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外交的学理分析与实践路径——“文明对话论”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2,共9页
作为文化外交的最早实践者,西方国家形成了以西方文明中心论和国家利益观为出发点和目标的文化外交理论和实践路径。实践证明,西方国家实施的文化外交不但会造成文化和文明间关系的持续紧张,还会导致文明间的恶性竞争和冲突。为了更好... 作为文化外交的最早实践者,西方国家形成了以西方文明中心论和国家利益观为出发点和目标的文化外交理论和实践路径。实践证明,西方国家实施的文化外交不但会造成文化和文明间关系的持续紧张,还会导致文明间的恶性竞争和冲突。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外交对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从“文明对话论”的视角,为文化外交的学理分析和实践路径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范式。文化外交应将“文明对话论”核心思想纳入文化外交决策和实践的全过程,以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相互统一为出发点,采用“核心价值—文明自觉—共同价值”的文明对话模式,实现文明自觉和全球文化认同的同时构建基于多元多维文明共存的和平的世界秩序。在实践层面,注重内外统筹,对内深挖文化的优秀思想,特别是挖掘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思想,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文明间平等对话奠定基础,将“文明对话论”思想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深植“文明对话论”的社会土壤;对外一方面可借助联合国的天然合作平台,深化与联合国文明联盟的合作,也可利用主场外交,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搭建文明对话平台,协同培育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球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交 文明对话论 国家利益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议题与路径
2
作者 张朝枝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3,共3页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 一、以文物推动文明对话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实质随着冷战阴影的消散,国际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民族与宗教的矛盾、区域性的冲突却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呼吁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多边政治的声音愈发强烈。1998年,联合国宣布2001年为“不同文明间对话年”,这一举措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重要性的正式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体系中唯一专门负责推动“文明间对话”的机构,致力于推进这一进程⑦。该组织通过推广《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文书,并利用世界遗产申报的契机,促进遗产名录的区域平衡、类型创新和跨区域合作,同时举办各类论坛和对话活动,旨在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理解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活动 世界遗产申报 文明对话 跨区域合作 文化多样性 区域平衡 民族与宗教 理论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对话: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审与前瞻
3
作者 许美德 吴寒天 刘继安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反思,大学的独特性使其作为文明对话的平台从而避免文明冲突成为可能。儒家思想使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为促进国际和谐作出贡献。大学拥有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以及个体间思想交流枢纽的双重身份,它的文明职能无法被其他类型机构取代。大学促进文明对话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形式是为来自不同文化的青年人营造有形或无形的交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文明对话 文化冲突论 中国大学 儒家文化 文明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修建文明对话的理论匝道?——以汉语哲学中的佛儒、耶儒对话为例
4
作者 吴根友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文明对话可以在物质、精神与制度诸层面展开,佛儒对话、耶儒对话是精神层面的文明对话。这一层面对话的主要困难在于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在核心思想观念方面难以构成真正有效的对话,坚持原教旨主义的立场和“判教”的方法,都不可能促使... 文明对话可以在物质、精神与制度诸层面展开,佛儒对话、耶儒对话是精神层面的文明对话。这一层面对话的主要困难在于不同的思想体系之间,在核心思想观念方面难以构成真正有效的对话,坚持原教旨主义的立场和“判教”的方法,都不可能促使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真正对话。因此,修建文明对话的理论匝道,让各大文明体内的不同宗教思想体系的对话成为可能,是当代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从汉语哲学的经验来看,佛儒之间通过“孝道”而建立起来的对话理论匝道,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所开拓的“利玛窦匝道”,对于当代世界范围内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可以提供较为正面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佛儒对话 耶儒对话 理论匝道 汉语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瓶三事: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
5
作者 牛乐 王禹卓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炉瓶三事”是中华传统香文化中的重要器物,也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炉瓶三事”以感官为媒介,实现了生活仪式、审美范式与精神价值的认同与共享,折射出不同文明体系在生活美学层面的深度对话。在此意... “炉瓶三事”是中华传统香文化中的重要器物,也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炉瓶三事”以感官为媒介,实现了生活仪式、审美范式与精神价值的认同与共享,折射出不同文明体系在生活美学层面的深度对话。在此意义上,文明的对话与交融并不局限于语言、哲学、制度等理性层面的活动,也是富有生活性、情境性,具有美学价值的感官叙事活动,其融汇丰富的历史内涵、情感意象、道德生活,促进了文化认同与文化共享,形成文明在地化重要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瓶三事 中华文化符号 文明对话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逻辑:寻求多元共识的亚洲文明对话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建 于嵩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9,共5页
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文明交流和对话的历史,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呈现着传播的多元逻辑特征。本文分析了文明对话的特征和逻辑,立足于中国在亚洲文明对话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探讨亚洲文明对话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困境,从多元共识推动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文明交流和对话的历史,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呈现着传播的多元逻辑特征。本文分析了文明对话的特征和逻辑,立足于中国在亚洲文明对话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探讨亚洲文明对话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困境,从多元共识推动命运共同体、"中国经验"构建发展共识、文化的交流、互联网中的文明对话等方面提出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亚洲文明 文明对话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大变局时代的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学互鉴——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蒋洪新 被引量:6
7
