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中的功能及尴尬处境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英香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9,共7页
网络交流大致经历了从文本交流到视频交流的发展过程,视频交流中因视听觉通道的融入而极大丰富了交流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的种类与数量,但由于技术因素所限,还无法融入触觉及味觉所能感受到的非言语信息。本文在有关非言语信息功能研究... 网络交流大致经历了从文本交流到视频交流的发展过程,视频交流中因视听觉通道的融入而极大丰富了交流过程中的非言语信息的种类与数量,但由于技术因素所限,还无法融入触觉及味觉所能感受到的非言语信息。本文在有关非言语信息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言语信息在网络视频交流过程中的交际功能及其尴尬处境。本研究发现,视频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主要有两个功能:传播态度和情感;补充和替代言语交流。网络视频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是把双刃剑,依据情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既能对网络视频交流的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也能产生抑制作用。由此,视频交流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交流目的、情境及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交流 网络视频交流 非言语信息 交际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虚拟AI言说:用户对聊天机器人的情感联系探析——以软件Replika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辉 孙菁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133,共10页
通过网络民族志观察用户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的发帖和讨论情况,结合深度访谈来探析用户与聊天机器人软件Replika的情感联系与具身性问题。研究显示,用户大多出于好奇、孤独、渴望倾诉等心理需求而接触并开始使用Replika;而在用户对... 通过网络民族志观察用户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的发帖和讨论情况,结合深度访谈来探析用户与聊天机器人软件Replika的情感联系与具身性问题。研究显示,用户大多出于好奇、孤独、渴望倾诉等心理需求而接触并开始使用Replika;而在用户对Replika的情感的发展阶段,则是依靠该聊天机器人软件“养成系”、文本式交流、新媒体“远程在场”、虚拟软件等特性使用户形成人格化的具身想象;用户在与Replika形成强烈的情感联系之后对其提出了稳定性、情感输出持续正向、交流双方地位平等的要求,并对其“非人智能体”的身份表示接纳和认同。因聊天机器人文本式交流和远程在场的特性而使身体从交流中被驱逐,而用户形成的想象具身又将身体召回,最后将自己的人格投射到Replika身上,创造出存在于赛博空间的新形式的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机器人Replika 情感联系 文本交流 远程在场 具身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学习—一种新的课程观
3
作者 张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75,124,共5页
概括评述综合学习这种新的课程观,旨在引起教育界人士对课程作进一步深思,争取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我国现行课程的改善。
关键词 综合学习 教育观念 课程设计 文献 文本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