,范仲淹礼义传家,儿女也能济贫扶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宦海沉浮 文治武功 冻粥 礼义 网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伸壮志铸心魂——深圳欣明工贸公司董事长宣志卿印象记
11
作者 彭俊文 《产经评论》 1999年第8期44-45,共2页
深圳特区是块神奇的土地,而这土地上有些能人奇士并不是你随便可以认识和解读的.至少我认识的欣明公司董事长宣志卿就是这种人.他并没有伟岸的身材,但他的胸怀里装的东西博大宽广;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当今之世文治武功显耀者们很多都了... 深圳特区是块神奇的土地,而这土地上有些能人奇士并不是你随便可以认识和解读的.至少我认识的欣明公司董事长宣志卿就是这种人.他并没有伟岸的身材,但他的胸怀里装的东西博大宽广;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当今之世文治武功显耀者们很多都了解他;他没有进过名牌大学殿堂,却有经世济邦的韬略……尤其是宣志卿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疾恶如仇、气吞山河的大智大勇令常人咋舌、小人不敢近前.我年少初学,对宣志卿有仰之如山、俯之如海的怯生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董事长 深圳特区 心魂 抗美援朝战争 思想政治工作者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文治武功 中国共产 名牌大学 电子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太宗轶事
12
作者 成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41,共1页
贞观元年,唐太宗得到数十张弓,认为这是些良弓,非常喜欢。后来,拿去给工匠验看,工匠却说,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虽然很强劲,但射出去的箭往往不直,因此,统统不是良弓。太宗又仔细观看,果然发现弓上的木纹有很多是斜的。由此,他悟出... 贞观元年,唐太宗得到数十张弓,认为这是些良弓,非常喜欢。后来,拿去给工匠验看,工匠却说,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虽然很强劲,但射出去的箭往往不直,因此,统统不是良弓。太宗又仔细观看,果然发现弓上的木纹有很多是斜的。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感叹地说:“我原以为自己对弓的优劣是很有研究的了,现在才知道并非如此。我以弓箭平定四方,十几年弓不离身,日夜揣摩使用,尚且不能完全认识它,何况国家大事,那样复杂繁多,我又怎能样样都了解,都清楚呢?”唐太宗颇懂得自己并非完人,也会有过失。贞观六年,秘书监虞世南写了一本歌颂唐太宗文治武功的书,书中,把太宗颂扬为与尧、舜、禹一样的明君。书写成后,起名叫《圣德论》,献给唐太宗。虞心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书监 木心 文治武功 明君 圣德 木纹 一本 满脸通红 后世人 诺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太宗的家教
13
作者 郑振卿 《领导科学》 1986年第5期42-,共1页
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任贤选能、文治武功,历来为人们所称诵,其实,他治理家庭,教育亲属的良好的家风,也颇有值得借鉴之处。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精明强干,端庄贤淑,在辅佐丈夫治国平天下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他们夫妇不但在宫阃之中相... 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任贤选能、文治武功,历来为人们所称诵,其实,他治理家庭,教育亲属的良好的家风,也颇有值得借鉴之处。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精明强干,端庄贤淑,在辅佐丈夫治国平天下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他们夫妇不但在宫阃之中相敬如宾。鱼水和谐;在事业上也是互相支持,从无龃龉。如她犯颜直谏、旌表直臣魏征、反对太宗给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晋职,主张节俭等,都获得了后世的好评。在她亡故不久,唐太宗见到了她所著的《女则》一书,感动地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由于他怀念长孙皇后十分綦切,便让人在宫中修筑高台一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臣 鱼水和谐 房遗爱 善言 文治武功 李世民 此令 萧锐 歧州 刑部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怒之悖见
14
作者 谭志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6-46,共1页
震怒之悖见谭志能一个时期内,一些新闻媒体推介了不少领导干部震怒发火的事,他们有的在会上“发一通不小的火”,有的“很是生气”,甚至亲自动手(盛怒之下)砸东西。为了论证这种震怒的合理性,一些人搜集从古到今不少重臣名士因经... 震怒之悖见谭志能一个时期内,一些新闻媒体推介了不少领导干部震怒发火的事,他们有的在会上“发一通不小的火”,有的“很是生气”,甚至亲自动手(盛怒之下)砸东西。为了论证这种震怒的合理性,一些人搜集从古到今不少重臣名士因经常盛怒难抑而终于文治武功的材料为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学习 文治武功 自我批评 领导者 湖南省 方法与策略 负面性格 优化效应 东周列国志 丑恶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王为什么“变乎色”?
15
作者 刘耀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2-32,共1页
齐王为什么“变乎色”?天津一中刘耀祥《庄暴见孟子》一文中说:齐王接见庄暴时,说自己好乐,问“好乐何如”,庄暴“未有以对”,退而问孟子。后来,孟子被齐王接见时,提起对庄暴说过的话。并问是否有这回事。接着写道:“王变乎色... 齐王为什么“变乎色”?天津一中刘耀祥《庄暴见孟子》一文中说:齐王接见庄暴时,说自己好乐,问“好乐何如”,庄暴“未有以对”,退而问孟子。后来,孟子被齐王接见时,提起对庄暴说过的话。并问是否有这回事。接着写道:“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主身份 《庄暴见孟子》 古代音乐 六代之乐 夏商周三代 宫廷乐舞 《大夏》 文治武功 礼义之邦 感到羞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