作者 彭青龙 蒋洪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围绕全球大变局时代的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学互鉴等问题展开。蒋洪新教授认为,全球化时代,应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教授,围绕全球大变局时代的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学互鉴等问题展开。蒋洪新教授认为,全球化时代,应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实现不同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作为人文学者,我们要看到社会发展背后人文的温暖和力量,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条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建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体系,大力培养国际传播优秀人才,培养顺应新时代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对话 互学互鉴 外语 新时代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国足球与现代英国足球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被引量:8
8
作者 龚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7,共8页
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阐释古代中国足球与现代英国足球的历史变迁及其相互关联。认为:两国足球的历史紧密联系着其民族、国家的命运;文化本能的守持与调和支撑着西方足球的现时强盛,而文化本能的磨损与偏废促成中国古代足球早... 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阐释古代中国足球与现代英国足球的历史变迁及其相互关联。认为:两国足球的历史紧密联系着其民族、国家的命运;文化本能的守持与调和支撑着西方足球的现时强盛,而文化本能的磨损与偏废促成中国古代足球早衰及现代足球振兴的艰难;基督教信仰保存与维护着现代英国足球的个性,而儒家文化限制古代中国足球的个性乃至积重难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足球 现代英国足球 历时性 共时性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宗教对话到文明对话的途径和前景——以中国宗教为例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克家 马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当代全球化的人类社会扮演着令人注目的角色,其中当代世界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误解、误读和摩擦、冲突相关联。因此,积极开展和探索宗教对话的新资源、新途径、新观...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当代全球化的人类社会扮演着令人注目的角色,其中当代世界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误解、误读和摩擦、冲突相关联。因此,积极开展和探索宗教对话的新资源、新途径、新观念,就需要不断开辟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参考资源,从而为文明对话的努力前景提供比较可取而可行的路径,是宗教学界和理论界共同的责任。本文在以中国宗教的传统为个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宗教对话和文明对话的现实性、可能性,以及为营造和谐发展社会具有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文明对话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树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交往的理性形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中有许多重要思想资源,需要加强研究与开发,这是更深度反思的文明对话。对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这些重大文明典籍中的共同文明理念,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这是文明自觉者... 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交往的理性形式。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中有许多重要思想资源,需要加强研究与开发,这是更深度反思的文明对话。对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这些重大文明典籍中的共同文明理念,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这是文明自觉者应负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往 文明对话 文明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模式之争: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文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165,共7页
普世价值文明转型模式和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对话模式。前者实际上是把西方文明的某些核心价值奉为普世价值,并要求弱势文明以此为标准进行改革和转型,最后融入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之中。这种对话模式... 普世价值文明转型模式和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对话模式。前者实际上是把西方文明的某些核心价值奉为普世价值,并要求弱势文明以此为标准进行改革和转型,最后融入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之中。这种对话模式容易引发文明间的外部对抗,妨碍对话各方深入认识自己的核心价值,并掩盖自身的视觉盲点。后者则强调各文明在对话交流中反省自身原始责任意识,认识自己的核心价值,在对照中揭示自身视觉盲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核心价值文明自觉模式应该成为未来文明对话的主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普世价值 核心价值 原始责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的恕道是文明对话的基础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维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77,共2页
儒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提倡兼容并包,是一个学习的文明、包容的文明、对话的文明。
关键词 文明对话 儒家 恕道 联合国秘书长 2001年 人文主义 普世主义 精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道:多元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6-74,共9页
避免文明冲突的基本途径是文明对话,可以通过阐发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仁”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之核心,具有本元性、本始性、普遍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理,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和最高境界。“仁”的... 避免文明冲突的基本途径是文明对话,可以通过阐发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仁”是儒家思想体系核心之核心,具有本元性、本始性、普遍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理,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和最高境界。“仁”的实现之道是“仁道”,其基本途径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即求仁之道,是儒家一贯之道。“仁道”的基本含义是“仁爱”,可以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价值基础。“天下归仁”既是“仁”这一核心价值同心圆推衍的结果,也是儒家仁道逻辑演进的旨归,更是儒家仁爱之道的社会理想。立足仁道,多元文明圆融无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仁道 仁爱 价值基础 天下归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心文明”的对话 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杜维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74-77,共4页
