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混合分析的汉语文本句法语义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凌 姚天昉 +1 位作者 张冬茉 李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1,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领域相关的汉语文本句法语义分析方法。根据领域文本的特点 ,该方法将浅层句法分析和深层句法语义分析结合在了一起。其浅层句法分析部分采用有限状态层叠的方法 ,将文本中的命名实体识别出来 ,从而大大减轻了深层分析部... 本文提出了一种领域相关的汉语文本句法语义分析方法。根据领域文本的特点 ,该方法将浅层句法分析和深层句法语义分析结合在了一起。其浅层句法分析部分采用有限状态层叠的方法 ,将文本中的命名实体识别出来 ,从而大大减轻了深层分析部分的负担。其深层句法语义分析部分将语义分析和语法分析结合起来 ,主要依靠词汇搭配信息来决定句子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析 汉语文本句法语义分析方法 浅层浅分析 深层句法分析 有限状态层叠 分语义场 句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结构动态演进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峰 范晓凯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4,共11页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测算了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测算了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文本分析和QAP回归模型探讨了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省域新质生产力空间网络的复杂度逐年增加,网络关联和互动不断增强,其中东部沿海省份始终处于核心区域,中部省份逐渐进入核心区,而东北地区始终处于边缘区域。此外,QAP回归结果显示,加强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可以显著提升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随机森林算法 社会网络分析 文本分析方法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法的《茶经》英译研究
3
作者 曾俊秀 《福建茶叶》 2018年第2期274-274,共1页
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中国茶叶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茶历史的起步,《茶经》在历史上首次系统阐述了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将生活中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茶升华成艺术。随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茶叶也愈来... 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中国茶叶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茶历史的起步,《茶经》在历史上首次系统阐述了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将生活中与中国人民息息相关的茶升华成艺术。随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茶叶也愈来愈被世界关注。但是,英译《茶经》的过程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对《茶经》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也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析方法 茶经 英文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领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2,共6页
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结合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实例,分析了译者行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证明人本路径译者行为研究的个性化特征、分析方法和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对于解决问题与解释现象... 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结合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实例,分析了译者行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证明人本路径译者行为研究的个性化特征、分析方法和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对于解决问题与解释现象的普适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互动关系 文学翻译 应用翻译 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朱子学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人求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101,共8页
近年来,东亚朱子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正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脉络性的转换"的方法、多重文本分析方法、诠释学的方法、比较哲学的方法、话语分析方法等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中,"脉络性转换"... 近年来,东亚朱子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正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脉络性的转换"的方法、多重文本分析方法、诠释学的方法、比较哲学的方法、话语分析方法等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中,"脉络性转换"方法侧重于思想史研究,多重文本分析方法偏重文献考据与义理探讨,诠释学的方法与比较哲学的方法多为哲学式的探讨,话语分析方法则兼顾语言学、思想史、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普遍性的哲学诠释,又有个体性的身心体认,从而实现新的综合。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对于未来朱子学研究的走向和突破性成果的取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朱子学 脉络性的转换 多重文本分析方法 话语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中早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仰海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中早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书评 张亮 中央编译出版社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康德主义 历史语境意识 文本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汉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1,共8页
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 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批评 文本与读者关系 阐释团体 有知识读者 文本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登政府生物防御战略解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毅 梁坤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32,78,共10页
[研究目的]解析拜登政府布局后新冠时代的生物防御战略体系,揭示其政策逻辑及举措要点,进而发现其对华风险影响及启示借鉴。[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拜登政府及特朗普政府的生物防御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对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创... [研究目的]解析拜登政府布局后新冠时代的生物防御战略体系,揭示其政策逻辑及举措要点,进而发现其对华风险影响及启示借鉴。[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拜登政府及特朗普政府的生物防御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对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创新发展等战略中生物防御相关内容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生物安全战略体系继承了美国历届政府发展与安全相互赋能的核心政策逻辑,以及护持美国生物经济、生物安全全球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修补了既有生物防御战略漏洞,强调以投资促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发展,以统筹联结安全议程和发展议程遏制打压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应积极应对美国战略可能引发的非传统安全困境及地缘政治风险,并借鉴美国有益经验完善后新冠时代的生物安全战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生物防御 生物安全战略 国家战略 非传统安全 文本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视角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琼 秦浩正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2,共4页
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视角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L人本主义课程观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适切性导向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发展,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终身... 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观视角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L人本主义课程观思想,主要表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适切性导向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情意与认知的统—发展,以及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得出人本主义课程观融入化学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人本主义课程观 化学教学 文本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27
10
作者 徐向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5,共8页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企业 技术创新 动态能力 文本分析方法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