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PB拓展模型的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邱宏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5,共11页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旅游行为意向 TPB 道德规范 地方依恋 出境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规范与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基于TPB的扩展模型 被引量:34
2
作者 邱宏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3,159,共8页
本文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构建了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影响机理模型。以来杭州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道德规范对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构建了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影响机理模型。以来杭州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道德规范对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主观规范通过道德规范或行为态度间接影响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愿;⑵行为态度直接影响行为意愿;⑶感知行为控制与道德规范对行为意愿均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且通过行为态度来实现;⑷道德规范是驱动行为意愿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旅游行为意愿 TPB 道德规范 扩展模型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认知的文明旅游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杨 郑先芳 朱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26-33,共8页
本文基于游客对文明旅游及文明旅游传播路径的认知,比较和分析各传播渠道的效果后发现:获取文明旅游信息最便捷、携带文明旅游信息最丰富的渠道是各类旅游网站、大众传媒、移动端旅游类APP、旅游服务类微信以及旅行社门店,其次是政府移... 本文基于游客对文明旅游及文明旅游传播路径的认知,比较和分析各传播渠道的效果后发现:获取文明旅游信息最便捷、携带文明旅游信息最丰富的渠道是各类旅游网站、大众传媒、移动端旅游类APP、旅游服务类微信以及旅行社门店,其次是政府移动端APP、政府微信、政府旅游信息网、政府微博及旅游宣传媒介。相较而言,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热线12301等渠道表现最差。据此结果,本文尝试构建文明旅游传播模式并提出推广策略,为促进文明旅游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认知 文明旅游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 被引量:3
4
作者 薛群慧 邓永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生态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文明形态出发,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观点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政府在普及生态文明观、扶持相关旅...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生态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文明形态出发,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观点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政府在普及生态文明观、扶持相关旅游企业开发新兴的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绿色工业旅游产品、生态健康旅游产品、倡导生态文明的食宿行游购娱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以及在生态文明旅游政策、制度上的推进作用和管理、监督作用影响力大、统筹性强。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旅游建设与发展道路,是中国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府主导型 生态文明旅游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旅游需引导,更需自觉
5
作者 祁洪玲 刘继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75,共2页
文明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文化新风尚,但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仍然成为构建文明旅游的污点,游客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应该从国家、游客、景区和宣传等多层面全方位出发,综合治理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迈上新... 文明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文化新风尚,但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仍然成为构建文明旅游的污点,游客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为此应该从国家、游客、景区和宣传等多层面全方位出发,综合治理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文明旅游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文明旅游的研究进展、理论述评与学术批判 被引量:12
6
作者 拓倩 李创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102,共13页
文章系统梳理了文明旅游研究在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等层面的相关成果,尝试在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给出理论述评,并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对当前文明旅游研究进行学术批判,旨在打破文明旅游研究的僵化模式,构建文明旅游研究的理论框... 文章系统梳理了文明旅游研究在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等层面的相关成果,尝试在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给出理论述评,并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对当前文明旅游研究进行学术批判,旨在打破文明旅游研究的僵化模式,构建文明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做出预判和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明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上升,文明旅游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但当前对文明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且多为理论与价值探讨,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视角多从不文明旅游切入。从未来的研究趋势来看,对文明旅游的研究将不再总是依赖对不文明旅游的研究,而且将逐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将向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方向拓展和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旅游 研究进展 理论述评 学术批判 空间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 被引量:70
7
作者 李萌 何春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是旅游业界人所共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成为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引导、管理和防范已经成为旅... 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是旅游业界人所共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成为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引导、管理和防范已经成为旅游景区管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然而 ,旅游学界对这个问题至今尚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对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表现、危害、产生原因、管理措施等基础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望能给旅游景区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 文明旅游行为 环境污染 景观质量 旅游景区管理 环保意识 生态道德素质 游览活动 “道德感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文明旅游的理论逻辑与建构路径
8
作者 周芷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69,共5页