作为精神性人文主义的儒家,提出了每一个有良知理性的知识人都必须关注的四大议题:一,个人的身体、心知、灵觉与神明如何融会贯通;二,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形成健康的互动;三,人类和自然如何取得持久的和谐;四,人... 作为精神性人文主义的儒家,提出了每一个有良知理性的知识人都必须关注的四大议题:一,个人的身体、心知、灵觉与神明如何融会贯通;二,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形成健康的互动;三,人类和自然如何取得持久的和谐;四,人心与天道如何相辅相成。我集40年在国际学坛和数十位不同轴心文明的哲学家、精神领袖的对话经验,期待也坚信"思孟心学"所体现的仁道必能扬弃启蒙心态所突出的凡俗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人类21世纪探究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文主义 思孟心学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论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晓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5-30,共6页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一发表,在世界上就引起了很大反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是对这一思潮反映的产物。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一发表,在世界上就引起了很大反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是对这一思潮反映的产物。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揭示了文明对话的时代内涵;第二,他主要借助于雅斯培尔斯"轴心时代"理论,通过时启蒙反思和多元现代性论域的开展,论证了新轴心时代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最后,主要讨论文明对话的三种形态,指出新轴心时代文明对话的一些基本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文明对话 当代新儒家 杜维明 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战略能力与文明对话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钰 景嘉伊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伊斯兰世界与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交往传统,广泛的现实合作基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力量。作者先后走访伊朗、阿联酋等伊斯兰国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探寻"一带一... 伊斯兰世界与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交往传统,广泛的现实合作基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力量。作者先后走访伊朗、阿联酋等伊斯兰国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探寻"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传播中面临的挑战,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斯兰世界传播的战略与路径。调查显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中存在"双向刻板印象"问题,伊斯兰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当代认知与未来预期存在较大反差,对中国企业在伊斯兰世界的经贸活动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伊斯兰世界的传播,要着眼于构建人类新文明的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战略传播能力,加强对伊斯兰世界的认知研究,创新传播理念与手段,拓展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话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伊斯兰文明 战略传播 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实践还是文明对话?——理解公共外交的一个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连雪君 李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4,80-81,共7页
公共外交承担着国家利益实践和文明对话的双重任务,实质是二者互动的产物。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增进彼此对话与沟通的文化交流机制,有助于缓减存在的文明冲突,但在公共外交背后始终存在一个政府谋取国家利益的影子,通过输出文化、国家理念... 公共外交承担着国家利益实践和文明对话的双重任务,实质是二者互动的产物。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增进彼此对话与沟通的文化交流机制,有助于缓减存在的文明冲突,但在公共外交背后始终存在一个政府谋取国家利益的影子,通过输出文化、国家理念和制度而获取国家利益。公共外交作为二者的工具在目标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文明对话的内在趋势是公共外交展开行动的结构背景,其目标受制于结构的约束,但作为一个行动者受国家利益的内在意志驱使一直存在突破结构限制的动力,二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结构张力,导致公共外交在二者相互促进、相互钳制的矛盾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国家利益 文明对话 意识形态 结构与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美德 陈艳霞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5期3-19,共17页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的角色,吸引了不少中国高僧前来游学,佛教传播对中国书院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有趣的是,系统记载佛教传播经历的资料出自中国古代高僧,印度大乘佛教为妇女研究学术开创了机会。中国古代书院展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应当秉承中国文化的特色,着力在促进人类和平和消除贫困上发挥更大作用。西方研究型大学模式不是"一流"大学的唯一模式,中国"双一流"建设不应盲目地跟着西方大学的排行榜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模式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与儒学创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维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1-24,61,共5页
通过对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出"文明对话"的论题。从对现代化、西化、全球化概念的历史反思,提出"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从而进... 通过对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出"文明对话"的论题。从对现代化、西化、全球化概念的历史反思,提出"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前景"问题的认识;从"文明对话"、"文化中国",论证儒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文化中国 当代新儒学 儒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视角下的回儒对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克家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明对话是当今世界全球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学术论域,也是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群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一种人文精神和学术实践;文明对话的提出,是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必然需... 文明对话是当今世界全球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学术论域,也是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群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一种人文精神和学术实践;文明对话的提出,是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拨正与回应。近10年来,回儒对话作为文明对话论域中的重要学术论题,已在中国学术语境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回儒群体及其思想贡献的总结与回顾,是为了更好地阐发其宝贵的历史学价值及其时代意义,为建设和谐美好的世界提供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经验的精神资源和人文参照。因此,回儒对话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将是持久而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回儒对话 本土经验 伊斯兰文明 人文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