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本流动”与“赋家建构”——以西汉辞赋八家为例试论汉初文人赋学地位之升降
1
作者
孙少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3,共8页
中国古代文本的流动性,在造成某一文本自身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出现该文本不断被改写、续写或重写的可能,从而形成不同的“文本簇”。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史实价值”与“教化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列西...
中国古代文本的流动性,在造成某一文本自身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出现该文本不断被改写、续写或重写的可能,从而形成不同的“文本簇”。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史实价值”与“教化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列西汉赋八家,其中陆贾、枚皋、东方朔具有因后世建构而进入西汉著名赋家行列的特点。这体现了“文本流动”与“赋家建构”的典型特征。从理论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文本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流动
赋家建构
《史记》
《汉书》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越界游旅及其图像隐喻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丽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0,共9页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不仅是最早被译成西文的中国话本,而且译文众多;其“艳孀变节”的主题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比较研究,而其独特的双重叙事模式又令西方文人纷纷效仿;此外,西方画家为之精心绘制的插图,又赋予庄子不一样的视觉影像;凡此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不仅是最早被译成西文的中国话本,而且译文众多;其“艳孀变节”的主题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比较研究,而其独特的双重叙事模式又令西方文人纷纷效仿;此外,西方画家为之精心绘制的插图,又赋予庄子不一样的视觉影像;凡此种种,使得《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这一方面体现了文本经由翻译,越界游于异域的旅程,另一方面这种越界游旅又使之成为一种流动的文本,在文本流动中完成内容的改写和含义的叠加,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融通和汇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流动
的
文本
翻译
图像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本流动”与“赋家建构”——以西汉辞赋八家为例试论汉初文人赋学地位之升降
1
作者
孙少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赋文本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AZW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流变及其学术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ZD25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古代文本的流动性,在造成某一文本自身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出现该文本不断被改写、续写或重写的可能,从而形成不同的“文本簇”。在这个过程中,文本的“史实价值”与“教化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列西汉赋八家,其中陆贾、枚皋、东方朔具有因后世建构而进入西汉著名赋家行列的特点。这体现了“文本流动”与“赋家建构”的典型特征。从理论角度看,这种现象体现了文本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
文本流动
赋家建构
《史记》
《汉书》
《文心雕龙》
Keywords
fluidity of texts
construction of fu author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The Book of Ha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越界游旅及其图像隐喻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丽娟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0,共9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古典小说戏曲西译本插图的整理与研究(1761—1911)”[项目编号:2020BWY0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不仅是最早被译成西文的中国话本,而且译文众多;其“艳孀变节”的主题引发了西方学者的比较研究,而其独特的双重叙事模式又令西方文人纷纷效仿;此外,西方画家为之精心绘制的插图,又赋予庄子不一样的视觉影像;凡此种种,使得《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这一方面体现了文本经由翻译,越界游于异域的旅程,另一方面这种越界游旅又使之成为一种流动的文本,在文本流动中完成内容的改写和含义的叠加,从而实现了多元文化的融通和汇合。
关键词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流动
的
文本
翻译
图像隐喻
Keywords
Chuang-tzu's Singing with Beating Basin
fluid text
translation
image metaphor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J205 [艺术—美术]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本流动”与“赋家建构”——以西汉辞赋八家为例试论汉初文人赋学地位之升降
孙少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越界游旅及其图像隐喻
宋丽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