文明旅游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话题。文明旅游既关系国家形象,也是社会文明进程的现实诉求,更是推进青年理解、认同、接受共有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从价值及行为意向路径来看,青年旅游道德失范、道德弱化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屡见不鲜,成为... 文明旅游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话题。文明旅游既关系国家形象,也是社会文明进程的现实诉求,更是推进青年理解、认同、接受共有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从价值及行为意向路径来看,青年旅游道德失范、道德弱化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屡见不鲜,成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青年在旅游行为价值层面存在问题,具体阐述能产生全新意义空间和价值导向,从而为青年所接受、认同和践行,促进青年自由而全面发展。发挥文明旅游对当代青年旅游行为示范引领作用,是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有效引导和理性整合。为此,文明旅游要与青年旅游实践相适应,聚焦青年精神需求,转变理论方式,创设生活化语境,拓展文化渗透,强化制度安排,形成全新话语范式、意义空间和价值导向,构建起青年接受认同并积极践行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文明旅游 理论逻辑 建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30
9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赵月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9,共8页
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与产业发展态势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章考察了生态文明视角下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偏低,在加入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资依存度、产业结构高级化、... 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与产业发展态势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章考察了生态文明视角下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偏低,在加入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资依存度、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费强度等控制变量后,其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曲线关系,旅游产业的科学集聚有利于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的改善,但其目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北、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情况的发展态势及控制变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作用形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当前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对策,科学引导地区旅游产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旅游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控制变量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不文明行为应对政策的最优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0-72,共3页
文章基于多元Logit模型,在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及应对政策分类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3年间我国旅游不文明行为国内外60个典型案例作为样本,通过对其情景特征及应对政策匹配路径的分析,提出政策选择应根据其影响范围、违悖程度来进行匹配,... 文章基于多元Logit模型,在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及应对政策分类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3年间我国旅游不文明行为国内外60个典型案例作为样本,通过对其情景特征及应对政策匹配路径的分析,提出政策选择应根据其影响范围、违悖程度来进行匹配,并构建应对政策概率预测模型,为应对旅游不文明行为最优政策选择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明行为 应对政策 最优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黑色旅游发展研究
11
作者 张湉 孙琼 孙云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26-337,共12页
黑色旅游是促进黑色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黑色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悟生命意义,进而影响其行为。基于“价值—态度—行为”层级理论,构建黑色旅游者“价值观—生命意义感—文明旅游行为意向”模型,采用线上调查问卷的方... 黑色旅游是促进黑色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黑色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悟生命意义,进而影响其行为。基于“价值—态度—行为”层级理论,构建黑色旅游者“价值观—生命意义感—文明旅游行为意向”模型,采用线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Smart-PLS软件对收集到的472份有效问卷进行结构模型分析发现:(1)黑色旅游者死亡焦虑主义和死亡反省主义价值观正向影响其生命意义感;(2)生命意义感正向促进黑色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产生;(3)死亡焦虑主义价值观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死亡反省主义价值观则能够正向影响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产生;(4)生命意义感在黑色旅游者价值观(死亡焦虑主义和死亡反省主义)与文明旅游行为意向(遵守型和建设型)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焦虑 死亡反省 生命意义感 文明旅游行为 黑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文明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少棉 张社尧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作为新生事物,它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定义,也存在着不少的争论。然而,人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理解、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推动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共... 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作为新生事物,它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定义,也存在着不少的争论。然而,人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理解、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推动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共识。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特点,分析旅游和生态这一对立统一体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使人们认识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规训意义——基于网络博文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华 徐仕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共10页
基于凝视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研究发现,旅游道德凝视依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旅游道德伦理规范,将"不文明旅游"识别出来,借助由数码相... 基于凝视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研究发现,旅游道德凝视依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旅游道德伦理规范,将"不文明旅游"识别出来,借助由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不文明旅游"暴露于网络社会及其他潜在旅游者的"凝视"之下,通过由"网络围观"所构筑的"监狱式网络空间"对之进行监控并规训其他潜在旅游者,其结果促进了新的规训技术和规训制度的社会生产。这种凝视是一种特殊的游客间凝视,具有符号性、不平等性以及自发性、民间性特点。研究是对凝视理论本土化的实证尝试,拓展了旅游凝视理论的维度和内涵,对规范和管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间凝视 文明旅游 规训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