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审美之用:杜威实用主义审美功能观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艾莲
曾永成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
文摘
杜威的美学是真正的"实用"主义的美学,这最直接地表现在他的审美功能观上。这种审美功能观以工具性观念纠正了传统美学把审美与功利实用相对立,使艺术自外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倾向。它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揭示审美功能的生态根基,在审美与实用的生态融合中阐述其享受生命和发展生命的基本作用。它非常重视艺术的审美语言作为普遍中介推动社会交流和社群融合的社会化功能,并且认为艺术作为人的环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文明持续性的轴心,对文明的延续和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杜威
工具性
生态调适
艺术语言
文明持续性
-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
被引量:9
- 2
-
-
作者
乐黛云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9,共5页
-
文摘
20世纪科技的重大发展,迫使人类在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上20世纪人类生活的苦难历程,使得人类精神不得不发生空前的大变革。在此基础上,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自觉使全球文化的多元共存成为可能。在世界新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可能为人类社会作出特有的贡献。
-
关键词
时空意识
代际传承
可持续性文明
心灵内在性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