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新时代《资本论》诠释的“文本回归” |
张凯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2
|
文本的适度回归:翻译社会学研究的微观发展——看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翻译实践 |
周俐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
3
|
论传统文论以重新解读经典实现自我革新——以回归文本为例的论述 |
胡大雷
|
《学术论坛》
|
2004 |
0 |
|
|
4
|
“回归文本”——略论美国文学研究转向中的“理论”与“文本” |
杨彬彬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5
|
让英语阅读回归文本 |
余慧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6
|
理性回归中的几点感性思考 |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7
|
我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当代形态与学术超越——读王俊奇教授《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有感 |
邓星华
艾克拜尔.玉素甫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8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
陈新夏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9
|
“综合创新论”的系谱反思与场域批判——以文论的知识状况为考察中心 |
陈开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0
|
新红学问世百年之反思与研究前景展望 |
赵建忠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1
|
纯净语言、平和日常与时间智性论李琦诗歌的审美理想 |
蒋雨珊
蒋登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